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陵风貌 > 建筑概况

  [下一记录]

秦始皇陵建筑概况

孙伟刚编著


  (一)恢宏的陵园封土
  秦始皇帝陵封土高大巍峨,在其南部骊山峰峦的环抱中,更像一座小山,为平顶的四方锥形台体,中腰部有两个缓坡状的台阶,形成三层阶梯状,原封土的底边南北向长575米、东西宽485米,周长2000米,面积24.9775万平方米,合374.663亩。历经两千多年的水土流失及农民平整土地的切割,现存封土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周长1390米,底部占地面积12.075万平方米,合181.13亩。封土的顶部为长方形的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面积249.6平方米。 
  关于其真实的高度,《汉书·楚元王传》载:“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三辅故事》亦有“始皇葬郦山,起陵高五十丈”。秦汉时的五十丈,即今天的115米,但现存的封土高度,因选取点不同,目前即有35.5米、43米、45.72米、46米、52.5米、71米、73米、76米等多种测量结果,但都与115米的记载相差甚远。而从现今封土北边地面上测量的高度为35.5米,经过近来的考察与研究,专家们认为,史书所载的115米高,当为建设时的设计高度,而最后的覆土工程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冲击下陷于停顿。换句话说,秦始皇帝陵是一个未完全建成的工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有:“葬既已下……树草木以象山”,《汉书·贾山传》载“中成游观,上成山林”。皆道出秦陵以前植有树木,而经过考古工作者反复的勘查,在封土上并未发现古树根的遗迹,目前大家所看到的石榴树是1962年陕西省文管会栽植的。在封土东南角农民平整土地时发现的已朽的古树根,些许证明了当时的树木可能植于封土周围的事实。
  而封土顶部是否有享堂建筑的问题,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实地考察,未发现应有的建筑遗迹,当初封土在堆砌后并未建筑享堂,只在封土外侧建筑寝殿和便殿。
  (二)待解的秦始皇帝陵地宫
  地宫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现封土堆下,为放置棺椁、随葬品的地方。而秦始皇帝陵地宫是何种建筑结构,里面埋葬有哪些随葬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仅有“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寥寥数语的记载,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是人们感兴趣而又无法探知的秘密。
  在距现地表2.7—4米深处,经考古工作者勘探,发现了地宫的宫墙,目前钻探清楚的北侧宫墙东西长392米,东西侧的宫墙长460米,墙体宽、高约为4米,其范围稍大于现今封土的范围。宫墙用未经过焙烧的砖坯砌成,宫墙四侧有门,东边发现五条墓道,北边、西边各有一条墓道,南侧可能也有一条墓道。目前比较清楚的封土西侧有一条“长达30米的墓道,墓道东端还有相互连接的两个并排耳室,第一耳室面积300多平方米,第二耳室面积接近300平方米,陵道还发现一条南北向和一条东西向斜坡门道,东西门道的旁边还发现一个小耳室”。专家因而推断“西墓道由30米长的主墓道和南北向、东西向各一条门道构成,再加上陵道前的两个并排耳室和陵道南的一个小耳室”。墓室的北侧发现两座门阙建筑遗址,门阙位于封土北边的中部,东距现封土东边沿百余米,西距现封土西边沿也有百余米,北至现封土北边沿近30米,面积近5000平方米。阙门中间发现炭烬及红烧土块等遗物,说明门阙上可能有棚木,阙门宽度不清,通长近30米。另外,在陵北墓道旁边也发现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两个土木结构的地下建筑;在封土的北边沿之外,发现有两排通往地宫的道口,总出口是地宫北墙的缺口,两排道口平行排列于斜坡道口。
  另外有关地宫的深度问题,时至今日还没有解决,文献资料中仅有的“穿三泉”、“已深至极”的记载使不同学者从各个侧面进行了合理的推测,所以不管是当前的500—1500米,40—50米、26米、还是48.9米、23—30米、33米等的认识尚不能先入为主的给予确切的答案。
  有关地宫的结构,文献记载中惟一可验证且已验证的是关于水银的记载,而地宫中水银是如何表现江河湖海,四渎百川及五岳九州这一饶有兴趣的问题,目前尚不清楚,而地宫中的其他内容亦待日后解决,正是地宫中有如此一系列悬而未解的疑团才使得秦始皇帝陵成为大家谈论的一个兴趣点。
  (三) 撩开秦陵城垣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帝陵园是按照都邑的建制设计的,整个城垣由内、外两重构成,两重城垣都呈南北向的长方形,相互套合,平面呈“回”字形。时至今日,历经2200多年的血雨腥风、时事动荡,昔日高大的城墙建筑,除南内城垣仍有局部残留外,其余的地面上已经荡然无存。经考古工作者钻探测量,内城长1355米、宽580米,周长3870米,占地面积78.59万平方米,计有1178.85亩,墙基宽8.4米。内城的中部由东向西有一条长330米、宽约8米的夯土隔墙,将内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半部分南北长670米,北半部分南北长685米,东西宽均为580米,占地面积分别为39.73万平方米和38.86万平方米。内城北半部的中间又有一条南北向、宽约8米的夹墙(复道),将内城北半部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南北长670米、宽330米,西部南北长670米、宽250米。内城垣目前共发现6座城门,东、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北墙垣上有两门,内城中部东西向隔墙上有一门。2000年5月,考古工作者对内城南城垣基址进行了试掘,发现了当时墙垣内外的散水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构件,显示了当时紧贴城垣内外建有廊房。硕大的建筑材料及散水基址表明了当日城墙建筑的宏伟与高大。而最近的勘探资料又在内城的东门发现有3个门道,中间门道略高于两侧。另外,最近的钻探显示出内城东、西门阙可能为最高规格的三出阙,果真如此的话,其将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三出阙。
  秦始皇帝陵封土位于内城的南区中央,几乎占据了内城南区三分之二的面积,内城北半部,在隔墙西部密布有一排排的地面建筑,经过对保留的建筑基址的发掘,认定为陵园寝殿的附属建筑——便殿遗址;在内城北半部的东区,钻探发现多座墓葬。
  陵园外城是一南北长大于东西宽的近长方形夯土城垣。在考古钻探出外城的四角后,经GPS定位测量,外城西墙长2188.378米,东墙长2185.914米、北墙长971.112米、南墙长976.186米,面积2.13平方公里,基本呈南北向的长方形。
  外城垣的墙基宽度为7.2米,小于内城垣,或许反映了内城墙可能高于外城墙。目前残留的内城南墙垣中间一段尚高出地面2米左右,夯层清晰整齐,厚5—7厘米,当地群众称其为“南门疙瘩”。外城西南角的墙基基本完好,钻探所示的直角形折角比较清楚。目前在四面城墙中央钻探各发现一门,东门门址已经过钻探确认,在东、西、北三门址上发现了柱础、门蹲石、残瓦片和红烧土块等建筑遗物,表明了当时城门上有建筑并被火焚的事实。
  (四) 陵寝建筑之谜
  蔡邕《独断》中说:“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像生之备,皆古寝之意也”。《三辅黄图》记载汉高祖刘邦的“高园,于陵上作之,既有正寝,以象平生正殿路寝也;又立便殿于寝侧,以象休息闲晏之处也”。可见,至迟到汉时,陵园中设寝殿、便殿已成定制,寝殿作为墓主灵魂日常起居饮食的处所,里面设置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如同世间,在寝殿内,由侍人日上四食供灵魂享用,庙内每年祭祀25次,便殿中每年有四次祭奠。而秦始皇帝陵园内有没有这种用于祭祀的建筑呢?
  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园内城北部、封土北侧发现有一处大面积的地面建筑,面积为3524平方米,有学者认为是寝殿基址,此建筑南距封土53米,平面近似方形,南北长62米、东西宽57米,周围环有回廊,中间有高台殿基,回廊部分宽3—5米,宫殿的廊前门厅南北长15米、宽1米。正殿内有用青石板铺成的石台阶,在夯土台上修建地面,叠铺四层河卵石,上铺一层2厘米厚的泥土,其上再铺一层线雕菱形纹石块,墙壁用夯土筑成,外涂粗泥,其上再覆细泥一层,然后涂刷白垩。这组建筑由主殿、侧殿、回廊、门道几部分组成。从建筑材料和结构上可以看出是非常考究的。
  另外,在上述建筑基址北侧75米处,1977年3月,临潼县博物馆配合农民平整土地清理了东西向“一”字排列的四座房址中的三座基址。其中二号建筑遗址保存较好,由主体建筑与门道两部分构成,坐东面西。主体建筑南北长19米、东西宽3.4米,面积64.4平方米,四周残存26—40厘米高的墙壁,墙体用直径8厘米的圆夯夯打而成,夯层厚6—8厘米,墙面用细草泥抹光。室内地面经过夯打,坚硬光滑。门道位于主室的西侧,长5.3米、宽1.6米,由门口阶墀、踏步和甬道三部分构成,两侧贴有青石板和壁柱。主室的北半部有一长25米、宽0.5米的片石铺就的甬道通向室外。遗址内出土有铺地或镶贴墙面的大量青石板、铁铺首、铁栓板、中间断面为覆钵形的鸱尾,以及长53.5厘米、宽16厘米的筒瓦,高48厘米、直径达61厘米的夔纹瓦当,显示了原本建筑的宏伟与华丽。
  1995年3月,考古工作者又于上述两处建筑遗址间发现了一组六座建筑,北与上述四号建筑相距2米,西与西内城垣相连,面积约4800平方米。其中保存较好的四号建筑是坐南面北的廊院式四合院建筑。东西长28米、南北宽14米,四周设有廊房,北边辟有一门。廊房内发现带有榫卯的青石壁柱,东廊房基础下还发现南北向排列的五角形下水管道,廊房内地面首先于夯土地面上施一层薄薄的草拌泥,其上再抹一层细泥,细泥层烘干后其上涂刷一层类似于现代地板漆的深红色涂料。在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20米的五号建筑遗址南边和东边,清理出一道片石散水,出土物除建筑材料外,还发现几块彩绘陶俑残片及10余枚铁铤铜镞。据此发掘者认为陵寝建筑中可能放置有武士俑。六号建筑面积最大,其东西残长近80米、南北宽约10米,南北两侧均有鹅卵石铺就的石散水,散水外又有砂石铺砌的凹形排水沟,同时于基址北侧还发现一排4个55厘米见方的石柱础,间距仅1.15米。种种迹象或多或少向人们展示了当时建筑物的奢华与宏大。
  对于上述发现,专家们不能确切地说明哪一个是寝殿,哪一个是便殿,但确属陵寝建筑无疑。但要恢复当时秦始皇帝陵园内的便殿、寝殿的建筑全貌,就目前的考古材料还显得单薄,而对于当年渗透着威严的那套繁缛的祭奠礼仪程序,则更是无从知晓了。
  (五)飤官遗址的发现
  秦汉官制中有“奉常”一职,专门负责宗庙礼仪事务,其属官有太乐、太祝、食官,其中的食官负责寝园的膳食。秦汉之际,供奉皇帝灵魂的祭祀活动十分繁杂,《汉书·韦贤传附韦玄成传》有:“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上四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加上各级管理人员及仆从,食官所负责的日常工作任务是非常繁重的。在秦始皇帝陵园西侧的内外城北部,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几处夯土建筑遗址,分布的范围较大,从现今的临马公路南侧向北到晏寨村,地下全是建筑基础,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1981年和1995年曾清理发掘了建筑群南端的部分遗址,在出土的一批饮食器上刻有“骊山飤官”、“骊山五斗崔”、“骊山飤官左”、“骊山飤官右”等陶文,从而使我们可以确切地知道,秦始皇帝陵园是有飤官建筑的。
  1981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一组比较完整的房屋基址。基址位于内外城之间西门北至临马公路间,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180米,在清理的部分基址中,发现有3处较完整的房屋基址。东侧房屋紧靠内城西墙,坐东面西,西边有廊,廊前有用碎瓦片铺设的散水。面阔五间,室内进深4.5米,每间宽4米,室内地面经夯筑,坚硬平整。南侧房屋夯土台东西长37米、南北宽4米,夯土台上有一深0.4米、东西长28米、南北宽4米,总面积达138.5平方米的东西向凹槽,槽内铺有自然石块,其上有三道木梁,梁上铺木板,西端有渗水井一眼。西侧建筑室内南北长3.6米,东西宽3.1米,北边留有1米宽的门道,门两旁有方形石础。在保存较好的东侧房屋基址中清理出的陶罐上刻有“骊山飤官左”、“骊山飤官右”等陶文,证明这组建筑基址当为飤官建筑遗址无疑。
  1995年,为配合秦始皇帝陵前临马公路拓宽工程,考古工作者又发掘了一座坐北面南、东西长31米、南北宽4米的建筑遗址,遗址北墙夯土残高40厘米,由南北向夯土隔墙的数量分析,该遗址面阔五间,进深近4米。按其位置当属飤官建筑遗址之一。
  另外,考古工作者还在上述建筑基址的南北两侧与西侧,探测出当属飤官建筑的另一组遗址,如此规模的飤官建筑群遗址,不难想像当日秦始皇帝陵园内祭祀活动的盛大,它与陵寝建筑一起,映衬在巍峨耸立的骊山脚下,其规模与气势是中国古代任何一座帝王陵墓都无法比拟的。
  (六)发现于鱼池的建筑遗址
  《水经·渭水注》上一段:“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汙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从而使大家对鱼池便有了一种莫名的神秘感。时至今日,在始皇陵以北约两三里的鱼池堡一带,有一处较大范围的低洼地带,在这一地带形成面积较大的水库,这里是否为当时所谓的鱼池遗址已无从考证。但考古工作者曾于20世纪80年代在鱼池附近发现了建筑基址,或许可以证明这一地可能为秦之鱼池遗址。
  建筑遗址位于秦始皇帝陵北侧的鱼池堡、吴东、吴西一带,南距外城垣1300米。遗址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达百万平方米,在鱼池遗址的东北角,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00米、残高2—4米连绵不断的夯土墙垣,垣墙范围内有多处房屋建筑基址,清理中发现了下水管道、水井、灰坑以及大量的瓦当、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另有刀、戈、矛及铁斧、铧、铲、锄、插等工具和半两钱等。在陶器上发现了大量的陶文,内有官署名和人名,如左右司空、北司、宫水等少府的属官,反映了陶器为中央制陶官署的产品,有的在人名之前冠有县邑名称,这说明因秦始皇帝陵工程之需从全国各地征召了大批陶工的事实,验证了历史文献对这一情况的记载。
  遗址中出土文物的内涵显示出其时代为战国晚期至秦统一阶段,考古学者认为它可能是秦的步寿宫(据《三辅黄图》载:步寿宫在新丰县步高宫西),“而鱼池遗址的位置、文物、内涵与步寿宫址颇合”,因此秦始皇帝造陵时可能利用原宫殿遗址,并扩建修葺,作为修陵时的官邸建筑。
  (七) 防洪堤遗址
  骊山蜿蜒起伏,峰谷相间,山谷呈南北向,每当暴风雨来临时,山上的洪水夹杂着砂石从南边的骊山山谷间奔流而下,从而在骊山北麓形成一块块的冲积扇。始皇陵就建于其中的一块冲积扇上。为了防止骊山洪水冲击始皇陵,当时的建设者们于秦始皇帝陵南侧的大水沟前筑起了一道防洪大堤,使“水过而曲折,东注北转”(《水经·渭水注》),从而使始皇陵园免遭水患。
  防洪堤从大水沟西侧的山脚开始,至秦兵马俑博物馆前的王硷村与三任村之间止,呈西南、东北向,全长约3500米,现遗迹仍存,残长1000米,宽约40米,系用含大量砂石的土夯筑而成。从而将秦始皇帝陵南的洪水阻挡向东北流至三任村西,再往北流至西黄村一带,转而西折,从K0007陪葬坑(即青铜水禽坑)以北的水沟流向鱼池一带,继而注入渭河。这种设计从而使秦陵封土与各种陪葬坑、陪葬墓以及地面建筑免于水患。但后代不知从何年开始,洪水冲垮大堤,在下陈村南与王硷村西形成两个缺口,如今这一带的地面上遗留有大量的砂石,显系洪水冲击所留。另外K0007陪葬坑东端遭遇洪水冲刷将坑体一部分破坏,显示当为后代冲破大堤的洪水所作。

秦始皇帝陵与兵马俑/孙伟刚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