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汉景帝阳陵 > 汉景帝生平寻踪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铁器与牛耕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胡芳


  景帝时,朝廷十分重视铁矿石的开采、冶炼及各种铁器的制造。目前全国已经发现多处汉代冶铁遗址,可见其规模宏大。当时生产的铁器以兵器、农具、工具、生活用具为主。随着冶铸技术的飞速发展,铁的品种类型多种多样,有生铁、熟铁和不同含碳量的钢。工匠们已经掌握了铸、锻、柔化、渗碳、淬火、退火等冶炼技术,并开始使用铁制的范,不但保证了产品的规格化,还能铸出厚仅3毫米的铸件。可见当时冶铁技术相当高超。
  先进的冶铁技术首先被运用到兵器生产上,钢铁兵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兵器,经过锻造淬火的钢铁兵器增强了坚韧程度,炼钢术的进步对汉代军队编制和作战战术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轪侯利仓生前佩带的多柄百炼钢长剑,其表面硬化,中心却具有韧性,制作非常坚实精巧。 
  汉初的农业发展,主要基于牛耕技术的普遍推广和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生活的稳定和农耕生产的恢复使铁制工具的需求量大增。田器的制造从一般铁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置于大司农属下。辽宁辽阳三道壕发掘的西汉初期的8座居民房址中,每一户都有铁制农具,包括了犁、铧、耧、钁、锸、耙、锄、镰等从种到收的全套工具,除柄之外,皆系铁器。故当时有“铁器者,农民之死生也”的说法。 
  出土的汉代铁制生活用具有灯、釜(锅)、炉、剪、刀以及车辖、齿轮等,足见汉代初期,铁器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 
  汉惠帝时吕后专权,为了扼制南越国的经济发展,曾下令曰:“毋与蛮夷越金铁田器马牛羊”。断绝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来源,对南越国的生产生活影响非常大,以致南越王赵佗不惜发动战争以争取耕牛和铁器的输入,最终导致了南越王赵佗面南称帝的反叛行为。
  汉初,中原地区牛耕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朝廷在西北、东北边疆地区大规模开展屯田运动,“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耕种时以2牛3人为一组,3人之力加2牛可耕5顷之田(5顷即500亩)。还有一种3牛共2犁的方法称为耧,耧的形制不一。《汉书·食货志》记载,耧是一种耕耘下种农具,两柄上弯,高可3尺,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皆有便巧,大概就是指这种新的牛耕法而言。
  牛耕的广泛使用提高了耕种效率,把人们从沉重的原始劳动中解放出来,粮食产量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近年来,在西安附近发掘的西汉墓葬中曾出土大量陶仓、陶廪、陶井、陶灶等,有的上面写着“粟囤”、“麦囤”等字样,仓廪里还往往有残留下来的粮食。这些都反映了当时人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粮食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汉景帝阳陵探秘/胡芳.—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