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路起点长安

汉都长安与丝绸之路的开发

作者:武复兴



  辉煌的“斗城”
  丝绸之路正式开辟后,它的起点上的第一座城市,便是汉代的都城长安。
  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垓下(安徽省灵璧县东)彻底打败项羽,即皇帝位,这就是汉高祖。他采纳了娄敬的建议,决定建都关中。但由于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兵入关中时,已将秦咸阳宫殿付之一炬,因而便选在渭河南岸与咸阳大致隔河相对的一个叫“长安”的乡聚处,另建建新宫。并首先将附近幸免于火的秦离宫兴乐宫加以整修,改名为长乐宫。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朝廷由秦旧都栎阳(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武屯乡迁至长安。与此同时,由丞相萧何主持在长乐宫之西修建了宏大富丽的未央宫。当公元前199年,刘邦率兵讨伐反叛的韩王信余部后返回长安时,看到未央宫如此富丽豪华,还曾很不高兴地责问萧何:“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答道:“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他将供帝王居住办公的建筑物与天子的权威和长久的影响联系起来,因而说得刘邦又高兴起来①。
  汉长安的外郭城直到汉惠帝时才开始修筑。由于先有宫城,后有郭城,加之当时渭河南岸地理条件的限制,汉长安外郭城南部和西北部有几处不规则的曲折变化,好似天上的北斗星和南斗星一般,所以人们将其称为“斗城”②。
  汉长安城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三辅黄图》说它高三丈五尺,下宽一丈五尺,上宽九尺,周回六十五里(约合今26公里)。解放后实测周长25公里多,面积约35平方公里。文献记载汉长安城四边各3门,共12座城门。东城从北向南首先是宣平门,又名东都门,这是通连东方最主要大道的城门。由此门向东10余里,便是秦轵道亭旧址。当公元前206年刘邦军临霸上时,秦王子婴正是在轵道亭“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③,向刘邦投降的。到唐代。轵道亭遗址仍在,但由于都城位置的南移,东向大道也有变化,故唐王昌龄说:“轵道,秦故亭名也,今在京师(唐长安)东北十五里,署于路曰:‘秦王子婴降汉高祖之地’。岂不伤哉!余披榛往而访之,则莽苍如也。”④,由秦轵道亭再向东走4里左右,便是灞河。这是汉、唐时代长安人送亲友折柳赠别的地方,因而唐代诗词中有“年年柳色,霸陵伤别”⑤和“濯濯长亭柳,阴连霸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⑥这些名句。东城中门名清明门,又名凯门。因门内有藉田仓,故也称藉田门。再向南为霸城门,又名青绮门。由于门色发青,民间也称为青门或青城门。秦东陵侯邵平,秦亡后在长安霸城门外种瓜,味甜美,时称“东陵瓜”或“青门瓜”。三国时阮籍《咏怀》诗中说:“昔闻东陵瓜,近在青门外。”《述异记》又说:“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有青雀群飞于霸城门,乃改为青雀门;更修饰刻木为绮寮,雀去,因名青绮门”。南城东头是覆盎门,又名端门。由于此门南为周杜伯国地,即秦之杜县(汉宣帝葬于杜东原上,改县为杜陵县),故又名杜门,杜门北对长乐宫。中门名安门,又名鼎路门。南城西头为西安门,北对未央宫。西城南头为章城门,又名光华门。出此门可前往渭河上通武帝茂陵(位于今陕西省兴平县)的便桥(即西渭桥)。《咸阳县志》说:西渭桥汉代叫便桥,唐代叫咸阳桥。它的位置在今咸阳市东南。我们从杜甫《兵车行》中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等诗句看,这条路和桥在唐代不仅仍然沿用,而且是西去的一条重要通道。中门名直城门。西城北头为雍门,又名西城门。北城西头为横门,临近渭河上之横桥(中渭桥),即秦代在咸阳所架之渭河桥,位于今咸阳市东20余里之窑店公社一带。据《水经注》记载,此桥宽六丈,长三百八十步,共七百五十根柱子。桥两头还有石砌墩柱。这座桥距离长安最近,出横门过此桥前往渭河北岸原上的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昭帝平陵等繁华陵邑也最便捷。特别因为由此桥越渭水,可以经最近的道路,前往秦所修直道起点,即汉时仍经常作为前线指挥部的甘泉宫(位于今陕西省淳化县),可以前往沿泾河西北去的丝绸之路,以及前往沿渭河北岸东通蒲津渡的大道,因而横门行人车辆的频繁,是可想而知的。横门又名光门或便门。北城中门为厨城门,因内有长安厨官署而得名。北城东头为洛城门,又名高门或鹳雀台门。
  12座城门各有3个门洞,每个门洞各通连一条街道,中间一条称为“驰道”,专供皇帝使用。《三辅黄图》引《汉旧仪》说:“长安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三顷,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又说:“水泉深二十余丈。树宜槐与榆,松柏茂盛焉。城下有池,周绕广三丈,深三丈,石桥各六丈、与街相直。”同书引《三辅决录》也说:“长安城,面三门,四面十二门,皆通达九逵,以相经纬,衢路平正,可并列列车轨。十二门三涂洞辟,隐以金椎,周以林木。左右出入,为往来之径;行者升降,有上下之别。”可知这些街道不仅宽大平正,分筑得非常坚固,而且道旁都栽有愧榆等树木。南朝梁何逊《拟轻薄篇》中,便有“长安九逵上,青槐荫道植”这样的句子。
  解放后实地勘测,汉长安城周长约25公里,与历史记载的长度大致吻合。城墙遗迹,北垣最高处尚行10米多高,基部宽达16米。南垣则仍然大体完好地矗立地面。其他两面,也保存有若干段落。城墙一般皆为版筑土夯,断面呈梯形。墙面上涂一层和有麦秸的泥,草泥外再涂一层坚硬的朱红色细沙泥。从残片上还可看到一些朱红色的色泽。城垣每面的三座城门,经发掘过的直城门、西安门、霸城门和宣平门看,各门都有宽8米的3个门洞,门洞之间有4至12米厚的夯土隔墙。门洞内两侧有用光滑的大卵石垒成的柱础遗迹,表明城门上原建有木结构的门楼。它也告诉我们,汉长安城门还不是后世的砖券建筑,因而容易被火烧毁。在霸城门门道中发掘到当时的车轨遗迹,按此车轨宽度计算,城洞中可并行四辆马车。这与上引《三辅决录》的记载,以及张衡《西京赋》中的“城郭之制,则旁开三门,三涂夷庭,方轨十二”等话,恰可互相印证。城门也的确连接了三条平行的道路,中间皇帝专用的“驰道”,分外平整。
  汉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保证首都主要是对皇家的供应,在各方面都采取了许多新的措施。如在城市布局上,将宫殿、官署、居民区、工商业区,同置于一个大城之中。这种作法,也开了后世帝王都城建制的先河。再如汉初诸侯豪强竞相铸造钱币,造成市场上极大的混乱。自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到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朝廷与地方为铸钱事屡次发生激烈斗争。最后武帝下令销毁各种私铸铜钱,命在京师铸五铢钱通行全国。这对加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市场物价,有很大的好处。在汉长安旧址今相里巷,曾出土大量铸造钱币的钱范,可能就是武帝时所设铸钱作坊用的器物。它也证实,在汉长安城中,的确有铸钱的机构。
  宫殿群处于城中的中心位置,而且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土地面积。如位于汉长安东南部改建秦兴乐宫而成的长乐宫,周长20余里,有14座宫殿。其中有一座秦时所建高40丈,上面并修有许多建筑物的高台,由于曾在台上射飞鸿,所以名叫“鸿台”。宫中还有秦始皇修的鱼池、酒池等。《太平寰宇记》说汉武帝曾“作酒池以夸羌胡”,让来长安的少数民族使者开怀畅饮,大概就利用的是这一酒池。汉代又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用收缴各地兵器融铸成的铜人,由秦阿房宫殿前移至长乐宫大殿前。
  长乐宫的前殿东西宽近50丈,深12丈,这是长乐宫的主要建筑。汉初,皇帝便在这里会见群臣。相传刘邦初即位时,由于废除了秦法,没有朝仪,与他多年并肩征战的群臣,纷纷饮酒争功,吵嚷不休,刘邦也无法制止。这时,曾为秦博士的叔孙通制定了一套朝会礼仪,教群臣多次排练。到汉七年(公元前200年)便在长乐宫前殿正式按规定朝见皇帝,对违犯朝仪的“辄引去”。因而“竟朝置酒,无敢灌哗失礼者”。刘邦当场高兴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⑦
  从汉惠帝开始,皇帝都搬到未央宫起居听政,庞大的长乐宫仅供皇太后居住使用。她们主要住在这里的长信宫(殿)中,《三辅黄图·长乐宫》说:“长信宫,汉太后常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如班婕妤初颇得成帝宠幸,自赵飞燕入宫后,婕妤失宠,便自请于长乐宫的长信殿供养太后,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中的“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便写的是这来件事。“昭阳”是未央宫中的宫殿名,赵飞燕就住在那里,因而也是汉成帝常去的地方。
  未央宫位于长安城西南部,距离长乐宫一华里,实测周长17里多。它除前殿外,还有承明、清凉、麒麟、凤凰、昭阳等40余座殿台楼阁。从西汉开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几个朝代的朝廷所在地都在这里,与“斗城”共存了近800年。一直到隋初,未央宫才被毁弃不用。
  《三辅黄图》记载,未央宫“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五丈,高三十五丈”,而且“营未央宫因龙首山以制前殿”⑧,因此更显得高大突出,成为当时长安城中最雄伟的建筑。
  未央宫的修缮并末到此为止,汉武帝时,又“以木兰为棼撩(栋椽),文杏为梁柱”;大门上金兽衔环,周围镶嵌着耀眼的玉石;雕梁画栋,玉石柱础,长廊两旁有镂空花纹的栏杆;在画着连环图案的宫门里,红漆地面明光闪亮;宫门前左边是供人行走的层层台阶,右边是供车上下的平缓坡道。……⑨真正是“木衣绨绣,上被朱紫”。
  未央宫南门名端门,因为是宫中之门,故又称“端闱”。两侧之门称为“掖门”。平时大臣奏事谒见皇帝,则走北门金马门。《汉书·高祖本纪》“北阙”下颜师古注解说:“未央殿虽南向,而上书奏事谒见之徒皆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焉,是则以北阙为正门。”金马门原名“鲁班门”,因汉武帝时著名相马人东门京在鲁班门外立了一匹铜马,遂收名“金马门”,或“金门”。这里是宫中宦官宦者署所在地,故又谓之“黄门”。汉代备黄帝顾问的职官待诏。也在此门附近办公,如公孙弘、扬雄等,都曾“待诏金马门”。《汉书·苏武传》说:“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实际也就是待诏金马门。
  未央宫遗址前殿之夯土台基,今东西宽150米左右,南北约340米;北部最高,高度在10米以上,从很远的地方,便可以看到。
  前殿北约2里处有东西并列的两个上堆,那便是萧何所监修的天禄阁和石渠阁遗址。“天禄、石渠,典籍之府”⑩,两处都是汉朝廷储藏图书典籍的国家图书馆。萧何随刘邦初入咸阳时所收之秦王朝的大量图书、档案,以及后来从民间征集到的典籍,都放在这里。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参考这些书籍写成的。刘向也曾于天禄阁校阅群书,撰写成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学著作《别录》,以及《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传论》等书。位于未央宫前殿遗址正北的天禄阁遗址,其夯土台基今高约7米。台基上的一座小祠堂,相传是后人为纪念刘向而修。石渠阁在天禄阁西一里处,因其下有硥(磨)石筑成之水渠而得名。此水由未央宫西部的沧池引来,再北流转东入乐宫中之酒池。沧池中有台名“渐台”。西汉末年,当农民起义军绿林军于地皇四年(公元23年)由宣平门打进长安后,到处找不见新皇帝王莽,直到第三天,才在沧池中的这座渐台上,找到了身穿龙袍、蜷缩在屋角里的王莽。
  未央宫中有一座名叫麒麟阁的建筑,相传是汉武帝猎获得一只麒麟后所修。汉宣帝时,将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十一名功臣图像画于麒麟阁上,这里遂成为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也成为后世诗人常说的话题。如唐陈陶《水调词》中,就有“万里轮台音信稀,传闻移帐护金微。会须麟阁留踪迹,不斩天骄莫议归”这样的句子。
  在长安城内的未央宫北,还行桂宫、北宫,在长乐宫北,也还有明光宫。三座宫殿规模都比较小,但建筑和设施同样很考究。如《三辅黄图》引《三秦记》说,桂宫“有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三辅黄图》又说,北宫近桂宫,“中有前殿,广五十步,珠帘玉户如桂宫”。相传“武帝为七宝床、杂宝案、厕宝屏风,列宝帐,设于桂宫,时人谓之四宝宫”(11)。
  由于城中面积有限,建筑物愈来愈多,因而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又在长安西城外上林苑北部原秦代建章乡所在地,新修了一组庞大的建筑群,这便是建章宫。据《三辅黄图》引《三辅旧事》说:“建章宫周回三十里。”它的前殿高度与未央宫前殿相当(12),因而登临其上,“下视未央”(13)。班固《西都赋》也说,建章宫“正殿崔嵬,层构厥高,临乎未央”。此外,宫中还有骀荡、馺娑、枍诣、天梁,奇华、鼓簧、玉堂、神明台、疏圃、鸣銮、铜柱、函德、井干等大量的殿台楼阁,因而被称为“千门万户”(14)。建章宫南门名阊阖门,共3层,高25丈。由于此建筑物的椽头上镶嵌着玉璧,故又名璧门。进璧门便是华丽的玉堂,《三辅黄图》说它“内殿十二门,阶陛皆玉为之。铸铜凤高五尺,饰黄金栖屋上,下有转枢,向风若翔”。
  建章宫北门有一对高25丈的圆形阙,阙上也各有一只铜铸凤凰,因而又名“凤阙”。古代歌谣说:“长安城西双圆阙,上有一双铜雀宿。一鸣五谷生,再鸣五谷熟。”(15)便说的是这一建筑。
  由于建筑技术的进步,当时已出现了高层建筑,特别是木结构的高建筑物。这一点在建章宫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天梁宫,《三辅黄图》说它“梁木至于天,言宫之高也”。位于建章宫北部的凉风台,《关中记》说是“积木为楼,高五十余丈”。井干楼“若井干之形”,同样高50丈(16)。“井干”,即井上的木栏杆。张衡《西京赋》形容其“井干叠而百增(层)”。这在当时的确是了不起的建筑,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聪明和技巧。
  建章宫中高五十丈的神明台上也有许多建筑物,汉武帝在这里安置了道士百人(17)专门为自己求福祈年。并立有高大的“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18)。在汉代帝王中,武帝尤其迷信鬼神,到处设祠祭祀,追求长生不死,正如《史记·武帝本纪·索隐述赞》中概括的:“志尚奢丽,尤敬神明。”针对武帝上述荒唐行径,唐李商隐曾在《汉宫词》中深刻地讥讽道:“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全诗的意思是说,西王母的信使青雀不回,希望落空。武帝常在集灵台求仙寻道,不管其他。大臣中司马相如口最渴了(司马相如患消渴病,即今之糖尿病,经常口渴,故云),也不肯将铜仙人盘中的露水赐给他一杯。可知武帝原是不爱贤才的。相传后来到魏明帝时,派人接捧盘铜人前往魏都洛阳。由于太重,途中抛弃在灞河岸上。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说:“帝徒盘,盘拆,声闻数十里。金狄(铜人)或泣,因留于霸城。”唐代李贺根据这些记载和传说,写了著名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其词云:“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间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山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在建章宫北部有一个10顷大的人工水池,名叫太液池,以象征大海。根据道家的说法,东海中有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上有使人“长生不死”的仙药。武帝在太液池中也修了以这三座“仙山”名字命名的三个小岛,还凿刻了一条鲸鱼和三只石鳖置于水边。
  建章宫前殿夯土台基位于今西安市城西之三桥镇北,现高5米多。由于台基上下均有村民居住,故现名“高低堡子”。高低堡子东北另有一名“双凤寨”的村子,村外农田中两个孤立的土堆,人称“凤凰台”,似即建章宫之凤阙遗址。高低堡子西北一片低洼地,为当年太液池所在地,现在这里属于西安太液池苗圃区。1972年,考古工作者与当地农民共同在太液池遗址区挖出一条一丈多长的圆锥形巨石,平头锐尾,通体有许多雕凿痕迹,大概就是汉武帝特意设置的那条鲸鱼。
  为了皇家往来的方便,又在长安众多的宫殿之间架设了许多平地上的复道和空中的阁道。《文选·西京赋》李善注引《汉武故事》说:“上起明光宫、桂宫、长乐宫,皆辇道相属,悬栋飞阁。”桂宫则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并有阁道从宫中西部上城,一直通向城外建章宫的神明台。未央宫与建章宫之间,则是“于宫(未央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构辇道以上下。辇道为阁道,可以乘辇而行”(19)。这种空中通道,可以通行帝王的车子,就表明它不仅很坚固,也很宽敞。阁道将汉长安众多的宫殿连成了一个整体,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唐代长安各宫殿之间所修供黄帝行走的夹城(复道)、以及过城门处的辇道,应该就是在汉长安阁道的影响下修筑的。
  位于汉长安西,包括建章宫在内的皇家园囿上林苑,是在秦上林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汉武帝时它发展到大致北起渭河,南到秦岭,包括今陕西省长安、蓝田、户县、周至几个县的范围,“方三百四十里”(20)。外设围墙,“门十二,中有苑三十六、宫十二、观二十五”(21)。栽植名果异卉3000余种(包括新由西域引来的葡萄),又畜养百兽于其中,供皇帝秋冬射猎(22)。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道:“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如此浩大的工程,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而如此宽广的面积,又占用了多少农田!无怪东方朔《谏除上林苑疏》中说:“如天不为变,则三辅之地尽可以为苑,何必周至、户、杜乎?奢侈越制,天为之变。上林虽小,臣尚以为大也。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汧陇以东,商洛以西,厥壤肥饶。汉兴,去三河之地,止霸产以西,都泾渭之南,此所谓天下陆海之地;秦之所以虏西戎、兼山东者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异类之物,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箭之饶,土宜姜芋,水多蛙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故丰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今规以为苑,绝陂池水泽之利,而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损耗五谷。……”(23)东方朔的意见正中要害,非常恳切,但汉武帝并未采纳这一建议,还是修起了规模空前的皇家园林,并在其中修盖了愈来愈多的建筑物。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武帝因为要讨伐阻碍他经由西南通身毒(印度)的昆明国(位于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知道昆明国有大300里的滇池,当地人习于水战,因而调发各地戍卒在上林苑中开掘了周长40里的昆明池,用来演习水战(24)。池凿成灌水后,“中有戈船各数十,楼船百艘,船上建戈矛,四角悉垂幡旄葆麾”(25)。《汉书·食贷志》也说:“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实际这里成了皇家一个别开生面的游乐场所,四周修建了许多亭台楼馆;在水中养鱼,供诸陵祭祀和长安厨作菜用;用豫章木制的大船,上有宫室,可载万人,专供皇家于其上嬉戏(26)。象太液池一样,也在昆明池水中置放了一条三丈长的石刻鲸鱼,由于雕刻生动,在清亮的水波中,鱼的鬣尾似乎都在摆动(27)。而且他们煞费苦心地将池水比作天上的银河,在它的东西两岸各立了一尊石人,以象征天上的牛郎和织女,这便是班固《西都赋》中所说“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的景象。昆明池“秋光丽晓天,鹢舸泛中川。密菱障浴鸟,尚荷没钓船。碎珠萦断菊,残丝绕折莲。落花催斗洒,栖乌送一弦。”(28)景色的确是很美的。这里到唐代仍然是一个游览胜地,似乎也还留行一些旧日的建筑物。沈佺期《昆明池侍宴应制》中说:“武帝伐昆明,穿池习五兵。水同河汉在,馆有豫章名。……”韩愈的“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度云锦”(29),则不仅反映了唐代昆明池仍然很大,很深,可以行船,而且种满了莲藕,夏季荷花盛开。到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时,牵牛、织女石像仍正在原地,人们还为牵牛修了石父庙,为织女修了石婆庙(30)。他俩并已成为昆明池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写入许多诗作,杜甫在《秋兴八首》的第七首中就说:“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菰米”长浅水中,其嫩茎即茭白,秋日结实名菰米。诗中写其如沉云般黑压压一片,足见数量之多。露水下,荷花落尽,只剩下了莲蓬。当时杜甫正寄居在出川途中的夔州(四川省奉节县东),思念长安,但北望关塞连天,只有鸟才飞得过去。他感慨自己如同漂泊于江湖之上的渔翁一般,何时才能重睹昆明池上的美景!唐代末期童翰卿所见昆明池上的织女形象,仍然是那样动人:“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31)
  昆明池旧址约在今长安县斗门镇一带。今斗门镇原置于石父庙中的牵牛石象和置于斗门镇东北五里常家东村的织女象,都是汉代遗物,现已由文物部门妥为保存。
  汉长安的宫殿建筑,占据了城中绝大部分的土地面积,如进东城的霸城门,几十米远,就到了长安宫墙脚下。进南城的西安门或复盎门,走不多远,就到达未央宫和长乐宫墙下,城中供一般人居住活动的地方很少,市民和工商业者主要居住在城西北和南部偏中的地方。
  长安居民中除士兵、奴婢外,绝大多数都是手工业者、商人、小贩,以及他们的家属。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长安有8.08万户,24.62万人。若再加上皇族、士兵和官僚等,当在50万左右(32)。居民主要居住在长安“八街九陌”旁的宣明、建阳、昌阴、尚冠、修城、黄棘、北焕、南平、大昌、戚里等160个闾里(33)中。《三辅黄图》说居民区“室居栉比,门巷修直”,无疑是比较拥挤的。当时长安的劳动者就是在这样狭小的地区,勤奋工作,努力生产,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物质、精神文明,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丰富的输出物。
  ①见《史记·汉高祖本纪》。
  ②见《三辅黄图》。
  ③见《史记·秦始皇本纪》。
  ④王昌龄:《吊轵道赋序》。
  ⑤李白:《忆秦娥》。
  ⑥戴叔伦:《赋得长亭柳》。
  ⑦见《史记·叔孙通传》。
  ⑧《三辅黄图》卷二。张衡《西京赋》中也说未央宫“疏龙首以抗(构筑)殿”。
  ⑨见《三辅黄图》卷二。
  ⑩班固:《西都赋》。
  (11)《西京杂记》卷上。
  (12)《史记·封禅书》说建章宫“前殿度高未央”。
  (13)见《三辅黄图》卷二。
  (14)见《史记·武帝本纪》。
  (15)宋敏求:《长安志》卷三“凤阙”注。
  (16)见《关中胜迹图志》卷四引《汉宫阙疏》。
  (17)宋敏求:《长安志》卷三“神明台”注。
  (18)《三辅黄图》引《庙记》。
  (19)《三辅黄图》卷二。
  (20)《三辅黄图》卷四。
  (21)见《关中胜迹图志》引《关中记》。
  (22)见《三辅黄图》卷四,及《三辅黄图》卷四引《汉旧仪》。
  (23)《汉书·东方朔传》。
  (24)见《三辅黄图》卷四。
  (25)《三辅黄图》卷四引《三辅旧事》。
  (26)见《三辅黄图》卷四引《庙记》。
  (27)见《西京杂记》。
  (28)北周庾信:《和炅法师游昆明池》,转引自《初学记》卷七。
  (29)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并呈上钱七兄阁老张十八助教》。
  (30)见宋敏求:《长安志》卷十二。
  (31)童翰卿:《昆明池织女石》。
  (32)见武伯纶:《西安历史述略》第五章。
  (33)见陈直:《三辅黄图校证》卷二。
  

丝路起点长安/武复兴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