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在陕西省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闭幕会上的总结发言

彭树智


  (一九九二年十月九日)
  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 彭树智
  各位代表:
  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专家学者们,可能会有一种共同的感觉,这次会议在陕西历史学界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工作中,确实是一次盛会,是一次有着较高学术水平的会议。
  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准备工作,今天上半年就已开始。省内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协省、市、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为这次讨论会提供了近40篇学术论文;省政协从经费等方面对此次会议给予支持。所有这些,使开好这次讨论会有了比较坚实可靠的基础。 
  今年是辛亥革命80周年。这次革命对中国、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同志在50年前就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这段话语重心长,说得何等中肯。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就是要充分估计这次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发扬辛亥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建立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最终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贡献力量。 
  这次讨论会的论文中,不少是致力于以宽阔的历史眼光,来考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特征。有的论文,从中国近代社会、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状况,中国的改良与革命这几层次,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进行考察;有的论文,从孙中山爱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同盟会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中国资产阶级与武装革命、孙中山与海外华侨的觉醒等方面,对辛亥革命的理论准备,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探讨;有的论文,揭示了辛亥革命爱国、民主与进步的鲜明主题,歌颂了辛亥志士高尚的爱国情怀;有的论文,联系历史与现实,认为纪念辛亥革命,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继续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出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当前思想战线上反对封建主义遗毒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都是十分迫切而严峻的任务。有些论文还研讨了许多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妇女问题。还有的论文,着重探讨辛亥革命在陕西的酝酿、发生、发展和结局这一历史过程,分析陕西何以在武昌起义后成为最早响应省份之一的原因;也有论文分析了陕西革命党人与哥老会和新军的关系,一些重要人物如井勿幕、张云山、胡景翼等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还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长期从事陕西辛亥革命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同志,为会议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如有关辛亥革命凤翔保卫战的某些新发现的资料、安康辛亥革命的一些新资料,等等。这些都为本次讨论会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前面说到的,只是这次讨论会上内容比较集中的几个方面。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这次讨论会在辛亥革命和陕西辛亥革命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此外,还有不少很有见地的论文,由于时间关系,就难以一一述及了。 
  这次辛亥革命史学术讨论会,我个人的感觉,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这次提交讨论会的论文,一般都坚持以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这就是我们历史学界所尊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论文作者尽可能系统地、详尽地掌握可靠的历史资料,包括大量的档案文献、报刊的评论和报道、时人文集以及有关人物的回忆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力求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例如,《浅谈安康辛亥革命》一文,文章中所引用的资料,出处就有88个,说明作者是下了相当的资料搜集功夫的。所有这些论文,不论探讨的问题是什么,一般都能言之有物,确有所见,很少那些人云亦云的“陈言”滥调和缺乏事实依据的空泛议论。这种良好的学风,使与会论文的质量有了比较可靠的保证。事实上,也只有在以“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这种学风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将包括辛亥革命史研究在内的史学研究工作不断地推向前进。
  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失误的一面,本身充满着矛盾。同样辛亥志士们是不断前进的,但也有曲折、苦恼和徘徊,甚至有些后来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的不同情况。对于这些复杂课题,不少论文同样本着“求实”精神,不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正视它、分析它,力求给以恰当的说明。尽管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可能见仁见智,不尽相同,但这类探讨无疑会给与会同志很多启发。
  第二,这次学术讨论会坚持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抱有不同学术见解的学者,都能各抒己见,充分展开自由的讨论,会议的气氛是活跃的。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同志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甚至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例如,《时代的选择与袁世凯的机遇》一文的作者在文章里提出,袁世凯得取临时大总统职位是窃夺还是机遇使然?是窃夺还是拱手让与等问题,从中国社会当时的背景,分析袁世凯的社会角色,指出了袁世凯当时的主体作用。对于这种观点,与会同志不一定完全赞同。但经过在讨论会上各抒己见,有的可能逐渐取得一致;有的也可能长期保持着不同的看法。在某些问题上,各种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辩以至在很长时间内的并存,应该说是一种正常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现象。如果在学术问题上都只有一种观点,那倒不是正常的、只会使科学发展停滞不前的做法。
  第三,从这次讨论会的论文作者看,既有不少多年来在省内外近代史学界有一定影响、成绩较大的专家教授,也有正当盛年、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学者。他们撰写的论文,思路比较开阔,立论颇具新意,学风也比较扎实,得到年长学者的好评。 
  因此,我想各位代表都会同意:这次学术讨论会是成功的,它对陕西省学术界关于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工作可说是一次检验和总结,是一次较大的丰收,从而把陕西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工作提到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这是在座的各位学者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个人认为,研究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一个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了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背景和国情,在近代中国,为了振兴中华,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前后相续的努力。前人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所作过的思考和探索,对我们今天仍然是一笔不可忽视的精神遗产。
  从我们这次学术讨论会来说,尽管论文涉及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但还是以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和思想学说,辛亥革命在陕西及各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辛亥人物的研究等题目为多,经济方面的题目就比较少。至于辛亥革命在国际生活中所处的地位,陕西辛亥革命与邻近省份辛亥革命的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结构、政治和伦理道德变动,当时社会心理的演变及社会风俗的变化,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问题,广大农民对于辛亥革命的态度等方面,就更加不够了。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也有待于加强。
  最后,对于辛亥革命史(包括陕西地区辛亥革命史)的研究,如何进一步展开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想谈点个人看法。
  第一,应当重视历史资料的发掘、搜集和整理工作。历史资料是历史研究的依据和立脚点,在今后10年中,我们的研究工作应强调“质量”第一的思想,提倡深入具体的研究,提倡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概括,写出高水平的科学著作和论文。没有占有大量资料并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归纳等研究工作,任何结论都是经不起推敲的,也没有科学的说服力。在这方面,省及各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同志们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这是值得肯定的,今后还应当坚持下去。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省委党史研究室联络各地有关单位的同志整理并出版了《辛亥革命在陕西》、《陕西靖国军》等资料丛书,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给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学者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我们希望这一工作能够坚持下去,编辑出版更多更好的历史资料,以推动陕西史学界对辛亥革命乃至近现代史的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二,陕西人杰地灵,周秦汉唐史的研究在国内国际有一定的影响,研究队伍比较强,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陕西的近现代史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前面提到,陕西是武昌起义后第二个响应的省份,并为北方各省起义拉开了序幕。对陕西辛亥革命史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计划化、系统化和理论化。应当搞清队伍的构成、教学和科研条件、已有成果、课题设置和陕西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规划5年、10年的研究任务,对那些重点题目、空白环节,要集中力量,分工合作,分期完成。对井勿幕、张云山、严孝全、胡景翼、于右任等人的研究也需要深化。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陕西发生了一些有国内和国际影响的事件,如陕西回民起义、西捻军在陕西的活动、慈禧太后在西安的活动、陕西辛亥革命、中央红军和党中央在陕北、西安事变等等,同时,也有一些著名历史人物,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死荐林则徐”的大学士、蒲城人王鼎,山东巡抚、大荔人阎敬铭,参与戊戌变法的御史、礼泉人宋伯鲁和咸阳人李岳瑞,军机大臣、刑部尚书长安人赵舒翘,著名教育家、咸阳人刘古愚,著名报人、榆林人张季鸾,著名水利专家、蒲城人李仪祉,著名红学家、翻译家、泾阳人吴宓等等。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应当系统进行研究,使我们陕西历史学界的近现代史研究能跻身于全国史学界之林。
  第三,应当调动全省力量,协作攻关。就我省史学队伍来讲,可分为七支队伍。第一支是高等院校史学教研人员,这支队伍人数最多;第二支是社科院系统;第三支是党校系统;第四支是军事院校;第五支是文化出版单位,包括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馆、史志办、出版社、报刊编辑部;第六支是文博系统,包括文物考古单位、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这六支大军,如果协作得好,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将会更充分地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第七支庞大的队伍,这就是广大的中小学历史教师。有了他们的积极参加,对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将起更大作用。就研究来讲,主要应当加强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省、市、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研究馆、地方志办公室、文博系统及出版部门的协作。政协文史委和文史馆、地方志办掌握大量的历史资料,希望从事地方史研究的同志与他们沟通联络渠道,对于某些研究课题,集体协作攻关有一定的优势。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绩,希望能继续保持这种协作、交流、取长补短的势头,为陕西省历史研究的发展与繁荣共同努力。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发展前景是异常广阔的。
  以上的评论肯定有许多不周到或不恰当的地方,好在只是个人发言,请各位学者多加批评和指正。
  明天,与会同志还要参加陕西省暨西安市各界人士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大会。这是我们省纪念辛亥革命活动的最高潮,也是我们学术讨论会的最后一个活动。会上将听取省委领导同志讲话,希望我们把讲话精神贯彻到研究实践中去。
  我们的学术讨论会现在结束。让我们热烈庆贺学术讨论会的圆满成功!祝各位同行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一路顺风!再次感谢同行们对会议的支持与合作,我代表省历史学会向大家致以衷心的谢意!
  《陕西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纪念集》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