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七)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乾陵营建技术蠡测

侯晓斌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是唐代依山为陵葬制的典范,它在选址、营建等方面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完美结合的地步。具体而言,它在陵园选址、地面建筑、石料开采、石像雕刻、玄宫构筑、防腐防盗以及随葬品制作等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本文拟择取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蠡测,不妥之处,敬请方家不吝指正。
  一 风水选址 天人合一
  在封建社会,帝王对于自己陵寝的选址是非常讲究和重视的。他们认为,陵址选择的恰当与否关乎社稷的长久。唐高宗与武则天也不例外。对于为何最终选择梁山作为陵寝,史书没有记载,但根据乾陵现有地形地貌来看,乾陵的选址可谓达到了“风水四起,天人合一”的效果。陵墓选址,古人有一整套的“风水学”理论来支撑。风水学,本为相地之术,即现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是我国古代一门风水学科,古时多用来选择宫殿、居住地、墓地等。
  乾陵的选址虽然没有史料记载,但却有很多传说故事。相传高宗年轻时经常患病,他刚继位,就想要趁早修建陵寝。于是,便由朝廷出榜文,在数百名应招者中挑选了大名鼎鼎的堪舆家袁天罡和李淳风,当殿传下御旨,要他们花三年工夫,遍游全国选择陵址。领旨后,两人立刻离开长安,南北分道,分头去寻找。三年后,他们回京交旨,都说选到了绝佳的地方,那就是乾州的梁山。李治和武则天很高兴,派大臣一同察看。到梁山一看,果然风景优美,气势非凡。袁天罡说他在选好的地点埋了一枚铜钱,李淳风说他在选定的地方钉了一枚铁钉。最后,二人指着同一个地方,都说这是自己选定的地点,弄得大家半信半疑。刨开土后发现,李淳风的铁钉正好钉在袁天罡的铜钱眼里。众人甚是惊奇,回京后如实禀报。高宗和武则天听了大喜,重赏了袁李两人。
  这虽然是个传说,但我们从地形、地貌以及人文环境来看,乾陵的确是个形胜之地。乾陵的选址和构筑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地理结构和环境特点。乾陵位于唐十八陵最西边,可南眺秦岭,东望昭陵。梁山系石灰岩质,质地坚硬,四周开阔,孤地而起的山峰显得与众不同,从北面看像一座金字塔,其势卓立而不孤,高峻而不险。山脉在高坡的断代层上形成南北三座山峰,北峰最高,乾陵的玄宫就开凿在北峰的半山腰上。南二峰略低,山势挺拔峻秀,浑圆如乳,且东西对峙,为乾陵的天然门户。若从东南方向看,乾陵又酷似一个美妇人仰卧在苍穹之中,妙不可言。乾陵地处黄土台塬,东临甘河,西伴漠河,北有群山,南种禾田。地势北高南低,具备帝陵之雄伟,俯临县城,前瞻广阔,地丰人杰,一片胜景。《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1]。乾陵是以梁山之势为身体、以甘漠两河为血脉、以黄土高原为皮肤、以翠柏之城为毛发、以楼阁宫殿为衣服、以内外宫城为管带,整个陵园,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容纳天、地、人为一体;兼蓄佛、道、儒三教文化,把帝王尊严、文治武功、中外友善、强盛国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乾陵被认为是风水之陵、人文奇景。在众多的山峦中,选择这样独特的佳山宝地,不能不佩服唐代堪舆家的慧眼独具。
  二 科学构筑 技术防范
  乾陵陵园布局与形制真实地反映了盛唐时期帝王陵墓制度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对后代帝陵的延续和影响。在其修建和埋葬过程中,唐人运用了当时较为高端的技术手段,以至于这座神秘的乾陵玄宫历经1300余年依旧岿然不动,未被盗掘。
  1.科学设计
  关于乾陵的营建,史籍无详细记载。然而乾陵自684年埋葬高宗之日起,到706年武则天合葬乾陵时,前后历时约22年。在此期间,乾陵的营建工程应该没有停止。武则天入葬乾陵后,乾陵的建造继续进行和增补。朱泚叛乱时,乾陵陵园建筑多遭破坏。据《旧唐书·德宗纪下》载:贞元十四年(798)四月“以左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损为修奉八陵使。……至是献、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三百八十间”。《唐会要》记造屋378间[2]。那么,乾陵从修建之日起到这次大规模的修缮,至少达百余年之久。乾陵营建,时值国力充盈,故陵园规模宏大,造物丰硕。可惜地面建筑今天已无法看到,但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乾陵陵园“周八十里”[3],在形式上仿唐长安城格局营造,陵园分为皇城、宫城和外廓城。陵园周围建有城垣两重,内城设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门,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陵园内原有献殿、偏房、回廊、碑亭、阙楼、狄仁杰等六十朝臣画像祠堂以及下宫等辉煌建筑。参考唐昭陵献殿遗址出土的鸱尾(高1.5米,重150余千克),乾陵建筑高度应在10米以上,当为九间重檐大殿。
  唐代建筑最为出彩的是斗拱的使用。斗拱位于柱和梁之间,从屋面和上层构架下来的所有重量都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传到柱础和地面上。又因它可向外出挑,建筑物出檐程度可加大,这样就使建筑物造型更加优美、壮观。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建筑的榫卯结构将整个建筑连接在一起,这样能消减地震带来的破坏力度。宋代《营造法式》记录了斗拱建筑的特点和营造方法。
  乾陵建筑大概可以分为六大功用。一、为供后世帝王子孙上陵祭拜、举行祭奠仪式的活动场所,如位于内城的献殿。二、超度亡灵,祈求上天佑护的场所,如位于梁山主峰顶的上仙观。三、保护石雕造像的保护性建筑,如双碑亭、王宾殿、回廊等。四、陵园的本体建筑,如鹊台、阙楼、四门门阙、角楼、内外城等。五、后代皇帝谒陵时的行宫和守陵官员居住的地方,如位于陵前的下宫、邀驾宫等。六、显示功绩、纪念性的场所,如狄仁杰六十朝臣像祠堂等。
  2012年7月,乾陵博物馆与陕西景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当前最先进的测绘技术全球定位仪(GPS)系统和航测解析数字系统等绘制完成了“乾陵数字化地形图”。从此图看,乾陵朱雀门神道与玄武门几乎在一条线上,唐人横跨梁山南北,利用手中的罗盘定位,竟能如此准确,说明唐代测绘技术已相当先进。
  2.科学防盗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为补充军费,攻下长安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挖掘乾陵。由于修建者把从乾陵玄宫挖出来的碎石倒在西南山坡,导致起义军认为玄宫隧道口就在那里。几十万大军在乾陵西边开挖几个月,硬生生地在梁山西边挖出了一个山谷,但却仍然没有找到隧道口,这个深沟后被人们称为“黄巢沟”。五代时,温韬又在乾陵实施盗墓,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4]这说明,即便盗墓高手的温韬,也没有撼动固若金汤的乾陵。
  那么乾陵玄宫为什么没能被盗挖呢?除有武则天神灵保佑之类的传说外,其防盗技术和墓道口掩饰技术的成功运用功不可没。乾陵玄宫从入口到墓室最少也有几百米,墓道口是唯一能够进入陵墓的通道。然而墓口都是由巨大的封墓石条填塞,填塞的深度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而且墓道中,还有多重重达几吨的巨大石门,这样的规模远非一般盗贼所能盗掘。
  据《旧唐书·严善思传》载:“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今若开陵,必须镌凿。”[5]从上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发掘墓道口的情况来看,乾陵墓道的科学构筑确实令人震惊,也与史书记载相符。发掘资料显示: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用石条近8000块。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长18—27厘米,宽5—8厘米,重约10千克)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长约2米左右)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发掘结果与史书记载相同。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围也没有发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从而证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6]。
  3.科学防腐
  中国传统习俗,人死后要放七日才进行下葬,而天子一般要停尸七个月。停尸如此之久,那么防腐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高宗李治从驾崩到入葬历时8个月,入葬时又值夏秋炎热之时,那么当时是怎么对尸体进行防腐的呢?尸体防腐,古人已有了一套成熟的做法。具体到高宗,其步骤应该是:先用酒浴尸,然后用冰冷藏,再用汞、铅及酒精处理,最后用金、玉、丝绢等物填塞和包裹尸体。另外,还要用朱砂和香料对棺椁进行处理,后用辒辌之车运送。棺椁放入墓室后,最后用石条、铁栓板、铁棍、锡铁汁等予以封闭。用长明灯燃尽墓室中的氧气,形成一个类似真空的状态,以永久保存尸体和随葬品。
  乾陵还不同于别的陵墓,是因为时隔22年之后,当一代女皇武则天驾崩洛阳,“遗制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7]。朝中大臣多有反对,中宗李显力排众议,依然决然地遵照母后的遗愿,二次打开乾陵玄宫之门,将其与高宗合葬。这一开一合的工程技术比初建时更为困难,不但要保护好以前的物品和尸体不能受损,而且还要保证后者顺利下葬,唐人很好的完成了这一巨大工程。做到防腐、防盗、保存、运输、入葬和封闭等一系列的技术合成。
  三 石雕组合 标新立异
  唐乾陵的神道两旁矗立着百余尊大型石雕,气势宏伟,雕凿精美,既反映了唐朝强盛的国力,又体现了当时对外开放的程度。其形制、布局对后来的唐陵石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一幅壮美的陵墓文化乐章。这些石雕无论在体量、数量、种类、雕刻技法、艺术构思还是排列位置上,都具备了帝王陵墓的典范。雕刻形式有圆雕、高浮雕两种,题材分标志类、仪仗类、守卫类、升仙类、中外文化交流类和记事类等。
  1.采石选点与雕造
  古代人工开采石块在缺少金属工具和炸药的情况下很不容易,所以要采集大体量的整块巨石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古人做到了,他们用“积薪烧之,冷水泼之”的方法,使矿石爆裂,然后用钢钎开凿开采石料。考古工作者在乾陵西乳峰西南方向发现有多处人工采石痕迹,石上留有排列成行的镌凿空洞和地面残留的碎石片,说明这里曾经是一个采石点。上世纪50年代末,在修建乾陵水库时,曾在乾陵西南谷底发现了两尊翁仲石毛坯,在六十一蕃臣石像群东南400米处发现三尊石人毛坯,这些毛坯都已初步成型。后经有关专家鉴定,这些石人毛坯与梁山石质完全吻合。所以可以推断,乾陵石刻当为就近采石雕刻,这样既减轻了大型石雕长途搬运之劳,又减少了运送途中对石刻的磨损。
  2.石雕组合与分布
  乾陵的石雕作品大部分都是组合式完成,如华表的柱头与莲座、仗马及牵马石人的组合、翁仲的头部与冠帽、述圣纪碑的庑殿式碑首与五节碑身以及碑座的套接、石雕的底座与基座的连接等,工匠们在雕制时巧妙地采用了榫卯结构来完成一些大型石雕作品。
  乾陵石雕组合除了本体组合外,更重要的特点体现在排列位置与分布上。从现存情况来看,乾陵石雕群做到了集中与分散、重点与一般的合理布局。如朱雀门外神道两边是乾陵的主要展示区,玄武门次之,青龙门与白虎门又次之。
  在石雕排放的次序上也有高低与轻重之分。如华表是帝王标志性建造物就位于首位,方座、圆头、八棱柱,代表着唐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接下来是一对力量型的翼马,威武灵动,带有异域气息。再接着是鸵鸟,与8米高的华表和40吨的翼马相比,间距一下子拉开220米之遥,高度一下子降了2米之多,体量上一下子降到不到10吨,起伏变化很大,似有跌宕之感。随后便是排列整齐的仗马与牵马石人以及肃穆伫立的直阁将军石像,它们相隔距离与重量基本均等。述圣纪碑与无字碑的设置可谓陵园中点睛之笔,高大、雄浑、精美、奇特,近乎百吨,如曲之高潮,舞之灵魂。随后便一转而下,是体量较多、排列有序的蕃臣石像,他们拱手而立,似乎在静静地聆听大唐之音,传达了一种中外交流的信息。压轴之作便是一对凶猛威严的蹲狮,它似乎在告知你帝陵神圣,不可侵犯。石雕的分布是一种陵园体制,但也是一门视角艺术。
  3.石雕技法与创新
  在乾陵的石雕作品构成中,开创了帝王陵墓许多新的设置。首先来看翼马。这对翼马从造型到雕刻,有继承、有创新,有神化、有写实,手法灵便,技法精到。马头棱角分明,昂首、挺胸、臀圆、背平、披鬃、垂尾、双翼飘动、四蹄劲健、体态均匀、膘肥体壮,充分显示出作为天马的矫健气质,是当时西域骏马体型的真实写照,被专家、学者誉为“最具力量感的马”。在马翼的雕刻技法中综合运用到外来的犍陀罗和阿旃陀石窟的雕刻手法,相互映衬、相互对比,突出了乾陵石像雕刻艺术的多变。翼马的设置改变了传统上此位置的天禄、獬豸(独角兽)、麒麟等灵兽形象。
  再看鸵鸟。鸵鸟为石屏高浮雕,因鸵鸟高大,设计者巧妙地运用石屏作为鸵鸟的重力支撑,这也是乾陵石雕群中唯一的一个高浮雕独立作品。鸵鸟鸟头向南,作行进状,羽毛丰满,体态健壮,生动自然,造型写实。鸵鸟来自于大食(今阿富汗),在乾陵雕造来自异域的鸵鸟,充分显示了唐代中外交流的盛况。
  再看石狮。乾陵石狮分布在陵园四门,共4对8尊(现存5尊),均为蹲坐式。狮子来自非洲,乾陵把狮子作为陵墓的守护神,在帝陵中是首创。乾陵石狮,突目、隆鼻,阔口、利齿,前肢力挺,后肢曲蹲,昂首挺胸,稳如泰山,整个造型尽显神圣、肃穆、尊严和不可侵犯之势。
  在乾陵石雕创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矗立在朱雀门外东西呼应的述圣纪碑和无字碑,它打破了帝王陵墓前不树碑的先制。述圣纪碑顶部为唐代典型的庑殿式建筑造型,屋檐四角下各高浮雕出一位护法力士石像,形象微妙,动态十足。檐雕斗拱,中间碑身为五节,下为碑座,由四块方石拼接而成,各部分之间采用榫卯结构连接。
  无字碑碑身由一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重约百吨。碑顶雕刻有八条相互缠绕的螭龙,碑的两侧各阴刻一幅现存最大的《升龙图》。这么重的碑石当时是如何竖立起来的呢?专家推测:唐代已开始熟练使用支架滑轮技术,在营建大型的宫殿时就频繁应用。无字碑等一些重物,在运送过程中常在底部铺上圆木,前面用人力、畜力或借助前设辘轳、转盘等用力搅动。竖立时,借助支架滑轮等工具,准确地将重物摆放到适当位置。
  四 藏物画壁 精美绝伦
  陪葬制度确立在西周时期,《周礼·春官·冢人》载:“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8]按照帝王陵园的构成,除主陵以外,数量不等的陪葬墓或陪葬坑也属于陵园的一部分。
  1.等级较高的陪葬墓
  在唐代帝王陵中,陪葬墓数量最多的当属唐昭陵,约有陪葬墓200座。乾陵陪葬墓虽然只有17座,但等级却很高,其中懿德太子墓与永泰公主墓为“号墓为陵”。其陵园占地面积大,地面建筑宏伟、地下墓室结构复杂。近年考古勘探发现,有双层城垣迹象。陵园地面现存有封土堆、门阙遗址、角阙遗址以及神道与石雕等。墓的构造为覆斗型封土、斜坡式墓道、过洞、天井、便房(小龛)、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等。室内有雕造精美的石门、墓志铭以及大型高级庑殿式石椁葬具。另外还有大量的随葬品和从前到后的墓葬壁画,充分表露了当时皇家贵族奢华的生活。
  2.精美绝伦的随葬品
  乾陵陪葬墓中出土最多的是唐三彩、彩绘陶俑及唐墓壁画。三彩类主要有天王俑、文臣武士俑、镇墓兽、贴花马、载物骆驼和三彩器皿等,造型逼真、绚丽莹润。彩绘类主要有贴金铠甲骑马武士俑、乐舞俑、侍女俑等,色彩华丽、微妙精到,件件几乎都是稀世之宝。乾陵文物最引轰动的当是面积大、品位高、题材广、内容多的墓室壁画,如《侍女图》《狩猎出行图》《打马球图》《客使图》《观鸟捕蝉图》《阁楼仪仗图》等,多为国宝级的壁画。墨色如新,真真切切地能看到当时绘制时的墙壁处理、绘画步骤、用笔施彩、界具使用等方法。其艺术突显了马的肥硕壮美、人的栩栩如生、构图的精妙恰当、线条的遒劲精到、色彩的庄重典雅。画面落笔重而运笔纵,线条健而色彩分,显示了皇家宫廷画师的精湛艺术。
  从这些众多的出土文物中可以看出,唐代在烧造、绘画、雕塑、冶金、提炼、创新以及设计、构筑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已相当高,有些技术甚至是我们现在都无法了解和熟练掌握的,比如低温施釉的唐三彩烧制技术、陶俑上的彩绘贴金工艺、壁画中的铁线晕染技法、矿植物中的颜料提炼、饰品的鎏金、金箔工艺、铜器铸造工艺、铁伏弩与墓门之间的连接防盗技术和一些丝织品纺织与熨烫技术等。
  通过以上叙述和分析可知,乾陵是一个伟大而杰出的工程。它的构筑包罗万象,融风水学、设计学、建筑学、地质学、天文学、经济学、工艺学、美术学、铸造学等学科于一体。设计者、建造者需综合国力,通盘考虑,在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稳定和繁荣的情况下才能完成如此规模的工程。因此上说,乾陵的构建触及到当时社会的多个方面,是需要有相辅相成的科技实力来支撑的。
  注释
  [1](唐)佚名撰、老根编著:《黄帝宅经》卷上,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第3页。
  [2]《旧唐书》卷13《德宗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398页;《唐会要》卷20,中华书局1955年,第400页。
  [3](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9,台湾成文出版社民国59年,第475页。(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唐高宗乾陵图》卷中,台湾成文出版社民国59年,第566—567页。
  [4]《新五代史》卷40《温韬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41页。
  [5]《旧唐书》卷191《严善思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02页。
  [6]《唐乾陵勘查记》,《文物》1960年第4期,第53—60页。
  [7]《旧唐书》卷6《则天皇后》,中华书局1986年,第132页。
  [8]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22页。
  (侯晓斌,乾陵管理处,文博馆员)

乾陵文化研究(七)/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