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昭陵文物 > 昭陵碑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昭陵碑林中的虞派书法

陈志谦


  虞世南在初唐书坛上与欧阳询齐名,他宗于“王书”,又寓北方书法的雅赡于其中,刚柔得兼,方圆互用,遂创“虞体”。
  太宗以书师虞世南。据说常常觉得“戈”字难写。有一次唐太宗写“戬”字的“晋”,让世南填“戈”,写成后,让魏征鉴赏,魏征说,只有“戈”字写得逼真。可见唐太宗对虞书的尊重与推崇。传说,武德九年(626年),虞书《孔子庙堂碑》镌成之后,碑前车水马龙,以睹为快,捶拓者经久不绝。
  虞世南,会稽佘姚(今浙江佘姚)人,字伯施,历陈、隋而不得志,至唐,始酬夙愿。贞观十二年(638年),81岁而亡,陪葬昭陵。
  虞世南之亡,距离陵始葬时间很近,所以就目前所知,他没有在昭陵留下作品。但是“虞体”却以它独有的风骨和神韵在昭陵碑林熠熠放采。
  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是一位很有名的经学家,官至国子祭酒,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陪葬昭陵,神道碑碑文为于志宁撰,而书者姓名不详,有人曾误认为虞世南书。
  虞世南比孔颖达早亡十年,树碑立传,歌功颂德,十年之前岂可定论。孔碑书法酷似世南书法,书者属虞派中的佼佼者。几经翻刻的《庙堂碑》虽然今存东西两碑,但究竟一为宋时重刻,一为元代摹镌,且《西庙堂》略为丰逸,《东庙堂》又稍嫌瘦劲,可知与原貌并非 无纤毫之差。在今天虞书传世甚少的情况下,从此碑以睹虞书风韵,自当“不失其节”。 



昭陵揽胜/中共礼泉县委宣传部,昭陵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

昭陵揽胜/中共礼泉县委宣传部,昭陵博物馆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