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唐高宗乾陵 > 乾陵博物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乾陵的基本结构

刘向阳


  乾陵是唐朝帝王陵墓中规模宏伟和保存较好的一座陵园,墓室修建于海拔1047.9米的梁山主峰之中,是唐代“依山为陵”的典范。
  乾陵地面布局仿唐长安城格局营建,分宫城、皇城和外廓城三部分。陵寝是主体建筑,高踞陵园北部,有献殿和围墙,其布局接近正方形,占地230万平方米,四面均有城门:南为朱雀门,北为玄武门,东为青龙门,西为白虎门,象征长安城中的宫城。宫城四门之外修筑巍峨的阙楼、精美的石刻和宽阔的神道。当地人习惯把青龙门、白虎门分别称作东皇门和西皇门。
  自第一道阙楼遗址到第二道阙楼遗址之间长约1公里,两边对称设置有石人、石马等巨型石雕一百多件,应为皇帝出巡的仪仗队,犹如唐代首都长安城政府机关等衙署,象征唐长安城的皇城。第二与第三道阙楼之间长约3公里,分布着17座陪葬墓,星罗棋布,象征臣民居住区。这一部分似为长安城的外廓城。周长80华里,外城现在仅留下一对阙楼遗迹和部分城垣遗迹。
  据史书记载,陵园地面回廊四起,阙楼、献殿、偏房等大型建筑多达378间,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宽阔的神道由北向南伸向远方,整个陵园宏伟壮丽,气势磅礴。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乾陵已失去了昔日的风彩,但透过内外城垣、御道、献殿遗址、楼阙遗址、神道和陪葬墓等遗址和遗迹,我们依然可以想见它当年的荣光。
  内外城垣 文献记载,乾陵原有内外两重城垣,城垣的修筑把陵园分隔为宫城、内城和外廓城,由此而使陵园布局整齐,富丽堂皇。内城城垣南北各长1450米,东城垣长 1582米,西城垣长1438米,城垣四隅都建有高大的角楼,现在还可看到角楼的遗迹。在距内城城垣约200米处,当年又建筑了广阔的外城城垣,东西宽约1750米,南北长约1980米,总面积达31500平方米。经勘察城垣遗址尚在,边界清楚,与内城城垣基本平行,大体一致。内外两重城垣跨山越岭,气势恢弘,堪称一项浩大的陵墓工程。修筑重重城垣,目的是为了保障陵寝的绝对安全。当初修筑的内外城垣墙高在5米以上、8米以下,夯土筑成,往上层层收分。昔日坚固的城垣经过千年的风吹雨打和人为的破坏,到现在大部分都已夷平,只尚存少数若断若续。
  御道 乾陵御道气势宏伟,历时1300余年,仍然清晰可辨。1986年国家投资150万元,沿御道遗址修建了一条旅游石阶蹬道,全长575.8米,宽11米,砌成526级台阶和 18座平台,比举世闻名的南京中山陵还长 75.8米,多建134级台阶。设计者们匠心独运、赋予石阶平台以诸多的象征意义。沿着青石条铺就的台阶路拾级而上,即到了台阶路的最高处,也就是乾陵的第二道门。
  献殿遗址 位于六十一王宾像北面的平台上。献殿又称拜殿、祭殿,是专司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地方。据史书记载,这处东西宽 28米,南北长31米的地方,当年建有一座高大宏伟的献殿,殿内斗栱扣檐,雕龙摆阔,建筑古朴庄重,气氛肃穆。事隔千余年,豪华肃穆的献殿建筑现已倒塌无遗,建筑基址也被深埋于黄土之下,在它的上面我们只能看到两通青石雕成的碑子。一通是由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唐高宗乾陵”碑,一通是由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诗人、作家郭沫若先生书写的“乾陵·唐高宗与则天皇帝合葬之墓”碑。
  阙楼遗迹 乾陵陵园中共有12座阙楼遗址。陵园南边因为有三重门,每座门外两侧各有一座阙楼,所以仅南边就有6处遗迹。阙,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在高等级的都城、陵墓、宫殿外都有设置。它的作用有四种:一是观望、守卫;二是区别等级尊卑;三是张贴政令;四是思过反省。完整的阙除了我们看到的这些遗迹外,在它的上面还有单檐或重檐的楼阁式建筑,建筑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它们的结构形式在唐墓壁画中可以欣赏到。为了保护当年阙楼的遗迹,国家投资在四处阙楼遗址外面用青砖按照原来的形状进行了保护,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神道 也叫司马道、墓道、隧道。是陵园内一项非常重要的建筑。具有神秘色彩和皇权象征的含义,当人们踏入此道,庄重森严、充满神秘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也是皇帝进入“天堂”的路标,当年两位皇帝隆重、庄严、肃穆的葬礼就是在这宽阔的神道上举行的,从此也就成了皇帝灵魂出行的专用之道。在体现摆阔气、树威风、显气势、壮观瞻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当年的神道不是现在的样子,全是以黄土铺筑,1994年国家投资150万、用了45031块青石、花费近一年的时间铺设了原来的古道,从而显得笔直、平整,状若飘带,成为乾陵一处风格独特的景观。神道南起华表、北到石狮脚下,全长700余米,宽20米左右。
  古代中国在陵墓前开设神道大概始于西汉,当日俗称司马道,因为西汉帝陵墙垣四面之门称为司马门,门外的大道就叫司马道。魏晋南北朝以后始称神道。
  在陵园内,除了上述建筑之外,还有寝殿,在献殿之北,梁山之腰,仿皇城太极宫建筑,安放死者遗物。
  游殿,在梁山之颠,仿神宫建筑,供死者魂游。
  此外,在外城西南还建有下宫,以象征死者的离宫;在外城西部建有临川亭,以供死者“游幸”;在封域南六里建乾陵署,以供管理乾陵之用。
  陪葬墓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一代帝王死去之后,在他的陵园附近陆续有一批当朝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死去之后为其陪葬,史书上把这种性质的墓葬称为陪葬墓。陪葬制度是中国古代帝陵制度,特别是唐陵制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史上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种制度虽然不始于唐代,但唐代却是把它推向兴盛的重要时期。在陕西关中18座唐代帝王陵墓的东南方向,就有数量众多的陪葬墓组成的一个极其庞大的陪葬墓群,陪葬墓群或者陪葬墓区的设立把帝王陵园的范围扩大了许多,我们通常说某某的陵园很大,其中就包括着这一部分内容。考古调查得知,唐代开国皇帝高祖李渊的献陵有陪葬墓51座,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达到193座,是唐陵陪葬墓数量之最。文献记载,乾陵的陪葬墓共17座,分布在东南方向南北9公里、东西8公里的范围内,从 684年到741年的57年间,先后有两位太子、三位王子、四位公主、八位大臣的墓葬修建在事先由朝廷划定的区域内。他们当中有的死于非命,有的以身殉国。死后能进入陪葬墓区,为死去的皇帝终生陪葬是一种荣耀,也是身份的显示,更是泽阴后代的形式之一。墓葬主人生前因身份地位不同而死后墓葬的建筑形式也各异,有的非常特殊,引人注目,有的普通平常,无人问津。然而,墓主人生前无论如何威风显贵,死后都归于一抔黄土。在厚葬盛行的年代,在注重土葬的时期,这些大大小小的墓冢不仅是人生最后的定格,也是储存墓主所生活时代若干文化信息的宝库,不仅是生命的纪念,也是人文活动改变地理风貌的突出现象之一。
  17座陪葬墓,均以封土为墓。它们的主人是:懿德太子李重润、章怀太子李贤、泽王李上金、许王李素节、邠王李守礼、义阳公主、新都公主、永泰公主、安兴公主、特进王及善、中书守薛元超、特进刘审礼、礼部尚书豆卢钦望、左仆射杨再思、右仆射刘仁轨、左武卫将军李谨行、右武卫将军高侃。由于年代久远,墓前碑石流失毁坏,除已发掘的墓葬外,其余很难辨别各个墓冢的主人。1960年至1972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清理了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中书令薛元超、左武卫将军李谨行五座墓,这些墓虽然都曾被盗,但出土文物仍高达4000多件,壁画1200平方米,石雕线刻画近150平方米,是我们研究唐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对外关系的宝贵实物资料。
  在上述陪葬墓中,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的墓葬是最著名的。因为墓主生前都是皇室中的主要成员,地位显赫,身份高贵,死后所享用的墓葬形制与随葬品的种类远比其他任何一座陪葬墓复杂,内涵更为丰富。这三座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掘最为典型、规格最高的三座墓葬,不仅可弥补文献中关于墓葬形制及其葬具使用情况的记载,还可加深对唐代礼仪制度的认识。
  三座墓葬中永泰公主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掘最大、最典型的一座唐代女性墓葬。 1960年8月开始发掘,1962年4月结束,经过修复和整理,1963年9月1日对外开放。墓葬位置在乾陵东南方向2公里处的312国道旁,乾陵博物馆即建其上。由地面建筑(神道、外部石刻、围墙、角楼、阙楼等)和地下建筑两部分组成。
  现存地面最典型的建筑是一座15米高、 56米见方的覆斗形、稳固厚重的墓葬封土。它的外顶平面呈方形,围绕封土四周建有高大的围墙,南北长275米,东西宽220米,总面积达60500平方米。围墙南门(号称朱雀门)左右各建一对高约20米的单出阙楼。阙楼以南是一条宽约百米的神道。两侧树立石狮、武士、华表、石人等大型石刻。
  这座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确实具有特殊墓葬所体现的奇异与奢华。依据发掘清理后的实地测量,永泰公主墓全长87.5米,宽3.9米,深16.7米,墓道为长斜坡形向下延伸,与地平面呈28°夹角,土洞、双室砖墓结构。有前后甬道和宽敞的前后墓室,8个便房,6个天井,5个过洞,一套高级石椁葬具,一道坚固的石门,四个具有礼仪性质的石幔座,一盒墓志,从墓道开始到后墓室,按照不同部位的功能和性质,绘制有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的壁画。虽然此墓早年已被盗掘,但出土的各种类型文物仍达1000多件。
  进入永泰公主墓,仿佛置身于一个富丽堂皇的地下艺术宫殿。墓道两旁精美的壁画,使整个地下宫殿盎然生辉。代表吉祥如意的左青龙、右白虎腾飞于流云之中。中国古代有“四神”之说,《史记·天宫书》中把星际天空归纳划分为四大区域,即东、西、南、北四宫,分别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因此,古人的脑海里就有了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印象。紧随其后是东西两面墙壁上一组威武的仪仗图。每边六组,每组前一人率先,后五人为一队,也曾有人说这就是队伍的来历。据说这种仪卫形式是模仿皇后出行的规格,因永泰公主于 706年5月由洛阳迁来乾陵陪葬,此时,其父李显已经复位,因而以“号墓为陵”制度埋葬,并追封公主名位等,终于享受了生前未能得到的恩宠和荣耀,因此,葬式、规格、葬具、陪葬品、壁画等诸方面部有僭越的现象,这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还有高大雄伟的《阙楼图》,等级森严高级别的《列戟图》,都给人不同寻常的感觉。进入过洞,那些浓墨重彩的图案让我们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有代表吉祥富贵的宝相花,象征多子多孙的海石榴花。白色的墙壁上,红、绿、蓝、黑诸色交错使用,看起来是那样的五彩斑斓、华贵典雅。不过,这些壁画大部分都是后来临摹上去的,原迹保存在具有现代化设施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库中。
  过洞两侧的便房,放置着大量陪葬品,有代替活人殉葬的俑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有琳琅满目的唐三彩及陶制品,如武卫文侍、歌舞乐工、马牛羊猪、粮仓井架、碗盘瓶罐等。虽然在地下埋葬了一千三百多年,但极富个性化特征的个个偶人、件件物品,都让我们感到一种慑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尤其是第二天井,东西两侧便房众多的女骑马俑,充分反映了唐代社会开放的格局。女子不但能够骑马、射猎、郊游,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武则天当政时期,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这些出土的文物,就是最好的证明。
  位于第五过洞下面,有一盒长宽各为 117厘米、由上为志盖下为志底组成的墓志铭。绕过墓志铭进入前甬道不远,在东壁上侧有一个盗洞,当初盗墓贼就是从此处盗走墓内金银珠宝的。当时盗洞下有一具死人的骨骼,头骨在地下,骨骼旁有一把铁斧,并撒落了一些金银珠宝,由此可以断定,这是盗墓同伙之间互相残杀所致,而盗墓的时间大约在唐末或五代十国时期。走过狭长的前甬道,蓦地一个豁然明朗、充满奇幻色彩的大厅映入眼帘,这便是前墓室(相当于客厅),一道石门将前后墓室隔开,但它们的结构却相同。上圆像天,绘有天体图,东面的山峦、金乌与西边的月亮、玉兔遥遥相对,亦绘有白色的星星点点,象征着繁星满天。下方法地,绘有唐代建筑图案,体现了天圆地方之说。随着视线的转移,东壁南侧的九人《宫女图》最为著名,20世纪60年代,前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叶浅予先生带着他的学生到此临摹写生时,细心品味,端详揣摩了两个多小时后感慨万千,吟诗一首:“公主长眠宫女在,壁上着意塑粉黛。口角眉尖似有情,是喜是忧费疑猜。”可以说是对这幅壁画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经过最后一道坚固的石门和后甬道,进入后墓室(相当于寝室),里面一副高级葬具——石椁,依照房屋建造,犹如一具完整的唐代房屋建筑式样的模型。石椁由34块石料拼装而成,上面有刚劲凝练的线刻画。题材大多是宫女的生活风貌以及花枝缠绕、蔓草依依、鸟兽图纹等。 

乾陵博物馆/王晓莉,张艳喜编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