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汉帝陵概况 > 西汉帝陵形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西汉帝陵形制-“方中”结构


  汉代帝陵的墓室称“方中”,这是与“方上”相对而言的。
  帝陵的“方中”,犹如倒置的“方上”,墓室上部比封土底部面积略小。从地面算起,墓室深度与封土高度基本相同。《皇览》记载:“汉家之葬,方中百步,已穿筑为方城。其中开四门,四通。”帝陵方中四面居中位置各有十条墓道,称之“羡道”,羡道与方中相通处有“羡门”。一般说来,四条羡道大小、形制基本相同,西汉初期,汉太上皇陵的方中虽然也有四条羡道,但其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南、北、西三条羡道大小相同,东羡道的规模大于上述三条羡道,应为主羡道(图9)。
  帝陵四条羡道,每条羡道可能又分成几“路”。如已发掘的中山国一号王陵的南墓道有三路,中路通向墓室。考古工作者已查明,秦始皇陵的东墓道内分成五路。 
  与帝陵四条羡道相连接的地面上的道路,叫“神道”。神道也有四条,分别与陵园四座司马门相对,因此也称“司马门道”或“司马道”。神道宽达百米。汉陵中的四条神道,可能以东神道为主要道路。神道不容许任何人侵占。李蔡贵为丞相,侵占变卖了汉景帝的神道壖地,事情败露后,被迫自杀。主管部门的太常也获罪“为隶臣”。
  汉陵设置四条羡道,也是承袭前代制度。目前已知,殷墟中的商王陵有四条墓道,也就是俗称的“亚”字形墓,它们都以南墓道为主墓道。秦代的始皇陵的墓道正在勘探中,有迹象表明它四面也是各有墓道,东墓道为其主墓道。西汉初年的太上皇陵继承了秦始皇陵的这个特点。以后的西汉帝陵,虽仍为四条墓道,但仅从其大小和形制上很难区分出主次。
  墓道的设置,在古代有严格的规定,不是任何人的坟墓都可以设置墓道。先秦时代,坟墓开墓道,应属王者葬礼。甚至诸侯,也只能悬柩而下,不能开辟墓道。当然,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国时代,常常出现僭礼的行为,但还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坟墓四向开辟墓道。
  汉陵方中规模,据文献记载“用地一顷”,或曰“方中百步”①。《长安志》卷十四引《关中记》:西汉诸陵的封土(方上)“方一百二十步”。由此可见,方中的上部比方上的基部面积略小。秦始皇陵地宫已找到,地宫上口平面近方形,边长 400~460米,大于现存封土的底面积。估计原来秦始皇陵封土堆的底面积大于现在封土。
  汉陵方中的营筑方法,是从平地向下挖好墓穴,然后在穴中构筑成殿堂形状,其上再置炭石,堆沙,复土。木炭防潮,沙石防盗。有的地宫之上盖以膏泥,以与外面隔绝。由于方中规模宏大,所以用料之多相当惊人。如修建昭帝平陵时,仅方中填沙一项就租用了三万辆牛车,从平陵东南便桥附近的渭河河滩拉运沙子。
  汉陵方中的中心建筑是“明中”,就是通常所说的“墓室”,也称“玄宫”。《汉旧仪》记载,明中高一丈七尺,周二丈,距地表深十三丈。明中放置皇帝的葬具等。
  文帝霸陵是“因山为坟”,因而其墓室营筑方法、建筑结构与其它汉陵不一样,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但目前我们可以从已发掘的西汉时代“依山为坟”的诸侯王墓得到启发。如河北满城的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墓,其时代虽属西汉中期,但仍保留着西汉前期的不少旧制。作为诸侯王,刘胜地位特殊,他的陵墓不少地方仿照了皇帝的葬仪,有助于我们了解霸陵结构。刘胜夫妇的两座墓,都是凿石为墓。刘胜墓由墓道、甬道、两侧耳室、前室和后室组成,前室内原来建有瓦顶木屋,后室则用石板建筑,象征生人居住的卧室,也就是“便房”,便房四周雕回廊。便房内一侧置棺,另一侧是个套间,系沐浴更衣的地方。
  汉陵明中的葬具,主要有“梓宫”、“便房”和“黄肠题凑”。
  天子的棺称“梓宫”。《太平御览》卷五百五十引《风俗通》:“梓宫者,礼,天子敛以梓器。宫者,存时所居,缘生事亡,因以为名。”梓宫系梓木制作的棺。汉代达官显贵也有人以梓木为棺,但一般只能称作“梓棺”,不能叫“梓宫”,除非皇帝所赐。梓木产于江南,生长于深山之中,采伐和运输比较困难。一件梓木制作的棺具重达万斤,其劳民伤财的程度可想而知。皇帝的梓宫长一丈三尺(约今3米),宽和高各四尺(约今0.92米)。梓宫有四重。梓宫内涂朱红色,外表则施以黑色,上面有日月鸟兽等彩绘图案。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大葆台汉墓发掘出土的梓棺有五层棺木,由梓属的楸木、檫木和楠木制成。梓棺放在墓室后半部椁室正中的棺床上。梓棺内棺的内外均髹黑漆,二、三、四、五层外棺则内髹红漆、外髹黑漆。棺外有二层椁,这与文献记载的皇帝“棺椁七重”相符合。里层椁南北5.5米、东西5.75米,高3米;外层椁南北7.2米,东西9米,高3.3米。两层椁之间,有宽约1.6米的回廊,内置漆器等随葬品。椁的木质系油松。这与文献记载一样②。
  便房仿照皇帝生前的居住和飨宴之所,位于梓宫前面。北京大葆台汉墓的便房东西长9米,南北宽7米,高4米。便房南面辟有一门,门高3米,宽3.6米。此门与通道相通。便房内放置“黄熊桅*(左礻,右口)(神)”题字和夔龙边大漆床两个,以及象牙雕刻的青龙、白虎六博棋、陶壶、魁钫等器物,天鹅、鸿雁、牛、羊、猫、鱼等动物(仅存遗骨)。
  有人认为,梓宫安置在“便房”之内,便房应为墓葬地下建筑的中心,是墓主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因此又可把便房视为“正藏”。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黄肠题凑”在战国时代已经使用。秦昭王和吕不韦均因其尊贵无比,而“冢皆以黄肠题凑。”③北京大葆台汉墓的“黄肠题凑”为长方形,南北14.2~16米,东西9~ 10.8米,高3米。南面辟有一门,门高3米、宽3.6米,与便房门大小相同。“黄肠题凑”由15880根黄肠木堆叠而成。四壁 30层。北壁每层纵铺108根;东、西两壁每层横铺160根;南壁每层纵铺34根。因四壁全见“木头”,所以称“题凑”。又因用的是“黄肠木”,故称为“黄肠题凑”。黄肠木绝大多数制作平整,表面打磨光滑,呈棕褐色,木质甚好,均系柏木,一般长90厘米,高与宽各10厘米。
  可以看出,天子梓宫之外的“黄肠题凑”,其实是皇帝特有的一种“椁”。因此《周礼》卷八郑玄注:“天子之椁柏,黄肠为里,而表以石焉。”汉代皇帝有时也把这些葬具赐给极少数“鼎柱之臣”。如汉宣帝赐给霍光“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④又如,汉哀帝下诏:“令将作为贤(董贤)起冢茔义陵旁,内为便房,刚柏题凑。”⑤
  如果说“黄肠题凑”之内为“正藏”的话,那么“黄肠题凑”之外则为“外藏”,即“外藏椁”,实际上是“黄肠题凑”回外的廓。北京大葆台汉墓的这种外藏椁有两层,周长77.2米,各宽1.6米,高3米,呈“回”字形平面,南部与甬道相通。其中发现有马匹、金钱豹、陶俑、漆偶车和鎏金铜车马饰等。当然“外藏椁”不只限于墓室内,也可置于墓道乃至墓外。
  ①《后汉书·礼仪志》卷六(下),第3144页,注引《汉旧仪》、《皇览》。
  ②《礼记·丧服大记》卷四十五。
  ③《七国考》卷十,秦丧制,以书葬条,第283页,引《皇览》。
  ④《汉书·霍光传》卷六十八,第2948页。
  ⑤《汉书·佞幸传·董贤传》卷九十三,第3734页。 


西汉十一陵/刘庆柱,李毓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