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

第二章 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

作者:范少言 王晓燕 李健超


  人类进入文明时期,区域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引致区域间的交流和人员往来。春秋战国时期,东西方文明的巨大落差,中西在商业文化上早就存在相互交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一条连接亚欧非大陆的中国、罗马、印度以及地中海沿岸的陆地交通干道逐渐形成,加速了中国与中亚和西方国家间的商贸的往来、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促使中国西部的河谷地带和沙漠绿洲沿线的地区政权兴衰更替过程。东西方贸易发展、科技文化交流和人员来往也同时促进众多交通沿线依水草繁衍聚落和城镇的发展、兴盛和衰退。
  公元前139年,日益强大的匈奴部族控制西域广大地区,屡屡进犯边境,威胁汉王朝,汉武帝派遣张骞(汉中城固人)从京都长安出发出使西域,联合被匈奴驱赶到伊犁河畔的乌孙国共同抗击匈奴。虽然张骞没有完成联合乌孙共击匈奴的使命,但汉朝不久就将匈奴驱逐到漠北地区,统一了西域地方政权。西汉为了保障西域商贸文化交流的畅通,打击游牧民族对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的骚扰和垄断,在河西走廊建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乌垒设立了西域都护,在轮台、伊循屯田,沿线设亭障传递烽火,控制了河西和塔里木盆地沙漠绿洲地区,使得绿洲各个地方政权和西亚国家与中原王朝间的交流顺畅无阻,使者相望于道,往来不绝①,开通了中国和中亚、南亚、西亚诸王国之间直接的贸易往来,保障了中西方(中原与中西亚以及欧洲国家)沿途商业贸易、文化交流、技术传播的畅通无阻。此后,这条亚欧文化传播和经济贸易的路线,成为世界陆地主要交通路线,促进了世界三大宗教的传播和四大文明古国地域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自汉至唐历经八百余年,无论战争还是政权更替,都不能削弱中国与中亚、西南亚乃至欧非诸国的使节往来、商贾贸易、文化交流。隋唐以后,罗马帝国走向衰落,我国封建制度制约下的生产技术难以跟上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技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较大的变化,交通技术更新和青藏高原进一步抬升影响这条路沿线自然环境发生变迁,我国政治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沿线中原地区在国家的地位和作用日趋衰弱,这条连通西域众多民族、进行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交通路线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其作为东西方文明交融地带的特征及文化载体依然存在。
  ①《汉书·西域传》中关于这条路线和走向的记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范少言,王晓燕,李健超著.-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