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乾陵文化研究(六)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乾陵石雕原料来源考

高小超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乾县城北6公里处的梁山之上。梁山系石灰岩石质,由三座呈圆锥形的自然山峰相连组成,北峰最高,挺拔峻秀,海拔1047.3米,乾陵玄宫即建其中。南二峰稍低,且东西对峙,形成陵之天然门阙。中间主轴线为司马道,长649米,宽24米,两边由南往北整齐地排列着华表、翼马、鸵鸟、仗马及牵马石人、翁仲、无字碑、述圣纪碑、六十一蕃臣石像、石狮等一百多件精美绝伦的大型石雕刻。这些石雕数量众多、种类齐全,高大雄浑、比例匀称,是乾陵重要的文物种类之一。乾陵石刻简洁朴实的雕刻形式、内涵的深邃与外在的高大宏伟,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历代帝王陵墓石雕中独领风骚,被誉为“唐代的露天石雕博物馆”。乾陵石雕虽历经1300余年的历史洗礼,至今仍岿然屹立于陵园司马道两侧,向人们展示着中国古代精美的石雕刻艺术。但是,关于这些石刻雕凿材料的出处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经查勘史籍得知,目前流行的说法有三种:一、传说“无字碑从于阗国所贡”;二、乾陵石雕石材出自陕西富平;三、乾陵石雕属就地取材。笔者试就这一问题略陈管见,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 传说“无字碑从于阗国所贡”
  乾陵陵园从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唐高宗李治驾崩后开始修建,到神龙二年(706)中宗李显合葬其母武则天,到开元二十九年(741)唐玄宗李隆基赐赠邠王李守礼陪葬乾陵历时57年之久[1]。历代文献诸如《旧唐书》《唐会要》《长安志图》等仅对陵园的大概范围、建筑物的数量、陵台署令的设置及历代的修葺情况做了简要叙述,至于石刻原料、建筑材料的产地等均无记载。明代诗人王尚炯曾在乾陵无字碑上题词一首,曰:“无字碑,谁立竖?李兮唐,周兮武,千秋冤结一抔土,唐家余子不足数,于阗此意晦终古。”[2]诗人在这里说无字碑石材是从于阗国所贡而来。而于阗古国,是古代西域王国,唐高宗显庆三年(658)为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在今新疆和田县境内,距乾陵万里之遥。现存乾陵无字碑高7.53米,碑身宽2.1米,厚1.49米,重约98.84吨。在交通运输工具还很落后的唐代,把如此巨大的一块石头从万里之外运来乾陵,需耗费多少时日?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乾隆年间雕成的“大禹治水图玉山”,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重5.35吨。其玉料采自新疆的密尔岱山,用了三四年时间才从于阗运至京师[3]。和田距京师何止万里,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运输的艰难可想而知。清代诗人黎谦亭诗曰:“于阗飞檄玉字都,大车小车大小图,轴长三丈五尺咫,斩山导水没泥途……日行五里七八里,四轮主角千人扶。”[4]大禹治水图玉山的重量与乾陵无字碑重量相去甚远,更何况无字碑的石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灰岩石头而已,并非什么和田美玉。若其质地真是和田美玉,或许当年为了彰显国力强盛,威慑四方,还有可能将其从于阗国运来乾陵。也许正因为和田盛产美玉,人们才有此推想吧。因此,我们不妨把这当做诗人对无字碑的一种誉称来看待,则更接近真实一些,故“无字碑从于阗国所贡”之说不足为信。
  二 乾陵石雕用材出自陕西富平
  富平县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其境内有一座横跨百里的桥山,因盛产墨玉而久负盛名。富平墨玉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自然资源,其色重质腻,纹理细致,漆黑如墨,光洁可爱,极负盛名,其硬度为Mohs4o左右,素为雕刻之上佳珍料,古人将其与钻石、宝石、彩石并称为“贵美石”。富平墨玉自秦汉时即有开采,据《富平县志》记载,“县北产矿石,诸郡县采者群至,可镌字、琢磨,人号墨玉”。富平也是我国著名的“石刻之乡”,千百年来用富平墨玉制作的各类石刻艺术品遍及全省各地。被称为中国最大石质书库的西安碑林馆藏的1700多件石质文物中,有80%以上为富平墨玉所制,秦李斯的《峄山刻石》、东汉合阳的《曹全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等等。时至今日,陕西境内无论是碑石复制,还是当代名家书法刻石,石料均取自富平,并由富平民间艺人雕刻。陕西中部八百里秦川保藏有数量繁多的各类石刻、造像、拴马桩,多为富平墨玉所制。清代翰林李因笃[5]在其《唐陵墨玉》中写道:“巨碛崔嵬百万层,唐家中叶起诸陵,青岑墨玉旋随辟,篆籀光芒到处征。”今人何本善亦认为陕西唐十八座帝王陵墓前的大型石雕群均由富平墨玉雕刻而成。“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富平墨玉在当时得到广泛应用,如横跨关中的唐十八座帝王陵墓的露天大型石雕群”[6]。1985年至1995年整修乾陵陵园时,用于登陵御道修筑和铺设司马道的石料均取材于富平。经过样品分析,富平石灰岩具清晰的平行层理构造,颜色也较深,由于层理间的泥质物部位易风化,时至今日,乾陵司马道上已是石屑遍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乾陵一百余尊大型石雕,历经千余年风雨侵蚀却岿然不动,除人为破坏外,丝毫不减当年的雄姿。在经过文物保护工作者细心的分析处理后,部分经过保护的大型石雕文物依然显示出当年石料的浅灰色本色。而富平的石灰岩在岩性和结构上与梁山石灰岩有着显著的差别,并不是大型石雕的理想材料,从而证明了乾陵石雕石材来源于富平一说不足采信。
  三 乾陵石刻属就地取材雕凿
  乾陵所在地古称梁山,山体系石灰岩石质,乾陵裸露的石灰岩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为由湖海中所沉积的碳酸钙,在失去水分以后,紧压胶结起来而形成呈浅灰色调的以方解石为主的石灰岩,由于其中含黏土、粉砂等杂质,所含炭质及铁质较少,因而颜色呈浅色调,并且致密,是大型石雕的理想石材;另一类是以内部含有一定量的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呈深灰色调的生物石灰岩。对石雕材料的岩石矿物学鉴定和对比分析,乾陵石雕和山体石质均为奥陶纪石灰岩。经仔细调查,在司马道东侧石雕鸵鸟巨石的背部(图一)发现有蕨类动物的化石遗存(图二),这是一种距今六亿年前生活在海底的小动物,其所以能出现在这里,就是由于地球地壳发生了裂变的相对运动(海底火山喷发等),从而使六亿年前的海底涌出水面,形成了现今所见的山脊,而乾陵所在地的石灰岩积岩地貌特征,完全符合这一规律。所谓石灰岩积岩,就是说石头是从地球内部形成的,是完整的石头。
  2000年7月,由文物、考古、文史、地质、矿产、水文、气象、林业、地震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乾陵地区地质、水文、地震情况专题调查组”(该专题调查组由陕西省文物局组织,其中地矿组成员主要有西北大学教授王战、卢焕勇、滕志宏、任军峰、研究生李侠等)对乾陵陵地近2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考察和勘查。在乾陵西乳峰南侧偏东上部距峰顶约50米处,发现了两处5至6米高的笔直石崖,一处东西长50余米,一处东西长30余米,其下部至今仍能看到遍布的碎石屑。在石崖的石壁上仍残留有当年取料时凿的楔形槽和裸露的长约40厘米的半个钢钎孔洞多处(见图三),而石壁上的楔形槽与乾陵司马道东侧石鸵鸟背面顶部偏左处的楔形石槽形制、规格完全一致,显然是同一时期所凿。满坡的碎石屑则是当年在这里加工石雕毛坯料的有力证据。由于梁山的沉积岩是完整的石头,不可能自然风化产生石屑。这些实物证据证明此处即为乾陵石雕原料的出产地,亦即乾陵石雕的采石场,乾陵巨型石雕的原料就是从这里开采的。如今这里已经被厚土覆盖。建国后有关部门组织群众栽植的柏树已经茂密成林,这也许是人们为了更好地保护采石场所在地的不经意行为吧。经仔细寻访及考证,在1958年修建乾陵西侧的乾陵水库时,民工从谷底挖出两具翁仲石坯:一缺左耳,一缺右臂,均未完工。通过勘察分析,考古工作者认为,如今乾陵西侧的青石山头就是当年石雕取材的一处石料场。另外,在距离乾陵内城南门外东侧六十一蕃臣雕像群东南方约400米的农田里,也发现了两尊石人像毛坯。这两尊石人毛坯高度与六十一蕃臣像高度相差无几。虽然这两尊石像未进行精细雕刻,但是也为我们提供了些许石雕的制作流程:即先在陵园西乳峰南侧就地采集石材,根据需要先在原地进行粗加工,雕成毛坯(图四)后,再运往要竖立的地方进行精细雕刻后再竖立。这样即减轻了搬运的重量,又避免了运输过程中对石雕的磨损。那些缺胳膊少腿,再也难以成型的废品则向西推入谷底后用黄土掩埋。虽然这是现代人的推测分析,未见文字记载,但证据确凿,是令人信服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乾陵大型石雕刻所用的石材属就地取材,即乾陵所在地梁山的石材;乾陵西乳峰南侧发现的采石场为乾陵石刻原料的采石场之一。至于后世传说“无字碑从于阗国所贡”和乾陵石雕用料来自富平等等猜测都无据可考,不足凭信。
  注释
  [1]刘向阳:《唐代帝王陵墓》,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85—86页。
  [2]王尚炯(1478—1531):字锦夫,号苍谷,今河南郏县李口乡人,著名文学家。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官吏部郎中。出为陕西参政后不久,辞官乞养,在嵩山南麓的“三苏”墓地附近隐居,养粹学醇十九年。史称“文追秦汉、诗逼苏(东坡)、李(白)”。其《苍谷全集》收入《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五辑。文中所引题刻见樊英峰、刘向阳:《乾陵文物史迹述丛》附录《乾陵无字碑上的题刻文字》,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第190页。
  [3]唐延龄、陈葆章、蒋壬华著:《中国和阗玉》,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8页。
  [4]黎谦亭:《素轩诗集·瓮玉行》。
  [5]李因笃(1632—1692):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其主要著作有:《诗说》、《春秋说》、《汉诗音注》5卷,《汉诗评》5卷、《受祺堂诗集》35卷、《受祺堂文集》4卷、《受祺堂文集续刻》4卷等。
  [6]何本善:《富平墨玉与石刻文物》,《文博》1990年第2期。
  (高小超,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





乾陵文化研究(六)/樊英峰主编.--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