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地下军阵 > 发掘始末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陵兵马俑 兵马俑的发现

张宁

   
  秦“兵马俑”的熟知度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它们已经出土30多年了,曾经带给人们的惊喜与震撼,是没有多少古代遗址和出土文物能与之相比的。
  这些诞生于2200多年前的兵马俑被誉为“奇迹”,然而“奇迹”的发现,往往都伴随着“偶然”。
  北方总是干旱的,1974年也一样。冬天过去了,干旱仍在继续,苏醒的庄稼急需水来灌溉。对于缺水的北方农村,人们常常需要挖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井来取水。生活在西安以东35公里的骊山脚下西杨村的农民,用的就是这种办法。挖这口井的工序和以往的井没有任何区别,不过很巧的是这一次挨到了一个“奇迹”的边边——挖出了一些陶人碎片——后来所称的“兵马俑”。其实,这里的人见到这些陶质人马,并不是第一次。他们和他们的前辈们在挖坟、打井时也曾碰到过这样一些陶人,但他们或不在意的把挖到的碎陶片堆积在坟墓的一角;或把它们砸得更碎弃之荒野;或心有余悸的借用桃木来驱邪,一代一代的记起与遗忘,只是没有人会想到这里会因此而热闹非凡,更没有人想到会因此而富甲一方。
  不同的是,1974年打井的人里有了有远见的人,这次的陶片没有遭遇到以前的经历,而是被报告给了临潼区(当时是临潼县)文化馆的负责人,随即有记者写了《内参》报告了国务院,在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的关怀下,兵马俑得以与考古工作者正式见面。
  惊喜是连连的。经过两年的考古勘探,接连又有两个俑坑被发现,按顺序编为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二、三号坑。这三个俑坑占地面积约50 000平方米,估计可以出土陶俑7000余尊,木质战车遗迹140多处,陶马600余匹,包括青铜兵器40 000多件,有些战车的附近还发现了鼓、钟,这应该是古代战场上用来发号施令的用具。陶俑的众多,规模的宏大,阵列的严密,在考古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1976年开始在一号坑原址上筹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博物馆建成正式对外展出。1989年9月27日,三号坑建成展出;1999年10月,二号坑正式展出,至此,这支2200多年前塑造的,象征着保卫秦始皇帝陵园的冥军——兵马俑三个坑全部和观众见面了。
  一号坑的面积最大,有14 260平方米。这么大的面积,怎么搭盖上面的顶棚呢?古代工匠有办法。他们把坑挖好,夯实地面后用青砖漫铺,在坑中等距离地用土筑起十道土隔墙,把俑坑分割为11条过道,再用木头像盖房子一样一个挨一个密密地搭在隔墙上,木头中间会有缝隙,虽然里面是没有生命的陶制兵马,认真的工匠还是给上面用席子铺好,防止灰土漏下去,再用土封好。这么大面积,想必那个封土堆也是相当壮观的。令人奇怪的是两千多年后竟然没有任何痕迹了。
  6000多件陶俑、陶马当时就是站立在这些过道里的。出土的陶俑陶马都已经破碎。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修复,曾经被泥土重压和人为破坏的残破陶片一点点地回复到了原来的位置。不同的身高体重,不同的长相表情,不同的服饰冠带,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秦代军人又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面前。现在的陶俑陶马,已经没有了当初鲜艳的颜色,没有了那些红的蓝的绿的战袍,宛如活人的面部彩绘,但这毫不影响那磅礴气势带来的震撼。
  陶俑是真实的,不只是形体制作,它们的队形也是按照军队屯聚的军阵排列的。一号坑主要由步兵和车兵组成,是一个严密的军阵,有前锋,侧翼,后卫,主体。前锋、侧翼、后卫,它们身着铠甲,持弓挎弩,如铜墙铁壁般护卫着中间38路由车兵和步兵组成的庞大的主体部队,这些士兵手执利刃,严阵以待。古代兵书讲的“末必锐,本必宏”,在这里完全得到了证实。末,指的是前锋、后卫、侧翼,他们是这个军阵的精锐,好比刀子的刃,锋利,才会有杀伤力。本,指的是中间的主阵,在人海战术为主的古代,军人的数量是取胜的必要条件。透过这些陶质兵勇,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士兵们战前忙碌地准备:彼此询问着兵器是否锋利,衣服是否够穿,相互鼓励着,彼此打气加油。有一首两千多年前的小诗: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是《诗经·秦风·无衣》,读起来令人振奋,眼前也会浮现出他们在战场上的拼杀的场面,飞驰的战车,奔跑的骏马,震耳欲聋的呐喊声。
  二号坑在一号坑以北20米的地方,面积6000多平方米。因为没有清理掉的棚木遗迹使坑中显出一种异常的宁静。当然,还有神秘。那层棚木盖着的,依然是陶俑陶马,更准确地说是散乱的碎片。经过严格地探测,专家们判定这个坑中有四个兵种,代表秦代陆军的全部:车兵,骑兵,步兵,弩兵,更形象地展示了秦军的结构以及雄厚的实力。我们用数字来说明:坑中有战车89乘,陶俑1300多尊,其中跪射俑160尊,立射俑172尊,骑兵俑116尊,战骑116匹。这些陶俑陶马按照不同的兵种布置成屯聚的军阵,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在军阵的最前方,是弩兵方阵,由立射俑和跪射俑组成。跪射俑在中间,立射俑2尊一组环绕着跪射俑。这种排列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弩兵的作用。古人讲:弩张缓慢,临敌不过三发。意思是搭弓射箭的速度比较慢,如果双方开始冲锋,到交战只可能射出去三发箭镞。那么有了这样高高低低穿插射箭的排列,就可以射出更多箭,甚至矢如雨注,敌人就不容易冲过来了。
  第二单元是车兵方阵,由64辆战车组成。每车后有3尊武士俑,是驾车的驭手及车士。如果地势够开阔,就用战车去冲击。战车的杀伤力和人战相比较,会大一些。
  第三单元是车兵和步兵方阵,有3列车,每车后除3名车士外,还有8~36尊陶俑。车兵步兵互相掩护,挺进的过程相对会慢一点,但是保险。
  第四单元是车骑方阵,排在3条过洞之中。每条过洞前是2辆战车,战车后是8队骑兵俑。骑士站在马斜前方,手牵战马。骑兵的特点是快捷,需要突袭就用骑兵。
  四个小阵看起来各自独立,都可以单独作战,当然更好的方法是各取所长互相配合去战斗,根据战情、地形的需要去运用,把每个兵种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这种方式很符合兵法中对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要求,如果真要行军对战的话,它的军事配置的信息也就在这种部署之中了。
  三号坑是秦俑三坑中面积最小的,但是却是最重要的俑坑。它位于二号坑以西,与一号坑南北相距25米,与二号坑相距120米,面积520平方米,出土陶俑68尊,陶马4匹,木质战车1乘,兵器34件。俑是与另外两个坑里一样的陶俑,区别在于排列的形式。环墙一周站立的武士,无言的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它向我们展示的是秦代指挥部的形象。站在一二号坑前,我们感受到的是硝烟战火的味道,精气神是被鼓荡起来的,但在三号坑,说话,都不由得想降低声调。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三号坑就是这样的所在。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功能却很齐全。有议事厅,前方战场的赫赫战绩,可都是从这里酝酿出来的;有祷战厅,听起来有些拗口的名字,祭祀祈祷,在当时是很重要的部门,可以通天通地。选择一个什么日子,什么时辰去进攻,这在当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关系到胜败存亡。把自己的行动告知神灵、祖先,以期得到他们无形的帮助,有神力相助,何愁不胜?这里还有一堆朽掉的动物骨骼,和一个有些残缺的鹿角,它们是用来祭祀的祭品吧,曾经寄托着什么样的愿望呢?
  那辆已化为朽木的车子,曾经往来穿梭于战场和军幕之间,传达指令,收取信息,现在也已休息了。
  这样周密的布置,谁是将领呢?没有将领。指挥部里没有将领,是有些奇怪了,但这也恰好证实了秦代临战命将的一种制度。
  我们在电影、电视剧里应该见过,发生战争后,皇帝召集满朝文武大臣,点兵命将,点到谁,谁率兵前去应战。秦代就是这样,被点到的将领去调兵,调兵凭虎符。虎筒,是一个老虎的模型,分两半,一半在地方官手中,一半在皇帝手中。皇帝决定要调哪个地方的军队,就把手中的与地方官对应的半个虎符给指定的大将,让他去和地方官验符调兵。兵马俑三个坑所反映的是秦军处于屯聚状态的样子,里面只有负责日常纪律的管理者,而没有可以调兵打仗的指挥官,所以,三号坑也就虚位以待了。
  

秦陵陶俑叙春秋/张宁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