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汉文化比较研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讨会闭幕词

邱永生


  (2001年8月24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各位代表,朋友们:
  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讨会,经过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几天来与会代表们的热烈讨论与广泛交流,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大会的委托,在大会即将落幕之际,请允许我代表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徐州师范大学、徐州狮子山楚王陵管理处和汉兵马俑博物馆,向参加此次会议的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向策划宣传报道的北京、陕西和江苏等各家新闻出版单位的记者、编审,向对我们这次研讨会成功举办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各级党政领导,以及那些一直在幕后辛勤工作的会务后勤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世纪伊始,又值秦汉史研究会成立20周年之际,徐州为成功举办这次高水平的秦汉学术研讨盛会而倍感荣幸。徐州,古称彭城,华夏九州之一,地理恃胜,襟要南北,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我国著名的东方重镇。作为汉王朝开国皇帝高祖刘邦的桑梓之地,徐州在两汉时期盛极一时,先后有13代楚王和5代彭城王定都在徐州,在此留下大量的汉代文化遗存,特别是被称为徐州“汉代三绝”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品位高雅,内涵丰富,楚汉风韵浓郁、两汉文化底蕴深厚,使得徐州成为一座以两汉文化为鲜明特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些年来,随着徐州地区汉代地下遗存的大量勘探与发掘.特别是以狮子山楚王陵和汉兵马俑为代表的汉代诸王陵的发掘,出土了一大批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物,是研究,秦汉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使得徐州地区的汉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96年徐州两汉文化研究会应运而生,并相继举办了三次汉文化研讨会,汉文化研究已在徐州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因此,这次会议的召开,对徐州具有非常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必将进一步推进徐州两汉文化的更大发展。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国历史制度和文化的基础。汉承秦制,以秦制度、秦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封建主体,到西汉中期才渐得定型,因此秦汉密不可分,可谓情系一家。以陕西秦兵马俑、杨家湾汉兵马俑及汉景帝阳陵陪葬坑等为代表的一批关中秦汉中央遗存,与徐州汉兵马俑、楚王陵为代表的这批东部汉俑的地方诸侯王遗址,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具有较强的研究可比性,这一研究必将为我国秦汉史研究揭开新的一页,为此,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徐州师范大学和我们汉兵马俑博物馆一起商议举办了这次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讨会。
  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50余篇,其卟,有20余篇是对秦汉文化及秦汉兵马俑对比研究的。这些论文论述内容涉及广泛,大家从兵马俑的起源、出现时代背景、兵马俑坑的性质、军阵及兵种发展演变、制作工艺、服饰以及秦汉文化性质诸方面,对秦俑汉俑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比较研究,并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认识。许多论文观点都是作者实践与研究的最新成果,可能其中有些观点有进一步推敲的余地,但毋容置疑。这些研究都将对秦汉史的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会尽快将这些论述成果付梓出版。尽快与各位专家学者见面。
  尤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此次会议我们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和楚王陵管理处是诚心诚意向各位专家、前辈、老师们虚心学习的。徐州地处东部,其文化地位是无法与秦汉中央王朝的西部关中相比的,但是楚兵汉俑亦有它的独到之处,通过此次东西合作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我们新世纪东西部文化的进一步合作交流,提供了宝贵而有益的经验。
  女土们、先生们,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讨会到此就要闭幕了。祝愿大家乘兴而来,满载而归,衷心希望这次徐州之行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如有招待不周之处,敬请原宥。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发达,返程一路顺风。
  谢谢大家!
  

秦汉文化比较研究:秦汉兵马俑比较暨两汉文化研究论文集/吴永琪,杨绪敏,邱永生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