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一)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从平定徐敬业之乱看武则天的军事才能

陈 晔

                                          
  武则天是中国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战略家[1]。在武则天临朝称制时期,曾发生过徐敬业所发动的大规模的叛乱。武则天以铁的手腕迅速平定了叛乱,安然度过了她一生中最大的军事危机。本文拟从平徐敬业之乱谈一谈武则天的军事才能。
  一 徐敬业发动叛乱
  弘道元年(683)二月高宗病死后,为了安定大局,长期参政的武则天主持大局掌握了朝政大权。光宅元年这一年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立豫王旦为帝,是为睿宗,但将睿宗安至于别殿,武则天归政于睿宗,但并没有放实权,睿宗自知难行便退让,武则天决定继续临朝称制。
  是时,长安、洛阳刚刚遭受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光宅元年九月,“温州大水,流四千余家”,八月“栝(括)州大水,流二千余家”[2]。连绵不断的灾害,还有北方外夷入侵,这些都威胁着刚刚临朝称制的武则天。但她并未因此而惧怕,反而大力施展才能治理国家。随着地位的提高和权力的增加,她实行一系列的新政策,一方面对李氏子孙大加谪贬,另一方面大封诸武。光宅元年九月,武则天下诏追封自己的祖先为王,立五代祠堂于文水,这一事件成了矛盾的催加剂。引起李唐宗室以及官僚士大夫的强烈不满,于是他们中一些人暗中联络准备反击。就在此时,徐敬业据扬州起兵,率先打起反对武则天的旗帜。
  徐敬业扬州起兵是统治阶级内部以武装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场政治斗争。“时诸武用事,唐宗室人人自危,众心愤惋”[3]背景下起兵的,并打出了匡扶庐陵王的旗号,矛头直接指向武则天,而且很有号召力,短时间内聚集十几万人。徐敬业一伙多为官场被贬职人,如徐敬业由眉州刺史贬为柳州司马,其弟周至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贬括苍令,长安主簿骆宾王贬临海丞,詹事司直杜求仁贬黔令,还有从御史一再被贬的魏思温,这些人政治上落拓失意,使他们对现政权心存怨恨,其起兵肯定掺杂着很多个人的私利。他们以扬州为据点聚兵,以武力掀起了反对武则天参政的序幕。
  徐敬业是唐初著名战将、功臣李勣的孙子。本姓徐,因其祖父徐懋功被唐廷赐姓李,所以当时称他“李敬业”。曾随祖父征战,少时“射必溢镝,走马若飞”[4],以勇敢著称。但为人狂妄自大,贪财好权,据说李勣曾说过:“破我家者必此儿。”[5]
  为了确保起兵的成功,他们做一系列的准备活动。首先要争取反对武则天的政敌尤其是朝臣官僚的支持,里应外合。而身为宰相的裴炎和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便成为他们力争的对象,二人老谋深算没有直接答复,但有了一定的联系。
  徐敬业起兵的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薛仲璋奉李敬业密令,请求出使江都。不久,设计以谋反的罪名将扬州长史陈敬之逮捕,数天后,徐敬业乘官驿车而来,冒充新任扬州司马,假传密旨讨伐谋乱的高州酋长冯子猷。于是,李敬业等人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扬州都督府的军政大权。接着下令打开府库,取出钱物、武器,驱囚徒、丁役数百人为兵占据扬州。以佐助中宗还宫为名,恢复嗣圣年号,开设匡复府、英公府、扬州大都督等三府。自称匡复上将,兼扬州大都督,并授官其同党,大肆招兵,俨然建立了一个与武则天分庭抗礼的政府。
  扬州处在运河和长江交汇处,地位十分重要。自隋代平陈毁建康城后,扬州又成为控制东南的军事重镇。徐敬业起兵一下子占领了扬州,且北边又有楚州(今扬州之北)司马李崇福率所部山阳(今淮安县东)、盐城(今江苏盐城)、安宜(今江苏保应)三县响应,这对武则天临朝未久的政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起兵后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求得天下人的支持,表明他们起兵的正义性和合理性,骆宾王自告奋勇起草了一篇众所周知的著名檄文——《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如“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6]檄文措辞辛辣,笔锋犀利。檄文中历数武则天的罪状,具有极强的煽动性。李敬业等人看了骆宾王写的檄文,赞叹不已,非常满意,立即命令善书者抄写数千份,发往各地。这不仅震动朝廷,也被世人广为传颂,以至被作为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载入文学史册,流传至今。由于煽动工作出色,一时间许多对武则天不满的官僚地主纷纷投奔徐敬业,开库铸钱,强行征募,实力迅速增长,据说旬日间“得胜兵十余万”[7]。
  起兵叛乱之势已是轰轰烈烈,但在如何进军的路线问题上,叛军首领们,意见不一。军师魏思温向李敬业建议:“举起匡复王室的旗号,沿运河直攻洛阳。这样,天下有识之士明白我等志在勤王,就会四面响应。”但右司马薛仲璋提出:“金陵有王气,以长江为天然屏障,在此站住脚。然后先取常州、润州,奠定霸业基础,再北图中原。如此,则进可取,退可守。”[8]“金陵有王气”之言,正合李敬业的心意,于是当面采纳了薛仲璋的建议,兵分两路进攻。战争便拉开了帷幕。
  二 武则天平定叛乱的措施
  当徐敬业在扬州反叛的消息很快传到洛阳时,武则天并未因此惊慌失乱,她表现出政治家的智慧,军事家的韬略,采用灵活的策略部署平叛的方案,一切措施都有条有序地进行着。
  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她面临的对手不仅是李唐王室和忠于王室的大臣们,还要面对整个社会和人们正统价值观念的挑战。建立独裁统治必须用铁的手腕达到权利的顶峰,必要时动用国家机器去镇压异己者。
  首先召集宰相大臣商讨平叛之事,也借机了解朝中大臣对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宰相裴炎认为不必兴师动众,想趁机迫使武则天归政于皇帝,说:“皇帝年长,不亲政事,故竖子得以为辞。若太后返政民,则不讨自平矣。”[9]武则天听后大怒,当场拿下并遣左肃政大夫骞味道和侍御史鱼承晔审讯,以谋反定罪。裴炎一案凡为他申辩的官员都受到惩处,引起宰相班子的变动。肃清敌对势力,培植自己实力。在这一案件中武则天看到中央上支持的占多数;地方上也多为支持的,当李崇福投奔徐敬业时,刘行举和刘行实兄弟俩在盱眙县(今属江苏)抗击李敬业。李敬业派尉迟昭攻之,失败。武则天当即下诏奖励,提升刘行举为游击将军,刘行实为楚州刺史。所以她更放心确认武力平叛一定可以成功。
  武则天立即任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大将军李知十、马敬臣为副总管,殿中侍御史魏元忠为监军,一批有才能的将士,率领三十万大军从洛阳沿运河东南而下讨伐李敬业。
  此时,李敬业按照薛仲璋的战略方案行动起来。他命唐之奇把守江都,自己率军渡过长江,向京口重镇润州(今镇江市)发起猛烈的进攻。京口重镇润州刺史李思文,本来就反对侄子李敬业叛乱。他忠于朝廷,拥护武则天。为了抗击李敬业,他和润州司马刘延嗣,率领士兵修缮城池,训练军队,做好一切迎战准备,但终因兵力悬殊未能敌过李敬业数万大军数日连攻,润州落入叛军之手。前来援救他们的曲阿(丹阳)县令尹元贞被俘后被斩杀。李思文入狱后,李敬业派原楚州司马李宗臣为润州刺史。当他得知李孝逸率大军南下便急忙回军,将兵力部署在运河沿线的高邮、淮阳、都梁山。派遣其弟李敬猷屯兵淮阴(今淮安),猛将韦超、尉迟超盘踞都梁山。李孝逸率大军进入临淮后,与叛军隔水对峙。
  初战徐敬业率领众将领在高邮县打败李孝逸偏将雷仁智。李敬业初战得胜,气焰十分嚣张。李孝逸虽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谨慎小心;或者以他李唐宗室的立场,对战事并不想尽力。“孝逸惧,按兵不进”[10]。武则天听到叛军胜利的消息极为震怒。十月十八日,下令将裴炎斩于神都洛阳都亭。十九日,追削李敬业祖父和父亲的官职,掘墓斫棺,恢复其本姓徐氏。武则天重新组织军事力量,并改变策略已得到东南地区人民的支持。“赦扬、楚民协从者”[11],并颁布重金奖赏捉拿叛军命令。同时,任命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为江南道大总管,率军去江都增援李孝逸。
  战争开始阶段,叛军还占有一定优势。李孝逸停滞不前,士气不振。他手下监军魏元忠颇懂用兵之术,告诫说“朝廷以公王室懿亲,故委以阃外之事,天下安危,实资一决”,若大军久留不进“祸难至矣”[12]。李孝逸不得已发出进军的命令,战争进入决战阶段。战幕在盱眙都梁山拉开,攻守之战便从这一制高点争夺开始。首战攻打都梁山,叛军尉迟昭出战被俘斩首。韦超凭险固守不出,战争形势明显改变。
  为了取得战争的进一步胜利,李孝逸召集将领制定作战方案。采纳了薛克构和魏元忠的意见,确定了周密可行的作战方案。首先向龟缩在都梁山上的叛军发起冲击,战斗十分残酷。傍晚时分,官军攻占了最后一个山头,韦超乔装趁天黑弃城逃走。这是官军到达江淮以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士气大振。李孝逸等乘胜前进,绕过白水塘,直奔淮阴。淮阴城坐落在淮水南岸,城池异常坚固。而叛军将领徐敬猷不懂用兵之道,李孝逸等率军攻城时,徐敬猷自暗道潜逃投奔徐敬业。这样,淮阴城被官军不费力地占领。得知消息的徐敬业乃沿下河溪设防,决心与官军背水一战。
  李孝逸派遣先头部队到达下河溪,后军总管苏孝祥率五千将士渡河偷营,因指挥失误,苏孝祥阵亡,左豹韬卫果毅成三郎被俘后被杀,士卒慌乱中退却淹死大半,损伤惨重。不久,李孝逸率大军赶到,战斗异常激烈。由于徐敬业蓄谋已久,又懂得如何领兵打仗,且是决一死战,因此交战数回,官军均败。最后采用魏元忠建议用火攻,徐敬业部队长期坚守,将士已疲乏,秋高风大火势蔓延很快,顿时乱成一片。李孝逸乘势进攻,杀死七千多人,士卒逃跑时跳入河中淹死者不计其数。李孝逸占据了江都,他一面派兵继续追剿叛军残余势力,一面兵分几路追捕叛军首领。
  徐敬业看大势已去,便和徐敬猷携妻带子想去投奔润州刺史李宗臣。谁知将联系信物丢失无法联系,绝望之中准备逃往高丽。乘船到达海陵(今泰州)后,被狂风所阻。正当他和徐敬猷、骆宾王商量计策时,被部将王那相杀死,王那相提着三颗人头投降了李孝逸。余党唐之奇、魏思温都被抓获处死,首级一并由快马送往神都。徐敬业曾宣言天下的“匡复义举”仅历时四十多天,就彻底失败了。至此,“扬、润、楚三州平”[13],李孝逸率军凯旋而归。
  三 从平叛看武则天的军事才能
  正当朝廷上下为李敬业叛乱闹得人心惶惶之时,面对来势汹汹的叛军攻势,武则天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地部署平叛措施,表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
  1.临危不惧,指挥若定
  高宗死后,政局动荡,即使在知道扬州叛乱后,武则天仍能泰然处之。事发前,徐敬业的叔父李思文早已将其要叛乱的情况遣使密报武则天,她已做好应付叛乱的思想和行动上准备。且长期宫廷生活以及参政中对尔虞我诈的夺权早就具备了丰富的应变能力。
  当骆宾王讨伐的檄文被送到神都后,武则天不但没有因对她的诬蔑和谩骂而大怒,反而很赞赏说道:“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遇乎!”[14]武则天这一极有政治家风度、爱惜人才的广阔胸怀的表演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
  此时,唐中央还控制全国重兵足以节制四方情况。态度上的临危不惧更有利于她在行动上开始采取了井然有序的军事战略措施,坚决镇压叛军。
  2.具有军事战略家的远见卓识
  整顿朝廷及时处置了支持敬业的宰相裴炎等人,强行统一了朝臣的思想;建立一个听命于自己的领导班子有利政策贯彻执行。通过裴炎一案有力惩处不支持她的大臣,借杀重臣的震慑力,有利于有效组织平叛力量并取得胜利。武则天处死裴炎和程务挺,用铁的手腕坚决维护是政策上必要的。叛火燃起到至扬州失陷,是非同小可,武则天在行动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七日内调集三十万大军南下镇压,变被动为主动。
  另一方面,对发难者采取军事镇压与分化瓦解相结合的策略。对追随起兵的民众,采取宽容的态度,有利于瓦解叛军士兵的斗志。人民对社会不满,反对武则天但还不足导致直接反抗武则天。而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中虽列举她的条条罪状,但对于下层人民切身利益不大,号召的主要对象并不是中下层人民,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王公大臣,把希望建立在他们身上,更体现了徐敬业起兵的局限性。虽起兵轰动一时,不久便拥有几十万之众,据三州,攻城掠地,得到不少朝臣支持,这声势、规模是大唐开国以来第一次,但最终失败。徐敬业犯了战术上的严重失误。起兵后当务之急应趁唐军未集迅速直攻洛阳,以得到更多的响应。而他却选择攻取江东以求自固,丧失了行动自由权,使战争形式陷于被动。本来力量就较小,却派诸将分兵作战,叛军多未训练,而官军训练有素,结果被官军各个击破必然加速起兵的失败。武则天迅速调集大军的行动使叛军在据点尚未站稳脚跟,迫于形势便与之交战,难与中央抗衡,最终被消灭了。
  武则天时刻关注前方动态,战争失利时立刻采取更有效地战略措施,调集英勇善战的左鹰扬卫大将军黑齿常之进行援助。同时逐杀那些与叛军首领关系密切和平叛不力的人。在经过四十几天鏖战后,终于大破叛军,平定扬州。
  3.赏罚分明,善于用兵
  虽为一名女性,但作为政治家,武则天善于奖拔用人,使她在政治上得到一大批支持者,在军事方面也是如此。如徐敬业叛乱前他叔叔李思文的密报便体现了这一点。平叛中她善于任用将才,如善于纳谏的李孝逸,有谋略的魏元忠,英勇善战的黑齿常之等。战后嘉奖在镇压叛乱中的有功之臣。又如为剪除政敌不择手段,“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杰自为助”[15],这都充分体现了她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家的眼光。
  徐敬业等人抹杀武则天辅政和临朝时期的功绩。只是代表了极少数人的愿望,因而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一触即溃。扬州叛乱的平定,从另一个侧面充分体现了武则天的卓越军事才能和杰出军事指挥风范。平乱后“海内晏然,纤尘不动”,更加提高了武则天在人们心中的威望,增强了她称帝的勇气和决心。
  注释:
  [1]赵文润、王双怀《武则天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维护辽阔疆域的》。见《武则天与文水》,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2][3][7][9][10][13][14][15]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中华书局标点本,1956。
  [4]王谠:《唐语林》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页46。
  [5]刘*(左饣右束):《隋唐嘉话》卷中。唐五代笔记小说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页106。
  [6]骆宾王:《骆临海集》卷一○。清刻本。
  [8]刘昫:《旧唐书》卷六七《李勣传附李敬业传》。中华书局,1975,页2491。
  [11]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九三《李勣传附李敬业传》。中华书局,1975。
  [12]《旧唐书》卷九二《魏元忠传》。页2951。页3823。
  (作者单位:乾陵博物馆)
  

乾陵文化研究(一)/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