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论著 >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3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始皇帝陵园从葬墓园考古勘探简报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内容提要 本简报报告了秦始皇帝陵园2011年内城北部东区的勘探收获。该区域早年曾发现过34座不同规模的中小型墓葬,本次勘探发现这一内城相对独立的区域内有规律地分布着99座大中小型墓葬,同时该区域还有建筑遗址、道路等相关遗存。本次成果为认识秦始皇帝陵陵墓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秦始皇帝陵 从葬墓 墓园
  一、工作回顾与概况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对秦始皇帝陵园进行考古钻探时,在陵园内城北部东区发现了33座陪葬墓葬,这些墓葬大都坐北面南,大致呈南北向三行排列。其中竖穴土圹墓14座,竖穴洞室墓2座,台阶式墓道土圹墓3座,台阶式墓道洞室墓3座,斜坡道土圹墓3座,斜坡道洞室墓8座。上述墓葬的深度不一,最浅的仅1.3米,最深的达10米,深3~5米者居多[1]。2002年,始皇陵考古队对这一区域的中部约77525平方米又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了与陵园建设同期的墓葬34座。在这些墓葬中,“竖穴土圹墓3座,“目”字形竖穴土圹墓1座,斜坡道洞室墓8座,台阶式斜坡道竖穴洞室墓9座,斜坡道竖穴洞室墓13座”。其中最大的陪葬墓长36.5米,墓底距地表10.5米。在勘探中发现了木炭痕迹、漆皮以及朽木,壁龛中发现有陶器[2]。
  考古钻探发现的墓葬均未进行过发掘,具体内涵不清。对于墓葬的性质,袁仲一先生认为,“这些墓位于陵园内城北部东区这一特设的墓区内,表明墓主人的身份比较特殊,一定是靠近始皇身边的内侍或后宫从葬的人员。”《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据此推断很可能是后宫从葬者。
  2011年初至6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勘探了这一区域。这一区域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内城北部东区,北、东、南三面分别以内城城垣作为界隔,西面以2009年新发现的南北2号隔墙为界(图一)。
  该区域位于我们对秦始皇陵考古规划的HD、HE、GD、GE、FD、FE6个大区,此次工作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共发现了99座中小型墓葬。其中在HD区发现11座,分别编为HDM1-M11;HE区发现1座,编为HEM1;GD区发现50座,分别为GDM1-M50;GE区发现有4座,分别为GEM1-M4;FD区发现有33座,分别编为FDM1-M33。此外还发现了一处建筑基址以及部分残存的道路遗存等,在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西侧的2号夯墙也可作为墓园的界隔标志之一(图二)。
  以下为此次工作的简报。
  二、地形地貌保存现状
  在未经人为大规模影响以前,秦始皇帝陵园区域应为一南高北低的缓坡。历年来,秦陵地区进行过平整土地的活动,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地貌。现在内城墓葬区以中部的一条东西向土崖为界分为南北两个阶梯状的区域,两个区域地表都较为平坦,南区高出北区约2米左右。目前整个区域绝大部分为石榴园,少部分为草坪。
  在勘探中发现一条东南西北向的冲沟,开口于扰土层下,系较早时代形成,但是晚于墓葬的建筑时期。说明在秦代以后陵园的内城区域曾遭受过山前洪水的侵袭。
  三、地层关系
  整个墓区的地层关系比较统一、单纯。
  第①层:为现代人类生产、生活所形成的表土层。
  第②层:为扰土层。
  第⑧层:为棕红土层,局部区域分布于生土层之上。
  第④层:未经人类扰动的生土层。
  四、墓葬形制
  (一)墓园的形制与墙垣
  此墓葬区位于秦始皇陵内城东北部,其北、东、南为陵园内城墙垣,其西为陵园内城北区的南北向2号墙垣。在四面墙垣环绕下,该区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该区域南北长约630米,东西宽约243米,面积约153090平方米(图三)。
  (二)墓葬的形制
  综合这批墓葬,其墓葬的主要构成单元可分为墓道、竖穴土圹、洞室等三个主要部分。不同形制的墓葬其组成单元有所不同。其中墓道多为斜坡墓道,但也有竖穴墓道;竖穴土圹在一般的竖穴墓中本作为墓室,但是在洞室墓中竖穴土圹也可作为墓道使用。在洞室墓中,洞室起到墓室的作用。
  根据墓道的有无可分为有墓道墓和竖穴土圹墓两类。
  第一类:竖穴土圹墓。4座,为GEM1、GEM3、GEM4、GDM47。
  GEM1:竖穴土圹墓,2003年勘探编为M3。位于GEU区中南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2.8米,南北向。墓口长6.6米、宽4.5米;墓底长3.6米、宽1.8米,深7.5米。南侧有二层台,东有二、三层台,墓室内距地表深9.4米处发现朽木。
  GEM3:竖穴土圹墓,2003年勘探编为M1。位于GEF区东北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0.6米,东西向。墓口长7.2米、宽4.4米;墓底长2.9米、宽1.8米,深10.1米。南侧有二层台,东有二、三层台,墓室内勘探发现红色漆皮。
  GEM4:竖穴土圹墓,2003年勘探编为M4。位于GEF区西北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0.65米,东西向。墓口长7.4米、宽4.4米;墓底长3.65米、宽1.8米,深8.8米。东西两侧各有对称的二、三层台,二层台距开口平面深3.9米、宽0.6米,三层台距开口平面深5.4米、宽0.6米,四壁上半部较直。
  GDM47:竖穴土圹墓。位于GDB区中北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1.7米,南北向,平面呈“目”字形。南北各有一条台阶式斜坡道,南侧台阶低于开口平面1.35米、宽1.2米;北侧台阶低于开口平面1.25米、宽2.3米,深2.4米。墓室位于中部偏东,开口平面呈长方形,长2.2米、宽1.7米,未见遗迹与遗物。
  第二类:由墓道墓室组成的墓葬。
  A型:斜坡墓道墓。墓室为土圹或洞室,或二者兼有。
  AⅠ型:斜坡墓道竖穴土圹洞室墓。4座,HDM1、HDM2、HDM4、FDM1。
  HDM1:斜坡墓道竖穴土圹洞室墓。位于HDL区中部偏东,开口于②层扰土下,上口距地表深1.3米,南北向。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平面呈刀把形,长29.1米、南端宽3.4米、北端宽4.2米,底部有高6.8米、长26.2米的斜坡,深7.5米,墓道西北角有低于开口平面深5米、宽1.5米、南北长5.6米的二层台;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呈梯形,宽2.2~2.6米、高3.5米、进深4.2米,墓室底部高于墓道底部1米,勘探时发现铜器。
  HDM2:斜坡墓道竖穴土圹洞室墓。位于HDM区中部偏西,开口于②层扰土下,上口距地表深1.7米,南北向。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平面呈刀把形,长30.5米、南端宽3.5米、北端宽5.4米,底部有高7.5米、长19.2米的斜坡,深7.6米,墓道相邻墓室处有一宽1.8米、深0.7米的方坑,坑内发现漆皮及残骨;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呈长方形,宽3米、高1.9米、进深2.7米,墓室后壁有一高于墓底0.4米的壁龛,高1.5米、进深1.2米,墓室底部与墓道底部平行。
  HDM4:斜坡墓道竖穴土圹洞室墓。位于HDH区东北部及HDM区东南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1.8米,南北向。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呈刀把形,长15米、南端宽2米、北端宽2.8米,北侧有低于开口平面1.2米、宽1.7米的二层台,底部有高4.3米、长9.5米的斜坡,深4.7米;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呈长方形,宽1.3米、高1.5米、进深4米,墓室底部与墓道底部平行,未见遗迹遗物。
  AⅡ型:斜坡墓道洞室墓。墓室为洞室。1座,FDM18。
  B型:竖穴墓道墓。89座。由竖穴式墓道与墓室组成,墓室为洞室。依竖穴墓道底部的结构不同可分为三亚型:
  BⅠ型:竖穴斜坡墓道洞室墓。80座。分别为GDIM2、GDIM1、GDHM4、GDHM3、GDHM2、GDM50、GDM49、GDM48、GDM46、GDM45、GDM44、GDM42、GDM41、GDM40、GDM39、GDM38、GDM36、GDM34、GDM33、GDM32、GDM30、GDM25、GDM24、GDM23、GDM22、GDM20、GDM19、GDM18、GDM17、GDM15、GDM13、GDM12、GDM11、GDM10、GDM9、GDM8、GDM7、GDM6、GDM5、GDM4、GDM3、GDM2、GDM1、FDM36、FDM35、FDM34、FDM33、FDM32、FDM31、FDM30、FDM29、FDM26、FDM25、FDM23、FDM22、FDM21、FDM20、FDM19、FDM17、FDM16、FDM15、FDM14、FDM13、FDM12、FDM11、FDM10、FDM9、FDM8、FDM7、FDM6、FDM5、FDM4、FDM3、FDM2、HDM10、HDM8、HDM7、HDM6、HDM5、HDM3。
  以HDM3、HDM5、HDM6为例略述如下:
  HDM3:竖穴斜坡墓道洞室墓。位于HDM区东北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1.8米,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呈刀把形,长5米、南端宽3.6米、北端宽2.3米,底部有高1.2米、长3.75米的斜坡,深3.2米;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呈长方形,宽1米、高1.2米、进深2.2米,墓室底部与墓道底部平行,未见遗迹与遗物。
  HDM5:竖穴斜坡墓道洞室墓。位于HDC区西北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1米,南北微偏西向,总体呈“凸”字形。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呈长方形,长2.05米、宽1.1米,底部呈斜坡状,深1.9米;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似方形,宽1.7米、高1.4米、进深2.1米,勘探时发现碎骨。
  HDM6:竖穴斜坡墓道洞室墓。位于HDC区中西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1米,南北微偏西向,总体呈刀把形。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似方形,长2.3米、宽2米,底部呈斜坡状,深1.5米;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呈长方形,宽1.1米、高1米、进深1.9米,未见遗迹与遗物
  BⅡ型:竖穴平底墓道洞室墓。6座,分别为HDM9、HDM11、HEM1、GEM2、GDM14、GDM16。
  以HEM1、HDM9、HDM11略述如下:
  HEM1:竖穴平底墓道洞室墓。位于HEA区中北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1米,南北向竖穴墓道洞室墓。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呈梯形,长2.8米、南端宽0.8米、北端宽1.5米,深2米;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似方形,宽1.5米、高1米、进深1.5米,墓室底部与墓道底部平行,未见遗迹与遗物。
  HDM9:竖穴平底墓道洞室墓。位于HDD区西北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1.3米,南北向,总体呈“凸”字形。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呈长方形,长3.3米、宽1.2米,深2.25米;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呈长方形,宽1米、高0.9米、进深3.1米,墓道底部略高于墓室底部,未见遗迹与遗物。
  HDM11:竖穴平底墓道洞室墓。位于HDG区中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0.8米,南北向,总体呈“凸”字形。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呈长方形,长3.1米、宽1.4米,底部略斜坡状,深2.7米;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呈长方形,宽0.9米、高1米、进深2.2米,未见遗迹与遗物。
  BⅢ型、竖穴台阶底墓道洞室墓。3座,分别是GDM43、GDM37、GDHM1。略述如下:
  GDM37:竖穴台阶式墓道洞室墓。位于GDE区中东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1.5米,南北向。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呈长方形,长2.7米、宽1.8米,底部分两层,南侧一层东西长1.8米、宽1米;北侧一层东西仍1.8米,南北长1.9米;南侧一层比北侧一层高1.8米。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呈长方形,宽0.9米、高1.3米、进深1米,墓室底部与墓道底部平行,未见遗迹与遗物。
  GDM43:竖穴台阶式墓道洞室墓。位于GDC区中北部,开口于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1.2米,南北向。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似长方形,长4.5米、宽2.1米,南端底部依次有3层台阶,前两层宽0.5米,后一层宽1.6米,深3.1米;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呈长方形,宽1.2米、高1米、进深1.5米,墓室底部与墓道底部平行,未见遗迹与遗物。
  GDHM1:竖穴台阶式墓道洞室墓。位于GDH区西南部,开口子②层扰土下,距地表深1.8米,南北向。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开口平面呈刀把形,长3.4米、南端宽4米、北端宽2.35米,南端底部有一层台阶,宽2.1米,深2.5米;墓室为拱形弧顶,平面呈长方形,宽1.35米、高1.1米、进深1.8米,墓室底部与墓道底部平行,墓室后壁有一壁龛,高于墓室底0.4米,壁龛宽1.4米、高0.7米、进深0.9米,未见遗迹与遗物。
  (三)墓葬排布规律
  这些墓葬的排布有一定规律,总体上呈南北向的8列分布。这8列墓葬自西向东南北向排布,西侧1~5列排布规律较为明显,东侧稍有零乱;南北向居中的墓葬排布较有规律,南北端的墓葬稍有零乱。
  第一列:北端以HDM1起始,包括HD区的M1、M11,GD区的M1、M2、M3、M4、M5、M6、M7、M8、M9、M10、M45、M47、M50,FD区的M32、M34、M22、M31、M36等。
  第二列:北端以HDM2为起始,包括HD区的M2、M5、M6,GD区的M14、M15、M30、HM2、HM1,M44等。
  第三列:北端以HDM3为起始,包括HD区的M3、M4、M7、M8,GD区的M16、HM4、HM3、M43,FD区的M1、M2、M20等。
  第四列:北端以HDM9为起始,包括HD区的M9,GD区的M17、M18、M19、M20、IM1、IM2、M33、M41、M42,FD区M17、M13、M9、M10、M18等。
  第五列:北端以GD区的M13为起始,包括GD区的M13、M22、M23、M24、M25、M33、M39、M40,FD区的M16、M12、M11等。
  第六列:北端以GDM38为起始,包括GD区的M38、M37,FD区的M4、M3等。
  第七列:北端以HDM10为起始,包括HD区的M10,GD区的M26、M12、M34、M36,FD区的M5、M6等。
  第八列:北端以HEM1为起始,包括HE区的M1,GE区的M1、M2等。
  第一列西距西侧墙垣23~26米,第一、二列间距28米左右,第二、三列间距13~16米,第三、四列间距25~30米,第四、五列间距35米左右,第五、六列间距23米左右,第六、七列间距15~25米间,第七、八列间距30米左右,第八列东距东侧内城墙垣20~26米。
  (四)墓园的其他建筑与设施
  在墓葬区的北部靠近内城北墙的区域,还发现了一组夯土遗存,该遗存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0米,由内外两层宽2.1~2.8米的墙垣构成。具体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发掘及研究判断。
  此外还发现有石质道路遗存3处。
  五、结论与收获
  从发现的近百座墓葬的排列分布来看,墓葬之间除个别外,少有叠压或打破关系,并且分布比较规整,说明墓葬的位置应该经过事先的规划。这一墓园的设置也是整个陵园建造环节的重要内容。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这些在始皇死后从死的后宫嫔妃,正符合在短时间内集中死亡的特征。因此袁仲一先生推断这批墓葬的主人极有可能是始皇的后宫从葬者。但是如果是从葬者,说明此墓园是事先已经规划好的,这与文献记载二世临时做主,安排后宫从葬有很大的出入。这说明,安排后宫从葬应该是始皇陵墓规制的一部分,但是始皇并没有要这批人在他死后立即从葬,二世擅自改变了始皇意愿,造成这次历史上血腥的从葬行为。
  后记:
  参加勘探工作的有张卫星、陈治国、王煊、张立莹、吴学功、李春文、徐盼、董育林、姜高等。
  绘图:吴学功、李新民、李春文、张丰超等。测绘:李春文。照相:张卫星、李春文。
  执笔:张卫星、陈治国。
  注 释
  [1] 程学华:《秦始皇陵勘探报告》,(第四章陪葬坑墓)(手稿)。
  [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2001—2003)》,文物出版社,2007年。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3/曹玮主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西安:陕西出版集团 三秦出版社,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