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渭南>韩城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别具一格的蒸食


史鉴


  蒸食概述
  历史悠久 韩城传统的民间蒸食,有的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启蒙时代。常见的喜庆蒸食馄饨”馍,其名称是由盘古氏开天劈地之前,宇宙的“混沌”一词衍意而来。青年男女订婚之日,女家送男家的一对“老虎馄饨”和男家送女家的一对“鱼儿馄饨”,与远古先民的“虎图腾”和“龙图腾”一脉相承。过年蒸食中男人食用的,为祛灾灭病的“法王馍”,源于北宋真宗封韩城乡贤房寅为“法王”。六月六黄河流鱼,传说为龙母看女。韩城母亲们看女也蒸“鱼儿馍”(俗称“媳妇脸”);四时八节的节令花馍则与北方节气相关。它反映出韩城蒸食风俗属黄河流域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民俗现象。
  品类繁多 分过年蒸食、节日蒸食、礼品蒸食、门户蒸食、送节蒸食、生育蒸食等。过年蒸食有献爷馍,(又名枣马虎)、法王馍、子福馍 (又名娘娘馍)、银子罐、馄饨馍、寿桃、盖盖馍、单层枣糕馍、搅把子馍等十种。元宵节(灯节)有枣山、驮宝的刺猬、水缸下的鲤鱼、面瓮猫、水眼跟前的蛤馍、门道狗、院中麦积、房间灯鸡、梅花双层枣糕、北斗魁星馍、月宫玉兔馍等17种。清明(寒食节)有子福馍、三层枣糕、鸡蛋糕子、鸡蛋馍、上坟的滚蛋蛋馍(俗称“秃食子”)等八种。端阳节的簸箕馄饨、五果花馍,七月七“乞巧节”的壳儿、砚凹。中秋节的“八宝甜馅月饼”等多至十多种。总之,人们心灵中许多美好的愿望尽在馍上。
  色美味佳 优质面粉蒸出的花馍颜色雪白,光亮,间以红枣相衬,红白相映,十分美观。面是由酵子发酵起虚,蒸出后虚软甘甜,加上枣泥的香甜,蜜枣甜馅的可口,以热馍软食,风味最佳,营养丰富。又以大枣有药用价值而使其具有很好的滋补保健功能。
  式样美观 各类蒸食、形状不同、做工精细、刻意装饰。灵芝馄饨的芯子由面片两片两头向中心卷成,酷似灵芝的云形真叶。围子围住芯子后栽一个红枣,活托托一颗“朝红灵芝”;五果花馍中的葡萄果实累累,叶子,卷须栩栩如生;石榴果皮裂开,内中籽儿粒粒如真;端阳花馍中的狮子、老虎、鸡兔等小动物的眼睛分别用黑豆、红玉米颗、高梁籽、花椒籽、玻璃球等做成,以目传神,神态活现。外婆给外孙送的面猫重达五斤,工艺复杂,猫身以百花装饰,十分精美。华丽而典雅的结婚糕子,要选大小均匀的圆枣。双层糕子的花盖,一半为“凤凰戏牡丹”,一半为.“鹭鹚戏莲”,中间为如意花瓶。这些喜庆吉利蒸食,已进入手工艺范畴,成为民间精湛的工艺品。许多花馍被省上选为民俗展品,摄影入书,参加中央电视台的面花大赛,并多次获奖。
  寓意深刻 韩城蒸食中品位最高的献爷馍是:底座代表麦仓,上面是一朵白莲花,反映了人们企望“连年丰收”的心愿。五个为一副,代表五谷丰登。过年老人食献爷馍和寿桃,以示敬老和长寿。男人食银子罐,女人食娘娘馍寓义为:男的事业兴旺,成为银子罐罐,女的贵如皇后娘娘。娘娘馍上的十个大枣代表十全十美。元宵节食枣山馍,表示凡事宜早。乞巧节送女的壳儿馍中的尺、布、针、线,送女婿的砚凹中的笔、墨、书、画是企望女儿心灵手巧,勤于女工,女婿读书上进。祝寿的“寿盘”花盖上的寿字和五只蝙蝠是一幅“五福崇寿”图。长辈送晚辈、成双成对的灵芝馄饨,是祝愿青年人有灵秀之气。中秋佳节的又白又圆的月饼馍中包上八宝甜馅,表示佳节团圆,生活甜蜜美满如圆月。结婚糕子的双层枣、凤凰戏牡丹、鹭鹚戏莲图,如意花瓶中的琴瑟象形都象征夫妻恩爱、吉祥如意。母亲送女的“油花子”馍、角子和开口角子,其生育含义十分明显。圈圈子馍和面猫都是代表外婆对外孙特别的关怀和爱护。这一套寓意深刻的蒸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蒸食文化。正如日本友人所说:“韩城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馍上也有文化”。
  门户蒸食
  门户蒸食是韩城人蒸食来往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类别。有道是:“差事门户比粮紧”。民间把红、白、喜、庆四宗大事的四样“行门户”馍视为礼品中最重要的一项。
  卷儿馍 水面斤半还得加启子,可做10条卷儿。即每条用面一两半。做卷儿时,面要揉到,搓成长条,用点生猪油抹皮,折回接头后压成双层,用筷子深压面壕一条,双手两搓成五寸长的卷儿。发虚后,旺火快蒸,半小时即熟,开笼后的卷儿馍白亮、光洁,如粉妆玉砌,恰似女性胴体。出嫁女儿家过红白喜事,娘家三百馍的大门户,必须有实数一百条卷儿,以体现母女情怀。卷儿馍寓意古朴,是表示母亲对女儿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义务的企盼和祝愿。
  卷儿馍在过事时用量最大。中午宴席,宾客入座至少要上二轮卷儿。每户亲朋,掏人家一对馄饨,回两条卷儿。筹谢帮忙人,借用具归还,重情者,也送两条夹肉卷儿。一宗大事,用卷儿几百甚或上千条。事主忙不过来,于是娘家,女家的门户蒸食中的卷儿馍以百计数。喜事舅家不管弟兄几个,各家都是三百馍的重门户,姑姨二百,姊妹一百。于是出现了行门户馍的盛具:食摞、担盒。
  三百馍是抬食摞,二百馍是担担盒,一百馍是提竹笼。三层黑漆金花的食摞箱,一层一百馍。担盒比食摞小一倍,两个小箱子,一头一百馍。
  馄饨馍用面量与卷儿为一顶二。朋友邻里则以交情深厚或主家过事的规模(大过或小过)着情带馄饨一对、两对、五对、八对不等。丧事的盘子馍也以卷儿馍用面量折算。因而卷儿馍是门户蒸食的基础。
  四宗门户四样馍 男婚女嫁为红事,除卷儿馍而外,主要是馄饨馍。订婚蒸的花馄饨是灵芝馄饨上又装饰一些四季花,意为:爱情花常开。馄饨取义为“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意思是男为乾、女为坤,男女结婚,如同盘古开天地一样开始奠定新生活的基础。安葬老人是白事,门户蒸食为“盘子馍”。半球形的盘子馍意为:老人圆满一生,成圆结果。盘子馍水面斤半一个。白事中,女儿、孙女、儿媳娘家均是三百馍。侄女、外甥女二百、叔伯侄女、外甥女一百。为婴儿贺满月为喜事,门户蒸食为各式各样的圈圈子。这种圆形空心花镆,一是祝愿孩子心体灵通,二是如项圈一样套住孩子,长命百岁。外婆看三天一个圈圈子,看半月又一个。贺满月则是用石子炕的大圈圈子,三百馍全为“壳馍子。”每家亲戚都回一个。为老人贺生日是庆寿。蒸食为糖寿桃,意为“蟠桃献寿”。女儿要蒸二斤重的大寿盘。寿盘分三层,夹层垫枣泥、芝麻、黑糖、核桃仁等甜馅。花草围成的盖上中心,捏个篆体“寿”字,五只蝙蝠相围,意为“五福崇寿”。
  以百计数的门户蒸食原为帮忙蒸馍,因为以血统远近而定的三百、二百、一百的数量不同,掏多少、回多少、回什么,都约定成俗。为了不出差错,过事专设“礼房”,订“礼簿”,专门登记“门户”,从事掏馍、回馍之事。日后亲戚过事,就查阅礼簿,以示礼尚往来。
  左知县 立规程 门户蒸食三百馍,虽是帮亲家过事蒸馍,但数量不少,用面也多。在从前的农业落后,小麦产量又低的情况下,许多家经常吃黑面、留白面,以防有大门户出现。一些贫寒之家,或欠收之年,蒸不起三百馍的大门户而不得不断亲,甚至打官司。
  明崇桢六年(1633)渭北遭年馑。韩城麦秋无收,多数家蒸不起三百馍。东原花园村一户姓黄的女儿家,蒸不起三百馍,未行门户,被舅家告到县衙。当时左懋第任知县。他询门了韩城民间蒸食往来习俗:原来一百条卷儿掏六十、留四十。左知县说:“这由十条送去带回,两家都添麻烦。不如只蒸六十。”他召集乡老商定后,文告全县:规定六十条卷儿顶一百。其他蒸食,按用面数折合为三十个馄饨顶一百。六个盘子顶一百。后因粮食困难转化为,一元钱顶一百馍。左知县以次了结此案,和解官司,移风易俗,深得民心,使这一规程沿习至今。八十年代仍为一元钱顶一百馍。如今也有职工、干部之家不蒸馍,愿行30、50元者自便。但大多数仍按规行事。
  北京民俗教授来韩考察后说:“以百计数的蒸食往来风俗,全国仅此一家。”英文《中国日报》主任记者李太行看了韩城蒸食制品后说:“下个世纪靠什么发展韩城?应该是靠几千年发展下来的民俗文化来兴韩城。”
  

出处: 《韩城文史资料·韩城民俗》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