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秦公陵区 > 雍城陵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享堂墓的营建

徐卫民


  雍城陵区内未见封土,但墓上却有建筑,是为供奉和祭祀祖先而建的房子。是寝便殿出现以前秦人祭祀先祖陵墓的一种方式,修建在坟墓之上,这种墓上建享堂从殷代就开始了。如安阳大司空村的“遗址一”、“遗址二”,妇好墓上的享堂以至到河北中山王陵上的殿堂,河南辉县固围村魏国大墓上建筑有享堂。M1墓口上发现许多春秋秦的板瓦、筒瓦。并在东墓道大端清出一排柱洞及凹字形板瓦衔接叠压的遗迹。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十二号陵园M37墓室上,钻探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墓上建筑。这对了解凤翔秦公陵区墓葬建筑形制提供了极珍贵的资料。该建筑平面呈中字形,将墓室及部分东西墓道覆盖于下。散水保存完好,东西长72.8米,散水宽1.2米,以12-15列青色卵石铺成,内高外低,便于宣泄雨水。散水铺设紧靠墓室上口的南北两侧,与墓壁平行,然后沿墓道各向东西延伸19米,在东西墓道北侧之散水,各有一缺口,宽2.8米-3.4米。在散水范围中部偏南地方,用纯净黄土夯筑一组墙垣,东西长24米,南北进深10米。从平面及规模看,与宗庙、宫寝区别较大。中心小室面积过小,可能是存放“神主”之处,推知当为享堂之类建筑。踩踏面积较厚,可能是祭奠遗痕。墓地上享堂类建筑的发现,在秦陵发展演变中尚属首次。
  

秦公帝王陵/徐卫民著.—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