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记录               

平凉回民经济生活

平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平凉地处陇关之右,历来是西北通道上的咽喉重镇和南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加之物产丰富,劳力充足,这就给当地工商经挤的发展创造了比较优越的条件。自民国初年以来,中原多事,战乱连年不止,而西北各省却相对比较稳定,对内地工商业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及中原各地工商经济实力纷纷向西南、西北转移。平凉地接陕、甘、宁,又处交通要冲,一时客商云集,过往物资川流不息。加之以河南孟县回民为主的大批难民涌入,他们为谋生计,千方百计开辟各种生产和经商渠道。因此,从20年代末到抗日战争胜利,是平凉工商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同时也是陇东回民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平凉回民经济的突出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兴办承转运输业。平凉回民大多都能吃苦,而且有很强的自生能力。早在清末前,当地相当一部分回民就以贩运木炭、粮食为生。到了本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北经济的逐步开发,商品流量日趋增大,一些稍有资本的富户便办起了以承转运输为业的车马店,用毛驴、骡马为客商驮运货物,牟取承运费。后来兴起了胶轮大车,承运量急剧增加,不到10年工夫,其中几家经营有方的行店便成了承运大户。这些承运大户为后来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如解放前平凉有名的回民大商号文茂样、锡裕丰、祥发和、毓庆祥等都是先从承运业发迹的。他们拥有的胶轮大车都在十几辆至二三十辆以上。经营承运业主要靠的是信用,都要承担不少风险。从货物承运到顾主验收,一路上既要防备盗匪劫掠,又要防止水湿雨淋,保证按质、按量、按期运到,不误行情,以此取得顾主信赖。更主要的是此业接触面广,通过货物流通,可以熟悉掌握各地的货源和市场行情,对后来经营其他行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发展食品饮食业。平凉回民素有善于经营餐馆和小食品的盛名。至今,在西安、兰州、银川等西北各大城市中,仍有很多出名的回民厨师都是从平凉出去的。在20年代初,与承运业几乎同时发展起来的要算是回民饮食业了。到30年代以后,密布于平凉东关和西兰公路两侧的清真餐馆已相当兴盛,总数不下30余家,成为回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中以者清云的清和馆、杨春发的春华楼、李秀成的义盛馆最为驰名,号称平凉三大清真馆子。过去,凡是跑过西兰路的客商无不知其名。散布在平凉各条大街小巷甚至挨次摆摊相连数百米的平凉回民小吃,也是颇有名气的。如腊羊肉、五香咸牛肉、凉粉、酿皮、羊油柿子饼、烧馍、肉馅饼、糖肉包子、牛羊油茶等都是有名的地方风味食品,百多年来经久不衰。
  三、兴盛一时的钱行。所谓钱行,又叫钱庄,或称银号,是 20年代以前的金融组织,与现在的银行差不多,但一般都是独家生意,而且资金都比后来的银行小得多。其经营范围主要是为大小商户或过往客商提供货币的储存、兑换、流通和信贷,从中赚取高额利息。有的钱行还小范围地发行一种“油布票子”,如同现在的购货卷。持此票者,可以按票面银额在规定地区内买卖货物,也可随时向发行钱行兑换银两、银元或通行纸币。在民国初年,经营银行的是吴九如办的天泰和商号,后来又有兰福贞办的源顺成商号,都是专做金融生意的,虽然时间不长,前后不到10年,却为地方工商业资金的积累提供了方便。
  四、广开财路,拾遗补缺,不断扩大经营范围,逐步形成地方民族工商体系。30年代中期,在陇东地区,以平凉东关文茂祥商号为代表的回民工商业户抓住了有利时机和市场行情,积极扩大经营范围,由平凉逐步向内地及沿海各大商埠发展,成为多行业综合商业体系。
  文茂祥商号经理白受三,平凉杜家沟人,兄弟6人,除老二当了阿訇、老五早亡外,其余4人均极善经营工商。早年以驮骡贩运为业,后与回民富商杨茂林合股经营京广杂货,立号文茂祥。生意扩大后,白家自立文盛祥商号(习惯上仍称文茂样),独揽陇东京广洋货生意。所谓京广洋货,系指京津沪广等沿海各大城市生产的时兴商品和海外进口的洋货,如新式鞋帽、时兴服装、毛呢绸缎、妇女头饰、各种化装品和妇女嫁妆用品等。抗战初期,文茂祥商号已具相当大的规模,资金约达200余万银元,经营项目由京广洋货发展到裘皮、羊毛、绸缎、布匹、长途转运等多种行业。新开设的裕生祥皮毛商行控制了陇东地区大部分皮毛收购和加工业务,经营范围已由本乡本土扩展到西北各省及武汉、天津、上海等外埠各大城市。日军侵占京津时,仅文茂祥的棉布就包了一趟专列,24节车皮一次运到西安,其生意之大可见一斑。向外地商埠扩展的渠道一经沟通,平凉的地方工商业便更加活跃起来。这一时期,在平凉的回民工商业中出现了一批新兴的行业大户,在陇东地区占据着控制地位。
  (1)盐业。这是抗战开始后新兴起来的行业。由于沿海地区沦陷,内地食盐供应紧张,全靠西北调运。平凉北沙石滩、柳树巷一带以宁夏同心回民为首,办起一批规模不小的盐店。主要有:周克强的德心店、杨仁俊的俊泰裕、黄凤歧的福顺店都是经营食盐转运的,附带还经销土碱、皮硝、盆灰。彼时西兰路上终日驼铃声声不断,主要是从宁夏中卫往西南内地转运食盐,这些盐店都起着中转站的作用。
  (2)茶业。平凉的茶业,历来多为回民经营。30年代后期,锁兰斋的清顺茶店基本控制了当地大部分茶业的经营权,总资金达50万两白银以上。他们主要经营的是湖南的砖茶,将原料成批地运到陕西泾阳县进行加工,然后运至平凉,再转发到甘、宁、青、新各地。抗战以后,由李云宾办的利中商号,成为茶业中的后起大户,直至解放初期仍兴盛不衰。
  (3)绸缎业。经营此业最早的是李祥甫开的福顺贵锦货辅, 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有马辑五家的祥发和商号。
  (4)药材业。平凉的药材业原来多为汉民经营,3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批以李志清的正兴隆商号为代表的回民药材店,并逐渐占据了重要地位,其经营范围主要是大批收购陇南、华亭、泾源等地药材,经简单加工打包后发往中原和南方各地。平凉虽不盛产药材,但却成了药材的重要集散地。
  (5)酱园。此业主要包括食醋、酱油、酱菜和各种糕点的加工和经销。平凉最早的回民酱园是马怀德的清顺成,后来又兴起了米瑞卿的平和公。他们生产的米醋、糕点和各种酱制品在陇东一带享有很高的声誉。
  五、皮毛业的迅速发展。平凉自古以来就是西北最大的皮毛市场之一,泡制加工裘皮又是当地有名的传统工艺,多少年来一直流传着“宁夏皮子平凉熟”的说法。早在民国初年,原商会会长吴九如开设的锡裕丰商号就以收购、加工皮毛而兴盛于市,号称平凉的东皮行。后来又有马连山开设的祥发荣商行,人称西皮行,还有魏尧清、马怀德合股经营的长盛店,人称北皮行。30年代以后,又陆续出现了李瑞成的瑞盛奎商号、杨得义的毓庆祥商行,还有抗战时期河南回民丁宏义的宏兴皮行、丁祥甫的祥记皮行等,都是比较出名的大皮行。但规模最大的要数白受三的文茂祥商号,其营业额约占平凉皮毛业的60%以上。40年代以后,为了经营方便,文茂祥又另立了裕生祥商号,成为西北最大的皮毛商行,雇用员工约400人以上,投入资金不下200万元。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大批难民涌入平凉,其中以河南孟县桑坡回民最多,他们之中很多人都有揉制、加工裘皮的技艺,使平凉回民经营的皮毛业达到空前鼎盛时期,出现了大小皮行30多户,皮毛作坊100多处。这些皮毛商行有的自设作坊,连收购带加工;有的将收购的生皮交作坊代为加工,所产裘皮以二毛筒子和黑子羔皮衣最为驰名。其生皮来源:二毛皮、老羊皮多取自宁夏、内蒙;黑子羔皮多取自甘南、青海。加工好的裘皮除当地少量销售外,绝大部分都打包发运到北平、天津、上海、武汉等地。抗战时,则只能发往西安、兰州及西南各省,但其兴盛程度始终有增无减。与此同时,各皮毛商行大多还兼营羊毛、毛线的收购贩运生意。
  总之,解放前平凉回民经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的重重挤压下,能够有所发展,也是很不容易的。
  《西北回族与伊斯兰教》 (第四章 历史悠久的工商业)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