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汉帝陵概况 > 西汉帝陵陵园制度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西汉帝陵陵园制度-陵园的门阀

刘庆柱,李毓芳


  西汉皇帝和皇后陵园的门阙是比较重要的建筑。陵园每面中央各辟一门。景帝阳陵及其以后的西汉帝陵,大多又在陵园门外设置双阙。
  陵园辟四门是仿照未央宫和长乐宫的形制。未央宫和长乐宫四面各有一座宫门。考古工作者已勘察发现了未央宫的四座宫门,它们分别位于未央前殿的四面,每座宫门与前殿都有一条大路相连接。
  汉代的宫门称司马门,如《汉书·五行志》写道:永始四年四月癸未,“未央宫东司马门灾。”《三辅黄图》写道:“宫之外门为司马门。”因为帝陵陵园的门仿宫门而筑,其门亦称司马门,如《汉书·五行志[上]》记载:杜陵“园陵小于朝廷,阙在司马门中”。又如,文献记载萧何、曹参和霍光墓等,分别位于长陵和茂陵东司马门道附近,其道因司马门而得名。东汉皇帝陵墓陵园四门亦称司马门,这是继承了西汉帝陵的制度。
  汉代长安的宫城宫门前面,有的建了阙楼。如未央宫有北阙和东阙;长乐宫有东阙和西阙;建章宫东宫门有凤阙,北宫门有圆阙。从景帝开始,其后的皇帝和皇后陵园司马门外大多营筑了双阙,而且陵园四门均置。这也是仿照宫城而筑,并且更规范了。
  “阙”大概早在先秦时代就出现了。“阙”始称“象魏”,《周礼·天官·大宰》卷二写道:“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悬)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象魏就是门阙①。
  阙又称“观”。随着时代的变迁,阙的作用也有一些变化。春秋战国时代,阙筑于宫门前,张贴法令、告示。阙又名“观”,这是就其建筑外观相似而言的,但阙与观的功能并不一样。《尔雅·释名·释宫室》这样解释:“阙,阙也。在两门旁,中央阙然为道也。”而“观,观也。于上观望也。”可见阙不是以便登高望远的建筑物。
  文献记载,定公二年五月,雉门及其门外两观(即双阙)起火,人们认为门外设双阙是皇帝的仪制,其他人不能使用,“僭礼”就招致灾祸。先秦以阙的位置和观的数量区别尊卑。如《公羊传》何休注:“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汉代则以阙的建筑形式区别尊卑,有单阙、二出阙和三出阙三种形式。一般官僚、豪富用单阙;达官显贵用二出阙;三出阙则用于宫门或陵园司马门之外。因此,霍光的夫人,在霍光墓园“起三出阙”,被认为是“侈大”之举。
  阙还是一种界标,限定宫城或陵园禁地的范围,所谓“人臣将至此,则思其所阙”的“此”就是这个意思。
  古代皇室宫城的门外之阙,保存下来的很少。而古代陵墓,尤其是汉代陵墓的陵园司马门外至今仍可见到其阙址台基,这是我们研究阙的建筑形式的宝贵资料。西汉帝陵陵园司马门外的双阙与门一般相距十余米。每个阙的夯土基址一般面宽40米,进深10米,现存高2米。阙址附近堆积的大量砖瓦建筑材料,说明夯台上有过复杂的建筑。由于至今还未进行过阙址发掘,所以很难推断具体的建筑结构。但一些达官显贵墓园外的石阙,则是了解汉阙的形象资料。保存至今的汉代石阙,一般阙高4—6米,阙身上有几何或流云纹图案,奇禽异兽、人物故事等装饰画面。每一对阙,对称地分布在神道左右两侧。每一个阙的内侧比较高大的部分称作正阙,其直立部分称为阙身。阙身下面有基座,上面有单簷、重簷或三重簷屋顶。阙的外侧比较低矮的部分,称作付阙或子阙,它同样也有阙身、基座和屋顶三部分。所谓单阙,就是只有正阙;由一个正阙和一个付阙组成的,为“二出阙”;“三出阙”是阙的屋顶有三重簷。还有人认为,“三出阙”是墓园前面及左、右各置一阙。
  西汉帝王陵中,也有少数皇帝和皇后陵园的司马门外没有置阙,如长陵、安陵和杜陵等。考古发掘工作证实,汉宣帝和孝宣王皇后两座陵园的司马门外没有置阙,但其门道两边都有夯筑的台基,台上建有房屋,这或许就是先秦文献中所记载的“臺门”。《礼记·礼器》孔颖达《正义》写道:“两边筑闇为基,基上起屋,曰臺门。”臺门就是“塾”,“塾”即“门侧之堂”。《三辅黄图》记载:“塾门,外舍也。臣来朝君,至门外当就舍,更熟详所应对之事。”有的学者引伸其义,说“塾”的意义是“臣下当见于君,必先熟思其事”;或谓“塾之,言熟。”②阙“上皆丹垩,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昭示四方。”③塾上也绘有壁画,大概起装饰作用。因为阙和塾的这些共同特点,所以文献记载,门有塾则无阙,并把那些有塾无阙的门也称为“阙”④。后来,阙实际也就成了门的一个别名。汉代不仅无阙有塾之门可称“阙”,“阙”本身也可称为门。
  从汉宣帝和孝宣王皇后陵园门址发掘中发现,无阙的陵园司马门门址中间为门楼主体建筑。门道内由中央通过。门楼有左、右塾,门楼两翼辅助建筑为左、右配廊。左右塾各分为内外,中间有隔墙。《释宫》写道:“门之内外,其东西皆有塾,一门而塾四。”发掘情况与此记载相符。《朝庙宫室考》记载:“内为内塾,外为外塾,中以墉别之。”每塾各有一便门通入塾内。左右塾的外面为左右配廊,分别与陵园墙垣相连。配廊也分成内外,内外配廊对称分布于隔墙两边。皇帝陵园司马门两边配廊建筑规模宏伟,而皇后陵园司马门配廊则较之大为逊色。汉代这种大型门阙建筑的形象资料,从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上也可见到。
  西汉帝陵陵园门外双阙间,仿照宫城双阙形制,往往连以“罘罳”。《汉书·王莽传[下]》记载:“王莽遣使坏渭陵、延陵园门罘罳,曰‘毋使民复思也。’”
  罘罳位于何处?刘熙的《释名》记载:“罘罳在门外。”《汉书·五行志[上]》亦记载:“文帝七年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罳灾。刘向以为东阙所以朝诸侯之门也,罘罳在其外,诸侯之象也。”但罘罳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了变化。西汉晚期和东汉时代,罘罳由置于门阙之前,变成了置于门阙之上。在东汉时代的画像砖上,就发现了这种形象资料。画面上有高大的双阙,双阙之间有个相连接的屋顶建筑物,其下有门扉,颇似后代的影壁或大门之内的屏门、垂花门。因此,有人把这种罘罳叫做“连阙曲阁”。
  关于罘罳的形状,《雍录》卷十记载:“罘罳者镂木为之,其中疏通可以透明,或为方空,或为连锁,其状扶踈,故曰罘罳。”刻镂的图案有飘逸洒脱的流云纹,栩栩如生的虫兽纹等,颇似一个镂雕的屏风。因此《古今注》写道:“罘罳,屏之遗象也。”可见罘罳是从屏演变而来的。
  皇宫或帝陵陵园门阙前面的罘罳又称“复思”,这是古代文人的引伸之义。
  下面谈谈皇帝与皇后陵园门阙的异同。二者门阙形制基本相近,但规模的大小、建筑物本身奢华等方面,有着明显差别。
  如孝宣王皇后陵园东门檐廊之外没有卵石散水,门道和配廊地面仅为夯筑,未铺砖,门的两塾柱础石均为砂岩。而杜陵陵园司马门的所有半明柱础石均为作工考究的“白石”。最引人注目的是瓦当不同,杜陵陵园司马门出土的瓦当绝大多数为“长乐未央”文字瓦当,而孝宣王皇后陵园司马门出土的绝大多数为“长生无级”文字瓦当。上述不同,反映了封建社会严格的等级差别。
  西汉帝陵陵园设四座司马门,从宣帝杜陵考古发掘材料来看,四座门的形制、大小基本一样(就门的基址而言)。自然,从陵园四门的建筑基址本身来断定哪个是正门,目前尚感困难。但是,如把陵园四门放在整个陵区建筑中予以分析,还是可以推断出其正门。
  第一、西汉帝陵陵园司马门与帝陵羡道相对。通过对汉太上皇陵的钻探,我们发现它有四条羡道,其中南、北、西三条羡道大小相近,只有东羡道规模较大,几乎相当于其它羡道的二、三倍。显然东羡道应为太上皇陵的主羡道,与之相对的陵园东门,亦应为太上皇陵陵园的正门。
  第二、西汉帝陵陵区内,帝陵附近一般都有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的陪葬墓,其布局颇似皇帝生前的朝仪,位列有序。如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和宣帝杜陵等,其陪葬墓主要在帝陵以东(帝陵以北有少许),有的就分布在帝陵陵园东司马道两边。这种布局无疑说明了帝陵的方位是坐西朝东,也就是说,陵园东门是其正门。
  第三、西汉帝陵陵区内建筑遗址保存比较完整的宣帝杜陵,其寝园和庙园分别在帝陵的东南与东北,在杜陵的西南和西北尚未发现建筑遗址。这说明,它们以杜陵陵园东司马门道为中轴线,南北对称分布于其两侧。自然,东司马门也就成了杜陵陵园的正门。
  第四、从帝陵陵园现存门址来看,虽然四门形制基本相同,但不能由此断定它们当年的建筑物本身就没有差异。一般说来,陵园正门建筑物可能会更壮观、宏伟一些。由于古代建筑为土木结构,建筑物容易被雷电所殛,发生火灾。据《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皇宫和帝陵的门阙发生过五起火灾:“文帝七年六月癸酉,未央宫东阙罘罳灾”;“景帝中五年八月己酉,未央宫东阙灾”;“永光四年六月甲戍,孝宣杜陵园东阙南方灾”;永始四年四月癸未,“未央宫东司马门灾”;“永始四年六月甲午,孝文霸陵园东阙南方灾”。上述火灾,均发生在皇宫和帝陵陵园“东阙”或“东司马门’,尚未见到其它方位的门阙发生火灾的记载。门阙火灾均发生在四至八月,其中六月最多,这时夏季雷雨天气比较频繁。因此,我们认为这些门阙的火灾大都起因于雷电。雷电容易击中比较高大的建筑物,帝陵陵园东门可能比其它门高,因为它是陵园的正门。
  第五、既然西汉帝陵陵园仿造皇宫——未央宫而筑,那么两者的正门应该一样。未央宫的正门是东门,帝陵陵园亦应以东门为正门。
  第六、西汉帝陵陵园以东门为正门,还可以从历史上找到其渊源。如经过勘察,发现陕西凤翔的秦公陵有“中”字形墓和“甲”字形墓:“中”字形墓有东、西两墓道,主墓道在东;“甲”字形墓仅有一条东墓道。由此推断,秦公陵坐西朝东。考查发现河北邯郸的战国时代赵国王陵有五座王陵,其陵台东面原来均有东西向大路,路宽60米以上,正对封土中央。很显然,这些赵王陵也是坐西朝东。近年的考古工作发现,秦代的秦始皇陵陵园正门也可能是东门。西汉帝陵陵园以东门为正门,是受了前世的影响。
  ①《春秋左传·哀公三年》卷五十七,杜预注:“象魏,门阙。”
  ②《白虎通》;《三辅黄图》。
  ③《古今注》卷上。
  ④《汉书·五行志》卷二十七[上]:“永光四年六月甲戌,孝宣杜陵园东阙南方灾。” 

西汉十一陵/刘庆柱,李毓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