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茂陵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序言

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写《茂陵志》是一创举,既无先例可循,更没有类例可资借鉴和比较,属开拓性工作。此志贯古通今,独具一格,翔实畅晓,完备博雅,难能可贵。
  《茂陵志》属于陕西省地方志资料丛书之一,此志于1991年开始由王志杰、边希贤二位先生撰搞,寒暑易晷,昼夜笔耕,历时五载。全志对汉武帝及其陵墓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地记述,眉目清朗,脉络畅达,繁简得宜,堪为上乘之作。茂陵石刻气派宏大,韵足意厚,神采奕奕,为华夏石刻应物象形优秀传统之典范。以前《三辅黄图》、《关中胜迹图志》诸书皆失于记载。今《茂陵志》将石刻内容逐个予以著录,有助于读者加深对茂陵的全面了解,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为艺苑增辉。
  图文并茂,资料丰富,乃《茂陵志》一书显著的特点。举凡能阐明茂陵有关事迹之古记载,见诸于史书或山经地志文牍者,皆放笔直录,以存其原辞义。于传闻佚事趣谈,皆访采自里闾乡老,精选筛汰,掇其英华,读来朴实亲切,五陵原上的乡土风情沛然满卷。图版精彩醒目,披览之后,茂陵情景跃然纸上。可谓采导游、史料、地志和风光于一体,独具一格。
  史称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开创了西汉强盛振兴的统一局面,成为西汉历史上一段最宏阔辉煌的时期。其文治武功皆灿然可观,有不少空前宏伟的建树。武帝不拘一格擢用了许多英才,大都建立殊勋,名垂青史。而其中一些著名人物之墓冢或生前的居家也多在茂陵,这些与茂陵相关联的人物名字,以及他们生平业绩,自然也是《茂陵志》中应采叙的内容之一。对此,撰著者曾下了一番考证功夫。然而尚有一些内容须待以后去增补,如董仲舒、司马相如在茂陵生活过的地方及茂陵邑的遗址确切范围等等。
  陵墓考古是近代才形成的一门学问。古帝王陵墓其结构详情,随葬物品状况,历代皆讳莫如深,不能够也不允许随便研究讲论的。当初解万年督造茂陵时,亦未遗留下片言只语。仅在《汉书·贡禹传》中记载了一段有关茂陵的简短文字,是贡禹对元帝之奏言,乃出自传闻,亦语焉不详,表意而已。即使地表之建制,史书也无详细记载。《茂陵志》所列资料,则为后来科学考查所得,有些为实测数据,有些是发现时清理记录的数据,以及初步探测踏勘的资料。这对于汉陵的研究工作是有相当帮助的。所以说《茂陵志》也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参考书,为以后续修《茂陵志》和茂陵的景观维护及经济开发等方面提供了可靠依据。随着探测技术日益先进,地勘手段高新,有些奥秘必将逐步探明,势将更加全面、科学地发掘。创立陵志,是具有深远眼力的新兴志体的开拓。关中古帝陵为数之多,居全国各地之冠,陵志当如雨后春笋,应运而出,本书为陵墓考古学和古陵博物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当为世人之所好,应旅游时兴之所需。
  《茂陵志》书稿还录存了早期有关茂陵被盗的简况。盗发皇帝陵墓,在封建时代是被严格禁止的不法行为,就连采樵放牧也不允许。因而早先这类传闻几乎都迷离恍惚,简略游移,大都为疑似之谈,且有几分神秘感。古时候茂陵大盗居然能够启羡门闯玄宫,既未留下踪迹亦不知其名号,飘然一顾,诡密幻化莫测。遗物流入市,有司追诘无以为谳,亦飘然置之,其传闻仅一鳞半爪,颇耐寻味,千古之谜,尚待破译和实证。此乃传奇小说之故事素材,可资趣谈。于此可见《茂陵志》的民俗学、文学价值。
  对茂陵的研究,自毕沅、郑振铎和武伯纶诸先辈肇创以来,有不少的专家学者撰文讨论茂陵文物,尤其对霍去病墓石刻艺术的研究,阳信墓发现的珍贵文物的介绍和研究,在海内外学术界都引起过广泛的关注。郭沫若、刘开渠、夜白等许多专家名士皆亲临茂陵考查过。《文物》、《考古》、《文博》、《中国博物馆》等著名的学术刊物,以及一些高等学府的学报都先后刊登过有关茂陵的学术性文章,《茂陵志》一书的产生,大大地丰富了对茂陵的研究内容,更全面精当地总结了这些研究重点。
  此书定稿之后,著者携全部书稿来请我作序。公余阅之,颇觉是一部展卷有益的好书,值得向读者介绍,便应之。这里仅就该书之体例、内容、文字各方面概括地介绍如上,实际上是表达我个人对《茂陵志》书稿阅读后的一些印象,作为开卷的引言。陵志既然是新创的书体,瑕瑜互见亦在所难免。如人饮茶、品梨之味,当由阅读此书的读者评定。
  姜信真
  1996年3月于西安

茂陵志/陕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安:三秦出版社,1997.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