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安康>汉阴县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抱瓮灌圃典故

《安康名胜故事》


  “抱瓮灌圃”成语,常被人们用来讽喻那些抱残守缺,不求更新的保守思想。它源于两千五百年前子贡和汉阴丈人的一桩故事。子贡是春秋时卫国人,是孔子得意门生,善辞令,会经商。在鲁国和卫国做过国相。
  一次,于贡到楚国出访游览,返回晋国,路过汉阴龙岗,看到一位“丈人” (古时对老人的通称)正在菜园中做活。老人先开好一条通向井底的坡道,然后才抱一个水罐子,走到井底取了水,再抱到地里浇灌,这样往返奔走,气喘吁吁,费力大而功效慢,可谓事倍功半。子贡问他:“老人家,现在有一种灌溉机械,一天能灌一百多亩田地,用力甚少而功效高,你不想用吸水工具来浇灌吗?”
  灌园老人抬头看他,问:“是什么样子的?” 
  子贡回答说:“用木头做成的机械,后面重,前面轻,提起水来如同抽引,水来得很快,就像汤从锅里溢出来一样。它的名字叫桔槔(jie gao)。一天能浇一百畦,您难道不知道吗?”
  桔槔,古代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树上或架子上挂一杠杆,一端系水桶,一端坠石块,手稍扶住,一起一落,汲水又快又省力。
  抱瓮老人一听,气得变了脸色,继而又笑起来说:“我听我的老师说,有机械的必然有投机取巧之事,有投机取巧之事,必然有投机取巧之心。投机取巧存于胸中,就不具备纯洁的品质,纯洁的品质不具备,就精神不定,精神不定的,道就不能和他相投合。我不是不知道那个机械,以用它为耻,再说,而是我这样干了快一辈子了,很习惯这种方法。习惯成自然嘛。所以就不用。”
  子贡羞容满面低头不语。
  后来,“抱瓮灌圃”的故事被一些死守旧制的人们用来反对社会变革,抨击开拓创新的金科玉律。
  曾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的北宋神宗宰相王安石,是当时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他在力行变法时,保守派人物曾在宰相府厅粉壁上贴了一幅讽刺画,画有杂技艺人的竽技表演。后任仁宋宰相晏殊引用“抱瓮灌圃”这个典故在画上题了一首诗《咏上竿技感抱瓮丈人》:
  百尺竿头袅袅身,足腾跟倒骇傍人。
  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区区亦未贫。
  一天,文彦博宰相故意引王安石去看,想借晏殊的题诗来警告王安石应奉行汉阴抱瓮丈人的墨守陈规哲学,不要在百尺竿头翻跟斗。
  变法图强的王安石,面对保守派的围攻威胁,镇静自若,当即在原诗旁边题了《赐也》的七律:
  赐也能言来识真,误将心许汉阴人。 
  桔槔俯仰何妨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王安石在《赐也》诗中讲,子贡虽然能言善辩,但并不懂得真正的道理,他在心里赞赏那汉阴老人是错误的。因而借用孔丘教训子贡时的口气“赐也”作诗题,隐含着教训子贡的意思。这在儒学占统治地位,革新与保守激化的北宋中叶来说,是相当大胆的。
  这首诗,王安石又说,桔槔打水浇地,减轻劳动强度,这有什么妨碍呢?何必像抱瓮丈人那样,去虚度岁月抱着陈旧的一套去进棺材?王安石在诗中无情地嘲笑这些守旧派是“抱瓮区区老此身”,并说“桔槔俯仰妨何事”,热情赞扬除旧布新,表示要坚持推行新法。
  从此,“抱瓮灌圃”就成了墨守陈规的代名词,被广泛引用;抱瓮丈人也就变成一个顽固守旧的可爱人物受到一些人的推崇。既有以抱瓮丈人为题材的诗文咏怀,又有建祠崇祀流芳举措。清嘉庆汉阴通判钱鹤年在汉阴城北龙岗为其修亭、筑台、题额,以便“彰明天下,有目共睹,让过往行人望亭游台,仰览题额,见景生情,借古抒怀。”
  如今,亭台不复在,曲故却犹存,抱瓮不可取,创新才是真。 

出处: 《安康名胜故事》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