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咸阳>武功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后稷与“教稼台”

《咸阳风物传说》


  如今的武功县一带,最早属于周原人劳动生息的地方。在武功镇的东河滩岸上,有一个土台,高约一丈,长宽约一丈五尺,并有一道斜坡可通台顶,上边有三个刻得工工正正的隶书大字——“教稼台”。相传,这是我国古代第一个农官——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
  据说,后稷出生时长相丑陋,母亲起初很不喜欢,就把他扔到郊野里。但是,说来也怪,狼虫虎豹不但不吃他,竟给他喂奶,野鸟也为他遮风挡雨。母亲姜嫄知道了,觉得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就又把他抱了回去,才取名为“弃”,弃确实与别的孩子不一样,从小爱动脑筋,七岁时就跟大人一道在地里干活。他经常把野生的植物挖到自家门前的小园子里进行嫁接、选种,一天一天,果然培育出许多可以进行播种食用的农作物。这样一来,他的名声就传开了。
  当时,尧帝见他热爱农耕,就封他为主管农耕事务的稷官,并赐有邰(今武功一带)给他。从此,他就在武功镇的东河滩设立“教稼台”。每年冬闲时月,便在教稼台上向四面八方来这里求救的人们,讲解耕作知识,传播生产技术,赠送谷类作物籽种。从那时起,人们就逐渐从游牧转向了农耕生活,这一带也便成了黄河流城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成为周人最早的发祥地。后稷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农官。
  为了纪念后稷教民稼穑的功绩,至今,每年从农历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在“教稼台”下的东河滩,来自西北及关中各地的农人便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河滩古会。人们不但把劳动一年农产品进行交换,还继承了一个古老而有风趣的风俗——上会时,都要带上当年麦子做成的大白蒸馍,用自已纺织的花手帕包起来,在会上比赛展览,显示庄稼收成的好坏,来纪念先祖后稷。
  据说,每年河滩会时,河滩地上的小麦被人踩,牲口糟踏,加之火烧、车轧,到古会结束时,一片地简直也成了光场。可是,第二年春风一吹,满地又是绿油油一片,小麦年年丰收。人们说,那全是后稷保佑的结果。所以,不知经过多少年了,“教稼台”下的河滩会变得越来越红火,“教稼台”也把后稷的名字播进一辈一辈人们的心中。
  (郑晨光 何志健 采辑)

出处: 《咸阳风物传说》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