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代帝陵概况 > 唐代帝陵文物艺术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陵石刻艺术-纪念性石刻-石 碑

王双怀


  碑的起源很早,最初是用于引棺下柩的。后来,人们为“追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建於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而谓之碑”①。到秦汉时就形成了立碑的传统,“死有功业,生有德政者”都要立碑②。唐代非常重视立碑,《新唐书·礼义志》载:贞观中议立碑,“勒石纪号垂裕后昆,美盛德之形容,阐后王之休烈,其义远矣。”《唐语林》卷1碑志条载:“长安中争为碑记,若市贾然。大官薨,其门如市,至有喧竞构致,不由丧家者。裴均之子求铭於韦相,许缣万匹。贯之曰:‘宁饿不苟”’。由此可见,唐代立碑之风甚盛。但唐代帝王陵墓上却很少立碑。唐陵立碑者只有乾陵和定陵。这主要是由于自古帝陵“礼无神道碑”的缘故。
  在帝王陵前立碑是女皇帝武则天的创举。唐高宗死后,武则天非常悲痛。为了纪念唐高宗,她破例在乾陵南门外司马道右侧立了一通巨大的石碑。这通石碑不叫神道碑,而称作《述圣纪》。开元二年(714),中书侍郎苏颋曾上书说:“帝王及后礼无神道碑,近则天皇后崇尚家代,犹不敢称碑,刻为述圣纪。”③事实上,武则天之所以把这通石碑称作《述圣纪》而不称作“神道碑”,并不是不敢称碑,而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当时臣下的墓碑均称神道碑,做为帝王,宜与臣下有所区别;二是武则天立此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颂扬唐高宗的功德,称作《述圣纪》非常恰当。
  据说《述圣纪》碑石来自于阗④。碑高7.5米,边宽1.86米,碑身分为五段,上有盖,下有座,榫眼扣接,凡七节,又称“七节碑”,但文献中一般都写作《述圣纪》。《述圣纪》碑文是武则天亲自撰文,由唐中宗书写的,洋洋8000字(一说5500字)。由于年代久远,风吹雨蚀,加之人工拓损,已漫漶残泐。但从留下的文字来看,仍充满了对高宗的赞美⑤。据说此碑刻成后,复嵌金屑,碑文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看上去很辉煌壮观。
  武则天死后,与唐高宗合葬,乾陵南门外司马道的左侧,又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石碑。这块石碑与《述圣记》相去61.6米,隔司马道与《述圣纪》相对。由于这块石碑当初未刻一字,故人们在习惯上称之为“无字碑”或“没字碑”。无字碑由一块巨石雕成,通高7.46米、宽1.20米。碑座长3.37米、宽2.61米,重约一百吨。碑头螭首下垂,碑身两侧与碑座四侧线雕云龙和祥兽纹饰。碑侧有“升龙图”,座上有“狮马图”。宋、金以后,始有游人在碑上题字,现有题刻十三条。碑侧线刻升龙纹,碑座四周线刻祥兽纹,如狮、马纹等,写实特点突出。
  定陵只有一通无字碑,已毁。据说其大小、形制与乾陵无字碑相近。碑高5米,宽2米,厚1.3米,碑座长3.3米,宽2.6米。碑头浮雕螭龙,碑身正面平光,左右侧线刻狮、麟、龙、凤等祥兽纹饰⑥。
  除上述石刻外,唐陵陪葬墓中还有许多石刻。从某种意义上说,唐陵陪葬墓中的石刻也是唐陵石刻的一个组成部分。唐陵陪葬墓以唐代前期的献、昭、乾诸陵为多。陪葬墓中的石刻也是如此。大体说来,陪葬墓的石刻组合是与墓主人的等级相适应的。唐代陪葬墓依墓主的身份地位分为覆斗型、山丘型和圆锥型三种。覆斗形墓,墓前有石人一对(东西分列),再南东列石羊三只,西列石虎三只,再南石柱一对(东西分列),再南石碑一通。山丘形墓,墓前均有石刻,其组合为石人一对(东西分列),再南东列石羊三只,西列石虎三只,再南石碑一通。圆锥形墓,墓前石刻一般为石羊、石虎和石柱。
  值得注意的是,陪葬墓的碑、志很多,不仅保存了初唐至盛唐绚丽多彩的书法,而且一些碑头、碑侧的浮雕、线雕纹饰也反映了初唐至盛唐的绘画艺术。目前已发现陪葬墓石碑41通,墓志8合。陪葬墓不是唐陵的主体,所以对于陪葬墓中的石刻就不详细介绍了。 
  ① 《释名》。
  ② (明)高承:《事物纪原》卷八,神道碑条。
  ③ 《唐会要》卷二一《诸陵杂录》。
  ④ 《陕西金石志》卷9。
  ⑤ 《唐文续拾》卷一、《全唐文》卷九五、《金石萃编》卷六○。
  ⑥ 刘庆柱、李毓芳《陕西唐陵调查记》,《考古学集刊》第5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荒冢残阳—唐代帝陵研究/王双怀著.—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