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下军阵 > 发掘始末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陵地宫之谜

袁仲一


  地宫的面积及深度
  地宫,俗称地下宫殿,是放置棺椁和陪葬物品的地方。《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为防止修陵的工匠将地宫内的秘密泄露,“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为防止后人盗掘,“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秦始皇陵地宫内的情况,无人知晓,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人们非常感兴趣而又不易索解的谜。尤其是兵马俑坑发现后,在世界上掀起了秦俑热,人们探讨秦陵地宫之谜的热情更高。1985年英国爱丁堡市给中小学生出了一个知识竞赛题:秦始皇陵的地宫是什么样子?可以用绘画、模型、文字等各种方式表述。优胜作品将放博物馆内陈列,优胜者可免费到秦始皇陵、兵马俑旅游。
  自1974年秦俑考古队进驻秦俑工地后,也一直把秦陵地宫之谜当做一个重要的问题,进行考察和探讨。
  关于地宫的面积:1979年5月至7月,秦俑考古队在陵墓的现封土周围进行钻探时,在距现地表2.7—4米深处发现了地宫的宫墙。宫墙南北长460米,东西宽392米,周长1704米。墙体高和宽各约4米,是用未经焙烧的砖坯子砌筑的。宫墙的四面有门,东边有五个门,其余三边各有一个门。门宽约12米,有斜坡形的门道,门已用夯土填实。四周宫墙环绕的范围就是地宫。地宫的平面近似方形,面积180320平方米。关于秦始皇陵地宫周围有宫墙环绕之事,不见于任何文献记载,为考古史上首次发现。地宫面积之宏阔,超乎人们的想像,是中国和世界帝王陵中无与伦比的。我们在始皇陵园共钻探了约十万个探孔。探孔的深度一般5—8米,最深的达26米。26米深的孔位于陵墓封土的东侧,打这个孔用了十天的时间。铲子下去后,一个人提不起来,要两个人用木杠抬才能把铲子拔出来。
  关于地宫的深度:古文献上有的说“穿三泉”(《史记·秦始皇本纪》),有的说“下锢三泉”(《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三泉,即三重地下水,是说地宫的中心部位挖得很深,已至地下水。但至水究竟是多深?
  1982年,我们在始皇陵封土西北角的内外城垣之间,清理秦代水井一眼,测得当时的地下水位距现地表约16米。然此处较地宫处的地面低约7米。因此地宫附近的地下水位当在23米左右。《汉旧仪》说,天子的陵墓“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十三丈约为30米,因而,我估计地宫的深度约在30米左右。
  地宫的中心部分深及三泉,是采用什么方法把泉水堵住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陈明等三位科学家在《应用于考古学的非破坏性探测和层析X光摄影学》一文中说:秦始皇“陵墓中有四个青铜铸成的环状物,其中三个用来封闭地下河流,一个构成墓室本身。这些青铜的重量可达万吨。”(《谈论》第六号,1985年1月25日出版)把“三泉”理解为三条地下河流,显然是不正确的。至于用青铜的环状物来封闭地下水,不知何所据,仅是个大胆的设想,没有史实依据。关于封堵泉水的方法,《汉旧仪》说得很清楚,“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致其丹漆”。就是用带有花纹的石头(大理石)镶砌,并涂以红漆,从而把泉水封堵,不致涌入墓室。
  地宫的结构
  关于地宫的结构,即地宫的平面和立体布局情况,我们曾试图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予以了解。90年代初,请西安地质学院用电磁法对始皇陵内部的情况先后做了两次测试,绘了两张电磁波的反应图。对这两张图的图像如何解释,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
  从古墓葬的考古资料来看,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的大型墓葬的墓室,都是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土圹。土圹上大下小,中腰有多层台阶。如凤翔的秦公一号大墓的土圹有三层台阶,咸阳杨家湾西汉大墓有五层台阶。棺椁放在土圹的中心。秦公一号大墓的椁室分为主藏椁和附藏椁。主藏椁内放棺木,附藏椁内放置随葬物。
  秦始皇陵地宫的结构,应该和前代大型墓葬的墓室结构近似,即多层台阶式的近似方形的土圹。在土圹的四周建造宫墙,宫墙的四面有门,东边五个门,其余三边各一个门。土圹的中心有放置棺的主藏椁,以及一些放置随葬品的附藏椁。主藏椁象征着秦始皇生前住的咸阳宫,附藏椁象征着咸阳宫的附属宫殿,即《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说的始皇陵墓中的“宫观百官(馆)”。
  地宫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说:“石椁为游馆。”颜师古注:石椁为游馆者,“多累石作椁于圹中,以为离宫别馆也。”后世人多据此认为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是用石头建造的。另外,还有人认为墓室是铜制造的。如前面提到的陈明等三位科学家说:“陵墓内有大量的青铜构件,如环绕墓室的青铜墙壁,青铜拱顶。”从考古资料来看,凿山岩作为墓室的石室墓汉时已出现,但用石头叠砌的石墓室要迟到东汉时才有。因此,说始皇陵是累石作椁室的设想是值得怀疑的。用青铜构件作墓室,亦是无根据的猜测。春秋战国和秦、西汉时的大墓,墓本上都是木构的椁室,秦始皇陵园内的一些陪葬坑也都是土木结构。始皇陵地宫内的结构应是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才较合理。
  关于地宫顶部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汉旧仪》说,秦始皇陵地宫扣之空空,如下天状。”意思是说地宫的规模很大,扣摸不到边沿,犹如空旷的天际。后人据此说始皇陵地宫的顶部是用砖石建造的圆形的穹隆顶。
  从建筑技术发展史来看,拱形顶出现于西汉时期,且多为规模不大的墓室。秦始皇陵的地宫规模宏大,用砖石砌筑拱形顶是不可能实现的。应该是木构的平形顶,用叠木法可以做得微曲,以象征天圆地方。
  地宫内的水银河
  秦始皇陵地宫内以水银为江河的问题,见于如下几种文献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注;“上画天文星宿之象,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九州,具地理之象。”
  这些记载的可靠性如何?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人们都颇感兴趣。为了验证这一问题,秦俑考古队与中国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合作,于1981年12月采用勘查地球化学中的汞含量测量技术,对秦始皇陵做了初步测量。在始皇陵封土上布置了三条南北向测线及一条东西向测线。以10米的间距在30—60厘米深处采集土壤样品,立即密封,然后送到实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陵墓封土的中央部分有强烈的汞异常反应。
  1982年5月,再次对始皇陵封土进行细致测量,加密测线,采用10×10米的网格采集土样。并扩大测量范围,其中的数条测线向纵、横方向扩展延伸为7.5公里。测试结果,仍然是陵封土的中央部分有极强的汞异常反应,面积达12000平方米,含汞量的变化为70—1500PPb。测量的结果表明,秦始皇陵地宫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说法,好像是可信的。晋王嘉《拾遗记》说,水银做的江河大海中,“以沙棠沉檀为舟楫,金银为凫雁,以琉璃杂宝为龟鱼,又于海中作玉象鲸鱼。”这恐是凭空编造的附会之言,不可相信。水银是从朱砂中提炼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数世,家颇不赀。”古代四川,贵州均盛产朱砂。始皇陵内的大量水银可能来源于上述地区。水银是剧毒物质,具有防腐的性能,始皇陵内的陪葬物品可能保存状况较好。
  地宫内的天文之象
  秦始皇陵地宫内有天文图像,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但记载比较笼统,仅说“上具天文”,未具体描述天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后来的一些记载多属志怪小说家之言。如《三秦记》说:“始皇冢中,以夜光珠为日月,殿悬日月珠,昼夜光明。”(见《太平御览》卷八百七十引)晋王嘉《拾遗记》说:“衔火珠为星,以代膏烛。光出墓中,精灵之伟也。”这显然是不可靠的夸张揣度之词,那么大的夜明珠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已发掘的古代墓葬中也从来没有发现过以夜明珠为日月星辰之象的。
  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渭水注》注:“上画天文星宿之象。”汉唐时代墓葬的天文图像已发现很多,都是采用绘画形式表现太阳、月亮及星宿之象。在圆盘形朱红色的图中画只金乌以表示太阳,在朱红色图中画个玉兔以代表月亮,在日、月之间的天际画各种星宿。秦始皇陵地宫内的天文图像应与之相似。
  棺椁及陪葬物
  古代棺椁的用材和数量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天子的棺椁用柏,诸侯用松,士用杂木(见《礼记·檀弓上》孔颖达疏)。“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士再重。”(《庄子·杂篇·天下》)秦始皇的棺椁用的应为柏木,有棺椁七重。在棺椁之外还应该有“黄肠题凑”,即用柏木的黄心做的短小枋木累砌于棺椁之外,木头的一端朝向棺椁,故曰题凑。像北京大葆台、长沙象鼻山一号墓等汉墓的发掘,为古代葬制中的黄肠题凑的葬仪提供了实物例证。
  《汉书·贾山传》说:“被有珠玉、饰以翡翠”,是说秦始皇的尸体穿着“金缕玉衣”,此说大体可信。《汉旧仪》记载:“帝崩,含以珠,缠以缇缯十二重。以玉为襦,如铠状,连逢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玉为札,长一尺二寸半,为柙。下至足,亦缝以黄金缕。”皇帝的金缕玉衣至今还没有出土。汉墓中已出上了几件王侯的金缕玉衣。如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及其妻窦绾墓各出土金缕玉衣一件。玉衣可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用金丝编联玉片而成。秦始皇的金缕玉衣的形制和编缀方法应与之相似。
  关于秦始皇陵内的陪葬物,《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奇器珍怪徙臧满之。”此说比较笼统,反映了司马迁文风的严谨。因为墓中究竟埋藏了什么样的珍奇异宝,谁也不清楚。自司马迁之后,一些志怪小说加以铺述夸张,变成了神话故事。如晋正嘉《拾遗记》说:“破郦山之坟,行野者见金凫向南飞至淫泉。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张善为日南太守,郡民有得金凫以献者。善博识多通,考其年月,是秦始皇陵中物。”类似记载还有很多,只能作为演义的故事对待,不能作为信史。
  地宫上部的封土
  秦始皇陵地宫上部有高大的封土堆,远望像一突兀拔起的山岭。其形状为平顶的四方锥体,中腰有两个缓坡状的台阶,形成三层阶梯。《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说:“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秦时一尺约为23厘米,五十丈即115米。秦汉时一里为414米,五里约为2076米。
  始皇陵现存的封土,经过两千多年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切削,较原封土已缩小了许多。秦俑考古队对始皇陵原封土进行了钻探,发现原封土的基部近似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周长2000米,与《汉书》所说的“周回五里有余”的数值相似。
  始皇陵封土的现高度,站在封土的北边沿测量为52.5米,比原高115米相差62.5米。经过两千多年风雨的侵蚀,封土会大量流失,但流失的数量如此巨大难以想像。我曾做过计算,把封土流失后堆积在附近的厚一至四米的土,再复原到现封土堆上去,也远远达不到115米的高度。
  始皇陵所处的地形是南高北低,中间高左右两侧低。测点稍变则对陵高的测值就不同。秦汉时代人们的测点可能与今人的测点相异,因而才会造成上述巨大的差异。如果把测点移到陵园内城北墙的中部测量,则现封土高为77米。如果把测点移到陵园外城北墙的中部(即北门)测量,则现封土高87米。前一个测值比原封土低38米,后一个测值比原封土低28米。前一差值仍显得较大,后一个差值比较合理。经过两千多年风雨的剥蚀,原封土减低28米是完全可能的。从陵园外城的南门和北门之间画一直线,恰好通过封上顶端的中心,即三者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因而我认为陵原高五十丈(115米)的测值,是以外城的北门处作为测点测出的。
  原高五十丈的测值,包含了地势南北高差的因素在内。经钻探获知,秦代时封土与北门两处地势的高差为32米(现在的高差为34.5米)。去掉地理条件的因素,当时封土的实际高度为83米。折成秦尺为360.87尺,即陵封土的实高为三十六丈。秦代尚六,三十六正是六的倍数,是个吉祥的数字。
  近些年来一些报刊杂志和其他出版物上,关于秦始皇陵封土现高度的说法十分紊乱,有近十种不同的数字。其中最低者为43米,最高者为76米。造成紊乱的原因是各人的测点不同。应把测点统一起来,不然让人无法适从。测点最好与秦汉人的测点一致,即定在陵园外城的北门。封土原高115米,现高87米;去掉地势因素,割土原高83米,现高52.5米。
  秦始皇陵是否被盗
  秦始皇陵是否曾被大规模盗掘,是秦俑考古队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自1974年以来,我们进行了多次系统的调查和钻探。勘查的结果简记如下:
  陵墓的封土:封土系用土夯筑而成,夯层厚高为20—60厘米,层次清晰。从东边的断面观察,封土中间部分的夯层呈下陷的弧形,说明封土下地宫的中心部分已塌陷,可能是地宫内的木构架腐朽造成的。塌陷部分夯土的上下叠压关系未见扰乱。在封土的顶部和第二阶梯有宽70—100厘米、深约80厘米的壕沟,据当地农民讲这是1949年前国民党军队挖的战壕。封土西侧中部有农民挖的看庄稼用的小洞穴一个。封土的四周被农民平整土地时切削成断崖,东边的断崖高三四米,其余三边断崖高一两米。除上述情况外,未见封土有人为的严重破坏现象,也就是说封土的保存状况良好,尤其是土层叠压关系不乱。
  封土下的遗迹:在封土的四周进行了仔细钻探,发现压于原封土下的一些陪葬坑。封土的西侧有三个大型陪葬坑;封土的北侧有一个大型陪葬坑和一组六个小型陪葬坑,封土的东侧和南侧各有三个大型陪葬坑。这些陪葬坑除北侧的六个坑面积较小(25—105.6平方米)外,其余都在200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面积达5544平方米。上述十六个陪葬坑环绕于地宫宫墙的四周,保存状况良好,未发现盗扰的迹象。例如已试掘过的铜车马坑,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每乘车上的金银饰品就达七公斤。如此珍贵的陪葬物没有被盗扰,仍保存完整。
  在地宫周围发现的地下宫墙,周长1704米,保存基本完整,未发现人为的破坏现象。宫墙四面的门用夯土封堵,仍完好无损。
  在封土的东北角及封土的西侧边沿,各发现一个小型盗洞。盗洞呈椭圆形,直径80—90厘米,距现地表约9米。盗洞位于地宫的宫墙以外,没有进入地宫,距地宫的中心部位还有200—250米。
  始皇陵的地宫内经检测有极强的汞异常反应,面积达12000平方米。汞异常高的含量点比较集中并有规律,似可以说明地宫内的汞没有经过大规模地扰动和焚烧。汞的熔点为零下38.87℃,在常温下液体也极易挥发,如始皇陵地宫经过大火焚烧,则汞将不会大量存在。汞是剧毒物质,人吸入一定量的汞蒸气会死亡。人要进入始皇陵内盗掘陪葬物是相当困难的。
  始皇陵园的被破坏情况:始皇陵园的地面上原来有大量的宫殿建筑,如大型的寝殿、便殿及许多附属建筑群,还有城门的门阙,城四角的角楼等,已全部被大火焚烧。至今这些遗址上仍堆积着很厚的残瓦片及红烧上、灰迹等物。根据地层堆积情况分析,这些建筑是同时毁于一场大火,时间约为秦王朝末年。另外,陵园内的一些陪葬坑,如兵马俑坑、石铠甲坑等,均遭人为的盗扰和焚烧,破坏十分严重。
  上述是秦俑考古队二十多年来,对秦始皇陵调查、钻探、发掘所获得的一些基本情况。根据已知的种种迹象,大体可以获得这样的认识:没有发现秦始皇陵地宫有被大规模盗扰的迹象。在地宫的外边发现有私人挖的小型盗洞,但未触及地宫。始皇陵园内的地面建筑和一些陪葬坑曾遭人为的盗扰、焚烧等严重的破坏。
  秦俑考古队的调查结论,与两千多年来人们的传统看法不同。历代都认为始皇陵曾被项羽的军队大规模盗扰;后来又有人说,一个放羊的孩子持火至墓内找堕入墓穴的羊,失火把墓内的东西烧光。
  关于项羽盗掘始皇陵的问题,最早见于《史记·高祖本纪》:“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汉书·高帝纪》的记述大致相同。至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渭水注》则变成了“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后人基本上都沿袭此说。
  《史记》、《汉书》说项羽“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这句话出笼的背景是:楚汉战争正相持未决。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相遇于广武(今河南荥阳县东北)战场上,项羽欲与刘邦独战,刘邦不应,不与之斗力,而与之斗智。刘邦列举项羽十大罪状,其中的第四条就是“掘始皇帝冢”。在这种非常的情况下,刘邦骂项羽的话可信程度是值得怀疑的,《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说,始皇陵“外被项籍之穴,内离牧竖之祸”,意思是,始皇陵外面的陵园建筑被项羽焚毁、破坏了,而陵墓内则遭受牧羊孩子失火烧其椁藏的祸灾。这与《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的说法不同。《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都没有记载项羽掘始皇帝陵,而仅说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始皇陵园的建筑被项羽焚烧、破坏,与考古发现相符,刘邦说项羽“掘始皇帝冢”的话不足信。
  至于郦道元《水经·渭水注》说,项羽“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有点近似志怪小说家之言。始皇陵内陪葬的珍宝虽多,也不会用30万人搬运了一个月还搬不完。如果用三十万人挖始皇陵,那么陵墓的封土就会被严重扰动,甚至被挖光。今日我们就不可能再看到夯层清晰、保存状况良好的封土堆了。
  关于牧儿亡羊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其后的一些书籍多沿用此说并加以铺张。如郦道元《水经·渭水注》曰:“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三辅故事》:“牧羊儿堕羊冢中,燃火求羊,烧其椁藏。”(《太平御览》四十四引)《三秦记》:“始皇葬骊山,牧羊童失火烧之,三月烟不绝。”(《太平御览》八百七十一引)
  牧儿亡羊,“羊入其凿”,凿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穿治墓圹埋藏东西时留下的通道,二是盗墓者所挖的洞穴。从考古资料可知秦始皇陵的墓道全用夯土填实,没有留下空洞,这也是秦汉及其以前墓葬的共同做法。羊是不可能从原来的通道进入墓室的。至于说羊是从盗洞堕入墓室的,墓室深约30米,上部还有五十丈(115米)厚的封土,盗墓者不可能挖这么深的盗洞。即使挖了这么深的盗洞,放羊的孩子也进不去。即使进去了,里面缺氧,所持的火会自然熄灭,不可能把墓室里的陪葬物烧着,更不会火延九十日不灭。所以,对牧儿寻羊失火烧秦始皇陵墓的记载,只能看作是传说故事。
  当前国内外一些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都在试图探索利用最新的科学手段,来探测秦始皇地宫的奥秘。随着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秦始皇陵地宫的神秘面纱将会慢慢地揭去,始皇陵是否曾被大规模盗掘和焚毁的问题,也会真相大白。
  陵墓的封土上是否有建筑
  秦始皇陵封土上是否有享堂类的宫殿建筑,是史学界和考古界有争议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做了考古调查。
  陵墓封土的顶部为一长方形的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面积为249.6平方米。此平台光滑平整,土质为黄土夹杂黑垆土的五花土,未见任何建筑遗迹,亦未见砖瓦残片及红烧土、灰迹等遗物。
  封土中腰的两个台阶呈缓坡状,土质较松软。这两个台阶上没有发现建筑遗迹。过去曾有人说,在最下层的一个台阶上曾发现一个直径57厘米的大瓦当,据此断定封土上有建筑。这件瓦当后来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瓦当出土的确切地点是始皇陵北侧的便殿建筑遗址,被岳家沟村农民移置于封土北边的土坎上。
  考古调查的材料证明始皇陵封土上确实再无木构的宫殿建筑。在墓室顶部建享堂的制度这时已不存在,而被在墓的旁边建寝殿、便殿的制度所代替。蔡邕《独断》记载:“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皆古寝之意也。”殷周春秋时代墓上没有封土,在墓口上建有享堂作为祭祀的场所,此制一直延续到战国早期。后来随着冢墓(即墓上有封土)制的发展,墓上的建筑移之于墓侧。目前见到的最早的实物例证,是战国晚期的秦东陵,已把建筑移于墓侧。秦始皇继承了前代的遗制,于墓侧建寝殿、便殿,作为灵魂栖息之处,亦是祭陵举行上陵礼的地方。
  始皇陵周围的农民中还流传着一个传说。说秦始皇死后,他统领的军队广大官兵都非常悲伤。当秦始皇的尸体下葬时,官兵失声痛哭,每人用衣服角包了一包土从咸阳带到陵上,于是就堆积成了像座小山一样的坟丘,并说土是放在铁锅里炒过的,所以始皇陵的封土上几千年来寸草不生。
  这说明当地群众对秦始皇的看法与历代的史学家不同,对秦始皇怀有好感,所以编造了这个故事,并代代相传。秦始皇陵的封土上不长草木,倒是客观事实。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陵墓上还是光秃秃的。为防止雨季封土流失,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提出绿化陵园,并给地方政府拨款在封土上栽了一些洋槐树。树的成活率很低,一些树虽发了芽,但遭农民破坏殆尽。于是又拨款五千元,分给岳家沟村的农民买石榴树苗种植,谁种谁收。石榴树耐旱性强,适合在干燥的土壤中生长。经过十余年的培育,到1974年封土上已长满了小石榴树。如今封土上已是一片青绿,每年秋季榴花似火,果实累累,成为游人喜爱的景观。
  封土上以前不长草木的原因,是因为封土系夯筑而成,土质密度大、硬度高。另外,封土陡峭,每遇雨季水上流失严重,草木无法生长。
  秦始皇陵封土堆的用土,其来源有二:一是修建墓穴时挖出来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古人称之为“复土”,二是从始皇陵东北约2.5公里处取土。郦道元《水经·渭水注》说:“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清汙深,水积成池,渭之鱼池。池在秦始皇陵东北五里,周围四里。”经我们实地考察,今天的鱼池村与吴西村之间,地势低洼,积水很深,即古之鱼池,今之鱼池水库。此处的土质、土色与始皇陵封土上的土相同,郦道元的说法是可信的。
  这里附带说明一个问题,即始皇陵封土上原来是否植有树木?《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修陵时“树草木以象山”;《汉书·贾山传》说,始皇陵“中成观游,上成山林”;唐许浑《途经始皇墓》诗:“龙盘虎踞树层层。”据此,一般人们都认为始皇陵封土上原来植有树木。经我们反复勘查,封土上没有发现古树树根之类的遗迹。1974年在封土堆东南角的内城垣内,我亲眼看到农民平整土地时出土的已朽的粗壮的古树根,说明树木可能不是植在封土上,而是在封土的周围。

秦兵马俑/袁仲一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