当前位置:首页>人物志>中心人物>杨虎城>杨虎城参考书架>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将军-四、主持陕政后的政治斗争

米暂沉

 
  杨虎城刚刚从日本归国,就不得不在军阀混战的局势中为自己、为部队寻找一条能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他率部离冯附蒋,在内战中曾经为蒋介石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阎锡山、冯玉样在中原大战的败北,他率部进入了陕西。
  从杨虎城主持陕政后,就开始了与蒋介石的矛盾和斗争。这一斗争越演越烈,朝着曲折、尖锐的方向发展着……
  杨虎城继续保持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关系,虽然这种合作并不完全是十分愉快的……
  离冯附蒋 取得陕西政权
  杨虎城从日本回国到了南京。照当时军事系统来说,他的部队仍属于冯玉祥的第二集团军,而且驻在冯势力范围以内的山东。因此,他到南京之后,立即去见冯玉祥。冯对他的态度非常客气,谈到坚守西安有功于党国。对于杨部在豫东受挫,也说明责任不在前方负责指挥的人。并指示杨虎城率部队开往胶东,准备剿办刘桂堂(即刘黑七)、顾震匪部,听山东省政府主席孙良诚指挥。
  杨虎城到南京既没有也不便和蒋介石系统发生接触。到了他快离开南京的时候,有一天意外地收到何应钦送来的一份请柬,约他吃饭。何冠冕堂皇地对杨虎城恭维了一番,并谈到蒋介石对他如何关切及电促其回国的情况,最后送了一份密电本,让他以后与南京方面多联系。
  杨虎城由南京到山东泰安(当时因“济南惨案”问题未解决,省政府暂设在泰安)见了孙良诚,然后去临沂部队中。他的归来,使部队因长期失掉中心而如一盘散沙的局面,顿时改观。上下欢欣,对他更加爱戴,并对部队前途增加了信心,在他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二十一师师长新职以后,部队经过一段整饬训练,即从事于剿办刘桂堂、顾震、张黑脸、毛大将、尹士贵等匪部的战斗,均获得胜利。使胶东地区得到多年未有的安定。
  在与顾震交战过程中,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从中可以看到杨虎城指挥作战的独特作风和见解。当杨部迫近顾震占据的莒县县城时,顾弃城而逃,杨部不战而占领了莒县。第二天早晨,杨虎城和几个高级军官上城墙散步。有一位说:“这城很坚固,且有宽而深的护城河,顾震如果坚守,我们攻击就困难了。”其他几位也同意这一看法。杨虎城说:“这是你们的看法,顾震就不这样看。他看见城墙这么坚固,且有护城河,倘被我们包围起来,要跑就不容易了。因此,他不战而走。”经他这一谈,大家无话可说,相视而笑。之后,部队很快地到达诸城,和顾震打了一仗,击溃了顾的主力,顾率领余部弃城东逃。前方指挥官率队追击十余里,在下午二时左右胜利而归。恰巧杨虎城此时赶到诸城,行装未卸,即询问战况。下级报告,敌人所剩无几,部队连续作战,也很疲劳,所以退回。杨虎城说:“打胜仗的部队,追击溃败了的敌人,是不会特别感觉疲劳的。也正因为敌人所剩无几,才容易消灭,如给敌人以休息整顿的时间,再打就麻烦了。你们刚回来,我自己带部队去追击。”他率少数部队赶到距诸城三十里叫泊儿的地方,敌人正在乱作一团地休息、做饭,突闻杨部追来,什么东西都丢下不要了,没还击,即仓皇四散。此仗不仅歼灭了顾震的残部,还俘虏了顾震的妻子和顾部几个高级干部,缴获甚多,以顾震只身逃往青岛而宣告结束。    
  一九二九年四月,蒋介石与冯玉祥的关系濒于破裂。冯遂下达“时局不靖,集结兵力,缩短防线”的命令,要暂编第二十一师随孙良诚向河南转移,但杨虎城未听命。其未听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部队内部的大多数中上级干部,不愿跟冯的部队撤退。他们的意见是:冯对我们的态度和对一切杂牌部队的做法没有什么两样,随同撤退,势必把我们置于外围做牺牲品。目前我们在胶东已可以靠地方供给自己生存下去,因而反对撤退。杨虎城与冯玉祥的关系一直不很融洽,也早有脱离冯玉祥、另寻出路的打算,因此他没有立即从命。
  二、胶东地方虽暂时得到安定,但原来的匪军残余,以及“义威上将军”张宗昌的所属部队,仍在胶济路沿线日本军占领地区活动,希图伺机再起。他们一听到冯军撤退的消息,立即活跃起来。在杨部还没移动的时候,即纷纷派人带着盖有半尺见方“义威上将军张印”的“公文”到胶东各县活动,说明他们的部队将于某月某日前来“接防”。各地方绅商,惶惶不可终日,一面派代表向杨虎城呼吁,请部队不要开走,一面打电报给冯玉祥、蒋介石,挽留杨部。
  三、部队内部意见不一。地方人士奔走呼吁之际,孙良诚已率部离泰安向曹州方面撤退。蒋系陈调元部已经由徐州北进,到达滕县地区。杨部如越津浦路向西撤退,就必将和陈调元部队发生冲突,而冯玉祥的指示却说,“战端绝不要从我而启”,遂只有暂驻原地不动。    
  就在这个时候,何应钦打来电报,谓“胶东匪氛未靖,地方治安可虑,该部应即驻防原地,维持秩序,所有部队经费、番号等问题,中央当负责解决,诸希来京面谈”等语。据此,杨虎城揆度局势,便到南京见何应钦,然后见蒋介石,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十四师。这支军队从此脱离了冯玉祥而附随到蒋介石的序列。在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年的一年多时间里,参加了频繁的军阀混战。    
  一九二九年九月,蒋冯战争爆发之前,杨虎城奉蒋的命令率部由胶东开往河南南阳并兼任南阳守备司令,阻击由陕西商、雒向河南淅川、内乡进发的冯军刘汝明、张维玺部,取得胜利。
  是年十二月初,唐生智在洛阳①树起“护党(国民党)救国军”的旗帜反蒋,并得到阎锡山、冯玉祥的支持,率领其嫡系部队龚浩等部由平汉路南下,设大本营于驻马店,指挥部队向确山进攻。唐并委杨虎城为一方面军总指挥,希望杨虎城与他合作反蒋。杨虎城当时正在淅川指挥部队追击冯玉祥部刘汝明,而部队又散驻在南阳、镇平、内乡、淅川以至荆紫关一线。杨虎城得到唐生智反蒋消息后,说:“唐孟潇太看不起人了!我革命的时候,你还是北洋军阀的小喽罗。对蒋介石造反没有什么不可以,但至少你应当事前和我商量商量,你这样搞太看不起人了!我跟蒋是杂牌,跟你合作,也是杂牌,你们双方都是军阀,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因此,在蒋介石命令他由南阳向唐右侧背进攻时,他向蒋建议拟向唐的大本营所在地攻击。蒋复电说:“估计兄部兵力太单,不能膺此重任,兄如有此决心,即照此进行。”杨虎城由淅川回到南阳后,西路部队因大雪一时调不回来,能使用的兵力只有三个团,而且装备都较差,他毅然决定亲自督率这些部队向驻马店进攻,并于一九三○年元旦攻入驻马店。他随部队进城后又亲自指挥巷战以及反击唐军的反攻,均获胜利。这是他以少胜多、身先士卒的一个例子。事过多年之后,唐生智在回顾这一往事时曾对笔者说:“我很佩服杨先生。”
  一九三○年三月,新编十四师改编为陆军第十七师。四月,蒋阎冯中原大战爆发。杨虎城督率部队从河南叶县、鲁山、宝丰、临汝等地的冯军空隙中,挺进到龙门以南,和宋哲元部一度激战,到达龙门以北、洛河以南地区。此时宋哲元一面命令葛云龙部坚守洛阳,一面命令原留在汝、鲁、郏、宝等地的部队,从南向北来攻击杨部后方。此时杨部已孤军深入,陷入冯军四面包围之中,形势颇为严峻。有一天在关帝庙召集团长以上级军官开会,大家纷纷发言,主要是说:孤军深入,形势危险,敌人活动,似乎很有计划,一时大家情绪低落,议论纷纷。杨虎城最后发言,他说:“大家说的都是对的。我们是孤军深入,所谓挺进部队,就是要孤军深入,这完全符合于我们原来的计划。危险也是事实,军事行动本身就是危险,我们要消灭敌人,同样敌人也要消灭我们,世界上没有毫无危险的军事行动。现在敌人是否有计划,我认为肯定是有的,这不必怀疑。敌人的计划就是如何消灭我们或者保存他自己。相反,我们也有计划。目前的问题,就是看谁能实现他的计划,一方计划的实现,就是他方计划的破灭,胜利归于能实现其计划的一方。敌人在我们经过的几个县,都摆上部队,我估计敌人的计划绝对没有预计我们会从他们的空隙中钻进来,突破了他们的龙门山防线,而进到我们今天所在的地方,直接威胁到他们这一路指挥部所在的洛阳。这说明敌人的计划没有实现,我们却按照原计划实现了。今天敌人已陷于被动应付,由四面八方抽调兵力,如果还有计划,那就是要把我们消灭在这里或是把我们赶走。对付敌人这一计划,就是坚持横在这里不走,使他的计划落空。从战事全面看,我们只要在这里坚持下去,就胜利了。龙门一战,敌人野战部队的主力已被击溃,洛阳的敌人不敢出来,由各地调来的零散部队,人数不多,战斗力不强,对我们的攻击力也不会大,我们的计划一定能够实现。”跟着做了具体的布置。
  经杨虎城这一坚决而又分析得很清楚的讲话,大家相视而笑,纷纷站起来带着胜利的信心回了部队。战事的发展,没有超出他的预料。
  在这一系列的混战中,杨虎城显示出了他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战斗中,他经常身先士卒,并坚守在最危急的地方,对鼓舞士气起了很大作用。他的高级将领们评论他的作战特点是“机警果决”,或者说是“狠”、“快”。正因为他在这些内战中为蒋介石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部队在中原大战中又先后扩编为第七军及第十七路军,杨虎城也先后担任了军长和总指挥等职。    
  一九三○年夏,正当杨虎城在河南舞阳的北舞渡指挥部队与冯玉祥部作战时,南汉宸来到了杨虎城的总部。南的再来,对杨虎城此后的政治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这里需要补述一下杨、南之间的历史关系。
  南汉宸是山西赵城人,青年时期就随山西著名的同盟会领导人李岐山、续西峰、续范亭、景梅九等人奔走革命,至讨袁之役时已在山西崭露头角。迨李、续等人不堪阎锡山的压迫,到陕西参加靖国军活动时,便与杨虎城结识,并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北洋系的陕西督军陈树藩对李岐山等进行迫害时,杨虎城拒绝了威胁利诱,不惜与陈树藩决裂而保护了李岐山(后李被陈树藩指使的姚震乾所杀害,杨虎城于一九三○年枪毙了姚)。由于李、续等人的沟通,杨虎城与南汉宸很早便已互相仰慕。一九二六年,南随冯玉祥从苏联回国。五原誓师后解西安之围,杨、南在西安第一次晤面。由于彼此间早有所闻,所以一见如故。之后,当杨虎城任国民军联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与北洋军阀直鲁联军作战时,南适在东路军总部任政治部长,常代表东路军总司令鹿钟麟与杨虎城联系工作,两人过从甚密。大革命失败后,南便来到杨部,并随之到了皖北太和,形成一度的密切合作局面。他们在皖北分手两载之后,又故友重逢,自不免感慨万千。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张学良于一九三○年九月十八日发表通电,出兵支持蒋介石,阎、冯一方顿时失败。杨虎城率十七路军追击冯军到达陕州时,蒋介石来电,嘱杨虎城准备组织陕西省政府。在中原大战快结束时,南京政府正式发表了杨虎城为陕西省政府主席的任命②。这是杨虎城及其部队从一个纯粹的军事集团转向兼管地方政治的开始,也是杨虎城从为蒋介石效力转向与蒋斗争的转折点。南汉宸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南到达杨部之后,和杨虎城探讨了当年皖北暴动失败的原因,分析研究了当前国内的政治形势和十七路军的前途等重大问题,进而确定了此后主持陕西军政的施政方针和人事安排。杨虎城对南给予了极大的信任,任命他担任了陕西省政府的秘书长,以贯彻执行一系列既定的方针。南汉宸在帮助杨虎城处理政务和对蒋介石的斗争中发挥了他特有的斗争艺术。
  杨虎城非蒋嫡系,更非亲信。蒋介石之所以把陕西省政府主席这个职务委任他,有以下各种原因:
  一、当时冯军在西北尚有相当兵力,扼守潼关,仍希望能保住西北根据地,以图再起。蒋介石曾有指示,谓:“不攻克潼关,讨逆军事不算彻底胜利。”意在以省主席为诱饵,利用杨虎城替他卖命,先彻底摧毁冯玉祥的老巢,以免死灰复燃。
  二、蒋介石为了对付冯玉祥,曾注意培养陕西军人,作为有朝一日军事反冯的工具。在此以前,除积极提拔其嫡系陕西将领关麟徵、杜聿明、张耀明等人外,曾多方培养岳维峻。但岳在豫鄂皖进攻红军时兵败身死,而蒋的嫡系陕西籍将领,这时却还资历太浅,且更在陕西地方没有号召力量。以陕西当时既有所谓“民军”,又有土匪、饥民等的混乱复杂情况,如果让一个在地方上缺乏威望的人来主持局面,则难以收拾平靖。
  有鉴于此,蒋介石遂不能不把陕西的地方政权暂时交给杨虎城,使其继续为他卖力。
  杨虎城对于这种形势认识得十分清楚。他离冯附蒋并为蒋效力,主要是为在军阀混战的局势中求得部队的生存和发展,徐图后举,并没有在政治上对蒋介石抱有任何幻想。在蒋介石任命他为陕西省政府主席后,杨虎城除考虑将来施政的方针和主要措施以外,也同他的一些重要干部研究过十七路军以后的出路问题。他当时曾做过这样的分析:
  同蒋介石合作打垮了冯玉祥,使我们取得陕西地方政权。但蒋介石之所以把陕西政权交给我们,是形势所迫不能不如此。岳维峻太不成器了,蒋介石多年的培养落了空。在蒋的嫡系中目前还没有适当的人选可以担任这一任务,而且地方情况这样复杂,很不容易搞好,非利用我们不可。但情况已经很明显,蒋介石对我们是不放心的,我们后面不是已有刘镇华的胞弟刘茂恩等部队跟着来了嘛。因此,今后我们的问题,将是如何对付蒋介石的问题了。换言之,蒋介石将成为我们的主要敌人。   
  但是,对于蒋介石绝不能予以丝毫的低估。蒋的背后有着各帝国主义列强和江浙财团的支持,他一手把持中央,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有军队,有官,有钱,还有特务。几年以来,一个个军阀都在他手里失败了。武汉政府最后投降了南京;以广东而论,有胡汉民、汪精卫这样足资号召的人物,有充足的财力和兵力,仍不免屡起屡仆;桂系和张发奎也是这样,唐生智更无论矣。这一次阎、冯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联合起来反蒋,并得到桂系集团的遥相声援,还加上汪精卫等一批国民党中央委员搞出扩大会议这样的招牌,另立了中央政府与南京对抗。可以说几乎包罗了绝大部分的地方军阀势力和在野政客,结果这一联合反蒋仍不免于一败涂地。除此之外,地方势力中还颇具实力的只有张学良了。但可以推论,今天的张学良也绝不是蒋介石的对手。等而下之,就不值一提了。
  阎、冯反蒋的失败,证明蒋介石绝不是中国其他的军阀可以斗垮的,纵使几个军阀联合起来像阎、冯、桂那样,结局仍会被蒋收买、分化而各个击破。我们作为一个军事团体,比之阎、冯、张、桂、陈济棠、唐生智都差得很多。以我们的军事力量和蒋斗争,根本不够条件;而和其他军阀联合呢,则阎、冯尚且归于失败,又有什么人有可以联合的条件?因此,他的结论是:和蒋介石斗争,首先必须在政治上有自己的做法。蒋在政治上弱点很多,我们必须抓住这一点,方可以站得住脚。如果需要取得外力的合作,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可靠的合作对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唯一政治力量。对其他的地方军事反蒋力量只能做出一些拉拢和利用,但不能有过高的希望,这些认识就成为杨虎城其后与蒋介石斗争的思想依据。
  自一九三○年十月,杨虎城率十七路军击败潼关一线的冯军,进占西安后,就开始了杨虎城在陕西的执政时期。
  ① 《民国大事日志》记载: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五日,第五路军总指挥唐生智在郑州叛变。——编者
  ②《民国大事日志》记载:一九三○年十月二十四日,国民政府国务会议决议:任杨虎城为陕西省政府主席。——编者
  

杨虎城将军/米暂沉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