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咸阳陵区 > 咸阳毕陌陵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惠文王、武王及其公陵、永陵

徐卫民


  秦惠文王和武五时期,是秦经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的时期,对内实行富国政策,对外实行强兵政策。通过连横以抵抗合纵对秦的影响,分化了东方六国对秦的进攻。从而才能各个击破,达到弱韩魏、并巴蜀、服义渠、败强楚的目的,特别是兼并巴蜀和降服义渠对秦国以后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巴蜀当时是比较富庶的,又是秦的后方,通过消灭巴蜀,“秦益富强,轻诸侯”①,并开始了“制齐楚三晋之命”②,正如司马错讲的:“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③,秦灭亡巴蜀后,解除了其东进战争中的后顾之忧。
  义渠国,长期以来对秦国构成威胁,多次南下侵秦,常使秦之西北后方有不安之感。秦惠文王为了解除这一后顾之忧,前326年,趁义渠内乱之时,派兵前去平定,到前314年,秦又大举进攻了义渠,夺得25城,义渠实力大为削弱,遂对秦俯首称臣。
  由于秦国力的强大,到公元前325年,惠文王正式称王,以前秦的国君只称公。秦国君称王后,对东方六国明显是一个威胁,于是便出现了战国时期著名的“合纵”抗秦,惠文王利用具有三寸不烂之舌称号的张仪,成功地分化瓦解东方六国联合对秦的进攻,使秦的领土日益扩大,秦的国力日益强大。
  到秦武王时,仍然继承惠文王的政策,采取东进中原的政策,他指出:“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死不恨矣”④派兵夺取了具有战略地位的宜阳。为攻占中原奠定了基础。
  惠文王、武王去世后,就葬在其都城西北十多公里处。在今咸阳北的周陵中学附近,就是以前讹传的周文王陵和周武王陵。《长安志》卷十三咸阳云:“周文王在县北一十五里毕原上,武王陵在文王陵北。周公墓在文王墓东。”之所以会出现讹传,是由于古人对毕原的所在有歧义。
  关于毕原及墓葬的所在位置,一说毕在渭南镐京附近。《史记·周本纪》云:“周公葬于毕,毕在镐东南杜中。”镐指西周都城镐京,遗址在今长安县斗门镇附近。杜指周时杜伯国,秦时的杜县,即今西安市杜城村附近。《括地志》记载周文王、周武王陵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毕原上,和《史记》记载位置相同。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原在咸阳北。《史记·鲁周公世家·正义》引《括地志》:“周公墓在雍州咸阳北十三里毕原上。
  笔者认为古代的毕原有两个,一在渭河南的镐京一带,一在咸阳。正如《元和郡县图志》卷一有两毕原,万年县云:“毕原在县西南二十八里。诗注云:毕,终南之道名也。书云:周公薨,成王葬于毕是也。”又咸阳县云:“毕原,即县所理也,……原南北数十里,东西二三百里,无山川陂湖,井深五十丈,亦谓之毕陌。”周文王、武王的陵墓应在其时的都城丰京、镐京一带,这也符合古代陵墓随都迁移的规律。
  实质上早在三国时,魏刘劭已指出这两座陵墓非周文王、武王的陵墓:“秦武王在扶凤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人以为周武王冢,非也。周武王冢在杜中。”⑤《史记·秦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也云:“秦悼武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十五里也。”关于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古代文献中多记载在渭河南的镐京附近。
  对于周天子墓地所在,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指出:“所谓周公葬于毕,毕在镐东南杜中。”即在今长安县杜曲一带。司马迁是距周代较近的史学家,其治史态度一向以严谨著称,所以其论断是可以信服的。
  《皇清经解》引孙星衍《毕陌毕原考》指出:“毕陌在渭水北,秦文王、武王所葬,即今咸阳之陵,先诸书甚明,其误自宋人始。”
  何况周文王、武王当时的墓是没有封土的,这是因为当时“不封不树”,据《汉书·楚元王传》云:“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皆无丘垄之处。”又指出“及秦惠文、武、昭、庄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其意为从古代到惠文王以前的秦诸公陵墓皆无封土而惠文王、武王才有封土,由此可见,咸阳周陵中学附近的周文王陵和周武王陵实为秦惠文王陵和武王陵,是后代人把渭河南的毕原混淆为渭北咸阳原的毕陌,而周文王、武王的陵墓区在渭河以南的镐京附近。
  二陵封土均为覆斗形,惠文王陵(即公陵)高11.8米,底边长78米,顶边长48米;悼武王陵(即永陵)在惠文王陵北200米处,高12.3米,底边长71米,顶边长14米。1973年7月,在公陵南40米处地下未经扰乱的地层中,出土战国圆形瓦当两种,其形制相同,泥质夹砂,灰陶,面径12厘米,无边轮,当面有一凸圆,径10.3厘米,纹饰用圆印模制,中内十字单线分四区,各饰云纹⑥。
  注解:
  ①《史记·张仪列传》。
  ②《战国策·东周》。
  ③《华阳国志》。
  ④《史记·秦本纪》。
  ⑤刘劭:《皇览》。
  ⑥陕西省文物局编:《陕西省志·文物志·古墓葬》,三秦出版社1995年8月版。
  

秦公帝王陵/徐卫民著.—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