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中华文明史话-敦煌史话

6.敦煌地区的军事防御设施

作者:《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


  鉴于对匈奴贵族的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潜在的威胁依然存在,西汉王朝除在行政上设立郡县外,还在敦煌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军事防御设施。
  首先,西汉于元封三四年间(公元前108~前107年)在敦煌设立了玉门关和阳关作为通西域的门户。关于玉门关原来的位置,即汉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以前玉门关是否由敦煌以东向西迁至小方盘城的问题,学术界曾进行过激烈争论,但一般都同意太初二年以后玉门关位于小方盘城一带的说法。小方盘城在今敦煌市西北80公里处,为西汉玉门都尉治所,其西11公里处的马圈湾附近则为玉门候官所在的城址。相传古代和阗(今新疆和田)的美玉就是经由这里传入内地的,所以人们将这一关口称为玉门关。阳关位于今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的南湖乡附近,当地的古董滩原为汉阳关都尉治所,古董滩以西沙漠中存留的大片建筑遗址约为古阳关遗址。阳关北距玉门关70公里,因位于玉门关之阳而得名。这两关分别是汉丝绸之路北道和南道的必经关口,也是界限夷夏,防止游牧民族入侵的战略要隘。
  其次,西汉还在敦煌郡内修筑了众多城障烽燧,并相应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候望、通讯系统。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西汉将河南之战后已加修到酒泉的长城又向西修筑到了敦煌郡的龙勒县,这样就将先此修建的,在籍端水(今名疏勒河)南岸东西排列的各个烽燧连接了起来。汉制在西北边防要地一般每隔5里左右建一个城堡和供施放烟火警报的烽台或烽墩,名为亭或燧,并派驻一定数量的屯戍士卒守护,由候长或燧长监管。隔若干亭、燧又修有较大的城堡,称为障,戍卒由候官统领,各候官则都隶属于都尉。那时敦煌郡内共设有4个都尉,即前面已经提到的玉门都尉、阳关都尉,及宜禾都尉和中部都尉。
  西汉王朝对这些亭障烽燧的管理使用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出土的居延汉简中对此有详尽载录。按规定,戍卒们未经批准,一律不得擅离职守,每时每刻都必须认真巡察。遇有敌情时,白天用烽表或烽烟示警,夜晚则使用巨(炬)火或积薪。这些通讯设施在当时较为先进,通过它们可以用接力的形式迅速将敌情传至远方,甚至数千里外的首都长安。
  敦煌郡建立后,汉朝还修筑了郡城外围的塞城、天田。塞城又称外城,是环卫郡城的重要屏障,塞城沿线也建有亭燧,称塞亭。天田,隋唐时又称土河,是军事防御体系中的侦察设施,为挖于山口等必经道口上的深沟道,平日用细沙散土填平,使人过留迹,戍卒每日检视足迹就可以知道过往兵马行人的情况。
  敦煌郡设立的所有这些防御设施都具有积极意义,它们共同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同时也为敦煌地区的和平发展创造了条件。
  

敦煌史话/《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著.-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