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武帝茂陵 > 汉武帝生平寻踪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2.时代和环境

林剑鸣

    在刘彻出世前的五六十年,中国的大地上刚刚经历过一场惊天动地的政治风暴:公元前209年,两个被逼迫到绝路的戍卒——陈胜、吴广,率领着愈来愈多的饥寒交迫的农民,向秦王朝的统治者展开殊死的斗争。经过二三年的战争,那些手持农具、棍棒的农民,终于战胜“坚甲利兵”的秦王朝军队,于公元前206年推翻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公元前202年,沛县(今属江苏省)的一个小地主出身的刘邦,战胜了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夺取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汉王朝。刘邦所建立的汉朝,首都设在关中的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史称“西汉”。
  西汉王朝是在秦代统治阶级对人民残酷压榨、无情掠夺和秦末长期战乱后建立起来的。穷困、饥荒和战乱使人口大量死亡,社会生产凋敝。当刘邦在一片颂声中登上皇帝宝座的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整个中国是一片凄凉景象:田地荒芜,城市颓败,经过战火死里逃生的人已经不多了,有不少人仍聚集在山林中。翻开西汉王朝官府的户籍簿,在那上面登记的户口数比秦代减少了十分之七八。有一次,刘邦来到秦时有3万户的曲逆县,才知只剩下5000户了,竟减少了六分之五。即使这样,刘邦还称曲逆县“壮哉”!可见,其余的地方还不如这里。留在家乡土地上的农民多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战争虽已过去,苦难却仍笼罩着大地。连皇室也不太富裕,给刘邦乘的车竟凑不足颜色一致的四匹马,那么贵族和大臣更不用提,只好坐牛拉车,其窘迫善是不难想象的。整个社会犹如刚生过重病的患者,虚弱的身体急需休息、调理,才能恢复元气。
  鉴于这种形势,汉初的统治者从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至前196年),经惠帝刘盈(公元前195年至前188年),太后吕雉(公元前187年至前181年)、文帝刘恒(公元前180年至前157年),到刘彻的父亲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至前141年)统治时期,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这种政策的指导思想是战国以来的“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就是对人民的统治采取较为缓和的手法,不能一味地用暴力镇压。例如实行“轻徭薄赋”,稍稍减免一点田税,尽量少动用民力兴修大规模工程,少打仗,以减轻人民负担,使老百姓能安心生产。这样,经过几十年的恢复,西汉社会生产逐渐得到发展。当刘彻出生前后,在他祖父文帝和父亲景帝统治时期,正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并开始走向繁荣的阶段。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时期,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有两个问题摆在统治者面前:
  一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后,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出现了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东到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辽阔领土上,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封建政权。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各族人民在一个政权之下生活,对于促进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加速民族融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而加强中央集权则是防止国家分裂,保障统一的重要条件。秦王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曾制定了完整的政治制度,推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并修筑驰道,拆除设置在各地的壁垒等等。这些措施对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保障国家统一,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刚刚统一15年就被农民起义军推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初期,秦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被沿袭下来:最高统治者仍称皇帝;在皇帝之下有“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下设“九卿”,地方行政机构也沿袭秦的郡县制。这都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同时,西汉初年,还存在着不利于中央集权的政治势力,那就是分封的诸侯。原来,在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同项羽的楚汉战争中,为了笼络一些军事将领共同对敌,刘邦就封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为王。至全国统一后,被封为王的还有赵王张耳、燕王臧荼(他的孙女就是刘彻的外祖母臧儿)、衡山王吴芮。此外,还封了萧何等一百四十多人为列侯,于是在汉初的郡县制同时,又出现了分封制。
  本来秦王朝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历史的进步。汉初,又部分地恢复分封制,显然是一种倒退。那些诸侯王拥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直接统率的军队,并有权任免封国内的官吏和征收赋税,就形成了一个个与中央朝廷分庭抗礼的独立王国,这是对中央集权的严重威胁。从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前195年的7年间,汉高祖刘邦以“谋反”等罪名,先后把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杀掉。韩王信逃入匈奴,张耳已死,继位的独生子张敖也被废为列侯。仅留下一个势力最小的吴芮,在卑湿暑热的长沙国(今湖南境内)当王。在刘邦看来:这些异姓国王不可靠,用刘氏子弟代替他们就能保障西汉的江山不会被推翻。于是,他就在消灭异姓王的同时,又分封了自己的子侄9人为王,即齐王刘肥、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濞、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梁王刘恢、赵王刘如意、燕王刘建,并杀掉一匹白马,与大臣、宗室共同立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刘邦以为有了这样的“盤石之宗”,刘家的天下就可固若金汤了。其实,他不懂得封国的存在,对中央集权必然是个离心力,不论是异姓王还是同姓王,其势力扩大,最终必然导致国家分裂。事实果然如此,在刘邦死后不久,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刘姓诸王的势力日益膨胀,有的“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汉书·诸侯王表侯》)。他们有的日益骄横,目无中央朝廷,“出入拟于天子”,甚至同皇帝对抗,“不听天子诏”,时刻企图举兵夺取皇位。在刘彻的祖父文帝即位的第三年(即公元前——七七年),济北王刘兴居发动武装叛乱,开同姓诸侯王国武装反叛中央之端。三年之后,淮南王刘长又步刘兴居的后尘,举兵“谋反”。这两次叛乱虽被镇压下去,但更大的叛乱却正在酝酿之中。
  在刘彻2岁的时候,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等七国发动了叛乱。这次被称为“吴楚七国之乱”的事件是地方割据的诸王国同封建中央政权长期矛盾的总爆发。当时的朝野有识之士,如贾谊、晁错等早就提出过“削藩”的建议,“吴楚七国之乱”促使汉景帝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景帝这就将叛乱镇压下去,接着采取许多办法“抑损诸侯”(《汉书·诸侯王表》),如改王国丞相为相,废除王国御史大夫、廷尉、宗正、博士等官,裁减大夫以下的官吏,把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全部收归中央。从此以后,各王国同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已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自西汉初年就存在的妨碍中央集权的势力,到汉景帝统治的末期基本上被消除了。消除割据势力的过程,恰恰发生在刘彻2岁到16岁之间。在宫廷中耳闻目睹这些历史事件,无疑会在刘彻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摆在汉初统治者面前的第二个问题,是匈奴的侵扰对汉王朝的威胁。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在秦统一前后,已进入到奴隶制社会。他们为了掠夺财富和奴隶,常常向南面的农业地区侵扰。秦代为防止匈奴向南侵扰,派大将蒙恬率30万士兵修筑了长城。但到秦末汉初,由于中原战乱,匈奴势力又趁机扩展,控制东起鸭绿江流域,西至今新疆,南抵今河北、山西,北到苏联(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的地区。匈奴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单(chan蝉)于,拥有三十多万骑兵,每个壮年男子都是骑射的能手。
  西汉初年,匈奴趁汉王朝国势尚弱,又向南大举进攻。西汉当权者无力抵抗,只好采取“和亲”政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送去大批丝绸、粮食、酒等,以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但匈奴并未因此而停止骚扰,仍不断前来掠夺财富,严重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在刘彻的祖父文帝和父亲景帝统治时期,尽管西汉王朝仍然遵行“和亲政策”,反而使匈奴的侵扰愈来愈深入。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的14万骑兵从朝那(今甘肃平凉市西北)、萧关(今甘肃萧关)攻入,杀北地郡(郡治在今宁夏固原附近)郡尉,前锋到雍(今陕西凤翔)和甘泉(今陕西淳化附近),放火烧掉回中宫。西汉朝廷震惊,急忙调10万军队保卫首都长安。幸亏匈奴烧掠一阵就退回塞外,长安城才得保全。过了8年,即刘彻出生前2年,匈奴又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上郡(今陕西榆林南鱼河堡附近)两郡各以3万骑兵入侵。长安城内又是一片惊慌。这次,匈奴军队没有继续向长安进攻,西汉首都又一次幸免沦陷。刘彻在幼年时代,眼看着西汉的统治者就是在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下过日子的。事实证明,不制服匈奴,西汉的天下一日不得安宁。时代的浪涛冲激着未来君主幼小的心灵,抵御外辱、兴汉强国的雄心壮志,必然逐渐在刘彻的心田里萌芽生长……,等待着适当时机开花结果……。
  在汉武帝刘彻出生前后,不少忧国忧民之士曾提出过抵御匈奴的一些措施。如汉文帝就采纳晁错的建议,募民“实边”,即把内地的一些贫民迁到边境上去,以增强边防力量,还在西北和北部进境设立了36个牧马所,发展养马事业。刘彻当太子时,他父亲景帝继续执行这些政策,并加强骑兵训练,积极准备对匈奴贵族的侵扰举行反攻。随着西汉政府经济、政治、军事实力的增长,这个日子愈来愈近了。
  

汉代雄风汉武帝/林剑鸣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