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风水与唐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五、2.陵寝宏大

韩养民


  (1)乾陵名称
  历史上乾陵有许多称谓,除称乾陵外,还称姑婆陵、柏城等。
  乾陵一词最早是唐代人的叫法,唐代文献如《唐书》、《唐会要》等都是如此记载,属历史称谓,是陵名本来的真实取义和严格的称呼。称乾陵是因为这座陵园恰好位於唐代长安西北方向,而西北方在八卦的“乾”位上。
  姑婆陵,这是当地人的一种俗称。姑婆一词中的“姑”,当地人读“瓜”音、而“瓜”同“阿”同韵,音近;也即阿婆陵,它们均属於叠韵音转现象。在魏晋南北朝时,“阿”字就已成为亲属称呼的词头,如称祖父为“阿翁”,父亲为“阿爷”,祖母为“阿婆”,这其中也包含了对老年妇女的尊称和敬称之意了。武则天在世时,民间已有歌谣,称呼武则天为阿婆了。如唐代张鷟在其《朝野佥载》一书中写道:“咸享已後人皆云:‘莫浪语,阿婆嗔,三叔闻时笑杀人”……阿婆者,则天也。”那麽,姑婆陵其实就是因称武则天为阿婆而得名。《乾州志稿》上录有清末光绪举人梁文典的《乾陵怀古》诗,诗中写道:“帝后威严从昔显,姑婆名号至今传。”确实,至今在当地老百姓中间,称呼姑婆陵的普遍现象不亚於称呼乾陵。
  柏城,是因乾陵陵园建成之後,遍栽柏树而得名。《资治通鉴》记载乾陵:“山陵松柏成林,以遮蔽陵寝,故谓之柏城”。唐代帝陵陵园与神道两旁遍植松柏,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这种气势以乾陵柏城规模最为浩大,方圆80里,幽深雅致,蔚为壮观。
  所植柏树,其树纹奇异,非同一般,甚为珍贵。对此,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中写道:
  陵上有老柏,柯叶寒苍苍。
  朝为风烟树,暮为燕寝床。
  以其鸟奇文,宜开君子堂。
  刮削露节目,拂试生辉光。
  无斑状狸首,素质如截昉。
  虽充悦目玩,终会周身防。
  华彩诚可采,生理苦已伤。
  方知自残者,为有好文章。
  山陵,是因陵寝建在梁山而得名。其实山陵的称呼是相当古老的。古时,称帝王的坟墓为“山陵”。《水经注·渭水》云:“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观察梁山的地形,海拔一千余米。乾陵建於其上,更显其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山依陵出名,陵靠山显势。
  (2)梁山神姿
  乾陵位於乾县以北五公里处的梁山上。梁山,自古即为名胜之地,远在周太王时,古公亶(dan)父率领部族自豳地向岐山西移,即从此经过,秦始皇二十五年曾“幸梁山”,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乃至唐代的丝绸之路,都要经过此地,梁山实成为东西通衢(qu大路)的咽喉之地。梁山海拔1047.9米,是一个圆锥形的石灰岩山,东为豹谷,西为漠谷。它从黄土高原的台地上平地拔起,山颠分为三,形成鼎立的山峰,由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岭相连,北峰最高即为乾陵,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为陵之天然门户,两峰远望恰似乳房,俗称“奶头山”,乾陵即利用了梁山这种自然山势,依山为陵而建造。
  据史书记载,当年围绕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的问题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论。神龙元年(705)十一月,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去世。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一生曾先後为太宗才人、高宗夫人和武周皇帝,对於这样一位具有特殊身份和复杂经历的人,如何处理她的後事便成为朝中大臣争论的焦点。唐代规定,皇后如果在皇帝前去世,可以与皇帝同葬,例如贞观十年(637),文德皇后病故,太宗李世民下诏因九*山层峰而造昭陵石宫。皇后如果在皇帝後去世,即不得重新打开墓道,与皇帝同葬。这是一种维护夫尊妻卑的礼制规定。以给事中严善思为代表的众官僚即根据“遵者先葬,卑者不於後开入”的规定,反对合葬。显然在他们眼里武则天只是高宗的夫人或妃子,是没有资格重新开启墓道入葬乾陵的。最後还是中宗念及母子之情,以“准遗诏以葬之”为由,於神龙二年(706)五月,重新开启乾陵墓道,这样,武则天才终於与高宗合葬一起。
  (3)陵园形制
  乾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由内城、外城两部份组成。内城位於梁山北峰山下,东、西城基分别为1582米、1438米,南北城墙各1450米,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内城四面各开一门,东为青龙门,西为白虎门,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门楼均为三出阙(一个母阙、两个子阙),属唐代帝王等级。门楼为土木结构,楼基和墩台均系夯筑,外用砖包砌,墩台上建楼。由於时代的变迁和雨水的冲刷,门楼已荡然无存,仅在墩台上部留有砖瓦残片,可以想见当年的气派与庄重。外城城墙由於地貌变迁,已难觅究。
  在内城南门(朱雀门)内有献殿一座。现殿已毁,仅留遗址。另外在东乳峰山脚下,御道的东侧,有一座坐东西向、长方形的祠殿,内画狄仁杰等60功臣像,这就是著名的狄仁杰祠。在唐太宗昭陵内,曾建有凌烟阁,内画尉迟敬德等一批功臣画像,狄仁杰祠当和昭陵的凌烟阁相似。岁月的无情冲刷,当年的祠殿已迹踪难寻,剩下青石嶙峋、黄草凄凄。
  陵园南面有三道门,平面布局模唐长安城。乾陵第一道门是陵园外围的起点,这只有高大的阙楼遗迹,从平地远望,俨然如山丘,历经年久剥蚀,棱角已不很分明,但气派之大,令人感叹。从第一道门向北望,整个梁山之阳全部展现眼前,乾陵好似一座笔架形的大屏风,气象蔚然,峥嵘峭拔,陵前的华表,乳峰上的高阙,耸人云表,可见当年山陵的设计是煞费苦心的。
  第二道门为外城的南门,它利用南二峰天然的山势,在东西对峙的二峰修筑门楼,有“龙盘凤翔之势”。第三道门即内城的南门(朱雀门)。
  (4)地宫严密
  乾陵地宫凿在山峰南面的青石山脊上。根据考古工作者的勘查,墓道呈斜坡形,正南北向,长63.1米、宽3.9米,全用石条填砌。从墓道口至墓门共39层,每层石条厚约0.5米,墓道深约19.5米。石条之间用铁细腰嵌住,再用铁浆灌注在石条与铁细腰之间,其上部全为夯土,这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在墓道的填石中,曾发现部分石匠人名,如“焦才”、“常黄”、“常惠”、“常见”、“高便文”、“贺恽口”、“王积”、“左亭曾”等,这些人可能是修筑墓道的民工。由於乾陵地宫位於梁山北峰的腰部,墓道通进山腹。从外观看,没有一点加工的痕迹。如同自然山坡,乱草荒石,自古以来未曾干扰过。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温韬镇守关中时,系统组织盗挖境内的帝陵,唐18陵多数被他盗挖,所得金银财宝不可胜计,唯独在盗挖乾陵时,忽然雷声大作,暴风雨一连数日不停,温韬心中大惊,以为是天意的谴告,慌忙带着手下的将士匆匆离去,乾陵侥幸躲过一场劫难,成为18陵中唯一没有被盗挖过的唐帝陵。武则天当政时,正是唐朝的兴盛时期,加之武则天好大喜功,乾陵中的陪葬物品一定为数不少。值得一提的是,高宗临终前留下遗嘱,要将王羲之的书法藏於乾陵。武则天也曾向王羲之的10代孙王方庆索取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和《宝章集》。这些传世之宝可能就静静地躺在乾陵漆黑的地宫中等待着後人的拜访。将来乾陵地下文物重见天日的那一天,相信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震惊、倾倒。
  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掘,乾陵下宫位於今陵前村南、邀驾宫村东北的御道两侧,按照地形高低建筑在由南向北分布的12个台地上。初修乾陵时建房三百七十八间,当包括这里的房殿在内。下宫是唐高宗後代祭陵时吃住之处,现殿房已毁,仅存遗址。
  根据考古勘查,下宫总面积为84036平方米,南北成长方形。残留有花方砖、筒瓦、板瓦、瓦当等,由此可推测,当年的下宫建筑是何等华丽、辉煌!
  (5)乾陵鸟瞰
  俯瞰乾陵,御道如带,纵贯南北,顺着笔直的大道极目望去,远方的终点落在南二峰峰顶上,它们与北峰遥遥相对,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平面。乾陵内的建筑、雕刻群就置於这个三角形的平面之内,形成浑然的整体。北峰居高临下,控制全局,南二峰很自然地成为天然的双阙,雄伟壮观,拱卫着陵区。整个陵园利用山的自然起伏,形成两个大的节奏,节奏的变换处,是内城、外城的分界,它反覆作用於谒陵人的心理,增强了神圣、庄严、崇高、伟大的印象,给人精神以巨大的震撼……站在宽大的御道上,回首向陵内望去,乾陵更加显得庄严、巍峨、气势宏大。在御道的起点矗立着高大的阙楼,往北,高耸的南二峰顶上设置着第二道门阙。穿过石人、石马雕刻群,直抵朱雀门。这一条宽阔的大道,令人不由地想到长安城的朱雀大街。进了内城,当年这里是高大宏丽的献殿,那是后世的皇帝率百官、侍从、宗室、客使,举行隆重祭典的所在。
  四门环拱的北峰,顶巅建明楼,山腰凿隧道,直抵地宫。那里长眠着风流女帝武则天和她懦弱的丈夫高宗李治。巍哉乾陵。
  

大唐盛世:风水与唐陵/韩养民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