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陵风貌 > 建筑概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地面城垣

徐卫民


  据钻探得知,秦始皇陵有两重城垣,除南边的内外城垣仍有局部残段存留地表外,其余仅在地下存有墙基。内外城垣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内城长1355米,宽580米,周长3870米,外城周长6321米。①两城虽然套合,但内城的位置稍为偏南偏东一些。内城的中部由东向西有条长330米、宽约8米的隔墙把内城分为南北两区。内城的北区又有一条南北向的宽约8米的隔墙,把北区分成东西两部分,这样就在内城东北角形成一个长695米、宽330米的周长2050米的小城。
  内城垣目前共发现有六个门。南、东、西三面各有一门,北面有两门,中部东西向的隔墙上有一门。南边的门址仍高出地表2米-3米。墓冢位于内城的南部。外城的四面各有一门,其中南北两门两两相对,在南北轴线上,门址上堆积着大量瓦砾及红烧土、灰烬,证明原来有两门阙及角楼建筑。外城的西门台基仍存在,其上堆积着厚1米-1.5米的瓦砾及红烧土等遗物。瓦有筒瓦、板瓦及各种云纹瓦当。筒瓦、板瓦及瓦当之上多有戳印模压的“寺水”、“宫水”、“左水”等陶文,内城西门址上曾出土刻有“甲百”字样的石门槛,而南门台基至今仍高出地面3米有余,远看似座小丘,明代人都穆在其《骊山记》中讲到秦始皇陵园时“自南登之,二邱并峙。人曰:此南门也,右门石枢,犹露土中”。这里的二邱即指始皇陵内城南门外的门楼遗址。
  据探测,其内城门址墙基一般宽8.9米,据勘探内城的东门有三个门道,中间门道略高于两侧,外城门宽12.2米,附近均有大量建筑材料及红烧土,要不是项羽一把火烧掉始皇建筑。其一定是巍峨宏大、气势非凡的。同时在东区南墙上原有南北出檐骑墙式的长廊建筑,迄今遗迹仍存。1972年冬,在陵园外城北门附近的毛家村南的一块青石板下发现了一柄铜钥匙,重约半斤,造型奇特,上有篆刻“北门钥”三字,说明陵园的门平常是上锁的。
  陵园外城是一南北长大于东西宽的长方形夯城垣。其具体尺寸曾做过几次测量,略有差异,1999年8月,在考古钻探出外城的四角后,经GPS定位测量,外城西墙长2188.378米,东墙长2185.914米,北墙长971.112米,南墙长976.185米。城垣的外侧可能还有廊房一类的建筑。外城垣的墙基宽度为7.2米,小于内城垣,可能反映了内城垣高于外城垣的事实。②
  以前对始皇陵有两重城垣似乎已成定论。但当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发现及河北战国中山王陵铜版兆域图出土后,对始皇陵有几道墙垣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山王陵兆域图上刻有内外两重“回”字形的墙,而文字注明为“内宫垣”、“中宫垣”,以此推之,必有“外宫垣”,但“外宫垣”没有在铜版兆域图上出现,而正好兆域图上的墙垣和始皇陵的内外城完全相同,因此学者们不得不考虑秦始皇陵的第三道垣域即“外城垣”了。恰好在秦兵马俑坑以东发现一双门阙遗址。这样以始皇陵的封土顶点为基准,向东西南北各延伸3750米,则南到骊山,北到新丰塬,东到鱼池水,西到赵背户村西边的古河道,山、塬、河形成一个长宽各为7.5公里的自然屏障,在此范围内,历年来不断发现秦代的遗迹、遗物。如东边的兵马俑坑,西边的窑址、石料加工场遗址,南边的防洪堤,北边的动物坑、七号坑、鱼池等,均在此范围内,对于千古一帝秦始皇来说,一生好大喜功,其来世空间一定会修造得非常宏大。我认为当初建秦始皇陵时就未规划外城垣,随着国力的强大,秦始皇的权力愈来愈大,对其陵墓的要求越来越高,将无止境的修下去,要不是秦始皇50岁去世,陵园还会更大。
  注解: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秦俑博物馆编著:《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1999),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秦始皇帝陵与兵马俑/孙伟刚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0

秦公帝王陵/徐卫民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