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太宗昭陵 > 昭陵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太宗如何用人

惠焕章,杨婧


  唐太宗即位之初,百废待兴,为了克服政治上、经济上的种种困难和问题,一个突出的任务就是要有大批人才,以便适应大治天下的需要。而唐初却出现“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的局面。为此,唐太宗不得不广开才路,“擢将于行伍之中,取士于凡庸之末”,为大唐网置了一大批贤才异士。
  唐太宗即位后,继续任用原秦王府的智谋之士,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亲故”,视他们为心腹,倾心信任,依靠他们执掌政治实力的行政权。
  唐太宗任用的第二批人物是隐太子李建成手下的有识之上,如魏征、王珪、韦挺等“昔仇”。魏征与王珪原来都是前太子建成的重要谋臣,在秦王世民与太子建成矛盾白热化的时候,魏征、王珪鼓动李建成先下手为强,除掉李世民。玄武门政变秦王成功,于是召来魏征斥责他挑拨兄弟之间的关系。魏征倒是从容不迫,也不为自己多加辩护,不慌不忙地回答道:“皇太子如果早点听我的话,一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发生。”李世民听了,倒是为魏征的胆量所折服,对魏征肃然起敬,让他和王珪一起担任谏议大夫,常常心平气和地接受他们的劝谏。贞观六年,太宗在九成宫设宴款待亲近大臣,长孙无忌愤愤不平地说:“魏征和王珪当年都是前太子的重臣,我看到他们就像见了仇敌,不想今天竟一起参加这个宴会。”太宗劝解说:“魏征过去的确是我憎恨的人,但他能尽忠于自己的主人,他的正直值得称赞。我之所以选拔重用他,这是我无愧于古代英明圣主的地方。魏征敢于冒犯我而劝谏,不允许我做错事,我理所当然应该敬重他。”可见,太宗用人不计前嫌,即使昔日政敌也能为己所用,这需要怎样虚怀若谷的度量啊,正是太宗这种宽广的度量,为其吸引了许多人才甘心为他效尽死力。
  唐太宗为了广泛搜罗人才,非常注意不因政治身份及家世地位的不同而厚此薄彼,强调“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他任用的第三批贤才,是一些没有深厚根基的寒门吏士,如马周、刘洎、戴胄、张玄素等“疏远”。特别是马周,作为一个孤贫落魄的书生,能够跻身于太宗的宰相之列,古往今来,传为美谈。有“布衣宰相”之称的马周正是太宗慧眼识才、善加任用的结果。
  马周自幼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尤精热《诗经》、《左传》。落魄辗转至长安,在中郎将常何家中,当了一名门客,聊以度日。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太宗下诏要求百官上书评论朝政得失,献治国策略,群臣纷纷上书,各抒己见。令太宗吃惊的是,常何乃一介武夫,却在所上的书中议论时政20余条,文辞华丽,议论精辟,条条都切中时弊,于是便召来常何询问,常何如实回答说是门客马周所写。太宗一听喜出望外,马上派人召见马周,未到之前,太宗见贤心急,竟一连4次派人催促。后与马周交谈,深爱其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先留他在门下省任职,不久又提升为监察御史,后升任为中书舍人,进入宰相班子。可见,太宗用人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没有丝毫的门第之分。而事实上,马周感于太宗的知遇之恩,勤于政事,对太宗竭尽忠诚,尽职尽责,“甚获当时之誉”。
  在太宗选拔的三类人物中,二三类是改革派,以魏征和马周为代表。第一类是倾向改革的准改革派,他们实际上代表了唐初地主阶级中各种不同的派别,包括关陇集团、山东集团、庶族地主、士族地主等等。在太宗看来,要稳定全国范围内的封建统治秩序,就必须保持地主阶级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联系。为此,太宗用人政策的特点,就是采取兼收并蓄、才德并用、区别情况、分别对待的方针,尽可能照顾到各个集团的代表人物,协调各种关系。所以,他依靠秦府心腹房、杜等执掌政治实力的行政权,同时提拔和重用一批改革派魏、马等掌握施政的动议权,形成贞观政治集团的核心力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二三类改革派与秦府心腹的政见比较一致,他们能精诚团结,互相尊重,形成了以房、魏、马为代表的三类人物的政治联合,从而保证了各项政策的顺利推行,也是太宗用人政策取得成功的具体表现。 

唐太宗李世民百谜/惠焕章,杨婧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