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高峻在白水两次举义纪略

杨子廉


  辛亥后的陕局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但国家权力仍被封建余孽所窃取。袁世凯于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三日下令称帝,改元洪宪,梦想继承封建衣钵,阻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安置自己的爪牙党羽,廓清革命力量,建立自己的反动统治。
  对西北军事、政治重心的陕西,袁世凯首先调走当时任都督的张凤翙,着他晋京做“扬威将军”,并派遣自己的心腹爪牙陆建章,假追剿白朗为名,带领两个混成旅入陕,代替张凤翙执掌了陕政。陆建章残暴、贪污成性,曾当过曹州镇守使和袁世凯政府的军政执法处处长,反对进步,仇视革命,杀害过不少革命志士和善良人民,因而人称他为“陆屠户”。陆在陕掌权以后,横征暴敛,压榨人民,诛锄党人,摧残民团,无所不用其极。陕中义士被陆诬陷囚戮的,时有所闻,如惨杀张深如等十八烈士,捕押景梅九解送北京,等等。总之,陆在陕西短短两年内的残酷暴行,已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极端义愤。当孙中山在广东号召全国人民讨袁护国,蔡锷在云南起义出师后,陕西的革命志士和广大人民即一致起来声讨袁世凯窃国殃民的罪行。这时,在陕民党同志,根据当时政治形势,共同主张,要讨袁,先要逐陆;逐陆后才能进一步讨袁。从此各方同志,和衷共济,发动和组织革命力量,“逐陆”就成为陕西各界革命志士共同奋斗的目标了。
  就政治方向来说,陕西的进步人士一向是服膺孙中山的主张的。以后事实表明,焦子静、高峻、耿直等人在反袁逐陆和反段倒陈(树藩)两次运动以及尔后陕西靖国军的兴起,都曾和孙中山取得联系,直接间接得到他的指示。其次,就陕西的革命力量来说,参加过辛亥起义的同盟会会员,在社会各阶层人士中都有其密切联系和影响;投入武装部队当官带兵的也有不少人士;还有辛亥革命后退伍、退职而在外县办民团的地方武装以及知识界、工商界的进步人士,也都愤慨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窃国殃民,同情革命,愿为反袁逐陆效力。最后,必须着重指出,经过辛亥革命,陕西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已进一步得到提高,大家觉得清朝的封建统治虽被推翻,但是革命果实又被北洋军阀所窃取,国计民生并未有所改善,因而迫切要求深入地进行革命斗争。这样就为首先逐陆、进一步护国反袁,造成极有利的形势。
  高峻经略白水经过
  白水县在关中平原北部的山区,位于黄龙、暗门雨山以南,尧山和龙山以北;地形复杂,南通关中,北达延榆。从战略观点上说,地势险要,进战退守都具有良好的条件。从人民群众来说,由于世世代代居住在邱壑地区,自然条件既不利于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的发展,又长期遭受封建统治的严重压迫和剥削,生活困苦,所以斗争性很强。白水人民群众反抗封建压迫运动的史实,地方志书有不少记载。高峻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发动两次起义的。
  高峻,字峰五,白水县人,贫苦农民出身。他是我的一位老朋友,且有一定时期的共事关系。不管他的为人、作风等等怎样,我总认为,在那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里,他的政治趋向是比较前进的。由于他要求进步,因而对革命人士给他的帮助,就能虚心接受。据我所知,在政治上对他帮助较多而影响较深的是焦子静。焦在辛亥革命西安大局粗定后,曾在渭北一带督办民团。高峻那时充当焦的卫队长。焦很信任,高对焦也极其忠实和尊崇,尤其对焦的政治主张,深为信服,认为焦接受孙中山领导,眼光远大,陕西地方的革命活动,必须遵循全国革命的总方向,而不能各自为政。因此,高以后的各次革命行动,都是听取焦的指示的;焦两次返陕进行革命活动都驻在高的防地,就此可以说明他们两人的关系。 
  辛亥武昌首义前,白水县官陈子中为防备革命党人的活动,募集了“护堂勇”一百多人,委派高峻、张海青(秃娃)等人带领,守护县城。武昌起义前后,西北同盟会负责人井勿幕派曹世英(俊夫,白水人)回白水策动反清。曹就结识高峻、张海青等人,并于辛亥农历九月初八日夜实行起义,打出秦陇复汉军旗帜,劫狱放囚,杀了县官陈子中,光复白水。以后,高到富平追随焦子静,继而参加运城战役,受伤回家,在白水办民团。一九一四年陆建章当了陕西督军,到处迫害、残杀进步人士。山西的李岐山、耀州的樊灵山等,都经常避居白水,郭坚、耿直到了白水,在黄龙山、暗门山一带聚集“刀客”活动,高供给物资,各方予以支持。曹世英、王干丞等因反对二十一条件代表留日学生回国请愿,在京、沪不能居留,也到白水,高尽力掩护,毫无顾忌。一九一五年,袁世凯称帝,陆建章在陕倒行逆施,陕中同盟会人士酝酿讨袁逐陆。高除扩充自己的民团实力,确保白水据点外,并想有所行动,但考虑自己兵力单薄,人不满百,有枪仅几十支,孤军独发,震撼不了陆的反动统治。可是,陆的密探四布,这时早已探悉高和革命人士的联系与活动,并为夺取白水这一据点,根除革命潜伏力量,就派田连来白水接防。高迫于陆军人多势重,表面答应让防,实际上却在县城内严密布置,通衢要道,多设伏兵,等到陆军入城还未驻定,伏兵四出,结果打得敌人“丢盔撂甲”,全部缴械投降。这是高对陆建章的公开宣战,表明高的讨袁逐陆的立场已坚定了,从此形成和陆势不两立的局面。
  护国举义——讨袁逐陆
  高峻解决了田连之后,实力得到初步补充,接着,就联合活动在黄龙、暗门两山一带的郭坚、耿直等部,公开地对袁、陆进行讨伐。一九一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在白水县插出西北护国军的义旗,由高峻任西北护国军总司令,郭坚任副司令,并发出讨袁通电,用快邮代电方式传递省内外。电文内指出袁、陆祸国殃民种种罪行,呼吁各方蹈厉奋发,一致声讨,恢复共和,还我河山;同时,在城内还贴出布告,悬挂三角旗帜,上写“维持共和,再造神州”等字样;又派人向渭北四处联络“刀客”,增强支援;逢城乡人民过会赶集,也派宣讲员大声疾呼救国除贼;又责成学校教员给学生讲解电文,以提高爱国思想。为了巩固护国军的根据地,扩大讨袁逐陆的政治影响,高和郭、耿率部向北进发,在几个月内,接连攻占黄龙山以北多县。这一义举,不但使得陆建章有所恐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陕西人民的觉醒,尤其是增强了地方武装力量中首脑人物讨袁逐陆的决心,这对以后革命运动的开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高、郭西北护国军通电电文如下:
  (衔略)自从鸦片战争以来,满清之政治愈趋腐败,列强遂乘机而至,武力压迫,经济侵略,国家无自主之力,民族有沦亡之虞。我总理孙中山先生,外察大势,内审国情,知非推翻满清专制政府,无由建立民国。于是乃纠合同志,作为革命先驱,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牺牲无数志士之头颅,然后共和始克告成。乃不意满清之余孽袁世凯,赖列强之卵翼,借军阀之势力,窃得中央大权以来,不惟不肯革面洗心,以赌前愆,竟尔撕毁约法,帝制自为,树党营私,诛锄异己,并使其走狗陆建章父子连年祸陕,更为变本加厉。如此倒行逆施,真乃人神同嫉,犹复包藏祸心,公然承认二十一条件,益陷吾民于万劫不复之地。如再不急起而驱除之,则我中华民族更无噍类矣。慨自辛亥推翻满清以来,仅去一专制政权,而滋生无数卖国军阀,不惟无以对国民,且无以对先烈,岂我革命同志年来奋斗牺牲之本旨哉?今者,蔡公松坡树义旗于西南,登高一呼,举国响应,袁逆之末日已临,护国之成功在望。我西北革命同志,既能首先响应武昌起义于先,对此丧权辱国之祸首,岂能任其久据中枢。峻等一介武夫,为民锄奸,不敢后人。顾念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我革命军人应尽之天职,当亦全国同胞朝夕期望之公意。爰举义旗,以靖宇内;誓师讨伐,灭此朝食。呜呼!庆父不除,鲁难未已;绕朝赠策,秦岂无人。各省爱国同胞,不乏明达;各部武装同志,深明大义。务望蹈厉奋发,一致声讨,饮马黄龙,直捣幽燕,恢复共和,还我河山,国家前途,实深利赖。整军待发,不尽欲言,诸惟朗照。西北护国军总司令高峻、副司令郭坚叩。民国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这一年五月高峻等率部由同官(铜川)、耀州(耀县)南下,与胡景翼等部会合,驱逐陆建章出陕。  
  护法举义——反段倒陈
  陆建章离陕后,袁政府以陈树藩督陕。陈秉承北洋军阀(先依附袁世凯,袁死,又投向安福系段祺瑞)意旨,剪除革命力量,残酷地压迫、剥削人民,不亚于陆,又激起广大群众的无比愤怒。陈本一政治野心家,对人非常诡谲,但为羁縻进步人士,并进一步摧毁革命力量,巩固自己的统治,就任高峻为李天佐团的团附。陈对高内心非常嫉忌,时加提防,经常不给高军发饷,希图使高部兵穷自溃。高也洞悉陈的阴谋,拒陈调遣,据白水以自守。
  一九一七年,段祺瑞因讨张勋,窃取了北京内阁大权,遂即撕毁约法,解散国会,实行独裁,并组织督军团以自固。这时,孙中山在广东成立护法军政府,欢迎国会南迁,开展反段护法运动。陈树藩在陕助纣为虐,他的反动行径,益加暴露,已使陕西人民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了。
  陈树藩和高峻互不见信,而且逐步发展加深。同时陈也成了陕西人民的公敌,各方酝酿倒陈,这自然是反段的必然趋势。高最恨陈,虽然自己实力单薄,却能积极联络各方,采取主动。以下我先说说焦子静的再次回陕以及高峻、耿直、郭坚共同策划倒陈的经过。 
  焦子静两次返陕推动高峻举义经过:段祺瑞窃据北京政府大权后,二次解散国会,毁弃约法,西南各省群起护法,焦这时正在京任众议员,积极策划由陕西响应。恰巧同盟会会员王季常由陕到京报考陆军军官预备学校。焦和王在辛亥革命时有共事之谊,促王放弃求学计划,返陕代表自己策动旧部反段倒陈。王于一九一七年四月受焦命返陕,先到高陵杨某(外号杨三秃子)处。杨在高陵办民团,有一定的地方武装基础。王又派人分见在蒲城的高峻和在耀州的高树藩等,嘱咐他们把人马集中蒲城、富平一带,等焦回来,决定行动。五月间,焦偕王一山等间道回陕,先住在富平原籍家里,积极同各方面进行连系。这时,陈树藩已探得焦的活动情况,就派师子敬、高树藩到富平劝焦进省,饵焦以关中道尹;同时,陈又调集胡景翼部分两路渡渭河进行威逼。胡来,焦深感不安,连夜潜往蒲城高峻军中。这时,李天佐也奉陈令带领百余人到蒲。高、李本相处不和,进城后,双方布置,如临大敌。李和焦曾在辛亥后同任渭北民团司令,是旧友,即以郭坚新由山西败回为辞,劝焦暂时勿动。高部营长赵树勋也劝高暂忍一时,伺机再动。后来出李疏通陈、高间的隔阂,给高另编一个骑兵团,高任团长,驻防白水,一面劝焦离开高的部队,免遭陈忌。此后,高就回白水,焦也见事不成,离陕赴沪。
  焦的计划败露被迫离陕,也正是郭坚由山西败退的时候。郭部溃败,党人宋相臣、樊灵山俱以身殉,陕西民党人士震动很大。深知底蕴的人,都晓得这又是陈树藩的诡计。陈派郭坚等渡河讨伐张勋,实际上是企图瓦解和摧毁革命实力。因陈一面派郭渡河讨伐张勋、一面却电阎锡山指郭为叛军请阎截击;又派王飞虎、胡景翼陈兵河西,断郭归路,必欲致郭于死地。这样,就更加激起陕西革命人士对陈的愤慨和痛恨。 
  焦子静在上海晋谒了孙中山,又同西南护法运动进行了联系,九月间二次返陕。他一回来,就迳往白水高峻处,传达孙中山的指示,并说孙委他为护法军陕西招讨使,回陕策动反段护法。焦、高商议后,派人四出联络,由王季常联络杨虎城(时任陕西陆军第三混成团营长,驻韩城),由白雨亭联络耿直(时任西安警备军统领),定期进击陈树藩。 
  现在,再说高、耿、郭三方面的倒陈策划。高峻、耿直和郭坚三人之间的关系一向很好。辛亥后,郭、耿流亡白水时,高大大地帮了他俩的忙。郭由山西败回,经白水时,高也帮助过郭以枪支、弹药。他们三人都刻骨地痛恨陈树藩,总想早一天把陈除掉。焦、高护法的直接目标,就是陈树藩。耿当时驻军省城,郭驻省西凤翔,高、耿驻地相距较近,而且耿近在陈的左右,行事更为方便。他们计议:为了使耿从容布置,先由高在白水发难,使陈的部队倾巢而出,耿便在省城乘虚一举擒陈。并且商定高于发难后,必须尽力支撑,至少坚持半个月,便于耿直省城布置起事。 
  举义计划确定后,曾因焦、高兴师的名义问题,有所耽延。经过协商,由高任西北护法军总司令,焦居幕后,囊赞一切。这肘,陈树藩已探悉焦、高动态,即派兵北来击高。一九一七年十月十九日,高峻就以西北护法军总司令名义,发出护法通电,傳檄渭河南北,声讨陈树藩。原电如下:
  (衔略)往者共和告成,民国肇造,经多数伟人之讨论,流无量先烈之铁血,得远邇列强之认可,始成此良善约法,以公布于当世。此正永久之国基,所当遵守而弗易。奈何革命之血痕未干,前盟已背;帝制之流毒复炽,故态竟萌。苞苴往来,乃实现非法之选举;鬼蜮手段,竟私立非法之条约。甘心媚外,歼灭同胞;一意徇私,排斥异己。袁氏之殷鉴不远,张勋之余孽犹存。竭西江之流,难雪此异常愤恨;磬南山之竹,书不尽此中愆尤。殃民蠹国,已至极端;丧心病狂,莫此为甚。谁生厉階,固由陈树藩之附和;推原祸始,实由段祺瑞之窃权。峻何人斯,敢为此不度德量力之举哉!惟念春秋大义,乱臣贼子,尽人得诛;国家沦亡,拯救者匹夫有责。茫茫神州,岂容此非法之政府;皇皇大陆,安用彼非法之设施。誓必灭此以朝食,无烦再计而已决。知耻近勇,爰即修我戈矛;见义必为,定当整其军旅。陈涉首先发难,愿步后尘;子文为国毁家,窃师前哲。区区此心,当为国人所共谅;昭昭大憝,想亦同志所深嫉。惟同胞马首是瞻,正呼将伯之助;若异日鸿猷奏凯,自当虚席以迎。倘弗知顺逆,甘作公敌于国民,必尽力诛锄,大快人心于朝市。峻罔知忌讳,甘冒艰险,惟竭愚忠愚诚,矢志救国而已。申包胥之哭奏庭,不得已也;信陵君之救赵难,岂无为哉。知我罪我,毫不介意。耿耿斯志,特电奉闻。西北护法军总司令高峻叩。民国六年十月十九日。
  在焦、高白水酝酿举义护法的时候,陈树藩仍肆故技,利诱、威胁,双管齐下。他认为高峻兵少械劣,力不敌他;惟焦子静同革命党人连系多,高峻一旦起事,政治影响却不可忽视。于是初则利诱焦作关中道尹,被焦拒绝;又着高把焦献出,许以高官厚禄,此计又不售,乃直接写信给高,逼令高驱焦,不让焦留在高处。陈心里害怕焦,更害怕高跟上焦干,可是表面上仍表示不失威气,如陈在给高的信中曾说:“如不把焦赶走,极阁下之力,不过扰乱白(白水)、宜(宜川)、中(中部)、洛(洛川)而已。”在此,可以看出陈树藩待人狡猾卑劣手段之一斑。
  高峻在白水宣布讨陈后,陈即命令胡景翼、李天佐、王飞虎等部星夜以急行军进攻白水。高得讯,明知自己仅有一个骑兵团,枪枝不满三百,其他如郭秉诚、缑章保在蒲城,李天佐不跟自己来;赵树勋在澄城,为人园滑,都不可靠;好汉说出做出,要履行诺言,独立坚守白水,吸引陈树藩抽空省城兵力,好让耿直顺利举事。十月二十二日,陈军胡、李、王各部合围白水县城,炮火漫天,战斗非常激烈。高尽力坚守,阵地毫不为动。胡部攻城西北面,王部攻南面,李部攻东面,激战三昼夜,胜负不分。可望的外援赵树勋、高树藩等部都无消息。这时,李天佐、郭秉诚等劝高撤离白水,愿让道并保证高部安全。高为保存革命实力,不得已于二十六日夜率部退往白水西北乡之纵目。焦子静被迫再次离陕。白水护法之役,前后共八日,至此结束。
  高峻与靖国军第五路
  经过白水战役,高峻越发痛恨陈树藩。十月二十六日,耿直在省城起义,白水的陈军大部分调省应援。赵树勋见耿举义,且知高、耿关系,看大局陈可能垮台,就顺势率部仍然受高指挥。高整顿队伍后,于十一月初,率部经富平施家坡、留古镇,向三原进发,打算攻占县城,牵掣陈军,策应耿直。不料军行三原东北大程镇,和陈军胡景翼、王飞虎等部遭遇,大战一次,营长高林阵亡,势不可支,因而撤到耀州,与曹世英会合,继又开往同官陈楼镇整休。不久,耿直由省城败退岐山,因受陈军压迫,东走富平一带,高这时出山和耿会师于富平东北的美原镇,并合谋规复白水据点。这时,陈军大部调集省西,王飞虎部分防同、朝,势力孤单,无力以助盘据白水的陈军王永镇。高、耿与王激战三日,攻克白水。接着,郭坚也由凤翔东来。为进一步倒陈,高、耿、郭三部就合师南向进攻蒲城。在这一战役中,不幸耿直力战身殉。高见战事不利,仍回军白水。适张义安在三原举义并向西安进军,倒陈各军逐渐形成联合阵势,以后在三原协议成立陕西靖国军,拥护于右任为陕西靖国军总司令,各军进行改编,结果,高峻部编为第五路,高担任第五路司令,参加关山等地战役,不断给陈树藩以打击。
  以上是我的回忆,并得到刘仲德同志补充订正。四十多年之后回忆往事,个人记忆力衰弱,一定有不确凿的地方。可是鉴往知今,我深深有以下的体会。第一、五十年前的辛亥革命,曾使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起了一次巨大的变化,但这次革命并没有完全实现它的历史任务,因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对辛亥后的政治深表不满。高峻在白水所发动的两次起义,可以说就是反映了广大人民当时的迫切要求,即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必须持续进行,革命绝对不能中断。依此而论,这两次起义,都具有显明的进步意义;它对以后陕西靖国军的兴起,有它的促进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第二、任何事情要进展得顺利,胜利地完成,没有一个英明、坚强、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来领导是不行的。而在任何革命和建设中,必须认真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不然,即有所成就,终不能确保胜利的果实。总之,追溯既往史实,纵观今日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我越发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至理名言。下定决心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就无事不成;即有天大困难,也一定能够克服。这就是我的信念。
  《陕西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