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宝鸡>凤翔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活人难”

李星光


  一天,有个小公子哥儿,手里提着鸟笼子,从六道村路过。突然发现一个孩子蹲在地上哭泣,只见他手里拿着两页筒瓦(半圆状的房瓦)在石板上使劲地磨着,不时地擦着脸颊上的泪水。这小公子哥儿随口问道:“小孩,你磨这东西干什么?”那个小孩看了他一眼没吭声,磨了几下后把两页瓦往一块合,一看瓦缝儿合不严,又哭起来。小公子哥儿百思不解其意。哪见过玩耍还哭鼻子的,真是怪事。想到这里,他又问了一句,还把手里提的鸟笼子往前一放,说:“小兄弟,你要是回答了我的话,咱俩一块耍鸟儿。”小姓这才放下筒瓦,回答说:“我把人活瞎了!”“啊!哈,哈……你这个小兄弟真可笑,小小年纪知道活人难。走,咱俩一块玩儿去。”说着,便伸手去拉这个孩子。这孩子却摔开他的手,羡慕地看了一眼鸟笼子,又拿起筒瓦在石板上磨了起来。小公子哥儿劈手夺过那娃手里的筒瓦,说:“磨这玩意儿多没意思,走,还是跟我去玩吧!”那小娃抹了一把泪水,说:“我把人活不好,爹不让我吃饭,我贪玩好耍爹打我哩!”说着又合起手里磨的那两页筒瓦来。小公子哥儿说:“走,我去跟你爹爹说,叫他让你别磨这瓦了。我也是从学房里逃出来的。咱们一块玩。”小公子哥儿便和小娃一块径直朝他家走去。进门一看,原来这家是做泥娃姓、泥耍货的手艺世家,大哥哥在揉泥,老妈妈在塑泥人,老大伯正在给塑好晾干的泥人身上着颜色,炕上放着许多上好了色的泥人、泥牛、泥老虎,红的、绿的、金黄的……真是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小公子哥被这些神气十足、色彩绚丽的泥偶吸引住了,近前一个挨一个地欣赏起来。那个老伯一看,开了口:“小少爷,你要泥耍货吗?”
  “你就好好挑挑吧!”老妈妈慈祥地插话说。
  “不,不,我不要泥娃娃,我是来给那个小兄弟说情的。……”
  当老人弄清了这位小少爷的来意后,他们笑着给他讲了“合(活)人难”的故事,原来这些泥偶都是观音土(胶泥)掺上棉纤维捏的。先把胶泥用模母铸成雏形,雏形分两半铸,铸好后把两个半合起来粘好,便成了泥人玩偶的粗样,经过整修雕塑,阴干后再用工笔细描,彩笔重绘,便成为一个泥偶艺术品了。这个工序叫“合人”。这些泥偶看起来虽然简单,可是一道道工艺要求很严。哪一道工序不过硬,捏出来的泥偶便缺乏神彩。泥偶做不好,卖不出去,靠此为生的人家生活就会发生困难……”
  “原来‘活人难’是这个意思。大伯,那你为啥不叫小兄弟学手艺,却叫他到外边磨那个没用的筒瓦呢?"老人放下手中的泥货,说,“你们知道‘铁杵磨绣针’的故事吗?”老人讲起了李太白巧遇杵磨绣针的老太婆的故事。这个动人的故事把两个孩子都深深地感动了。接着老人又说:“世上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我叫闹娃磨筒瓦,合缝子,是要磨磨你们娃娃贪玩好耍不用功的猴性儿。学艺先要磨性,知道活人的难处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家法,这就叫磨瓦合缝子,功到自然成!”
  听到这里,只见这个小公子哥儿对老人深深地一揖,说:“多谢老丈指点。铁杵磨绣针,这是成事之师,小侄告辞了!” 
  据说,这个小公子哥儿就是清朝时凤翔名噪一时的书法家、举人窦应昌。是这个泥偶世家的“家传座右铭”教他由“逃学”的顽童成为名家的。
  胡 升 口 述
  李星光 搜集整理

出处: 《陕西土特产的传说》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