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渭南、安康等地哥老会的起义

陕西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哥老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秘密组织,起于清朝前期,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华侨中间都有其活动足迹。其成员主要是破产农民、手工业者、船夫、脚夫、无业游民、士兵等下层人物。它没有明确、完整的政治纲领,开始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其成员一律平等,彼此称呼“大哥”或“哥弟”,在其内部倡导“梁山义气”,或称“桃园义气”,即所谓“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饭同吃,有难同受”,同舟共济,团结互助。平常进行活动的中心是“山堂”(山堂系哥老会开会活动,招收“哥弟”的一种秘密基层组织),山堂头目称“龙头大爷”,亦称“山主”或“香主”。会内条律森严,不可违约,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在相互联系或见面时,有各式各样的“暗示和手势”,又有一定的“礼节”和问答的“言子”。哥老会有着反清斗争的光荣传统,内部比较团结,是一种较强大的社会势力。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其组织愈益扩大。陕西和全国一样,特别是在清同治年间,左宗棠进兵新疆后,遣散到陕西的“客军”极多,加上外省的“客民”大量流入,哥老会的势力得以迅速发展。辛亥前夕,“恩寿抚陕,政以贿成,剥削民脂,扣减军饷,军民怨愤已久,投身会党者日众,哥老会之势力,及于全陕”,(34)成为陕西反清斗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辛亥革命前夕,陕西哥老会的“山堂”,已是名目繁多,遍布各地。主要有:活动于石泉县一带的“太白山”,活动于华县一带的“提笼山”,活动于勉县、略阳一带的“琥珀山”,活动于陕北三边一带的“贺兰山”,活动于榆林一带的“昆山”,活动于长安一带的“通统山”,活动于凤翔一带的由回族坐堂大爷马秉乾开的“秦凤山”,活动于丹凤县一带的“太平山”……等等。各个山堂虽互不相属,但是彼此经常联系,特别是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朝封建统治方面比较一致。在这一时期哥老会的反清斗争中,渭南县哥老会首领田贵滨和安康地区哥老会首领梁悦兴领导的起义,是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两次。    
  田贵滨,渭南县东塬楼田村人,是当地哥老会首领,在群众中威望较高。同村地主田兆吉父子,勾结官府,称霸乡里,不仅用高利贷和苛重的地租剥削村民,而且种植鸦片从中渔利。1899年,田贵滨的父亲因连年灾荒借了田兆吉几斗麦子,无法偿还,竟被迫以五亩麦田抵押,他对此非常忿恨。1900年渭南、蒲城、华县等数十县又逢灾荒,几乎颗粒未收,粮价昂贵,每石麦子由一两五钱银子飞涨至十两以上。地方官吏加紧催粮收捐,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田贵滨素有“反清复明”思想,此时又目睹地主奸商乘灾年屯积粮食、私抬粮价恶行与人民饿毙、流离的惨状,遂生起义之心。他一面在哥老会中鼓动,秘传“闰八月,动刀兵”信帖,使会众有起义的思想准备。一面在县东塬黑张庙,召集哥老会头目刘澜、左复生、左平新、左孟林、尹双娃、左坤生等人开会,决定闰八月初一起义。並派左复生、左坤生去联络渭北哥老会一起行动。但由于谋事不密,消息走露,被田兆吉父子密告县府。知县张世英派差役四处查访。田贵滨见事已泄,决定提前于9月22日(八月廿九)起事,并计划起义后向会党人多且易于集中的西塬发展。遗憾的是,哥老会本身存在着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包括田贵滨在内,会众对其“军师”道士张胡子算卦深信不疑。张胡子因家住西塬,怕起义后家中遭受兵祸,加上他已看出田贵滨让他算卦时的态度反常,猜出田贵滨知道是他泄露了起义机密,将来不会轻饶他。遂在卦中要起义军“向东打一定成功”,田贵滨这时已知道张胡子泄密事,还是信以为真,接受了他的决策。算卦后又派人处死了张胡子。
  但是,提前起义的消息又被知县张世英探知,他忽派班头王英带差役于21日晚赶到楼田村,将田贵滨逮捕,准备天明押送县城。哥老会群众知道后,立即集合百余人,持刀执枪将田贵滨夺回,並打死差役两人。田贵滨被营救后,当天召集会众八百多人,宣布起义。本村地主田兆吉闻知,早已逃往县城,起义者烧了他的房子,並将他家粮食分给群众。接着又烧了左村、尹村几家地主的房屋。然后率队南行扎营黑张口。第二天东进围攻华县所属高塘镇,由于高塘早知起义军东进的消息,防备甚严,当天没有攻下。24日,华县官军赶来,渭南官军又从西尾追而至,起义军前后受敌;加上起义群众无作战训练,武器多是陈旧的刀、矛,在清兵东西夹攻之下,很快乱成一团,丢下辎重纷纷溃散。当场被捕、被杀者数十人。时渭河以北哥老会,闻败未有行动。
  高塘败后,田贵滨只身逃回崇凝镇亦被捕。接着,张世英亲自带领差役和民团到崇凝镇将田贵滨等被捕的三十余人押解渭南,报奏省方批准后,于当月处死了田贵滨等八人。(35)並悬首于崇凝镇庙前的柏树上。其余被捕者均被处以“械石”刑罚。张世英为了庆功,特率马队五十人到崇凝镇,扬旗鸣炮,向群众示威。群众对此毫无所惧,想方设法掩盖了八位英雄的尸体。  
  这次起义,如果能向西塬发展,不仅能壮大队伍,而且进可以下塬攻打县城,退可以进大王山区据守。但是由于受迷信思想的束缚,结果进军华县高塘,既无办法扩大力量,又遭两县官军干涉,进退两难。这不能说不是高塘惨败的主要原因。尽管起义失败了,却点烧了当地群众反清斗争的怒火,起义英雄们的事迹,深深地印在人民群众的心中。
  同年8月,山阳县崔河一带,有会党刘必高率三百余人起义,知县李明垣亲自前往镇压。起义失败后,四人被捕,刘必高逃至镇江亦被捕,以后解回县城被害。(36)
  1905年3月7日(二月初二),陕南安康哥老会首领梁悦兴(梁和尚),领导哥老会会众及当地群众数百人,举行起义,反抗官府。
  梁悦兴,原系汉江船夫,常来往于汉口与安康之间,为人好抱打不平,在当地群众中很有威望。1901年前后,已经成为汉江流域哥老会头目,曾在汉口密谋起义,事泄后逃到西安,住城隍庙李老道处。又与西安哥老会首领商议起义,並把他在安康的哥弟,约集来西安共图大举。因引起官府注意,起义未举行。为了躲避官府追捕,后移居大雁塔附近村庄一个哥弟家中,可是仍感不安全,遂落发为僧,从此人称梁和尚。1904年,他见在西安起义不易,又带上一帮哥弟回到安康。
  安康府镇台傅殿魁,拉拢、包庇当地土豪劣绅、地主恶霸,任意增税加捐,敲榨勒索,压迫剥削,民愤极大。且经常迟发、克扣士兵饷银,发到士兵手中的也银色很低,士兵满腹怨气。梁悦兴曾几次密谋起义,捕杀傅殿魁,都因事泄未果。但他并不气馁,继续联络当地哥老会头目高庆云、胡云山等,暗中赶制武器,组织会众,发动群众,半年之内一切准备基本就绪。1905年3月7日(二月初二),这天是安康县文昌宫庙会日,哥老会探知傅要前往祭祀,遂决定利用这一机会,即日起义,捕杀傅殿魁。3月6日晚,他们约集哥老会哥弟及附近农民群众约数百人,每人胸前佩挂白布条,身带铜制钱一枚作为暗号,並以白旗为标志,手执刀、矛,密集于文昌宫附近的小沙沟村和陈家沟村潜伏等候。又派哥老会成员闵春来、李元谋等事先潜入文昌宫作内应。双方约定当傅来到以后,即以火烧文昌宫门窗为号,外边看见火光即速冲进,围杀傅殿魁,然后攻占县城,宣布起义。不幸,当傅到后,闵春来等火烧门窗未燃,即被巡防兵发现,闵、李当场被捕。此时傅已发觉起义事,又探得群众埋伏地点,立即调集官兵前往镇压,起义群众还在等候文昌宫起火,毫无察知事已暴露,突然遭到官兵围攻,仓促应战,很快就被冲散。
  起义失败后,官府对闵春来、李元谋酷刑审讯。过堂的知县王世瑛觉得说他们是为了杀傅殿魁,是起义,怕落个“官逼民反”的嫌疑。企图以“偷牛”做贼定罚,大事划小了结此案。所以在审问时王世瑛拍案假问:“你们为什么要偷人家耕牛?”闵、李当即识破其阴谋,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並非偷人家的耕牛,而是为了杀傅殿魁,为了推翻清朝政府才起义的,其他事情坚不吐真情。一伙官吏罪恶被揭露,恼羞成怒,用站笼等最残酷的手段,将闵、李杀害。梁悦兴暗躲汉江北岸金牛山,后被官府探知,又避难于湖北武当山。不久,因哥老会内部的叛徒夏充、王臣两人告密而被追捕,在押送安康途径白河县时,梁悦兴觉得自己起义失败,实对不起安康父老,坚决拒行,被在当地杀害。白河县群众为他的反清精神和忠勇品质所感动,自发筹资为他立碑纪念。陕西官府虽然残酷镇压哥老会的起义,但是哥老会的势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日渐强大,终于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光复陕西的一支重要力量。
  注释:
  (34)《辛亥革命》资料丛刊(六),第41页。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义和团史料》,第1049页。
  (36)《续山阳县志》,1921年修,卷十五,杂记,第33—34页。
  《陕西辛亥革命》(第一章 辛亥革命前陕西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