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临夏回族宴席曲

周梦诗


  宴席曲是西北回族人民结婚时演唱的一种民间传统仪式曲。曲调近似“花儿”,又别于“花儿”,可以说是“花儿”的姊妹歌。为什么称作宴席曲?西北回族人民把有喜事俗称“有宴席”,因此,把凡能在宴席场进行演唱的歌曲通称为宴席曲。这种民歌很早就在甘肃省临夏地区广泛流行,深受当地回族群众的喜爱。由于民族间的接触、通婚和交往,撒拉、保安、东乡族人民在结婚时也有演唱宴席曲的习俗,只是他们结合本民族的习尚有所变异,各具特色,与回族习俗不完全相同,没有回族那么系统、完整。但都明显看到,是受了回族习俗与文化的影响的。
  宴席曲的曲调优美婉转,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能歌能舞,保留着我国宋、元两代西北少数民族民间小曲的古老风格,为我们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从我们所见到的资料看,宴席曲大致可分为五类:散曲、叙事曲、五更曲、说唱曲(也称“打调”)和酒曲。散曲有《恭喜曲》、《青溜溜青》、《高高山上烟雾儿罩》、《十二个月》等 20余首。叙事曲有《满拉哥》、《兰桥担水》、《方四娘》、《四贝姐》、《王哥》、《孟姜女》、《尕鹦哥》、《高大人领兵上口外》等20余首。五更曲有《哭五更》、《莫奈何》、《五更月》等10余首。说唱曲有《打账主》、《园子家》、《捉虼蚤》等近 10首。酒曲有《尕老汉》、《醉八仙》、《封牡丹》、《飞凤凰》、《数麻雀》、《数螃蟹》、《担杯》、《相谢曲》、《问答曲》等10余首。这些宴席曲大都有原始的曲牌名称,它们有的以衬词命名,如《牡丹月里来》、《莲花落》、《四莲溜儿落》、《打莲花》、《野麦青》等;有的以人名命名,如《方四娘》、《王哥》、《四贝姐》、《孟姜女》等;有的以题名命名的,如《兰桥相会》、《庄稼人》、《青溜溜青》、《五更月》、《五更鼓》、《哭五更》等。
  宴席曲的传统演唱形式有独唱、表演唱、齐唱、和唱、随唱、问答、独唱加和唱、齐唱加和唱等,除了“打调”外,一般都有原始的舞蹈动作。
  宴席曲产生的时代像“花儿”一样,无史料可查。
  宴席曲是一种民族的民间散曲,只有唱词、舞蹈动作,没有人物故事,没有科白,不分场次,没有乐器伴奏,纯属清唱。它既不同于一般只唱不舞的民间歌曲,又不同于戏曲杂剧,而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载歌载舞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
  另外,在部分宴席曲中还有类似“花儿”一样的衬词、虚词,这一方面说明了它同“花儿”的血缘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同名家撰曲的不同特色,真实地反映了元代民族民间散曲的艺术风格。
  “酒曲”,它与回族宗教信仰相违背的宴席曲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我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受了其他民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影响,学来的;二是与“甘回”构成的复杂成分有关。
  宴席曲与“花儿”是不同的。许多人把宴席曲和“花儿”混为一谈,把宴席曲归入“花儿”的范畴,这是没有认真研究“花儿”和宴席曲结构特点的缘故。
  “花儿”和宴席曲在叫法上就有区别。临夏地区的各族群众把“花儿”叫做“野曲”,把宴席曲叫做“家曲”。所谓“野曲”包含这样几种含义:一、“花儿”是在野外唱的曲子,不准在家里、村庄里唱;二、“花儿”大部分属于情歌,内容较“野”,在家里、村庄里唱,“有伤风俗”,不伦不类;三、“野曲”是“花儿”的原始名称。所谓“家曲”就是允许在家里、村庄里演唱的歌曲。但凡是“花儿”家乡的人都知道这个规矩,都讲究这个风俗。这些传统规矩在回族中表现尤为突出,早已形成了民族风俗习惯。有些大胆妄为的人因在村庄里唱“花儿”,曾引起过不少的纠纷,甚至发展成流血事件,而且多数都是带有群众性的,这是因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而造成的。就是宴席曲,一般也只许在“宴席场三天没大小”的情况下,或是喜庆的日子里才进行演唱,平常不随便唱。解放以后,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此种规矩虽有突破,但在有些地方仍然保留着。
  在曲调上,宴席曲与“花儿”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花儿”的曲调高亢豪放,跌岩起伏,拖腔长而自然,旋律独特,乡土气息很浓,只要熟悉各种“令”调,就可以做到“一首歌词多令唱”,节奏不适于舞蹈。而宴席曲的曲调婉转柔和,优美轻快,潇洒抒情,节奏性强,很适于舞蹈。所以,能否舞蹈也是区分宴席曲和“花儿”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内容上看,宴席曲和“花儿”也有不同之处。“花儿”是在野外歌唱的,它的词意明朗蕊露,可以直接间接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情。宴席曲却不然,歌手只能演唱传统的爱情故事,要是歌手言词不规,就会遭到主人的指责。宴席曲中也有一些比较“花骚”的曲子,群众叫做“花曲”,如《五更月》、《闹五更》等,平常是不准唱的。
  除此而外,宴席曲中的叙事曲、说唱曲、酒曲及其它一些杂曲都各具特点,需分别予以提及。
  一、叙事曲。这种类型的曲多为两句式和四句式,多句式的也有,并不多见。其内容大部分是唱爱情故事和历史故事等。例如两句式的《方四娘》:
  黄河南来是三乡, 三乡里出下的方四娘。
  一岁上尕来两岁上大,三岁四岁上说巧话。
  五岁六岁跟娘转, 七岁八岁上学茶饭。
  又如四句式的《四贝姐》:
  正月里到了正月正,媒人到家里来订亲;
  婚姻订到人屠家, 四贝姐心里不服嫁。
  二、说唱曲。又名“打调”,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说唱形式,它的曲文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起头、正文、结尾。起头起着一种承上启下和起韵的作用,正文叙述故事或即兴创作 (夸奖主人、新郎、新娘、陪客及宴席场景等),结尾众和。曲文的句子长短不齐,流畅自然;语言生动活泼,诙谐风趣。内容既有传统的唱段,也有即兴创作。如《园子家》:
  哎哟—— 得儿一个了,了么了,
  小曲子们(哈)唱完了,不打个调子是不热闹。
  哎哟—— 我给你们说的个园子家,
  说的不好了甭笑话。
  哎哟—— 什么个背的是叉叉枪?
  对着什么打一枪? 什么个吓着土里藏?
  什么个吓着脸脑黄? 什么个吓着眼泪淌?
  什么个的脸脑紫下了? 什么个脸脑绿下了?
  什么个脸脑长下了? 什么个拄上拐棍了?
  哎哟—— 葱秧们背的是叉叉枪,
  对着白萝卜打一枪; 圆根们吓着土里藏;
  黄萝卜吓着脸脑黄; 葡萄们吓着眼泪淌。
  茄子们的脸脑紫下了,菜瓜们的脸脑绿下了;
  瓠子们的脸脑长下了,柿子们(就)拄上拐棍了。
  众和:三朵花儿开哎,两朵金花。
  小曲子有了再续上,野玫花!
  嗨嗨,莲花,花儿野玫花!
  说唱曲是由两种曲牌组成的,即说唱调和“三朵花儿开”调,用说唱调唱正文,用“三朵花儿开”调结尾。
  从内容上说,它所反映的生活面极其广泛,有反映农民反抗精神的,如《打账主》;有反映农民生产劳动的,如《庄稼人》;有反映旧社会黑暗统治的,如《韩起功抓兵》;有用夸张手法讽刺懒汉的,如《懒大嫂捉虼蚤》;有反映菜园知识的,如《园子家》等等,不胜枚举。
  三、酒曲。这种曲名很多,规矩复杂,戒律比比,曲调优美,歌词有趣,每首都洋溢着艺术的风采。临夏地区流传的酒曲有十多首,比较著名的有《尕老汉》、《封牡丹》、《醉八仙》、《飞凤凰》、《数麻雀》、《担杯》等等。
  演唱酒曲时,由于人们坐着吃酒,所以只是上肢有舞蹈动作,下肢不动。也有个别喜欢舞蹈的人,端酒在手,边唱边舞(没有传统的舞蹈动作),敬酒耍笑。酒曲有以手势表示数目的,有以动作表示唱词的,有绕口令式的、问答式的、相谢式的等,词曲并茂,情趣盎然。如绕口令式的《飞凤凰》:
  我的红凤凰飞呀,飞不过了叫你的黄凤凰飞。
  我的黄凤凰飞呀,飞不过了叫你的蓝凤凰飞。
  我的蓝凤凰飞呀,飞不过了叫你的白凤凰飞。
  我的白凤凰飞呀,飞不过了叫你的黑凤凰飞。
  我的黑凤凰飞呀,飞不过了叫你的红凤凰飞。
  这首酒曲须五人演唱,各代表一色凤凰,演唱时必须集中精力,做到听得清、记得真、唱得准,点到谁谁就唱,如果发生差错就要罚酒。每首酒曲都有类似的讲究和玩意,真是趣味横生,滑稽可笑。
  四、散曲。上述三种之外的宴席曲叫散曲。散曲曲调很多,反映的生活面广阔,一般是一词一曲,固定不变,曲文结构各具特色。
  如四句式的《哭五更》:
  一更里鼓儿天,天天每日里不见个丈夫的面,
  我丈夫要回来,还得个绵羊者献。
  还有五句、六句等多句式结构的,大部分都没有雷同的词,所以不能换调演唱。
  回族宴席曲,主要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和唱、随唱、问答、独唱加和唱、对唱加和唱等,形式灵活多样。
  一、独唱(或独唱加和唱)。在演唱中间,为了让“唱把式”们有点休息的机会(喝茶、抽烟、歇嗓记词等),由一名“调把式”出场“打调”,演唱正文,临完众和。因和唱曲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大家都会唱这首曲。有的地方,只是独唱,并无和唱。
  二、对唱(即二人齐唱)。这是最普遍的演唱形式,每次出场的“对对”,声嗓和唱法要基本一致,这样唱出来的曲就好听,若是声嗓和唱法不一致,效果就不好了。声嗓有几种叫法,一般分作“苍音对”(男中音)、“尖音对”(即男高音)、“囊音对”(即鼻音)。演唱时,不化妆,无道具,二人边舞边唱,动作简单朴实,潇洒豪放,各地有别。每唱完一段,众和后一句(指两句式的曲),若是唱三句以上为一段的曲,众和每段后两句,段段如此。
  三、合唱。当各村庄的唱把式们来到主人门前,大家合唱“恭喜曲”(有的地方叫“讨喜曲”),这种演唱形式很少见,歌词是这样的:
  恭喜恭喜大恭喜, 各庄的乡亲们来讨喜。
  恭喜恭喜大恭喜, 没拿一把茶秆者空讨喜。
  你打个调来者我唱个曲,欢欢乐乐地讨上个喜!
  唱的不好了不要生气, 宴席的伙伙里要和气。
  恭喜恭喜再恭喜, 你喜我喜大家的喜!
  有的地方,先由两个唱把式唱完一段,再由相随的人们和唱第二段。有时,歌手们先后到来,就在院中连舞带唱,作为开场曲,祝贺主人。
  四、问答唱。这种形式只有在唱酒曲时出现。由主人(或客人)端酒在手,一问一答,相互敬酒祝辞,作为祝贺。
  宴席曲的演唱规矩各地有别,大同小异。一般是歌手们自发传叫,到有喜事的家里去演唱,成为一种传统的习惯和爱好。有些家境宽余的人为了使其婚礼体面一些,就打发人去请周围著名的唱把式来演唱,唱罢后摆席招待,披红赏钱。家境一般的人家,起码得用好茶、烟、糖招待。若有拒绝或冷待唱把式的人家,他的名声在村庄里就会一败涂地。
  在规模较大的宴席场中,唱把式较多的情况下,由各庄自成体系的唱把式们轮流演唱,先让著名的,后让远路的,再让附近跟前的唱把式唱,进行比赛、学习和交流。听众大部是本庄乡亲和客人以及随同歌手而来的爱好者。
  宴席曲的舞蹈基本上是2人或4人对歌对舞,旁人伴唱或众合形式。它的基本动作和动作名称几乎都是用拳术名字组成的,如:鹞子翻身、黑鹰展翅、老爷抽刀、三道步、雁落平沙、四门斗子、犀牛望月、大小梅花、虎展腿、凤凰点头等,每首不同曲调的宴席曲一般都有固定的动作。这些刚健挺拔、潇洒奔放、浪漫豪爽的舞蹈动作,处处表现出回族人民强悍不屈、英勇豪迈的性格特点和民族精神,反映了回族人民热爱武术的优良传统和把拳术溶入自己舞蹈的独创精神。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1.宴席曲都由男的演唱,妇女不能参加演唱。
  2.从内容上看,回族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加上了回族的舞蹈形式以及曲调和自己的风格,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宴席曲。
  3.从风俗习惯上看,回族歌手们有意识地回避了本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借汉族的口气唱出了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西北回族与伊斯兰教》 (第六章 风格独特的文化艺术和习俗)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