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咸阳陵区 > 咸阳毕陌陵区

[上一记录]  

陵区迁离毕陌的原因

徐卫民


  按照陵随都移的规律,在咸阳作为都城时,秦国还有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秦始皇等帝王,这几个帝王的陵墓也应建在咸阳以北的毕陌陵区,但并非如此,后来的几个帝王陵均迁离咸阳近郊,而到达渭河以南咸阳东南方的骊山,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骊山西麓和北麓地处灞、渭之间的铜人原和新丰原上,左控函谷道,右扼武关道,而秦昭王雄心勃勃,志在统一六国,出师关东,芷阳乃必经之道,同时这里又是一处军事重镇,进可攻,退可守,为天然的形胜之地,因此秦昭王改穆公时的霸宫为芷阳宫,作为行宫,而秦昭王也经常幸临此宫,从芷阳遗址中发现的精美宫殿建筑用材以及壁画残迹来看,这里的修建设施仅次于咸阳宫。
  生前常在此活动,死后葬于此地应为情理之中的事,如汉宣帝少好游户、杜间,死后即葬于杜陵。
  其二、从古人风水观念来看,秦东陵地处灞水之旁,骊山西麓,山环水抱,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渭水之南,山环水抱,均为风水宝地。千百年来,风水学中总结了一些规律和定律,如“山环水抱必有炁”,“山环水抱必有大发者”等等,这并非迷信,其实是千百年来中国古代的先贤们发现了天文、地理因素能通过住宅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而且一代一代积累经验,逐渐发展成一门“堪舆学”,俗称风水、阴阳、阴阳宅。古人认为:“堪,天道也,舆,地道也”,所谓“堪舆学”,就是相宅、相墓之法,亦即相地术。关于这门学问,上可追溯到伏羲时代,《易经·系辞》云:“古者包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乎始作八卦。”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远在伏羲氏创作八卦之时,就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法于地,可以说是相地术的起源。到了周代,这门学科已臻完备,而且还有了专司此职的官员——地官司徒,《周礼·地官》曰“大司徒之职,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郑锷曰:物生于土,而土性各有所宜,因土所宜立为一定之法,则名物皆可得别土所以居民,然民之宅于此土,则有利害之不同,所居之利。
  “山环水抱必有大发者”,所以历代帝王选国都以至建陵墓,都按此准则看“风水”,如秦王朝先建都于雍城,后迁至栎阳,再至咸阳,以及昭襄王选择的陵地芷阳,都位于山水之阳,有山有水,环境优越,就是这个道理。
  其三,陵址选在芷阳,与秦都城的从渭北向渭南扩展有关。特别是战国后期,秦在渭河以南修建了众多的宫殿和台观,著名的有阿房宫、甘泉宫、兴乐宫、章台等,还有不少的宗庙建筑,阿房宫有代替咸阳宫之意,秦的政治中心已向南转移,因而从秦昭襄王开时将陵址选在渭河南,这符合陵随都移的规律。
  

秦公帝王陵/徐卫民著.—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