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太宗昭陵 > 昭陵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魏征为什么能活跃于唐太宗时代

惠焕章,杨婧


  魏征是我国唐初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又是位个性鲜明的人物,他辅佐唐太宗17年,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无所畏惧,对太宗一点也不口下留情的气概,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但居帝位之尊的唐太宗,他能容忍魏征这样固执的人活跃于唐王朝吗?
  在贞观诸臣中,魏征堪称天下第一直谏之臣。在贞观初年,先后向唐太宗进谏200余事,数10万言,是太宗面前最为明亮的一面镜子。魏征之所以能活跃于唐王朝,这恐怕与太宗对待谏臣的态度和魏征的能言善辩有关。
  唐太宗统治初期,经常强调这样一句话:“主纳忠谏,臣进直言。”因此,他对待谏臣们的态度,是以忠君与否来衡量的。至于魏征,在唐太宗看来,更是一个热血滚滚的忠臣,“当今朝臣,忠诚无如魏征。”如果不是“忠诚奉国”,怎能有那么多称旨如意的谏诤呢?可以说,唐太宗虚怀若谷的度量是魏征能活跃于唐王朝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魏征进谏的出发点是:“耻君不及尧舜。”为了“致君尧舜上”,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他直言君过,毫不吞吞吐吐。这一点,正是太宗最为看重的。而且,魏征进言,虽说有时触犯龙颜,但言词中却不乏引经据典、旁古论今的忠言劝告,让太宗往往在愤怒之余又不得不心服口服,这是魏征能活跃于唐王朝的关键因素。
  贞观二年(公元628午)春,太宗问魏征:“君主怎样做才会明,怎样做就会暗?”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前,尧帝能详细询问民间疾苦,所以才能了解到有苗的罪恶行径;舜帝能眼观四面,耳听四方,共工、鲧、驩兜才未能掩匿自己的罪过……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导致彭城阁的兵变。因此,君主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亲贵大臣就无法遮蔽 耳目阻塞言路,就能真正了解到下面的真实情况。”唐太宗听到连声叫好,对魏征由是刮目相看。
  唐太宗虽然能够虚心纳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君臣关系,但他毕竟是封建帝王,仍不可能根本放弃对臣子志在驾驭的心理。他一方面对大臣委以重任,表现得十分亲近;另一方面却利用佞臣监视大臣举动。贞观初年的权万纪、李仁发就是比较出名的佞臣酷吏,经常欺上瞒下诬告朝臣,致使一些大臣枉受太宗指责。贞观五年秋,魏征向唐太宗很严肃地指出:“权万纪这些小人,不知道治国的大体,把告发别人当作正直,把进谗言当作忠诚。陛下并不是不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使大臣们难以忍受,只是利用他们说话无所忌讳,想拿这种办法警戒大臣。然而,权万纪这些人,依仗皇恩,肆无忌惮地施展奸计,他们所检举的人,都不是真正有罪的。陛下即使不能选用良臣去激励正气,也不能亲昵小人来损害自己的形象。”太宗听了魏征的批评不禁有点怒气,想想一国之主,怎能容忍臣下的严厉指责呢?当时带着对魏征的满腔怨恨退了朝。后来又仔细想想,觉得魏征的话句句铿锵有力,只是自己的做法不对,于是便赐给魏征五百匹绢帛,显然是默认了这一事实。而权万纪一伙人终因罪行暴露, 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魏征自幼饱览精读诸子的经典著作,融儒、道各家思想为一体,尤其是儒家思想对他影响很深,而且他饱经战乱艰辛,深深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民众力量的重要性。所以,他引用荀况的“载舟覆舟”形象地向太宗进谏说明君与民的关系如同船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的独特见解深受太宗推崇,并以此作为治理国家的信条。难怪唐太宗说贞观时期政绩的取得,“皆魏征之力也。”甚至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死后,太宗悲痛地说道:“今魏征故去,使我丧失了一面镜子啊! ”
  由此可见,魏征的犯颜直谏与太宗的虚怀纳谏堪称中国历史上能臣与明君合作的千古典范。 

唐太宗李世民百谜/惠焕章,杨婧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