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景观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安康>安康市景观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药王殿里孙思邈

《安康名胜故事》


  中华代代有名医,陕西孙思邈就是其中之一,他生于隋朝,死于唐代,活了101岁。一生精研医术,为民治病。在百岁高龄著成《千金翼方》,大大丰富了祖国医学宝库。他死后,人们对他奉若神灵,尊称为“药王”,各地建修药王庙祠来纪念他。仅10里长的安康城就建修了两座药王庙,一座叫东药王殿,一座叫西药王殿。东药王殿庙宇完好,如今又修葺一新,供道教信徒祭祀活动,也供游人凭吊。
  红布口袋的由来
  盐重才咸,醋多才酸,任何事情总有个起因。中草药先生行医卖药为何都用红布口袋? 
  一千多年前,孙思邈给昭阳正宫长孙王后治好了病,唐太宗龙颜大喜,便设宴款待封他“神医药王”,并赏赐金翅乌纱一顶,缃绣红袍一身,让他骑马游街,以荣光耀祖。
  屡立战功的尉迟公对此不服气,以为自己冲锋陷阵的大功臣,才封了个“国公”,孙思邈一个乡医野夫,仅凭几味中草药,竟然封了个“药王”,跟神跟王并排!狠气地吃足了酒肉,套上盾甲,执着钢鞭,要在京城与孙思邈决个雌雄。
  一个切脉治病温文尔雅的医生,那是勇猛强悍武将的对手?孙思邈想起古代老子“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自己以治病救人为重,和他(尉迟恭)争斗没意思。便打起包袱,离开京城长安。
  他来到莽莽林海,绵延千里的秦岭深山。这里遍地是药,遍山是宝,高兴得生日都忘了。成天起早贪黑地采药制药,著书立说。饿了啃锅盔,渴了饮山泉。
  天长日久,采的草药越来越多,用什么装呢?思来想去,便从包袱里取出太宗皇帝赏赐的大红袍,剪成小布块,缝成小口袋,以便分类装药。死水怕的勺勺舀。背的干粮能管多少天?于是他下山卖药营生,背揹,肩挎、手提全是红布口袋。经过他诊断,在他红布口袋抓的药,病人一吃就灵,药到病除。即或别人开的、说的药方,从红布口袋里买药,货真价实,药效都好。孙思邈的医术医德,迅速传遍四面八方。 
  后来,皇帝批评了尉迟恭的无礼言行,并下旨,要他限期接回孙思邈。
  尉迟恭呢,由于牢骚太胜,酒肉过量,闹得上吐下泻。俗话说,一个好汉都怕三次屎。几天工夫他被折腾得有气无力、瘦削于瘪了。他找遍了京城医生,可是,药王都叫他撵走了,谁还敢去诊治?个个推辞说:“黑爷病入膏盲,我是力不从心”,急得他哀声叹气。在这当白,皇上令他亲自请回药王,更是着急得直冒冷汗。心里嘀咕道:我这是屙屎被青蛙赶——真背时。
  命令如山倒。他带上士卒,立即出发。在秦岭山中一个小镇,一见摆地药摊的孙思邈就下跪,连连检讨自己的鲁莽无礼,请求药王不计粗人之过。 
  药王边扶他边说:“‘木匠都有三把错(锉)’嘛,不计较,不计较!”又谦虚地说:“你的功勋卓著,个个钦佩。今见你皮包骨头,也怨我治病不祥,还望国公海量。”
  一席话说得尉迟公十分愧疚,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忙亲自扶药王上马回长安。
  孙思邈走后,百姓才知道他是神医药王!这就叫“真人不露相”啊!各地草药先生也都以他为榜样,弘扬医德,崇尚俭仆,方便百姓,广济众生,纷纷用红布口袋装药材,摆摊设点,治病救人。
  有病早来医
  孙思邈从秦岭走到巴山,从城镇走到乡村,哪里有疑难大病,哪里就有他。他手到病除,医德高尚,随请随至,不讲条件,所到之处,无不受人尊敬和爱戴。 
  —个中年患了一种肾虚目黑、冷痰虚热等杂症,附近医生请遍了,诊治无效;城里大药店的坐堂来,也束手无策。经过百里寻访,终于找到了孙思邈。他不畏山高路险,随请的人到了病人家。一番望、闻、问、切后,他独自出院沉思:一脉不和,周身不适。过去的药单都没提到这味主药,今日需要它,袋里又没有,到哪里去找呢?再说,许多风水毒肿、恶气麻痹都需要,可至今还没弄到手哩。
  他在屋前门后走了一圈,看有没有此药。见山*(左土右尚)下有人拉锯改板子,走近又瞧又问,木质坚硬,木纹黑润,清凉郁香,心疑此是他要找的哪味药。连忙和颜悦色地询问二位师傅:这木头是从哪里弄来的?
  “是从山下一个深潭捞出来的”两个改匠回答。
  孙思邈听后,大喜过望,木的心节置水则沉,所以叫沉水香,又叫水沉,它定名为沉香。这不正是我要寻的那味药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他马上抓了一把沉香锯木灰,用称一秤,正好一两。又到院边摘了四两花椒,炒出汗,研为末,制成梧子大丸药,让病人空肚盐汤服下。病人服了此药,肾虚目黑治好了,简直是立竿见影。继后又治好其他难症。病愈后感激不尽,掂了一斗米提了一只鸡作酬谢。他婉言谢绝,幽默地说:
  锯木花椒蜜,斗米一只鸡。
  趁我十年旺,有病早来医。 
  神 医
  一天,孙思邈行路中碰见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朝前走,鲜红的血液从棺材缝里滴下来,后边跟着一个泣不成声的老太婆。孙思邈急忙走上前了解:“请问,棺材里装的什么人?死去有多长时间?”
  “死了有几个时辰了,她是我的独生女难产,整整折腾了两天两夜,没有生下孩子,倒把她的命丢了。”老婆婆哽咽着回答。
  “打开棺材,让我看看,行吗?”孙思邈急切地说。
  “您是医生吧?能救得活她吗?”老婆婆一把拉住孙思邈恳求。
  “可以试试,看流出来的血,可能还有希望。”孙思邈回答。
  于是,大家动手,打开棺盖。孙思邈一瞧,那产妇的睑像张白纸,没有一点儿血丝。经仔细摸了摸了脉,觉出心脏还有微弱地跳动。他立即选好穴位,给患者扎银针,还用了特殊的捻针手法。隔了一会儿,“哇”地一声,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生了出来。 
  接着,孙思邈配了几样得劲的药,让产妇喝下去,隔了一会儿,产妇也慢慢苏醒过来。 
  在场的人见到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命,又惊又喜,刮目相看,异口同声地赞他为“中医”。 
  有一次,一个人得了尿潴留症(当地叫尿结),尿排不出,小肚子胀得疼痛难忍。孙思邈诊断后,心里琢磨着:“尿泡盛不了那些尿,吃药已来不及了,尿不出尿,可能是管排尿的器官不通了,若是有根管子插入尿道,尿也许能流出来。”可是到哪儿去找这又细又软的管子呢?
  孙思邈为此十分焦急。恰巧,有个孩子拿着一根烤熟了的葱管吹着玩,这下激发了孙恩邈的灵感,“好好好,何不用葱管来试试!”当即取来一根细细的葱管,剪去顶尖,小心翼翼地插进患者的尿道里,再用力一吹,一袋烟的功夫,葱管里果然流出尿来,病人的小肚子慢慢蹋下去了。接着,又配了点药,给病人喝下去,病人再不感到尿结肚胀了。大家都夸孙思邈是华佗再世,手到病除。
  从此,孙思邈的导尿术传遍神州大地,一举成为中华医学史上第一个发明导屎术的人。
  

出处: 《安康名胜故事》

陕西省图书馆 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陕ICP备10200749号-2

地址: 西安市长安北路18号 邮编: 710061 您是第 位访客!

Copyright © www.sxlib.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