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参考书架 > 秦陵陶俑叙春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二 秦代官职

张宁


  这个坑的设置,很自然会使人联想到秦中央政府官员。政府官职设置,是一个国家秩序的保障。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处理政务,由皇帝直接领导。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统领百官,辅助皇帝掌管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金印紫绶,俸禄万石。这个官职自秦朝开始设置,以后很少变动。当官的人都要佩带官印,把官印装在腰带里,将绶带垂在腰旁。印的质料有金、银、铜、玉等。绶是一条宽宽的并织有花纹的丝带,用颜色来区分官位的高低。在当时,最尊贵的是金印紫绶。
  2.太尉,是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金印紫绶。后代这个职务时有时无,一般设此官职时都和军事有关。
  3.御史大夫,是秦代中央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银印青绶,负责监察百官,辅佐丞相,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管理国家重要图册、典籍,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属官有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御史。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御史大夫和丞相可以互相制约,不会产生大权独揽的问题。
  九卿的俸禄一般都为二千石,分别为: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有丞。主要是祭祀,祭天、祭地、祭祖先,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有丞。郎与廊同假字,秦时宫殿里面不能有带兵器的侍卫,侍卫们都是站在外面走廊听候召唤的。属官有负责谏议的大夫,没有定员,少则几人多则数十人;供奉宫廷、等待受职的郎;负责宾客迎送、接受群臣奏事的谒者;期门、羽林等负责安全警卫的人员。所以郎中令是有分工的。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保护皇宫内的安全。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皇帝出行时车队的安排,随从人员的多少和位置,都由太仆负责,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设两丞协助工作。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有车府、路軨、骑马、骏马四令丞。赵高就当过车府令。《史记·秦始皇帝本纪》中有“中车府令赵高”的说法。车府令随侍皇帝,从而有很多接近皇帝的机会。秦始皇帝第五次出巡时就是赵高随侍,这样才有了沙丘谋篡的发生。
  5.廷尉,掌管司法的最高长官。负责法律修订和刑狱案件的审判工作。有廷尉正和左右监各一名,俸禄都是千石。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后代名称常有改变。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具体职务是掌握皇族的名籍簿,分别他们的嫡庶身份或与皇帝在血缘上的亲疏关系,每年排出同姓诸侯王世谱。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有两丞。后代名称有改变。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凡皇帝的衣食起居、医药供奉、器物制作等皆在其属下,因此是宫廷事务的总管。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太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卢、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十六官令丞等。
  除了常设的九卿,《汉书·百官公卿表》里记载秦代还有一些官职设置,简单罗列如下:中尉,掌徼循京师,有两丞、侯、司马、千人。将作少府,掌治宫室,有两丞、左右中侯。詹事,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又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长丞。诸宦官皆属焉。典属国,掌蛮夷降者。主爵中尉,掌列侯。监御史,掌监郡。郡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
  秦是鼓励人们积极地建功立业的,所以专门设立二十等爵位制来论功行赏,按级别分为:
  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
  地方官员系统为郡、县、乡、里。
  郡有郡守,为郡的长官,郡尉为郡中的武官。
  县令、长,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
  大概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一般方圆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
  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

秦陵陶俑叙春秋/张宁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