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

一 《水經注》卷二(河水)所見西域水道考釋

作者:余太山


  《水經注》卷二(河水)1所見西域水道,近半個世紀以來國外時有研究者,2在國內,雖也不斷有人發表與此有關的論文,但作全面探討者似乎罕見。茲擬兼採諸家,參以己見,作一儘可能系統的考釋,力求將這項工作推進一步。
  一
  [河水]又南入蔥嶺山,又從蔥嶺出而東北流。[1]
  河水重源有三,非惟二也。[2]一源西出捐毒之國,蔥嶺之上,西去休循二百餘里,皆故塞種也。南屬蔥嶺,高千里,[3]《西河舊事》曰:蔥嶺在敦煌西八千里,其山高大,上生蔥,故曰蔥嶺也。[4]河源潛發其嶺,分爲二水,一水西逕休循國南,在蔥嶺西。郭義恭《廣志》曰:休循國居蔥嶺,其山多大蔥。[5]又逕難兜國北,北接休循,西南去罽賓國三百四十里。[6]河水又西逕厨賓國北。月氏之破,塞王南君罽賓,治循鮮城。土地平和,無所不有,金銀珍寶,異畜奇物,踰于中夏,大國也。山險,有大頭痛、小頭痛之山,赤土、身熱之阪,人畜同然。[7]河水又西逕月氏國南,治監氏城,其俗與安息同。匈奴冒頓單于破月氏,殺其王,以頭爲飲器。國遂分,遠過大宛,西居大夏,爲大月氏;其餘小衆不能去者,共保南山羌中,號小月氏。故有大月氏、小月氏之名也。[8]又西逕安息國南,城臨媯水,地方數千里,最大國也。有商賈、車船行旁國,書革旁行爲書記也。[9]河水與蜺羅跂褅水同注雷翥海。[10]釋氏《西域記》曰:蜺羅跂褅出阿耨達山之北,[11]西逕于闐國。《漢書·西域傳》曰: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12]又西逕四大塔北。釋法顯所謂糺尸羅國。漢言截頭也。佛爲菩薩時,以頭施人,故因名國。國東有投身飼餓虎處,皆起塔。[13]又西逕揵陀衛國北,是阿育王子法益所治邑。佛爲菩薩時,亦于此國以眼施人,其處亦起大塔。又有弗樓沙國,天帝釋變爲牧牛小兒,聚土爲佛塔,法王因而成大塔,所謂四大塔也。[14]《法顯傳》曰:國有佛鉢,月氏王大興兵衆,來伐此國,欲持鉢去,置鉢象上,象不能進,更作四輪車載鉢,八象共牽,復不進,王知鉢緣未至,于是起塔留鉢供養。鉢容二斗,雜色而黑多,四際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澤。貧人以少花投中便滿,富人以多花供養,正復百千萬斛,終亦不滿。[15]佛圖調曰:佛鉢,青玉也,受三斗許,彼國寶之。供養時,願終日香花不滿,則如言;願一把滿,則亦便如言。[16]又按道人竺法維所說,佛鉢在大月支國,起浮圖,高三十丈,“七層,鉢處第二層,金絡絡鎖縣鉢,鉢是青石。[17]或云懸鉢虛空,須菩提置鉢在金机上。佛一足跡與鉢共在一處,國王、臣民悉持梵香、七寶、璧玉供養。[18]塔跡、佛牙、袈裟、頂相舍利,悉在弗樓沙國。[19]釋氏《西域記》曰:揵陀越王城西北有鉢吐羅越城,佛袈裟王城也。東有寺。重復尋川水,西北十里有河步羅龍淵,佛到淵上浣衣處,浣石尚存。[20]其水至安息,注雷翥海。[21]又曰:揵陀越西,西海中有安息國。[22]竺枝《扶南記》曰:安息國去私訶條國二萬里,國土臨海上,[23]卽《漢書》(天竺)安息國也。戶近百萬,最大國也。[24]《漢書·西域傳》又云:棃靬、條支臨西海。長老傳聞,條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嘗見。自條支乘水西行,可百餘日,近日听入也。[25]或河水所通西海矣。故《涼土異物志》曰:蔥嶺之水,分流東西,西入大海,東爲河源,《禹記》所云崑崙者焉。[26]張騫使大宛而窮河源,謂極于此而(不)達于崑崙也。[27]河水自蔥嶺分源,東逕迦舍羅國。[28]釋氏《西域記》曰:有國名迦舍羅逝。此國狹小,而總萬國之要道無不由。[29]城南有水,東北流,出羅逝西山,山卽蔥嶺也,逕岐沙谷,出谷分爲二水。[30]一水東流,逕無雷國北,[31]治盧城,其俗與西夜、子合同。又東流逕依耐國北,去無雷五百四十里,俗同子合。河水又東逕蒲犂國北,治蒲犂谷,北去疏勒五百五十里,俗與子合同。河水又東逕皮山國北,治皮山城,西北去莎車三百八十里。
  [1]“從蔥嶺出而東北流”,指葱嶺河,合下文“出于闐國南山”者(于闐河),卽《水經》所謂“河水重源”。
  [2]歷來認爲葱嶺河,于闐河外,酈氏以爲自葱嶺西流之水亦河水之一源,卽所謂“重源有三”。今案:此說非是。在酈氏心目中,“重源有三”,除葱嶺河、于闐河外,第三源爲阿耨達大水卽且末河(詳下)。
  [3]“蔥嶺之上”以下關於捐毒國的敍述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前文“捐毒國”作注。3
  [4]引《西河舊事》之文,爲前文“蔥嶺”作注。今案:《新唐書·藝文志二》著錄《西河舊事》一卷,未詳撰人。又,《後漢書·班梁列傳》章懷太子注引《西河舊事》此則作:“葱領山,其上多葱,因以爲名。”
  [5]引《廣志》之文,爲前文“休循國”作注。今案:郭義恭《廣志》二卷,《隋書·經籍志三》著錄。
  [6]北接休循”以下關於難兜國的敍述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前文“難兜國”作注,今案:“三百四十里”,《漢書·西域傳上》作“三百三十里”。此處里數蓋承前文“至無雷三百四十里”致誤。
  [7]“月氏之破”以下關於罽賓國的敍述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前文“罽賓國”作注。今案:“月氏之破”後,一本有“西君大夏”四字。或以爲:“《漢書·西域傳》‘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賓’。酈氏雖鈔略其辭,然‘月氏之破’下,當有‘西君大夏’,句乃明瞭。”4今案:《漢書·西域傳上》另載:“大月氏西破走塞王,塞王南越縣度。”知此處“月氏之破”乃指“破走塞王”,下接“塞王南君罽賓”,雖省略“塞王”二字,語義卻並不含糊。《注》文敍事往往如此。若增添“西君大夏”,反而割裂了月氏與塞王兩者活動之因果關係,蓋“塞王南君罽賓”並非月氏“西君大夏”的結果。5
  [8]“治監氏城”以下關於月氏國的敍述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前文“月氏國”作注。
  [9]“城臨媯水”以下關於安息國的敍述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前文“安息國”作注。今案:“書革”今本《漢書·西域傳》作“書革”,應據改。《太平御覽》七九三引《漢書》正作“畫革”,《史記·大宛列傳》亦作“畫革”。
  [10]以上敍述源出捐毒自葱嶺西流之水。
  [11]引釋氏《西域記》之文,爲“蜺羅跂褅水”作注。“釋氏”指釋道安(314—385年),《高僧傳》卷五有傳。《西域記》,亦稱《西域志》。
  [12]引《漢書·西域傳》之文爲蜺羅跂褅水“西逕于闐國”作注。“西逕于闐國”五字係酈注;一般指爲釋氏《西域記》之文,疑非是。
  [13]“釋法顯”以下採自《法顯傳》,爲“四大塔”作注,蓋糺尸羅國有二大塔。今案:“糺尸羅國”,今本《法顯傳》作“竺刹尸羅國”。6
  [14]本節採自《法顯傳》,爲“四大塔”作注。揵陀衛國北,阿育王子法益所治邑有第三大塔。
  [15]本節採自《法顯傳》,爲“四大塔”作注,弗樓沙國有第四大塔。“又有弗樓沙國”以下,復引《法顯傳》爲弗樓沙國作注。今案:《法願傳》所謂“四大塔”不数弗楼沙之塔,而數宿呵多之塔。7
  [16]本節引佛圖調,爲前引《法顯傳》“佛鉢”作注。今案:佛圖調卽竺佛調。《藝文類聚》卷七三:“西域傳曰:《諸國志》曰:佛鉢在乾陁越國,青玉也,受三斗許,彼國寶之。供養願終日花香不满,则如言也,願一把滿,亦隨言也。”或以爲據此可知佛圖調書名《西域諸國志》。8
  [17]本節引竺法維,亦爲“佛鉢”作注。竺法維,或以爲應係“竺法雅”之訛,竺法雅,《高僧傳》卷四有傳,其事蹟亦見該書卷九“竺佛圖澄傳”,與道安、佛調爲同時人。9另說竺法維應爲宋、齊間人,《高僧傳》卷二之末有載:“竺法維、釋僧表並經往佛國”,而《通典·邊防九·西戊五》、《太平寰宇記·四夷一二·西戎四》均曾引竺法維《佛國記》,《注》文所引竺法維應出《佛國記》。今案:後說近是。10
  [18]“或云”以下引以爲“佛鉢”作注。
  [19]本節結束前文弗楼沙國事蹟。
  [20]引釋氏《西域記》補充揵陀衛卽揵陀越國佛跡,亦爲下文蜺羅跂褅水流經安息國鋪墊,“鉢吐羅越”,《洛陽伽篮記》卷五作“鉢盧勒”。11“河步羅龍淵”,應卽《大唐西域記》卷三所見“阿波邏羅龍泉”。12
  [21]“其水”指蜺羅跂褅水。或以爲“其水”以下九字亦釋氏《西域記》之文。13今案:其說未安。酈氏雖然很可能是從釋氏《西域記》獲悉蜺羅跂褅水“至安息,注雷翥海”的,但此處九字不愿視作釋氏之文。蓋釋氏這段文字並非敍述蜺羅跂褅水,而酈注關於蜺羅跂褅水的敍述如缺少了這九字就沒有了結尾。
  [22]復引釋氏《西域記》爲“安息國”作注,亦與前引釋氏關於揵陀越國的記載呼應。
  [23]以下引竺枝《扶南記》,爲“安息國”作注。今案:竺枝《扶南記》,《太平御覽》卷七九〇引作竹芝《扶南記》(卷七八八引作竺芝《扶南記》或《扶南史紀》)。《扶南記》,一說成書於三世紀,與朱應、康泰之書大致同時。14另說成於五世紀中葉至六世紀初。15今案:前說近是。又,私訶條國,《法顯傳》所見“師子國”,亦卽《大唐西域記》卷一一所見“僧伽羅國”。16
  [24]引《漢書·西域傳》爲前文“安息國”作注。今案:“卽《漢書》天竺安息國也”,一說“天竺”二字衍。17然更可能是“所云”兩字毀壞而成。又,今本《漢書·西域傳上》無“戶近百萬”四字。
  [25]又引《漢書·西域傳》爲安息國所臨之海亦卽以上兩水所注海作注。今案:據《漢書·西域傳上》,“臨西海”者僅條支一國。酈注或因傳文稱烏弋山離國“西與棃靬、條支接”而增“棃靬”。
  [26]引《涼土異物志》總結前文。今案:《涼土異物志》,《隋書·經籍志二》著錄一卷,《新唐書·藝文志二》則著錄二卷,兩街“涼土”均作“涼州”,皆不載撰人姓名,或者便是酈氏所引。又,或以爲,“據下稱張騫窮河源,調極于此而不達于崑崙,則酈氏不以蔥嶺爲崑崙,安得指爲《禹紀》所云之崑崙?《禹記》上當脫非字。”18今案:其說未安。一则,《水經注》卷一明載河出崑崙,此卷又稱河源出諸葱嶺,知在酈氏心目中崑崙卽葱嶺。二則,“《禹記》”云云疑爲酈注,並非《涼州異物志》之文。三則,《漢書·张骞李廣利傳》稱:“漢使窮河源,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曰昆侖云。”酈氏在在遵從《漢書》,不可能唯獨此處違悖之。由此可見,下文“極于此而不達于崑崙”句或衍“不”字。
  [27]無論《史記·大宛列傳》還是《漢書·張騫李廣利傳》均未稱张骞窮河源,窮河源者張騫以後之漢使,所窮者乃于闐河之源,非葱嶺河之源。又,以上敍述蜺羅跂褅水。
  [28]以下敍述自葱嶺東流之水,今案:“迦舍羅國”應卽下文引釋氏《西域記》之“迦舍羅逝”國。又案:“迦舍”[keai-sjya]與下文之“岐沙”[ngye-shea]應爲同名異譯,“羅逝”[lai-zjiat]應卽梵文raja之音譯。“迦舍羅逝”猶言“迦舍王”。
  [29]引釋氏《西域記》之文,爲前文迦舍羅國作注,今案:迦舍羅國或迦舍羅逝,應卽《魏書·西域傳》所見“渴槃陁”、《大唐西域記》卷一二所見蝎盤陀。19《梁書·西北諸戎傳》稱渴盤陁國“王姓葛沙氏”。“葛沙”[kat-shea]與“迦舍”乃同名異譯。
  [30]“羅逝”山應卽“迦舍羅逝”山。又,“岐沙”與“莎車”的另一稱呼“渠莎”[gia-sai]或是同名異譯,均得名於Gasiani。20《通典·邊防九·西戎五》引宋膺《異物志》:“大頭痛、小頭痛山,皆在渠搜之東,疎勒之西。”所谓“渠搜”[gia-su]或許也是“岐沙”之異譯。又,一說“城南有水”以下十二字均係釋氏之文。21今案:其說非是。
  [31]以下關於無雷國、依耐國,蒲犂國和莎車國的敍述均採自《漢書·西域傳上》。
  二
  其一源出于闐國南山,北流與蔥嶺所出河合,又東注蒲昌海。[32]
  河水又東與于闐河合。[33]南源導于闐南山,俗謂之仇摩置。自[仇摩]置北流,[34]逕于闐國西,治西城。土多玉石。西去皮山三百八十里,東去陽關五千餘里。[35]釋法顯自烏帝西南行,路中無人民,沙行艱難,所逕之苦,人理莫比。在道一月五日,得達于闐。其國殷庶,民篤信,多大乘學,威儀齊整,器鉢無聲。[36]城南十五里有利刹寺,中有石鞾,石上有足跡,彼俗言是辟支佛跡。法顯所不傳,疑非佛跡也。[37]又西北流,注于河。卽《經》所謂北注蔥嶺河也。[38]南河又東逕于闐國北。[39]釋氏《西域記》曰:河水東流三千里,至于闐,屈東北流者也。《漢書·西域傳》曰:于闐已東,水皆東流。[40]南河又東北逕扜彌國北,治扜彌城,西去于闐三百九十里。[41]南河又東逕精絕國北,西去扜彌四百六十里。[42]南河又東逕且末國北,又東,右會阿耨達大水。[43]釋氏《西域記》曰:阿耨達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牢蘭海者也。[44]其水北流逕且末南山,又北逕且末城西,國治且末城,西通精絕二千里,東去鄯善七百二十里,種五穀,其俗略與漢同。[45]又曰:且末河東北流逕且末北,又流而左會南河,會流東逝,通爲注濱河。[46]注濱河又東逕鄯善國北,治扜泥城,其俗謂之東故城,去陽關千六百里,西北去烏壘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墨山國千八百六十五里,西北去車師千八百九十里。土地沙鹵少田,仰穀旁國。國出玉,多葭葦、檉柳、胡桐、白草。國在東垂,當白龍堆,乏水草,常主發導,負水擔糧,迎送漢使。[47]伊循城,故樓蘭之地也。樓蘭王不恭于漢,元鳳四年,霍光遣平樂監傅介子刺殺之,更立後王。漢又立其前王質子尉屠耆爲王,更名其國爲鄯善。百官祖道橫門,王自請天子曰:身在漢久,恐爲前王子所害,國有伊循城,土地肥美,願遣將屯田積粟,令得依威重,遂置田以鎮撫之。[48]敦煌索勱,字彥義,有才略,刺史毛奕表行貳師將軍,將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樱蘭屯田。起白屋,召鄯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各千,橫斷注濱河,河斷之日,水奮勢激,波陵冒堤。勱厲聲曰:王尊建節,河堤不溢,王霸精誠,呼沱不流,水德神明,古今一也。勱躬禱祀,水猶未減,乃列陣被杖,鼓譟讙叫,且刺且射,大戰三日,水乃迴滅,灌浸沃衍,胡人稱神。大田三年,積粟百萬,威服外國。[49]其水東注澤。澤在樓蘭國北,故彼俗謂是澤爲牢蘭海也。[50]釋氏《西域記》曰:南河自于闐東於北三千里,至鄯善入牢蘭海者也。[51]北河自岐沙東分南河,卽釋氏《西域記》所謂二支北流,逕屈茨、烏夷、禪善,入牢蘭海者也。[52]北河又東北流,分爲二水,枝流出焉。[53]北河自疏勒逕流南河之北。《漢書·西域傳》曰:蔥嶺以東,南北有山,相距千餘里,東西六千里,河出其中。[54]暨于溫宿之南,左合枝水。枝水上承北河于疏勒之東,西北流逕疏勒國南,又東北與疏勒北山水合。[55]水出北溪,東南流逕疏勒城下,南去莎車五百六十里,有市列,西當大月氏、大宛、康居道。[56]釋氏《西域記》曰:國有佛浴牀,赤真檀木作之,方四尺,王于宮中供養。[57]漢永平十八年,耿恭以戊己校尉爲匈奴左鹿蠡王所逼,恭以此城側澗傍水,自金蒲遷居此城,匈奴又來攻之,壅絕澗水。恭于城中穿井,深一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笮馬糞汁飲之。恭乃仰天歎曰:昔貳師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整衣服,向井再拜,爲吏士禱之。有頃,水泉奔出,衆稱萬歲。乃揚水以示之,虜以爲神,遂卽引去。後車師叛,與匈奴攻恭,食盡窮困,乃煮鎧弩,食其筋革。恭與士卒同生死,咸無二心。圍恭不能下,關寵上書求救,建初元年,章帝納司徒鮑昱之言,遣兵救之。至柳中,以校尉關寵分兵入高昌壁,攻交河城,車師降,遣恭軍吏范羌,將兵二千人迎恭。遇大雪丈餘,僅能至。城中夜聞兵馬,大恐,羌遙呼曰:我范羌也。城中皆稱萬歲,開門相持涕泣。尚有二十六人,衣履穿決,形容枯槁,相依而還。[58]枝河又東逕莎車國南,治莎車城,西南去蒲犂七百四十里。漢武帝開西域,屯田于此。有鐵山,出青玉。[59]枝河又東逕溫宿國南,治溫宿城,土地物類,與鄯善同。北至烏孫赤谷六百一十里,東通姑墨二百七十里。[60]于此,枝河右入北河[61]北河又東逐姑墨國南,姑墨川水注之,水導姑墨西北,歷赤沙山,東南流逕姑墨國西,治南城。南至于闐,馬行十五日,土出銅鐵及雌黃。其水又東南流,右注北河。[62]北河又東逕龜茲國南。又東,左合魄茲川水,有二源,西源出北大山南,釋氏《西域記》曰:屈茨北二百里有山,夜則火光,書日但煙,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鐵,恒充三十六國用。故郭義恭《廣志》云:龜茲能鑄冶。[63]其水南流逕赤沙山,釋氏《西域記》曰:國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雀離大清淨。[64]又出山東南流,枝水左派焉。又東南,水流三分,右二水俱東南流,注北河。[65]東川水出龜茲東北,歷赤沙,積梨南流,枝水右出,西南入龜茲城。音屈茨也,故延城矣。西去姑墨六百七十里。[66]川水又東南流逕于輪臺之東也。昔漢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于此。搜粟都尉桑弘羊奏言:故輪臺以東,地廣,饒水草,可溉田五千頃以上,其處溫和,田美,可益通溝渠,種五穀,收穫與中國同。時匈奴弱,不敢近西域,於是徙莎車,相去千餘里,卽是臺也。[67]其水又東南流,右會西川枝水,水有二源,俱受西川,東流逕龜茲城南,合爲一水,水間有故城,蓋屯校所守也。其水東南注東川。[68]東川水又東南逕烏壘國南,治烏壘城,西去龜茲三百五十里,東去玉門、陽關二千七百三十八里,與渠犂田官相近,土地肥饒,於西域爲中,故都護治焉。漢使持節鄭吉,幷護北道,故號都護,都護之起,自吉置也。[69]其水又東南注大河。[70]大河又東,右會敦薨之水,其水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烏孫之東。[71]《山海經》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澤。出于崑崙之東北隅,實惟河源者也。二源俱道,西源東流,分爲二水,左水西南流,出于焉耆之西,逕流焉耆之野,屈而東南流,注于敦薨之渚。[72]右水東南流,又分爲二,左右焉耆之國,城居四水之中,在河水之洲,治員渠城,西去烏壘四百里。[73]南會兩水,同注敦薨之浦。東源東南流,分爲二水,澗瀾雙引,洪湍濬發,俱東南流,逕出焉耆之東,導于危須國西。國治危須城,西去焉耆百里。[74]又東南注,流于敦薨之藪。川流所積,潭水斯漲,溢而爲海。《史記》曰:焉耆近海多魚鳥。東北隔大山與車師接。[75]敦薨之水自西海逕尉犂國,國治尉犂城,西去都護治所三百里,北去焉耆百里。[76]其水又西出沙山鐵關谷,又西南流,逕連城别注,裂以爲田。桑弘羊曰:臣愚以爲連城以西,可遣屯田,以威西國,卽此處也。[77]其水又屈而南,逕渠犂國西。故《史記》曰:西有大河,卽斯水也。[78]又東南流,逕渠犂国[南],治渠犂城,西北去烏壘三百三十里。漢武帝通西域,屯渠犂,卽此處也。南與精絕接,東北與尉犂接。[79]又南流注于河。《山海經》曰:敦薨之水,西流注于泑澤。蓋亂河流自西南注也。[80]河水又東逕墨出國南,治墨山城,西至尉犂二百四十里。[81]河水又東逕注賓城南。[82]又東逕樓蘭城南(而東注)。蓋墢田士所屯,故城禪國名耳。[83]河水又東注于泑澤,卽《經》所謂蒲昌海也。[84]水積鄯善之東北,[85]龍城之西南。龍城,故姜賴之虛,胡之大國也。蒲昌海溢,盪覆其國,城基尚存而至大,晨發西門,暮達東門。澮其崖岸,餘溜風吹,稍成龍形,西面向海,因名龍城。[86]地廣千里,皆爲鹽而剛堅也。行人所逕,畜産皆布氈臥之,掘發其下,有大鹽,方如巨枕,以次相累,類霧起雲浮,寡見星日,少禽,多鬼怪。西接鄯善,東連三沙,爲海之北隘矣。故蒲昌亦有鹽澤之稱也。[87]《山海經》曰:不周之山,北望諸毗之山,臨彼岳崇之山,東望泑澤,河水之所潛也。其源渾渾泡泡者也。[88]東去玉門、陽關千三百里,廣輪四百里,其水澄淳,冬夏不減。[89]其中洄湍電轉,爲隱淪之脈。當其澴流之上,飛禽奮翮于霄中者,無不墜于淵波矣。卽河水之所潛,而出于積石也。[90]
  [32]或以爲“其一源出于闐國南山,北流與蔥嶺河合”,緊應前文“又從蔥嶺出而東北流”句,蓋葱嶺河從葱嶺東北流,于闐河北流,始能與之合也。22今案:《經》文乃本《漢書·西域傳上》。出于闐國南山者爲于闐河,葱嶺所出者爲葱嶺河。
  [33]“河水”指葱嶺河,卽上文所言自葱嶺東流之水。
  [34]“南源”云云或指于闐河由南向北流出,或以爲“南源者,應卽和闐河上游之南枝”,指樹枝水。23又,“仇末置”,于闐南山之俗稱。其語原似乎歷來無說。今案:“仇末置”[giu-muat-tji*k],可能是Comediae的對譯。Comediae是葱嶺以西塞種小部落之一,或者有部份東入塔里木盆地,定居南道若干綠洲,以致南道若干綠洲(如且末)乃至于闐南山均得名Comediae。24
  [35]“治西城”以下關於于闐國的敍述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前文“于闐國”作注。今案:“土多玉石”,一本作“山多玉石”,一說應以後者爲是。蓋《漢書·張騫李廣利傳》和《史記·大宛列傳》均作“其山多玉石”。25
  [36]本節引自《法顯傳》,爲前文“于闐國”作注,“烏帝”,一本作“烏夷”。今案:作“烏夷”是,“烏夷”卽焉耆。26
  [37]《酉陽雜俎》前集卷之一〇:“于闐國刹利寺有石鞾。”今案:《注》文誤作“利刹”,應乙正。“刹利”應卽ksatriya。又,“辟支佛”應卽Pratyekabuddha。《周書·異域傳》:“城南五十里有贊摩寺,卽昔羅漢比丘比盧旃爲其王造覆盆浮圖之所,石上有辟支佛趺處,雙跡猶存。”《酉陽雜俎》前集卷之一〇:“于闐國贊摩寺有辟支佛鞾,非皮非綵,歲久不爛。”數者均可以參看。
  [38]與前文“河水又東與于闐河合”呼應。“西北流”或衍“西”字。一說《注》與《經》所記流向不同,有可能下游及會口處往西北擺動。27另說此乃于闐人方位觀念與衆不同所致。28
  [39]以下所述應爲自慈嶺東流之水匯合于闐河以後之流程,事實上所謂“南河”之全程均酈氏據《漢書·西域傳》想象。蓋酈氏泥於《漢書·西域傳上》關於南道波河西行之記載,又不知釋氏所謂“南河”卽于闐河。(詳下)。
  [40]引釋氏《西域記》與《漢書·西域傳》,爲“南河”經于闐東流作注。
  [41]“治扜彌城”以下關於扜彌國的記載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前文“扜彌國”作注。
  [42]“西去扜彌四百六十里”一句採自《漢書·西城傳上》,爲前文“精絕國”作注。
  [43]此處所謂“南河”其實是釋氏之南河,亦卽以于闐河爲主源之塔里木河。由此可見酈注混淆之蹟。
  [44]引釋氏《西域記》爲阿耨達大水作注。
  [45]“其水北流”以下一十六字應爲酈注。一說係釋氏之文。29今案:其說非是,又,“國治且末城”以下關於且末國的敍述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前文且末國作注。
  [46]“又曰”以下續引釋氏《西域記》之文。蓋酈氏以爲《西域記》所謂“阿耨達大水”與“且末河”衹是一水,故引來作注。又,一說:“北河下有注賓城,蓋南北河自此合流矣。”或以爲非是,蓋“酈氏言通爲注濱河者,謂南河至此有注濱河之通稱耳,非爲南北河合流通爲一水也”。30今案:前說以爲北河至注賓城始合流,固然有欠考慮,蓋合流未必得名於“注賓城”。但是,“通爲注濱河”衹能理解爲合流通爲一水,否則焉能有注濱河之通稱。又,“注濱”[tjio-pien]與“且末”[tzia-muat]必爲同名異譯。因此,所謂“通爲注濱河”,其實就是兩河合流後一并稱爲且末河,如此而已。
  [47]“治扜泥城”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前文“鄯替國”作注。今案:“扜泥城”以下直至“迎送漢使”一段原在“澤在樓蘭國北”下,係錯簡,今移正。31
  [48]本節續採《漢書·西域傳上》之記事說明注濱河所經“鄯善國”之來歷,亦爲下文注濱河所注牢蘭海作注。
  [49]復以索勱屯田事后下文位於“楼蘭國”北之“牢蘭海”作注。今案:索勱事不見載於他書,然大致在東漢和帝時。32又,王尊,《漢書》卷七六有傳,其事蹟亦見《水經注》卷五。王霸,《後漢書》二〇有傳。
  [50]“其水”卽注濱河(匯合且末河後的釋氏南河)最後注入牢蘭海。“故彼俗”云云乃爲澤名“牢蘭”作注。
  [51]引釋氏《西域記》之文,爲前文關於南河注入牢蘭海作注。今案:“南河自于闐東於北三千里”,或改作“南河自于闐於東北三千里”,33今案:不如認爲衍“於”字。一說“東於北”乃“東北流”之訛,34亦可通。又,“鄯善”,釋氏原文當作“禪善”。
  [52]以下開始關於北河的敍述,引釋氏《西域記》之文作證:所謂“二支北流”意爲南河與北河於岐沙東分流。亦與前文“逕岐沙谷,出谷分爲二水”云云相銜接。今案:“屈茨、烏夷、禪善”應卽《漢書·西域傳》所見龜茲、焉耆、鄯善。
  [53]“二水”,一爲北河主流,一爲枝流。
  [54]節略《漢書·西域傳上》之文,爲前文“北河”、“南河”作注。
  [55]一說“上承北河于疏勒之東,西北流逕疏勒國南”,一本作“上承北河于疏勒之西,東北流逕疏勒國南”,乃傳抄者將東西二字互倒。35今案:原文似應作:“上承北河于疏勒之東,東北流逕疏勒國南。”
  [56]“南去”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疏勒北山水所經“疏勒城”作注。
  [57]引釋氏《西域記》之文,爲前文“疏勒國”作注。
  [58]以上兩節採自《後漢書·耿恭列傳》,爲前文“疏勒國”作注。今案:耿恭所守疏勒城在今吐魯番地區,與疏勒國王治疏勒城無涉。其中提到高昌壁、柳中、交河城,可以爲證。
  [59]“治莎車城”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前文“莎車國”作注。今案:漢武帝並未屯田於莎車國。酈氏誤解傳文。又,“枝河又東逕莎車國南”,“南”字顯係“北”字之誤。36
  [60]“治溫宿城”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爲前文“溫宿國”作注。
  [61]以上敍述北河枝水。
  [62]此節言姑墨水。“赤沙山”,似卽下文龜茲西川水所經。37又,“治南城”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爲前文“姑墨國”作注。
  [63]引釋氏《西域記》以及郭義恭《廣志》之文,爲龜茲西川所出“北大山”作注。
  [64]引釋氏《西域記》之文,爲龜茲西川水所經“赤沙山”作注。
  [65]以上敍述龜茲西川水。
  [66]“故延城”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爲前文“龜玆城”作注。
  [67]“昔漢武帝”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爲前文“輪薹”作注。
  [68]以上敍說西川枝水。一說“水有二源”,一源卽西川水,枝水左派者,一源卽西川水三分中之一水。38
  [69]“治烏壘城”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爲前文“鳥壘城”作注。今案:“持節”應依一本作“侍郎”,乃形近致訛。39
  [70]以上敍說龜茲東川水。
  [71]“右會”當作“左會”。40
  [72]引《山海經·北山經》之文,爲前文“敦薨之水”和“敦薨之山”作注。今案:《山海經》所謂“敦薨之水”、“敦薨之山”分别指今黨河,祁連山。敦薨之水所注“泑澤”指今黨河、疏勒河所注哈拉湖。顯然是由於古人昧於實際地理,一度將哈拉湖與紹布泊混爲一談,或誤以爲疏勒河注入羅布泊,使羅布泊也得名“泑澤”。41
  [73]“治員渠城”兩句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爲前文“焉耆國”作注。
  [74]“國治危須城”兩句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爲前文“危須國”作注。
  [75]引《史記》亦卽《漢書·西域傳下》之文,42爲前文“焉耆國”作注。今案:今本《漢書·西域傳》無“鳥”字。
  [76]“國治尉犂城”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爲前文“尉犂國”作注。“西海”,指前文“敦薨之藪”,所謂“川流所積,潭水斯漲,溢而爲海”。
  [77]引桑弘羊語(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焉敦薨之水所經“連城”作注。今案:所謂“連城”,其實並非專名,在桑弘羊奏言中,乃指自張掖、酒泉迤邐而西至輸臺之謂。43
  [78]引《史記》亦卽《漢書·西域傳下》之文,爲敦薨之水南經渠犂國西作注。今案:“西有大河”,今本《漢書·西域傳下》作“西有河”。一說“此處“渠犂”應爲“尉犂”之訛。“今案:果如所言,則此誤並非自酈注始。蓋酈氏所據資料將“逕尉犂國西”、“逕尉犂國南”均誤作“逕渠犂國西”、“逕渠犂國南”,酈氏按例引《漢書·西域傳》作注,遂有“西有大河”等文字。但是,另一種可能性不能排除:在酈注所據資料描述的時代,孔雀河出鐵關谷後的流程與今日有很大不同。質言之,當時該河確實流經渠犂國之西和南。
  [79]“渠犂國”下,一說應有“南”字,茲據補。45今案:“治渠犂城”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爲前文“渠犂國”作注,然後者並無“治渠犂城”之文。又,《漢書·西域傳下》稱烏壘城“其南三百三十里至渠犂”,注文本此。或以爲據此《漢書·西域傳下》“南”前應有“東”字。46
  [80]引《山海經·北山經》之文,爲敦薨之水注於北河後人泑澤作注。以上敍說敦薨之水。
  [81]“治墨山城”以下採自《漢書·西域傳下》,爲前文“墨山國”作注。今案:今本《漢書·西域傳下》:“山國,王去長安七千一百七十里。”“山國”前應奪“墨”字。蓋《漢紀》作“三山國”,知“山”前奪一字,“三”乃“墨”字毀壞而成。又,“王”字後似奪“治墨山城”四字,可據補。
  [82]“注賓城”,蓋以“注濱河”得名,城當在墨山東。47
  [83]“而東注”三字乃涉下文“河水又東注于泑澤”句而衍。48“城禪國名”,意謂該處原來並無“樓蘭”之名,因“樓蘭國”改名“鄯善國”,始得名“樓蘭”。49
  [84]以上敍說北河。
  [85]與前文“澤在楼蘭國北”句相照應。
  [86]龍城卽姜賴之虛,一說應卽《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裴注引《魏略·西戎傳》所見車師後部所治“于賴城”。50今案:此說疑誤,“龍城”乃指現已乾涸了的羅布泊北部和東北部的雅丹地貌。51
  [87]此述鹽澤之得名。“三沙”,應卽“三隴沙”。《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裴注引《魏略·西戎傳》:“從玉門關西出,發都護井,回三隴沙北頭,經居盧倉,從沙西井轉西北,過龍堆,到故樓蘭。”《太平御覽》卷七四引《廣志》:“流沙在玉門關外,南北二千[里],東西數百里,有三斷,名曰三隴。”
  [88]引《山海經·西山經》之文,爲“泑澤”作注。52
  [89]引《漢書·西域傳上》之文,爲蒲昌海作注。“四百里”,一本作“三百里”。今案:今本《漢書·西域傳上》作:“蒲昌海,一名鹽澤者也,去玉門、陽關三百餘里,廣袤三百里。”《後漢書·西域傳》同。今案:“千三百里”應從《漢書·西域傳上》、《後漢書·西域傳》作“三百餘里”。53又,“冬夏不減”,“減”字上當據《漢書·西域傳上》補“增”字。54
  [90]末二句採自《漢書·西域傳上》,爲河源作注。積石山在今青海省東部。
  三
  據以上所引《水經注》卷二的文字,知酈氏以爲河水之源有三:一爲葱嶺河,二爲于闐河,三爲阿耨達大水卽且末河。歷來認爲酈氏所謂“河水重源有三”,除葱嶺河、于闐河外,第三源爲自葱嶺西流之水。55今案:舊說未安。《注》文明明說“一源西出捐毒之國”,捐毒國在“蔥嶺之上”,“河水潛發其嶺,分爲二水”,一水西流,另一水東流卽葱嶺河。西流之水與東流之水同出一源,無疑不得視爲河水之二源。《注》文所引《涼土異物志》:“蔥嶺之水,分流東西,西入大海,東爲河源”,亦可爲證。卽使可以認爲酈注並不表明自葱嶺西流之水與東流之水同出一源,亦不能指前者爲河水之另一源,該水既西流注西海,便與河水無涉。另一方面,阿耨達大水卽且末河所注牢蘭海卽泑澤乃“河水之所潛也”,知在酈氏心目中阿耨達大水卽且末河亦爲河水初源之一。
  以河水初源爲中心,酈氏所述西域諸水可以大致分爲三個系統:
  其一:源出自捐毒之國、葱嶺之上,分爲二水,一水西流,一水東流。
  自葱嶺西流之水:西出捐毒國,經休循國南、難兜國北、罽賓國北、月氏國南、安息國南,最後與蜺羅跂褅水同注雷翥海。
  蜺羅跂褅水:出阿耨達山之北,西經于闐國、四大塔北(乣尸羅國、揵陀衛國、弗楼沙國),至安息,注雷翥海。
  自葱嶺東流之水:自迦舍羅國南,東北流出羅逝西山,經岐沙谷,出谷分爲二水。
  一水東流,經無雷國北,又東經依耐國北、蒲犂國北、皮山國北、于闐國北,又東北流經扜彌國北,又東流經精絕國北,又東流經且末國北,又東流,右會阿耨達大水。是爲南河。
  另一水自岐沙谷東與南河分流,東北流,分爲二水,其一爲枝水。主流復自疏勒流經南河之北,暨於溫宿之南,左合枝水,又東經姑墨國南,姑墨川水注之,又東經龜茲國南,又東流,左合龜茲川,又東流,左會敦薨之水,又東流,經山國南、注賓城南、樓蘭城南,注於泑澤卽蒲昌海。是爲北河。
  枝水上承北河於疏勒之東,東北流經疏勒國南,又東北與疏勒北山水(水出北溪,東南流經疏勒城下)合,復東流經莎車國北、溫宿國南,右入北河。
  姑墨水:出姑墨西北,歷赤沙山,東南流經姑墨西,又東南流,右注北河。
  龜茲水有二源。西源卽龜茲西川水:出北大山南,南流經赤沙山,出山東南流,左側有枝水分出,主流復東南流,分爲二水,東南流,注北河。
  龜茲西川枝水:水有二源,均受諸西川,東流經龜茲城南時,合爲一水,復東南注龜茲東川。
  龜茲東川水:出龜茲東北,經赤沙、積黎南流,有枝水右出,西南入龜茲城。主流又東南流經輪臺之東,又東南流,右會西川枝水,又東南經烏壘國南,復東南注北河。
  敦薨之水:出自焉耆近海亦卽敦薨之渚亦稱敦薨之浦卽敦薨之藪,西經尉犂國,又西出沙山鐵關谷西南流,經連城别注,又東南流經渠犂國西、渠犂國南,南向流於北河。
  敦薨之水有二源:西源東流,分爲二水,左水西南流,出焉耆之西,流經焉耆之野,屈而東南流,注於敦薨之渚。右水東南流,亦分爲二,左右流經焉耆之國,二水南會,同注敦薨之浦。
  東源東南流,分爲二水,俱東南流,出焉耆國東,經危須國西,又東南流,注於敦薨之藪。
  其二:于闐河,自于闐南山北流,經于闐國西,又北流注入葱嶺河。
  其三:阿耨達大水亦卽且末河,出阿耨達山西北,北流,經且末南山,又北流,經且末城西,經且末國北,左會南河。
  且末河與南河會流東逝,稱“注濱河”。注濱河又東,經鄯善國北,東注牢蘭海。
  四
  以上諸水,後人翻覆研究,作了種種比定,迄今尚有不少問題未能很好解決。其中,最難落實者似爲源出捐毒自葱嶺西流之水、蜺羅跂褅水與所謂“南河”。
  在此,爲敍述方便起見,先考所謂“阿耨達大水”。
  大概自吠陀時代起,印度人就有一種諸大河同出一源、向四方分流的觀念,繼承吠陀文明的佛教經典發展並神話化了這種地理觀念。佛經中最早編輯的四《阿含經》之中的《長阿含經》和《增壹阿含經》都有四大河水同出阿耨達池而四向分流之敍述。例如《長阿含經》卷一八稱:
  雪山中間有寶山,高二十由旬。雪山埵出,高百由旬。其山頂上有阿耨達池,縱廣五十由旬。其水清冷,澄淨無穢。七寶砌壘,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種種異色,七寶合成。……阿耨達池底,金沙充滿。……阿耨逹池東有恒伽河,從牛口出,從五百河入于東海。阿耨逹池南有新頭河,從師子口出,從五百河入于南海。阿耨達池西有婆叉河,從馬口出,從五百河入于西海。阿耨達池北有斯陀河,從象口中出,從五百河入于北海。阿耨達官中有五柱堂,阿耨達龍王恒於中止。56
  佛教傳入葱嶺東西之後,東來的佛教徒根據在張騫首次西使後不久就流傳的河水重源說,很自然地將黃河納入阿耨達池所出諸水系統之內。57按之現有資料,最早試圖將阿耨達池所出諸水之一與河水初源聯繫起來的似乎是東漢康孟詳譯《佛說興起行經序》:
  所謂崑崙山者,則閻浮利地之中心也。山皆寶石,周匝有五百窟,窟皆黃金,常五百羅漢居之。阿耨大泉,外周圍山,山內平地,泉處其中。泉岸皆黃金,以四獸頭,出水其口,各繞一匝已,還復其方,出投四海,象口所出者,则黄河是也。……58
  这裏阿耨達池所在雪山被改爲崑崙山,顯然是因爲考虑到中國原有的“河出昆侖。之說。而“象口所出”云云,說明河水初源被比附爲流入北海的斯陀河了。
  更明確的證據見於《大唐西域記》卷一:
  則贍部州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唐言無熱惱。舊曰阿耨達池,訛也)。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矣。……是以池東面銀牛口,流出殑(巨勝反)伽河(舊曰恒河,又曰恒伽,訛也)。繞池一匝,入東南海。池南面金象口,流出信度河(舊曰辛頭河,訛也)。繞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馬口,流出縛芻河(舊曰博叉河,訛也)。繞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頗胝師子口,流出徙多河(舊曰私陁河,訛也)。繞池一匝,入東北海。或曰潛流地下出積石山,卽徙多河之流,爲中國之河源云。59
  其中“徙多河”雖出自“師子口”,且流入“東北海”,與《長阿含經》所載“斯陀河”出自象口,流入北海有別,但這不過是流傳過程中産生的差異,兩者乃指同一條河可以無疑。60旣稱爲“中國之河源”,客觀上應指以《漢書·西域傳》和《水經》所載以葱嶺河、于闐河爲源頭的塔里木河。61果然,《大唐西域記》卷一所謂“東北海”也就相當於蒲昌海或鹽澤了。蓋據《漢書·西域傳上》,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河有兩原:一出葱嶺山,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葱嶺河合,東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鹽澤者也……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爲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中國河云。”
  由此可見,酈道元《水經注》引釋氏《西域記》所載出自阿耨達山西北,“北流注牢蘭海(卽蒲昌海或鹽澤)”的大水,似乎亦應指斯陀河或徙多河郎塔里木河。但是,酈氏緇引其文:
  且末河東北流逕且末北,又流而左會南河,會流東逝,通爲注濱河。
  這表明酈氏將釋氏《西域記》所謂“阿耨達大水”誤指爲同書所載且末河了。蓋酈氏所引釋氏之文並不足以證明阿耨達大水便是且末河,且阿耨達大水直接注牢蘭海,而且末河經且末北後“左會南河”,並非直接入海。釋氏所載兩條不同的河被混爲一談,很可能是因爲酈氏雖然接受了河水源出崑崙卽阿耨達山的觀念,但並不確知河源究竟是阿耨達山所出何水。旣然釋氏稱“阿耨逹大水”北流所注牢蘭海卽泑澤,亦卽且末河匯合釋氏《西域記》載“南河”所注,便將兩者勘同。
  大概酈氏一方面從中國史料中得知河水重源有二,另一方面信從中國佛教徒附會印度傳說得出的河水源出阿耨達山說,便提出“重源有三”之說。在指葱嶺河、于闐河爲河源的同時,將阿耨達大水比附爲且末河卽今車爾臣河,並指爲河水初源之一。殊不知,若且末河得視作河源,則姑墨水、龜茲水均得視作河源了。蓋且末河亦非直接注入牢蘭海者。
  當然,由於釋氏《西域記》已佚,原貌不得而知,另一種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如酈注所表明,釋氏有關見解與其後佛教徒均不相同,確指阿耨達大水爲且末河。果然,則酈氏“河水重源有三”之說乃基於釋氏之誤。
  五
  以下討論酈氏所述自捐毒西流之水與蜺羅跂褅水。
  客觀上,可以大致認爲發源於葱嶺卽帕米爾高原、又西向流入同一個海的二條大河衹能是阿姆河與錫爾河。這也許就是一般指兩水所注雷翥海爲鹹海的緣故。62
  一說“蜺羅跂褅”[ngye-lai-gie-tiek],可以視作Yaxartes之對譯,63果然,則《注》文所謂源出捐毒、自葱嶺西流、與之同注一海者不妨比定爲阿姆河。
  然而,酈氏所述自葱嶺西流之水和蜺羅跂褅水之流程與阿姆河、錫爾河之實際流程並不相合,這衹能認爲是酈氏並沒有掌握詳實資料的緣故。
  大概酈氏雖然通過《涼州異物志》等知道有二條大河自葱嶺西流入海,但是沒有得到有關具體流程的報告,於是祇能在文獻中尋找答案。旣然《漢書·西域傳》中已有“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的記載,他便根據該傳聞於捐毒、休循、難兜、罽賓、月氏、安息諸國以次在西,以及安息國臨媯水、近西海等記載來記述其中之一的流程。64
  而由於第二條西流之水的名稱酈氏是從釋氏《西域記》中發現的,他根據《法顯傳》等佛教徒著作來記述其流程也就不難理解了。具體而言,蜺羅跂褅水出于闐國西,經四大塔北(乣尸羅國、揵陀衛國、弗樓沙國)一段,儘管略有出入,主要以《法顯傳》爲依據。65殊不知《漢書·西域傳》所載罽賓國與《法顯傳》所載揵陀衛國地望其實是相同的。66
  蜺羅跂褅水最後流經安息國,則很可能是因爲釋氏《西域記》提到犍陀越國之西有安息國,該國臨西海的緣故。今阿姆河與錫爾河均注入鹹海,但在酈氏描述的時代以前,阿姆河一度注入裏海。酈氏不僅對裏海與鹹海不加區分,均稱之爲“雷翥海”或“西海”,而且將二水所注與條支、安息國所臨“西海”卽地中海也混爲一談。可見對於二水所注之海,在酈氏心目中也是十分模糊的,所記亦無非是照搬書本。67
  或以爲:客觀上酈氏所描述的對像應是印度河(自捐毒西流之水)與斯瓦特河(蜺羅跂褅水)。68今案:此說未安。不僅流向、流程完全不符,而且無法解釋兩河同注“西海”。
  值得注意的是,據《水經注》卷一,阿耨達山流出的大水有六。同卷記述了其中四條:一爲新頭河,二爲恒水,第三和第四條爲注入恒水的遙奴水和薩罕水。卷二則記述了另外兩條:蜺羅跂褅水和阿耨達大水。由於遙奴和薩罕兩水與恒水分源合流,衹是一水,因此酈氏所記其實也衹是四水。其中,新頭河與恒水,無疑相當於《長阿含經》的新頭河與恒伽河,亦卽《大唐西域記》的信度河與殑伽河。旣然如此,蜺羅跂褅水和阿耨逹大水就應該分别相當於《長阿含經》的婆叉河與斯陀河,亦卽《大唐西域記》的縛芻河與徙多河。69根據比較可靠的說法,婆叉河或縛芻河可比定爲阿姆河,斯陀河或徙多河可比定爲錫爾河。70
  而如前所述,結合《大唐西域記》的記載,釋氏《西域記》指爲河源的“阿耨達大水”應該相當於《長阿含經》的斯陀河。果然,則釋氏所載“出阿耨達山之北”的蜺羅跂褅水應該相當於婆叉河或縛芻河。這似乎與前文的推定不合。
  今案:這很可能是釋氏並不確知自阿耨達山西北和西面流出之水的名稱,因而犯了張冠李戴的錯誤。這也就是說,出阿耨達山西北者應爲蜺羅跂褅水。酈氏所引釋氏關於蜺羅跂褅水的記載一本作:“蜺羅跂褅出阿耨達山西”,71似可爲證。蓋“出阿耨達山西”者應爲婆叉河或縛芻河。若上引釋氏之文稱蜺羅跂褅水“出阿耨達山之北”不誤,72則可能釋氏指爲河源者係縛芻河而非徙多河。
  質言之,酈氏所載蜺羅跂褅水似應相當於《長阿含經》的斯陀河或《大唐西域記》的徙多河。“斯陀”或“徙多”不妨看作“[蜺羅]跂褅”的省譯,亦堪佐證,73
  又,酈氏旣肯定“河出崑崙,崑崙卽阿耨達山”,又認定河出葱嶺,可見在酈氏看來葱嶺卽崑崙亦郎阿耨達山,也就是說無論自葱嶺西流或東流之水均應出自阿耨達池。這樣,酈氏在卷二所記出自阿耨達山者實際上就不是二水而是三水了,顯然與卷一阿耨達山“出六大水”之說自相矛盾。這是酈氏將來源不同的資料機械疊加必然導致的結果。
  六
  本節討論所謂酈氏關於“南河”和于闐河、且末河的紀述。
  酈氏所述“南河”是研究者最感困惑的問題,雖然有人指出所謂“南河”純屬向壁虛構,卻未能找到原因。74今案:癥結在於酈氏不知釋氏《西域記》的“南河”之上游就是他採自《漢書·西域傳》的于闐河,而在記述于闐河的同時,又要記述南河,於是憑空多出了一條河。蓋據酈注所引釋氏《西域記》:
  南河自于闐東(於)北三千里,至鄯善入牢蘭海者也。
  可知釋氏所謂南河乃自于闐東北流經三千里入海者,這明明說的是以于闐河爲主源的塔里水河。75酈注:
  北河自岐沙東分南河,卽釋氏《西域記》所謂二支北流,逕屈茨、烏夷、禪善,入牢蘭海者也。
  亦可爲證。“二支北流”云云,意謂于闐河與葱嶺河北流匯合後,經屈茨、烏夷、禪善,注入牢蘭海。酈氏所引釋氏《西域記》:
  河水東流三千里,至于闐,屈東北流者也。
  也是說的于闐河及其下游塔里木河,酈注卻引來爲其無中生有的“南河”流經于闐國北作注,顯然非是。
  《水經》所謂“蔥嶺河”應指今葉爾羌河,而非喀什噶爾河,不僅“從蒽嶺出而東北流”,流向與葉爾羌河相符,而且喀什噶爾河並不與于闐河匯合。76一般認爲,酈氏既將《水經》所謂“蔥嶺河”分爲南、北兩河敍述,又稱與于闐河注入“南河”,則“南河”衹能是葉爾羌河,而“北河”衹能是喀什噶爾河。今案:其實不然。
  一则,南河與北河同源,而喀什噶爾河與葉爾羌河並非同源。
  二則,南河與北河分别入海,而喀什噶爾河與葉爾羌河匯成一河後入海。尤其應該指出的是,在《水經注》卷一中,酈氏曾說:
  水有大小,有遠近,水出山而流入海者,命曰經水;引佗水入于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
  可見他對河流的幹枝關係分得比較清楚。《水經》所謂葱嶺河卽葉爾羌河應爲“經河”,喀什噶爾河則爲該河枝水。酈氏顯然不可能將一條經水和一條枝水視作二條經水。事實上,酈氏也並未將“北河”說成“南河”之枝水。
  三則,酈注衹是籠統地稱于闐河“注于河”,不僅未明言此河爲“南河”,而且在下文接著說,“卽《經》所謂蔥嶺河也”。這說明酈氏對于闐河所注毫無把握。
  《水經注》的“南河”既屬子虛,又載有于闐河,則酈氏所謂“北河”衹能視作葉爾羌河及其下游。衹有這樣理解,才能落實所謂“北河”的“枝水”(今克孜勒河、喀什噶爾河)。至於釋氏所謂且末河“左會南河”乃指車爾成河左會以于闐河爲主源的塔里木河。要之,釋氏將于闐河連同其下游塔里木河稱爲“南河”,酈氏則將葱嶺河連同其下游稱爲“北河”。
  爲了描述並不存在的“南河”的流程,酈氏衹能求助於《漢書·西域傳》。所謂“南河”流經依耐國北、蒲犂國北、皮山國北、于闐國北,扜彌國北、精絕國北、且末國北,根據便是《漢書·西域傳上》所謂“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爲南道”,以及鄯善、且末、精絕、扜彌、于闐、皮山、蒲犂以及依耐諸國以次在西的記載。77旣然從釋氏《西域記》的記載中不難闚見在釋氏描述的時代並不存在酈氏所說的“南河”,卽使能夠證明在《漢書·西域傳》描述的時代,確實存在這樣一條“南河”,也依然衹能認爲酈氏關於“南河”的描述是向壁虛構。78
  或以爲:今喀什噶爾河卽酈注之葱嶺河北派,今葉爾羌河卽酈注之葱嶺河南派,二河東流至阿克蘇東南會和闐河後,合爲塔里木河,東流入羅布淖爾。酈注分敍葱嶺河南、北派,前者東合于闐河爲南河,入牢蘭海,後者則爲北河,入蒲昌海,雖分言南、北,合于闐河後,實通爲一河。此互受通稱之例。79今案:此說未安。果如所言,則酈氏所述南、北河匯于闐河之後的流程應該一致。然而酈氏明明稱“南河”流經扜彌國北、精絕國北、且末國北,與北河完全不同。這恐怕很難用“互受通稱”解釋。質言之,酈氏對所謂“南河”的描述確實是在錯誤理解釋氏記載的基礎上,抄襲《漢書·西域傳》的結果。
  總之,酈氏不知釋氏所謂“南河”便是以于闐河爲主源的塔里木河,種種誤解由此而生。
  至於酈氏所述于闐河,雖如前述,實卽釋氏所述“南河”之上游,但必需指出,由於酈氏與釋氏所據資料不同,兩者可比部份的流程並不完全相同。前者稱于闐河流“逕于闐國西”,後者則強調于闐河自于闐東北流過。這似乎表明酈氏所述于闐河以今喀拉喀什河爲主源,釋氏所述南河以今玉瓏喀什河爲主源。80從衛星影像上可以看出有一條古河道從和闐西部的墨玉縣向北穿過麻扎塔格和乔喀塔格兩山地之間,其流向與《水經注》中“南源”的流向大致脗合。81
  最後,釋氏所謂“且末河東北流逕且末北,又流而左會南河,會流東逝,通爲注濱河”,結合酈氏所謂“其水東注澤,澤在樓蘭國北”的陳述,似乎可以理解爲且末河北上,與經墨山國南南下的塔里木河下游支流之一匯合後,繼續東流,注入羅布泊,自兩河接合處直至羅布泊一段水道便是所謂注濱河。蓋此處釋氏所謂“南河”便是以于闐河爲主源的塔里木河之下游。酈氏敍其南河流程至“且末國北”後,稱該河“右會阿耨達大水”,不過是從釋氏“且末河左會南河”句推出,並無事實或文獻的依據。82又如前述,“注濱”與“且末”很可能是同名異譯。在這個意義上,注濱河不妨視作且末河的延伸。
  一說注濱河應卽今若羌東米蘭河,該河與且末河下游水道一度相連。近年於該河古道發現保存完整的灌溉系統痕蹟,也表明《注》文所記敦煌索氏橫斷之注濱河正是此河。83今案:此說似與《注》文原意不合,姑錄以備考。
  七
  以下討論“北河”諸問題。
  1.首先應該說明的是,“北河”這個概念,酈氏可能亦得諸釋氏《西域記》,雖然酈氏所引釋氏之文並未直接提到“北河”。蓋釋氏《西域記》旣有“南河”,必有“北河”。釋氏《西域記》所謂“北河”與“南河”均指塔里木河。衹是前者以葉爾羌河爲主源,後者以于闐河爲主源。葱嶺河、于闐河南北合流後,通爲一河,這纔是“互受通稱”之例。酈氏所謂“北河”則指以葉爾羌河爲主源的塔里木河,乃相對於其虛構的“南河”而言。
  2.一般指酈氏所謂“北河”爲今克孜勒河、喀什喀爾河。84今案:此說有所未安。
  一則,雖然今克孜勒河、喀什噶爾河流經疏勒城南,似乎與注文“自疏勒逕流”云云相符,但如果注意到酈注又稱北河之枝水“東北流逕疏勒國南”,便可見北河決不會像今喀什噶爾河那樣緊靠著喀什流過,而應該考慮在酈氏描述的時代,北河河道可能較今葉爾羌河的河道偏西,85以致無妨認爲該河流經疏勒國。
  二則,《注》文所謂“暨于溫宿之南,左合枝水”,與葉爾羌河的情況亦無不符,卻與喀什噶爾河的形勢不合。蓋托什幹河自西而來流經溫宿卽今烏什之南,與克孜爾河、喀什噶爾河流向相同,被酈氏誤以爲一條河。86
  三則,如果指“北河”爲今克孜勒河,喀什喀爾河,則“北河”的“枝水”,以及“枝水”的枝水卽所謂“疏勒北山水”均無法很妥當地落實。
  四則,今克孜爾河、喀什噶爾河正自疏勒城下流過,不僅與《注》文所謂“東北流逕疏勒國南”相符,而且確實匯合“北河”卽葉爾羌河“于疏勒之東”。
  3.北河的“枝水”旣可比定爲克孜爾河、喀什噶爾河、托什幹河,則所謂“疏勒北山水”似應指今喀什噶爾河北恰克瑪克等河。87
  4.北河之流程:其主源出岐沙谷東,自疏勒東北流,至溫宿國南匯合枝水後,又東流經姑墨國南、龜茲國南、墨山國南、注賓城南、樓蘭城南,最後注於泑澤卽蒲昌海。溫宿國南以下至墨山國南之流程與今塔里木河大致相符。88
  一說酈注“河水又東逕注賓城南,又東逕樓蘭城南而東注”乃本釋氏《西域記》,衹是由於後者寫本文字之訛,原應在南河之北的注賓城、樓蘭城被誤置於北河之北。否則,便是當時北河確實流經樓蘭遺址之南。89今案:所謂釋氏《西域記》文字之訛無法落實。其實,孔雀河乾河床在去今樓蘭遺址北方約二十公里附近東流入羅布泊,一度在近泊處分散成許多支流,其中亦有流經樓蘭城南注入羅布泊者。因此,似乎不能認爲河水“東逕樓蘭城南”的記載有誤。换言之,在酈氏所據資料描述的時代,北河卽匯合孔雀河以後的塔里木河的主要河道確有可能是經由樓蘭城南入泊的。酈注解釋《山海經》“敦薨之水西流注于泑澤”句時所說“蓋亂河流自西南注也”,也許正是描述了當時孔雀河下游支流網絡交錯、縱橫貫通,自西南方向流注羅布泊的情景。蓋酈氏所謂“敦薨之水”郎今孔雀河。90當然,下述可能也是存在的:東經樓蘭城南的河水就是釋氏所謂注濱河。蓋酈氏所謂“北河”與釋氏所謂“南河”兩者之下游其實是一致的。這就是說,“河水又東逕”云云,正是指車爾臣河與塔里木河下游之一支匯合後東流,先經注賓城南,復經樓蘭城南,最後注入羅布泊。91
  至於北河中下游的支流,均已有前人考證,概括如下:
  l.姑墨水:一般認爲卽今阿克蘇河,所出赤沙山卽今阿克蘇西北之鹽山,水經此山之東南流。92今案:《注》文所述姑墨水如果以發源於今伊塞克湖東南的庫瑪拉克河爲主源,則所謂“赤沙山”也可能是《漢書·西域傳》所載烏孫國王治赤谷城所在。93
  2.龜茲水:由東、西兩川組成,因分經龜茲城東西而得名。兩河主流在城南匯合,東南流,注於北河。
  龜茲西川水:一說卽今木札提河及渭幹河。在酈氏描述的時代,西川水出山東南流,左側有枝水分出(今鄂根河)。主流東南流,再分爲二水,東南流,經龜茲城南,合爲一水,左匯東川水,注塔里木河。後因下游水少,漸成散流,無復舊觀。94
  龜茲東川水:一說卽今庫車河,亦名銅廠河。庫車河一度出山分爲三支,自西向東依次爲密爾特彥河、烏恰爾薩依河、葉斯巴什河。密爾特彥河亦稱城上河,流經庫車城東側。《注》文所謂“枝水右出,西南入龜茲城”者,或卽此河;右會西川枝水者或卽葉斯巴什河。古今水道有變動,酈氏所記已不能一一指實。95東川水所經“積犂”[tzyek-liei],旣與“赤沙”並列,或係山名。96
  3.敦薨之水,一般認爲卽今開都河、孔雀河,所出敦薨之山卽焉耆北之汗騰格里山。
  敦薨之水有東西二源,一般認爲西源卽今開都河,西源左水爲小裕勒都斯河,右水爲大裕勒都斯河。東源卽哈布齊垓河。97東源亦有指爲烏蘭烏蘇水卽今黃水溝者。98
  今案:舊說未安。敦薨之水西源左水應爲開都河,右水應爲哈布齊垓河。東源應爲清水河。99
  東西兩源所注敦薨之渚、敦薨之浦以及下文東源所注敦薨之藪均指今博斯騰湖。100
  至於敦薨之水西出沙山鐵關谷會北河的流程,一般認爲古今變化不大。沙山卽今庫魯克山,鐵關谷卽今哈滿溝,此處敦薨之水,乃指自博斯騰湖西南溢出之水,卽孔雀河。河水溢出後西流,轉西南流,經行哈滿溝中,出鐵門關,至庫爾勒,與酈注所述基本符合。101
  八
  《水經注》卷一:“阿耨達六水,蔥嶺、于闐二水之限,與經史諸書,全相乖異”云云,說明酈氏確曾爲以正史爲主的中原王朝官方記載和佛教徒爲主的私人記載之間的矛盾而困惑。由此可見,他力圖加以調和是必然的。遺憾的是,就卷二所載西域水道而言,他這番努力並不很成功。客觀上,酈氏所載西域水道不過是上述各種記載的機械疊加而已。102
  ■注釋
  1 本文《水經注》文字,標點基本按照陳橋驛校釋本(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酈氏引文未必完整,古人引書往往隨意節略,不如今日之嚴謹。
  2 L.Petech,Northern India According to the Shui-Ching-Chu. Roma,1950.森鹿三、日比野丈夫等譯注《水經注》,《中國古典文學大系》21,東京:平凡社,1985年。長澤和俊“《水經注》卷二の西域地理”,《史觀》119(1988年),pp.2-15,等。另外,如森鹿三“《水經注》に引用せゐ《法顯傳》”,《東方學報》1(1931年),pp.183-212,榎一雄“法顯の通過した鄯善國につぃて”,《東方學》34(1967年),pp.12-31,對這一問題亦有所涉及。研究這方面問题的我國學者主要有黃文弼、章巽等。
  3 酈注引《漢書·西域傳》所見諸國以及有關山水之地望,凡與本文主題關係不太密切者,均略而不考。讀者可參看注2所引森鹿三、日比野丈夫書之譯注。
  4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
  5 參看余太山《塞種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pp.144-167。
  6 以下所引《法顯傳》地名之考釋,均見章巽《法顯傳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pp.36-46。
  7 參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以及注6所引章巽書,p.39。
  8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9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10 注2所引森鹿三、日比野丈夫書,pp.138-139,n.107。另参看向逹“漢唐間西域及海南諸國古地理書敍錄”,《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三聯書店,1987年,pp.565-578,esp.577。
  11 “鉢盧勒”,見沙畹“宋雲行紀箋注”,馮承鈎譯,《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六編》,中華書局,1956年,pp.1-68。
  12 “阿波邏羅龍泉”,季羨林等《大唐西域記校注》,中華書局,1985年,pp.274-277(《大正新脩大藏經》T51,No.2087,p.882)。
  13 松田壽男“釋氏《西域記》集注”,東京:岩井博士古稀記念事業會編《岩井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東京,1963年,pp.635-644,以及注2所引長澤和俊文。
  14 注2所引森鹿三、日比野丈夫書,p.136,n.70。
  15 注10所引向達文,esp.577。
  16 “師子國”見注6所引章巽書,p.149。“僧伽羅國”,見注12所引季羨林等書,pp.866-887(《大正新脩大藏經》T51,No.2087,pp.932-934)。
  17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18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19 “渴槃陁”、“朅盤陀”卽迦舍羅逝,參見白鳥庫吉“西域史上の新研究·大月氏考”,《白爲庫吉全集·西域史研究(上)》(第6卷),東京:岩波,1970年,pp.97-227,esp.133-134,150-151,以及注12所引季羨林等書,pp,983-984(《大正新脩大藏經》T51,No.2087,pp.941-942)。
  20 參看注5所引余太山書,p.213。
  21 注l3所引松田壽男文。注2所引榎一雄文以爲直至“逕無雷國北”均係釋氏之文。今案:榎氏說亦誤。
  22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23 說見黃文弼“古代于闐國都之研究”,《黃文弼歷史考古論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pp.210-215。
  24 參看注5所引余太山書,pp.210-215。
  25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26 章巽“《水經注》和《法顯傳》”,載《章巽文集》,海洋出版社,1986年,pp.162-172,esp.163-164。
  27 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1982年,p.197。
  28 見注23所引黃文弼文。
  29 注2所引榎一雄文。
  30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31 章巽“《水經注》中的扜泥城和伊循城”,《中亞學刊》第3輯,中華書局,1990年,pp.71-76。《水經注》這段錯簡曾引起稱種誤解,典型例子見注2所引榎一雄文以及長澤和俊“鄯善王國歷史地理(上)”,《早稻田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哲學·史學)》 37(1992年),pp.129-143等。凡此,移正後均可廓清。至墨山國“千八百六十五里”,應依《漢書·西域傳下》作“千三百六十五里”。
  32 參看劉光華《漢代西北屯田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1988年,pp.167-170,以及余太山《兩漢魏晉南北朝與西域關係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学出版社,1995年,p.85。
  33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34 注l3所引松田壽男文。
  35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36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37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38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39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40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41 參見注5所引余太山書,pp.213-215。
  42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43 參看岑仲勉《漢書西域傳地里校釋》,中華書局,1981年,p.411。黃文弼“輪臺考古調查簡記”,注23所引書,pp.231-236,以爲“連城”在今庫爾楚之南,該處適當古渠犂國地,相傳有七座古城,或卽漢武置校尉、屯田之處。今案:後說未安。卽使敦薨之水所經確有“連城”其地,亦不可能在今庫爾楚之南。
  44 徐松《漢書西域傳補注》,《二十五史三編》(第三分册),嶽麓书社,1994年,p.849。
  45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46 徐松《漢書西域傳補注》,注44所引書,p.848。
  47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48 參看注2所引榎一雄文。
  49 說見注31所引章巽文。
  50 注2所引森鹿三、日比野丈夫書,p.175,n.126。
  51 參看王守春“《水經注》塔里木盆地‘南河’考辨”,《地理研究》第6卷第4期(1987年),pp.36-44。“姜賴”[kiang-lan]。或與“樓蘭”爲同名異譯。
  52 不周之山,見注2所引森鹿三、日比野丈夫書,p.144,n.184。諸毗之山、嶽崇之山,見同書,p.175,n.129,130。
  53 說見本書上卷第二篇。
  54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55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56 《大正新脩大藏經》T1,No.1,p.116。又,類似的說法也見於《大樓炭經》卷一(《大正新脩大藏經》T1,No.23,p.278)、《起世經》卷一(《大正新脩大藏經》T1,No.24,p.313)和《阿毗曇毗婆沙論》卷二(《大正新脩大藏經》T28,No.1546,pp.14-15)等。
  57 詳見章巽“論河水重源說的産生”,注26所引書,p.177-186,esp.181-184。
  58 《大正新脩大藏經》T4,No.197,p.163。
  59 見注12所引季羨林等書,p.39(《大正新脩大藏經》T51,No.2087,p,869)。類似的說法也見於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一(《大正新脩大藏經》T54,No.2128,p.313)等。
  60 各經四河所出獸口均有不同。例如:《阿毗曇毗婆沙論》與《起世經》載辛頭河出牛口,《長阿含經》載新頭河出師子口,《大唐西域紀》則載信度河出象口。雖然並不確知《興起行經》師子口所出是哪一條河,但其象口所出顯然不可能如《阿毗曇毗婆沙論》與《起世經》爲恒伽河,或如《大唐西域記》爲信度河。又,各經所載斯陀(或斯頭,私陀)河皆入北海,唯《大唐西域記》不同。後者稱伽河入東南海,信度河入西南海。縛芻河入西北海,徙多河入東北海,將《長阿含經》等載四河所注諸海的位置(各經所載與《長阿含經》大致相同。唯《大樓炭經》載信陀河與和叉河所注有誤,方位詞應互換)均沿順時針方向旋轉了45度,也許是爲了便於使徙多河與黃河聯繫起來。參看劉迎勝《西北民族史與察合台汗國史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pp.219-220。
  61 見注12所引季羨林等書,p.42,984。
  62 注家多指雷翥海爲鹹海,如沙畹《西突厥史料》,馮承鈎漢譯本,中華書局,1958年,p.25,以及注2所引森鹿三、日比野丈夫書,p.166,n.20。但是,鮮有指出其原語者。唯一的例外是內田吟風《北アジア史研究·鮮卑柔然突厥篇》,同朋舍,1988年,p,488,n.42。內田吟風以爲“雷翥”[luci-tjia]也許是(Oxianus) Lacus之音譯。此說主要根據其實在於將《水經注》、所載自葱嶺西流之水和蜺羅跂褅水比定爲阿姆河與錫爾河(當然亦有將蜺羅跂褅水比定爲阿姆河者,如注57所引章巽文,esp.183)。今案:雖然在《水經注》或所引資料描述的時代,阿姆河流入裏海,且當時人將兩海誤以爲一海的可能性很小,但衹要上述比定的主要依據成立,在未能確定其原語的情況下,將雷翥海比定爲鹹海是可以的。另外,“雷翥海”一名又見於《舊唐書·突厥傳下》:“西突厥,本與北突厥同祖。初,木杆與沙鉢略可汗有隙,因分爲二。其國卽烏孫之故地。東至突厥國,西至雷翥海,南至疏勒,北至瀚海,在長安北七千里,自焉耆國西北七日行,至其南庭,又正北八日行,至其北庭。”以及《新唐書·西突厥傳》:“西突厥,其先訥都陸之孫吐務,號大葉護。長子曰土門伊利可汗,次子曰室點蜜。亦曰瑟帝米,瑟帝米之子曰逹頭可汗,亦曰步迦可汗,始與東突厥分烏孫故地有之。東卽突厥,西雷翥海,南疏勒,北瀚海,直京師北七千里,由焉耆西北七日行得南庭,北八日行得北庭。”如沙畹、內田吟風等均以爲兩傳所見“雷翥海”應卽《水經注》卷二所見“雷翥海”,均指鹹海,但蘇北海“唐代中亞條支、條支海考”,《西域歷史地理》,新疆大學出版社,1988年,pp.209-220,esp.210-212,以爲前者應卽《隋書·北狄傳·鐵勒傳》所見“得嶷海”,指Balkhash湖。今案:蘇北海說或是,但蘇氏並未提到兩《唐書》所見雷翥海與《水經注》所見同名海的關係。這就是說,兩《唐書》所見與《水經注》所見雖然同名但並非一海。當然,也可能是後者將鹹海誤以爲是雷翥海了。
  63 說見E.G.Pulleyblank,“The Consonantal System of Old Chinese(part I),”Asia Major,9(1962),pp. 58-144,p.95。注13所引松田壽男文以爲“蜺羅跂褅”河應卽《大唐西域記》卷六所見Siranyavati(尸賴奴伐底河)之對譯。今案:此說非是。松田壽男所見本《水經注》“岐”字作“跋”,或由此致誤。W.B.Henning,“The First Indo-Europeans in History.”G.Ulmen,ed.,Society and History Essays in Honor of Karl August Wittfogel. The Hague, Paris,New York,1978,215-230,n.25,以爲應指吉爾吉特(Gilgit)河。
  64 據《漢書·西域傳上》,捐毒國“西上葱嶺,則休循也”,難兜國“北與休循”接,罽賓國“東北至難兜國九日行”,大月氏國“西至安息四十九日行,南與罽賓接”。又載:安息國“臨媯水”,“西與條支接”,而條支國“臨西海”。參看注2所引長澤和俊文。
  65 參看注2所引長澤和俊文。長澤氏以爲酈氏所述蜺羅跂褅水流程尚包括鉢吐羅越城、阿步羅龍淵,並據以爲此處蜺羅跂褅水乃指斯瓦特河。今案:此說未安。又,注2所引L.Petech書,p.57,以爲:蜺羅跂褅水流程的敍述似乎是有關于闐河、阿姆河水系的零碎资料拼湊而成,還好像被莫名其妙地和戈爾班德(Ghorband)、潘傑希爾(Panjshir),喀布爾(Kabul)水系聯繫在一起。今案:類似的分析祇能說明酈氏實際上並沒有關於蜺羅跂褅水流程的資料。
  66 參看注5所引余太山書,pp.144-146。
  67 如注2所引L.Petech書,p.62,曾指出:酈注的敍述不僅將裏海和波斯灣,甚至將地中海和黑海也聯繫起來,形成了一個圍繞伊朗的大洋,今案:條枝所臨“西海”應卽地中海而非一般所說波斯灣,說見注5所引余太山書,pp.182-209。
  68 見注2所引長澤和俊文。
  69 一說酈注以爲出葱嶺西流之水卽縛芻河,出于闐南山之水卽徙多河(見注4所引書卷一),今案:此說未安。
  70 參看注60所引劉迎勝書,p.214-223。
  71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72 《水經注》卷一既稱阿耨達“山西有大水,名新頭河”,似乎蜺羅跂褅水應出自山北。
  73 “蜺羅”或卽錫爾河上游得名Naryn之由來。
  74 例如注2所引長澤和俊文。
  75 《史記·大宛列傳》稱:“漢使窮河源,河源出于窴。”在這裏于闐河被認爲是塔里木河主源。《漢書·西域傳上》則稱:“河有兩源,一出葱嶺山,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葱嶺河合,東注蒲昌海。”在這裏葱嶺河被認爲是塔里木河主源。釋氏《西域記》與《史記》可歸入一類,《水經》、酈注與《漢書》可歸入一類。
  76 注27所引書,p.197。
  77 據《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西通且末”,且末國“西通精絕”,精絕國“西通扜彌”,扜彌國“西通于闐”,于闐國“西通皮山”,皮山國“西南至鳥秅國”,烏秅國“北與子合、蒲犂接”,依耐國“南與子合接”。
  78 參看黃文弼”談古代塔里木河及其變遷”,注23所引書,pp.43-51,“羅布淖爾水道之變遷及歷史上的河源問題”,注23所引書,pp.299-315,esp.303-304。注27所引書,p.194,以爲:洪積扇前緣地下水溢出爲泉水河,這種泉水河水量大時,彼此有可能聯接起來,從衛星照片上过去泉水河連續的蹟像還比較清晰可見。《水經注》中有一條所謂葱嶺南河,經皮山、于闐、扜彌、精絕、且末等國之北注羅布泊,可能卽此種泉水河的誤解。今案果如說者所言,則毋寧說是《水經注》承襲了《漢書·西域傳》的誤解。事實上,漢代不可能存在沿着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橫穿沙漠腹地自西向東流动的南河。說詳注51所引王守春文,esp.40。
  79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
  80 《周書·異域傳下》載:于闐“城東二十里有大水北流,號樹枝水,卽黃河也,一名計戍水。城西十五里亦有大水,名逹利水,與樹枝[水]俱北流,同會於計戍”。後者指喀拉喀什河,前者則既指玉瓏喀什河,又指塔里木河。這說明《周書》亦以玉瓏喀什河爲于闐河主源,又以于闐河爲塔里本河主源,與釋氏《西域記》同。今本《魏書·西域傳》亦有類似文字,乃《北史》編者錄自《周書》者;參看本書上卷第四篇。
  8l 注51所引王守春文。
  82 從衛星照片(見注27所引書,p.212,圖4-7-6)分析,塔里木河下游古河道有若干條。河水除了從最東一條卽所謂庫魯克河流入羅布泊外,亦曾從其他各條南下,與且末河匯合後東流入羅布泊。在《水經注》描述的時代,類似的情況是完全可能發生的。參看注2所引榎一雄文。
  83 說見注27所引書,p.205。
  84 例如:黃文弼“談古代塔里水河及其變遷”,注23所引書,pp.43-51,esp.45-47。
  85 塔里木盆地南北流向的河流變還的主要方式是東西擺动。參看注27所引書,pp.213-214。
  86 參看注43所引岑仲勉書,pp.388-391。
  87 注2所引長澤和俊文以葉爾羌河爲北河枝水。今案:此說未安。蓋指葉爾羌河爲北河枝水雖與《注》文“又東逕莎車國南”相符,但至少有以下三處不合:一、北河於溫宿之南左合枝水,二、枝水流經疏勒國之南,三、枝水東北與疏勒北山水合。
  88 參看注27所引書,pp.199-203。
  89 注2所引榎一雄文。又,黃文弼“羅布淖爾考古簡記”,注23所引書,Pp.357-374,esp.373,亦以爲“注賓城南”因上下文誤爲“注賓城北”。
  90 樓蘭遺址周圍古河道分佈情況,見侯燦“樓蘭遺蹟考察簡報”一文(《歷史地理》創刊號,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pp.195-202)提供的“樓蘭古遺蹟分佈示意圓”。
  91 注2所引長澤和俊文以爲:《水經注》的這一部份正在敍述北河,故流經樓蘭遺址之南的不可能是南河。何況,據《漢書·西域傳》,以LA遺址爲中心的鄯善國戶口盈盛,其附近沒有水是不堪設想的。今案:其說未安。在《水經注》所據描述的時代,很可能由於塔里木河下游改道,位於今LA遺址的樓蘭城之生存已經受到威脅。酈氏引述的索勱橫斷注濱河的故事,也許正反映了當時人力圖回天的嘗試。
  92 見楊守敬、熊會貞《水經註疏》卷二,以及注27所引書,p.209。
  93 《漢書·西域傳》所載烏孫國赤谷城的位置,見注5所引余太山書,pp.137-138。
  94 參看黃文弼“略述龜茲都城問題”,注23所引書,pp.205-209;以及注27所引書,p.210。據前者,“木札提河卽《水經注》之西源,亦卽西川水。出山口後之鄂根河卽《水經注》西川枝水左派。不過現鄂根河爲新河,西川枝水之舊河牀尚在稍南與鄂根河駢比東趨,至輪臺而合。然皆流於庫車城南,與《水經注》所說徑於龜茲城南完全相合。”另外,前者在另處指出:西川水卽渭幹河,“現長興巴雜南之乾河,東流分爲二水:一東南流於哈拉黑炭巴雜之西,東流於窮沁之北:一東流於托卜沁之南,卽《水經注》之西川枝水,分爲兩源者是也。而窮沁適在乾河之旁,疑卽屯校所守之故址也”,見前引書,p.250。今案:據此,則《注》所謂“水流三分”包括前述左派枝水,並非分出一枝水後,再一分爲三。又,後者以爲:“西川水卽今渭幹河,《水經注》時,出山後水流三分,右二條枝水東南流注大河,左分一枝水徑龜玆城南,會東川入城枝水入東川,同注大河。”今案:此說有所未安:會東川水之“西川枝水”應有二源。
  95 參看注27所引書,p.209。注94所引黄文弼文則以爲“如以《水經注》東川水的主流是葉蘇巴什河,則鳥恰河亦卽東川水之枝水右出者”。另外,後者一度主張:“按枝水右出,卽今城上河,西南入龜茲城,卽今之庫車城。右會西川枝水,是古時城上河流於輪臺之東,右會渭幹河,卽古西川水,直至野雲溝之南入塔里木河。現在流至輪臺之東,入塔里木河爲渭幹河,城上河流至庫車與輪臺間草湖卽止,此古今易勢也。此外東流者有兩河:一爲葉蘇巴什色依,自出山口後,東流至克內什灌地後,南流入城上河。中間尚有一小河,不知名(疑卽《西域水道記》之烏恰爾薩依河),東南流,亦入城上河。”見前引書,p.252。
  96 一說紅山“東自克內什,西至克衣,綿延敷十里,土石皆作紅色故名。《水經注》稱爲赤沙山,或赤沙積梨,實爲一山,皆指克子爾塔格也”,見黃文弼“庫車考古調查簡記”,注23所引書,pp.237-267,esp.256。徐松《漢書西域傳補注》以爲“積棃”應卽《漢書·西域傳下》所見“捷枝”(注44所引書,p.849),注43所引岑仲勉書,p.410,以爲非是。今案:“積棃”[tzyek-liei],或與“輪臺”[Iiu*n-d*]爲同名異譯。
  97 參看黃文弼“焉耆博思腾湖周圍三個古國考”,注23所引書,pp.216-221。今案:說本徐松《西域水道記》卷二。
  98 見注27所引書,p.210。今案:說本徐松,出處見注96。
  99 詳見陳戈“焉耆尉犂危須都城考”,《西北史地》1985年第2期,pp.22-31。
  100 注4所引書卷二熊會貞按:“敦薨之渚、敦薨之浦、敦薨之薮,一也。酈氏故意錯出,以示變化耳。”今案:注27所引書,p.212,則以爲酈注分別稱教薨之水東西源所注爲渚、浦及藪,乃因當時博斯騰湖湖水淹沒之區可分三等:水陸相間者爲渚,淺水沼澤地爲浦,中心較深處爲藪。今案:此說似有未安。
  101 黃文弼“焉耆考古調查簡記”,注23所引書,pp.222-230,esp.222,229。
  102 酈氏使各種資料接軌亦有成功之處,整理關殷羅布泊的資料便是一例。《水經》稱于闐河與葱嶺河匯合後注入蒲昌海,酈注不僅指出敦薨之水所注泑澤,“卽經所謂蒲昌海也”,蒲昌海“亦有鹽澤之稱”,而且在據釋氏《西域記》載入且末水所注“牢蘭海”後指出:“澤在樓蘭國北,故彼俗謂是澤爲牢蘭海也”,則蒲昌海或泑澤或鹽澤亦卽牢蘭海不難推出。蓋據《注》文可知所謂“楼蘭國”乃鄯善國之前身,《注》文又叫載蒲昌海“水積鄯善之東北”。參看注5所引余太山書,pp.228-241。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余太山著.-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