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渭南>白水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白水县杜康酒的传说

成耀 郭守义


  杜康造酒
  夏朝大禹王治理天下时,朝中有一个年方二十三、四岁的青年,官居庖正,掌管着全国的经济大权。他不是别人,正是幼失爹妈,到处飘流,后来投奔大禹,为治水献出奇方妙策的杜康。
  时值中秋佳节,桂树飘香,菊花展瓣,杜康正忙公务,突然,禹王传旨令杜庖正上朝。 
  杜康匆匆来到宫中,只见禹王威风凛凛地坐在王位上。杜康正要叩拜禹王,却听见禹王打雷似的吼道:“把杜康捆起来!”
  杜康不知自己身犯何罪,正待要问个明白,却见他属下管粮库的仆从黄浪从禹王脚下爬起来,哆哆嗦嗦地说:“杜庖正,蒲西仓一库粮食霉坏了!都怪大人多事,拿走库房钥匙,几个月竟忘了还给小人。” 
  杜康一听,狠狠瞪了黄浪一眼,接着对禹王说:“启奏陛下,小臣前天在花园偶然拣到库房钥匙,即刻找来黄浪责问,他谎说两个时辰前丢失。臣万没料到事已至此。罪在臣尽职不细。” 
  黄浪分辩道:“禹王在上,想我黄浪身居杜庖正手下仆从,若是我丢了钥匙,他能轻饶于我?若钥匙在我手中,发现霉粮又来禀报大王,岂不是自投罗网?”杜康见这小人无耻到这般田地,气得说不出话来。
  禹王听黄浪滔滔不绝,见杜康怒而不语,以为杜康无理可辩,便喝令一声:“把杜康推出斩首。”
  卫士们推着杜康,来到刑场,举起大刀,正要劈将下去,却听得一声天崩地裂似的吼声:“刀下留人!”
  卫士们一惊,抬眼看去,原来是德高望重的记事官仪狄。他来到杜康身边,问了曲直原委,气喘喘、急匆匆地到宫中去了。仪狄到宫中,冒死对禹王说:“杜康素怀大志,德才兼备,倘若仓促处斩杜康,必有三大不利:一则伤了人才,二则百官寒心,三则万一事有出入,岂不有损禹王的清名?”此时,禹王盛怒已过,又见仪狄说得有理,待要收回成命,又怕百官耻笑自己轻率,便不失其威地下令道:“免杜康一死,重责二十,逐还乡里。黄浪虽为微仆,能出于公心,报奏弊端,其诚可嘉,命黄浪取代庖正。”可怜一个忠肝义胆的杜庖正,就这样被黄浪陷害了。
  临行前,杜康到了粮库跟前,只见霉粮已经清出库外。他抓起一把发芽霉烂的大麦和黍米,痴呆呆地反复观看,心儿似刀扎一般的疼痛。忽然霉粮中一股奇异的香味扑鼻而来,杜康若有所思。这时仪狄前来送行,他送给杜康一个刻字骨片,上边刻着这样几个字:“鹰非鸡类,伤而勿哀,心存大众,励精勿衰”。一席话把杜康一颗冰凉的心,又说得热乎起来了。他特意装了几大包霉粮,回到了祖辈居住的陕西白水康家卫村。
  杜康自回到家中,闭户不出,想着自己尽职不细,造成霉粮,心内疚渐,寝食不安。他舀来霉粮,放在身边,反复探究香味的来由,思考着挽救损失的办法。隔壁李大伯见杜康闭户不出,特地前来探望,一进门,二话未说却惊异地问:“杜康,你从哪儿搞来了神水?”
  杜康莫明其妙地摇了摇头。李大伯哈哈地笑着说:“骗不了我!骗不了我!这神水闻起来香,喝起来甜,能治病消灾,一进门我就闻见它的气味了。”
  听了李大伯的话,杜康苦笑着把霉粮指给大伯看。李大伯抓起一把,闻了闻,更为惊怪,皱着眉头说:“咦,这才奇了,霉粮的气味,咋和神水的香味一样呢?”
  “什么神水?”杜康不解地问。李大伯说出一段奇遇来。
  有一天,李大伯去北山砍柴,砍了半天,口渴得喉咙眼里都要冒烟了,这时,他在一棵果树下发现有个凹槽,盛了半槽水。李大伯一口气喝了个饱,抬起头时,才感到口里润滑如玉,水中还有一般奇特的香味,低头看时,凹槽里沉着几颗霉烂的果子。第二天他路过又去喝,一连喝了几天,不仅浑身来劲,还把多年腹胀的老病根给除了。他想,这一定是自己一生纯正,老天爷特意赐舍的神水。
  杜康听罢老伯的叙述,却生出了一个念头来:霉烂的果子泡在槽里盛积的雨水中能生出神水,霉粮泡在清水里行不行呢?他忙舀来一罐清水,倒进霉粮,放在阴凉干燥处,眼巴巴地等待着神水的出现。但是,好多天过去了,罐子里飘不出神水的香味。他又变着别的法儿试制,都没有结果。这时他心上象浇了一瓢凉水,神情十分颓丧,看见仪狄临别时的赠言,他真恨自己无能呀!
  大地凝寒,冰封雪飘。他在家中实在愁闷得坐不住了,就到村东头的沟里去散闷。无意中,他发现一眼奇特的泉水,在这数九寒天里,别的泉水都结了坚冰,惟独这眼泉水却洁净透明,隐隐喷动,更奇怪的是,泉水里还散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杜康又惊又喜,他从家取来罐子,打一罐泉水回家,将霉粮掺进泉水罐,放在热炕上,白天守着看,晚上贴着眠。过了几天,霉粮发生了变化,香味也在变浓。半月之后,一股浓香弥漫了室内,飘在了院中,飞过墙去,招来了李大伯。李大伯兴冲冲地喝了一口,顿觉柔润甘甜,回味无穷,便不迭声地夸赞道:“好神水!好神水!”
  这件事一经传开,立时轰动了康家卫一带百二八十里的地方,人们都传说着杜康制出了神水,能消灾治病,神通非凡。日每间,求神水的人络绎不绝,一个小小康家卫显得十分红火。
  一天杜康在家正想着制造神水的新法儿,忽见一伙农夫打扮的人闯将进来。他们大吵大闹,责骂杜康用霉粮掺清水欺世盗名,言说他家里的人喝了一碗即刻被毒死了,恶狠狠地扯着杜康要去偿命。这些人一边吵着,一边搬动石块,捣坏神水罐,提起霉粮袋要往茅坑里扔。杜康急得正没法儿,众乡亲闻讯赶来了,几个青年人抓住一个闹得最凶的家伙,那家伙一看势头不对,说出了受黄浪差遣,故意混闹,意在摧毁杜康心志的话来。乡邻们一听,哪里容得,便一齐动手,直打得暴徒们哭爹叫妈地逃跑了。
  杜康想到暴徒们编说一碗神水送了一条人命的话来,不觉好笑。又一想,却觉得自己对神水能不能多喝,心中无数,便想亲自尝尝。他端来一碗神水,一气喝下,只觉得浑身清爽,精神倍增,又舀来一碗,仰头喝完,更觉得清香满口,再舀来一碗喝完,却感到头重脚轻,天旋地转,向床上一躺,朦胧了一阵,就不省人事了。
  杜康倒在床上不久,一个乡邻前来要神水。进得草堂,叫了几声杜康,见杜康死睡不应,又用手去推,这一推,却推出了事来。原来,杜康脸色惨白,叫不应,推不醒,分明是一副死了的模样,来人吓得放声痛哭。哭声惊动了四邻八舍,不大工夫,人们就挤满一院。大家看杜康猝然死去,心情悲戚,有人禁不住哭出声来。这一哭不打紧,杜康醒了,他伸胳膊展腿地动了几下,一骨碌爬起来,揉了揉眼,仿佛睡了一个熟觉。人们问清原因,方才放下一颗悬着的心。弄清了神水的用量,杜康又忙碌着研制新的酿造办法。正当杜康愁于霉粮快用完时,李大伯拿来好的黍米,要杜康和霉粮掺起制神水,看行不行?经过试验,果然制出了好神水,又试了几次,一次比一次放的霉粮少,制出的神水也越来越美。杜康象发现了宝贝似的,用霉粮做引子,引子快完了,再用发芽的大麦和黍米,掺上引子制引子,这样以来,引子不断,神水不绝。
  黄浪见杜康造出神水,名闻天下,施计加害未成,企图贪天之功。一天大禹早朝,群臣议事,未等其他臣僚开口,只见黄浪抱出—个罐子,口称数日辛劳,制成玉液神水,除病消灾,功力神异,特向禹王进献。禹王大喜,接过罐子,启开封盖,果然异香扑鼻,弥漫宫廷,群臣敬羡不已,仪狄却心生疑团。禹王举罐喝了一口,咂咂嘴巴,连声夸奖道:“好神水!好神水!”于是,他乘一时高兴,咕嘟咕嘟地喝将起来,不一会,就把一罐神水喝光了。等到放下罐子,却见面红耳赤,眼中充血,口里不住池颠狂乱语。仪狄忙叫宫卫搀禹王至后宫休息。
  禹王走后,众巨僚都怒冲冲地瞪着黄浪。此刻的黄浪,就象热锅上的蚂蚁,心情恐惧焦燥,约摸过了半个时辰,禹王又气冲冲地回到宫中,愤怒地责骂黄浪弄来什么毒药,要毒害于他。黄浪吓得六神无主,慌急中招出他差人骗来的是杜康造的神水。禹王一听神水是杜康所造,谋杀之嫌重,便喝令宫卫去抓杜康。
  当禹王派卫士去抓杜康时,仪狄便立即跪奏,把杜康造神水的经过说了个一清二楚,又说神水性烈,不宜多饮,饮多了就会失态。仪狄是禹王最信得过的大臣,听了这番叙说,他才释了疑团,下令请杜康速速进宫叙话。黄浪心术不正,欺诈不轨,被判了个斩首示众的死罪。
  杜康叩拜禹王,禹王走下王位,搀起杜康,懊悔地说:“卿乃素心清雅,其诚感天。昔日奸人作弊,使卿蒙受屈冤,皆为寡人之过也!今为酉日,卿冤案已平,神水亦应更香。为了表彰卿之忠诚,联欲将三点水旁加酉的酒字赐为神水之名,不知卿意如何?”
  杜康忙说:“禹王褒奖,罪臣杜康受之有愧,愿以有生之年,多造好酒,以报禹王浩荡天恩。”禹王见杜康决心已定,也不好强留。
  后来,杜康回到家乡,终年造酒,遂使酒的质量越来越好。
  杜康百年之后,家乡的人却传说杜康并没有死,只是因造酒劳累过度,睡着后好久未醒。仙童玉女们垂涎酒香,悄悄从梦中把杜康带到天上。等杜康睡醒来,又要重返人间,玉帝却强留不放,命他做瑶池宫经济总管。杜康婉言谢绝了。玉帝无奈,只好让他重操旧业,继续造酒。果然,杜康在天堂又造出了瑶池玉液的好酒来。这正是:
  人间杜康酒,
  瑶池玉液浆,
  虽经千般苦,
  天地流芳香。
  杜康卖酒 
  在很早很早以前,陕西白水县有个集贤村。村头有一口泉水,甘甜醇美,净无一尘。泉旁,有户人家,老头儿姓杜名康,说是夏禹的后裔。老头和老伴,就象那口甘泉一样,性情温和,心地善良,是个远近闻名的好人。
  老两口儿,无田无地,就靠着那口泉水酿酒度日。他们清晨汲水,整日价精心酿造。每月只酿得醇酒三坛。他们酿造的酒胜过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的琼浆玉液。传说有什么“竹叶青”、“状元红”。但最醇美的要算“千日醉”了。那“千日醉”真是:开坛三家醉,泛杯十里香。饮此酒者,不过三杯,就要醉倒。一醉就是一千日。好酒得有个好价钱。老头儿在酒馆墙上题了一首诗:
  一壶黄酒三百两;
  一壳烧酒换江山。
  君子但饮三杯酒,
  不醉三年不要钱。 
  在一个百花争妍的三月天,老头儿因有事,需要外出三天,临行时,他对老伴儿说:“若要有人来饮高酒,须得留下姓名与地址,以便讨要酒钱。”嘱咐完,就出门去了。
  大约日将午时,从门外走来了一位面净衣洁、举止温文的半老头儿。他姓刘名伶,原是江南人,因为仕途坎坷,就和妻儿来到这白水县,置了几亩田产度日。刘伶有一个志趣和嗜好,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抱杯读经典,饮酒著文章。”他每日以酒为友,以酒为乐,还专门写过一篇《酒德颂》的文章。今日,他闲暇无事,就独自一人到郊外踏青赏春。当他正陶醉于春景之中,忽然一股酒香扑鼻而来,这下可刺醒了他那肚里的“酒虫子”。于是,他就迎着酒香,一路来到泉边酒家。
  刘伶一踏进门,就看到粉壁墙上那首既象价目表,又象酒告儿的诗,不由得嗤之以鼻。心想:什么高酒,这样夸口。随即进桌旁一坐,呼唤:“酒家,拿酒来!”杜老媪走出来一看,是个陌生人,忙问:“客人,吃酒吗?”刘伶见是个老媪,就笑了笑,说:“嫂夫人,我是来吃酒的,却要高酒。”杜老媪问明姓名,住址,就给捧了“千日醉”。刘伶接到酒后,一股浓烈的酒香直扑鼻腔,先就一阵喜欢。杜老取一杯,刘伶吃一杯。第一杯酒下肚,他就觉得天昏地旋;第二杯酒落肠,他感到浑身发软;第三杯酒吃尽,他已魂去醉乡,再也不能吃了。杜老媪一看,刘伶醉了,就唤来酒保,把刘伶送回家去。
  刘伶回到家里,妻子一见,知道又醉了,和往日一样,忙去侍候。刘伶高卧在榻上,自觉这一醉不同往日,就对妻子嘱咐说:“人总有个到头的一天,只要死得痛快,也就瞑目了。我们夫妻了一场,我死后,你就把我埋在咱那酒缸旁。在世我爱吃酒,死后我还要醉倒在九泉。”说完,就渐渐地死去……
  刘伶叫酒醉死了,刘妻怎能不痛伤呢?她放声大哭了一场,看着把丈夫葬埋了。但是没有埋在酒缸旁,而是埋在了城南的一眼清泉边。
  三天过后,杜老头回到了家里,知道了在他走后的那天,安宿村有个叫刘伶的先生,来到酒馆,吃了“千日醉”。于是,他取来帐簿,清清楚楚地记下了日期,姓名和村名。他还亲自到安宿庄走了一躺,知道人已经“死”了,也葬埋了,就把此事搁下了。
  月缺了,又圆了,每在月圆的时候,杜老头儿就在刘伶的名下,画上一个形似月轮的圆圈圈。等画到三十四个圈圈的时候,杜老头儿掐指一算,刘伶已到酒醒之日,于是,他就准备去刨墓、讨帐。
  杜老头儿来到刘伶家里,对刘妻说:“刘先生吃酒千日,已到了酒醒之时。”刘妻没有听完,就感伤地说:“老公,你何必这样说。人死哪会复生?”杜老头儿忙解释说:“刘先生吃的是‘千日醉’。是醉不是死。”刘妻略带愠色地说:“老公造的酒,也不是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的仙酒,哪有一醉千日复醒的?一棵树儿死掉,只有一天天的腐朽下去,哪有再生之理?”杜老头儿劝不醒刘妻,就闷闷地走了出来。他一路想刘伶的妻子,不知道酒的奥秘,不愿意刨墓。我去刨吗,必然会引起误会。刨不开墓,还要落个偷刨人家坟墓的坏名。若是不刨,刘伶酒醒后,必然会因憋闷而真地死去。这可如何是好?他边走边想,想着想着,眉头渐渐地展开了,头儿也抬起来了,急急地走回酒馆。
  天黑了,人静了,在头更鼓打过后,杜老头儿偕同酒保,掮上镢头、铁锨,出了酒馆,向刘伶坟上走去。
  两人来到刘伶墓前,就动手刨起来。刨呀,刨呀,直刨到三更过后,才露出花棺。两人一见花棺,欣喜非常,就忙去撬棺盖。棺盖揭开后,一股子浓郁的酒气,直冲上来,立即就把酒保冲倒了。杜老头儿一见,对酒保说:“你这一醉,也少不了千日。”随即把酒保送上墓去。杜老头儿回到棺材前,见刘伶已坐起来,情不自禁地说:“啊,刘先生已经醒过来了!”刘伶听到有人说话,睁开惺忪的双眼,借着月光仔细地一看,唉! 自己怎么坐在土坑的棺材里,莫非自己已经死掉了?再一细看,面前站着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公。于是,他迷胡不解地问:“我是死掉了,还是做梦?”杜老头儿哈哈大笑地说:“刘先生是吃了‘千日醉’,酒后复苏的。”刘伶忙问:“老公是谁?”“我叫杜康,是来讨要酒钱的。”一句话说得刘伶恍然大悟,忙起身以揖为礼。
  东方发白,晨曦飞起的时候,刘伶偕同杜老头儿,回到家门前。叩开门,妻子一见,不由得踉踉跄跄地向后退了几步。她惊疑地盯着三年未见的丈夫,说不出话来。刘伶和杜老头儿一看,相视而笑。刘伶忙对妻子说:“是杜兄救我复生。快过来谢过杜兄。”妻子一听,惊喜得泪花扑簌簌地顺脸直流。她连忙对杜老头儿深深地拜了再拜,还说:“杜老公可是个大恩人。”
  刘伶偕同杜老头儿,走进家门,把他让在主位上。刘妻忙取来清茶,亲手捧给杜老头儿。于是,两人论酒说酿,促膝相谈,直谈了三天三夜,还是不忍分离。后来,刘伶搜寻家财,凑齐了酒钱,双手捧给杜老头儿。
  杜康接银在手,抚了又抚,叹息地说:“银钱可以通天地,利万事;也可以黑人心,绝亲友,伤骨肉。今日我不是讨钱而来,是为了寻觅好友而来。老弟你就跟我走吧!”于是,两人出得刘伶的家门,携手并肩,有说有笑地向南去了。
  从那天起,当地再也没有人看见过杜康和刘伶。不知隔了多少年,华山水帘洞的石壁上,出现了两个人的形象。人们都把它叫做“和合二仙”。凡是游过华山的人,都看到过它。
  后来,白水县的人们,为了怀念那位成了仙的酿酒大师——杜康,就把他住过的村庄叫“杜康庄”。把那口汲水酿酒的泉叫“杜康泉”。现在这个县虽然不酿造当年的“千日醉”了,但是,“杜康酒”仍名驰遐迩。
  

出处: 《陕西土特产的传说》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