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太宗昭陵 > 昭陵百谜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唐陪葬墓为什么由盛转衰

惠焕章,杨婧


  陪葬是唐帝陵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制度在唐代前期得到了很好的实施,陪葬墓的数目之多可谓历史罕见。但唐代中后期陪葬墓却逐渐减少,有些帝陵甚至连一座陪葬墓也没有,很显然,这是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然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唐会要》卷21《陪陵各位》条载:“旧制:凡功臣密戚,请陪陵葬者听之,以文武分为左右而列。若父祖陪陵,子孙从葬者亦如之。”可见,唐太宗对这一制度很是重视,不仅 在埋葬高祖时就已开始实行这种制度,而且还以诏令的形式大力推广,要求子孙以此为榜样。他的乖儿子高宗与武则天尚能遵从这一诏令,据考古资料表明: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有陪葬墓17座,显然使得这一制度得到较好的延续,但却缺少昭陵陪葬墓的气派,高宗之后中宗定陵与睿宗桥陵各有陪葬墓6座。从唐玄宗之后,唐代帝陵的陪葬墓都少得可怜,都几乎是1座或者根本没有。由此可以断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社会动乱,唐王朝逐渐由盛转衰,再也没有哪个皇帝像唐太宗那样鼓励陪葬。大概,这种政策上的转变是导致唐陵陪葬墓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唐陵由盛转衰的另一个原因是唐代社会状况和君臣关系的变化。唐王朝在创业阶段,曾经涌现出一大批谋臣猛将。这些人南征北战,出谋划策,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者对这些元老功臣很信任,也很器重,大体上都能委以重用。可以说,唐王朝前期君臣基本上能够同心协力,励精图治,君臣之间关系相当融洽,朝廷上下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共谋唐王朝的繁荣昌盛。唐太宗之所以不止一次地强调陪葬之事,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功臣密戚的恩宠,另一方面,也是想把这种融洽的关系带入阴间,并长久地维持下去。由于唐太宗的英明统治,使得当时的功臣密戚对太宗皇帝十分崇拜,都乐于陪葬,并以能够陪葬昭陵为荣。而太宗创造的“贞观之治”,使得唐国力日益强盛,也为大量的陪葬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唐中后期自从历经了“安史之乱”之后,皇室代代衰微,内有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外有藩镇割据,异族入侵,朝廷上下,混乱一片。君臣关系紧张异常,缺乏必要的凝聚性,皇帝多受宦官控制,有的甚至为宦官所杀,与朝臣没有多少情感 可言,朝臣也很少有人主动提出陪葬。
  古人曾经说:“守成不易”,新王朝从生气勃勃走向僵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即使还在唐繁盛时代,君臣之间就已经隔膜重重。高宗皇帝为了立武则天为皇后,不把自己的亲舅舅和顾命大臣放在眼里,迫害了一些持不同意见的政见者。武则天为了独揽大权和遮掩自己的秽行,兴冤狱,运杀机,连亲生儿子也不放过。在这种淫威之下,大臣人人自危,临了能有几人值得陪葬呢?唐玄宗在“开元之治”后期,迷恋声色犬马,杨国忠、李林甫窃弄权柄,奸臣当道,什么“居安思危”,早已伴随霓裳羽衣之曲,飞到九霄云外享受天伦之乐。安禄山一开始造反,便弃京逃走,丝毫不顾别人的安危。据史籍载玄宗泰陵仅仅高力士一人陪葬。盛唐尚且如此,中唐更可想而知。唐肃宗李亨称中兴,后期也和玄宗一样昏庸。建陵的功臣陪葬,等于虚设。宣宗李忱号称“小太宗”,死后竟无一人陪葬。可见,唐中后期逐渐走向衰败,君臣之间心怀叵测,关系异常疏远,陪葬之事也就此搁浅。
  唐朝后期,统治者统治腐败,经济萧条,国力逐渐虚弱,也不能像唐代前期那样负担起巨大的陪葬开支。如此以来,陪葬者愈来愈少,以至于达到全无陪葬的地步。 

唐太宗李世民百谜/惠焕章,杨婧编著.—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4.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