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都江堰

作者:CCTV《教科文行动》编写组






  2000多年前,古人们修建了如此浩大的工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为何选择在这里修建一个水利工程呢?
  都江堰的修筑来自于一个偶然的机遇。
  公元前四世纪末,大一统前夜的中国,正处于战国诸雄对峙,激烈兼并的大动荡之中。当时中国北方霸主秦国的君臣正在为统一中国进行一场历史上著名的辩论。
  在众多攻战主张中,大将司马错提出建议:先攻占南面毗邻的蜀国,利用蜀国占据长江上游的优势,顺江而下,吞并当时惟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楚国。
  这个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定的军事主张,成为这场辩论的结果。秦惠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军事策略后,在公元前316年举兵灭掉了蜀国。
  公元前280年的秋天,秦灭蜀30年后,大将司马错在蜀国的首府成都齐集十万人马,以一万艘战船的浩荡之势,从岷江上游出发,顺水进入长江,南下东攻楚国,实践自己借岷江之势攻楚的军事思想。在夺取了楚国的商喻也就是今天的重庆涪陵之后,军队却因为粮草和兵马不能及时补充,在商喻陷入了瘫痪,无法继续深入楚国。这次战争的失败,暴露了秦国利用蜀国作为攻楚跳板的缺陷。因为当时训练士兵、打造兵器、征集军需物资,主要是在蜀国的中心成都。可是造船和启运却要在岷江上游进行,兵马从成都到岷江运输码头,至少要经过五十多公里的陆路行进。粮草从成都出发,也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劳工,经过沿途装卸的艰难才能到达码头。这样一来,就很难在作战中及时地补充兵员和物资。因此,把岷江改道使其经过成都的想法,在司马错伐楚之后开始酝酿。一项注定将成为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宏大工程,就这样在公元前三世纪群雄对峙、军事利益高于一切的中国大地上开始了运筹帷幄。
  公元前272年,30岁的秦国人李冰,奉秦昭王之命,一路艰险来到蜀郡担任郡守。按照秦国的耕战文化和司马错的军事思想,这位青年郡守要把蜀地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
  上任后的李冰沿岷江而上,直抵岷江源头,行程七百多里,开始了水情勘察工作。怎样才能让岷江水持续而又稳定地经过成都,使航道畅通,同时又要在洪水季节控制水流,不能危害平原的城市,修建一个引水和控水的工程,成为了李冰思考的重点。
  经过了长达三年的时间,在公元前270年,一部精妙的治水方案终于出炉。方案中提出,如果在蜀郡首府成都建立航道,必须先在岷江河道上建起一个既能引水又能防洪的水利工程。
  发源于甘肃与四川交界处雪山的岷江,是长江最大最长的支流。千百条涓涓细流穿过峡谷,千回百转汇成江河,在千山万壑间奔腾而下,呼啸而出。一入平原就像脱缰野马、四处奔泄。那么,在岷江河道中哪一个位置设置工程,才能最佳地控制水的流量呢?这将会关系到工程的成败。经过考察,李冰选择了在山丘和平原的分界点上建造都江堰,以锁住岷江的咽喉。
  这一年李冰率数万民工,在岷江河岸边开始动工。工人们用竹片编成笼,笼内塞满卵石,然后通过渡船运输到江心。用整整四年的时间,在岷江江心建起了酷似大鱼之嘴的分水堤。当江水流至鱼嘴时,自然分成了内外两江。其中内江为引水河,也就是岷江改道通往成都的工程。在这时,李冰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岷江水在座落于成都平原西北的尖山前,戛然而止。这座大山成为内江流向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而尖山又是江水流入平原的必经之路。怎么样才能把水引入成都平原呢?
  李冰决定开山辟水路。但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国时期。那时还没有发明火药,也没有更多的先进工具。要把大山劈开,就只能依靠铁钎和石锤旷日持久的凿打。如果只用这种方法,凿开尖山至少需要30年的时间,而秦国的统一大业却迫在眉睫。他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决定对岩石使用火烧水浇的方式:民工们先在尖山虎头岩岩面上架起大量木柴点火燃烧,一直烧到岩石发红,再用冰凉的江水,一瓢瓢泼向滚烫的石面。经过热胀冷缩,岩石崩裂疏松之后,民工们才腰系吊绳,登上虎头岩,挥锤凿打。这一来,便大大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光阴荏苒,历经八年,尖山终于敞开胸怀。虎头岩的山体,分出了一条宽20米的水路。航道入水口的建成,使岷江水进入了平原。后人为了纪念李冰的奇思妙想,把这个入水口称为宝瓶口。从此,汩汩清流,从宝瓶口奔涌而出,永久性地灌溉着成都平原。公元前256年,历时14年之后,世界水利史上的惊世之作——都江堰建成竣工,开始了它对成都平原持续至今的影响。
  此后在从成都出川的畅通水路上,浮满了船舶,岷江上游沿岸的木料顺水而下,运往成都制造战船,士兵和兵器都直接在成都集散。
  公元前223年,秦国率百万大军从成都顺岷江而下进入长江,势如破竹,一举灭掉楚国,并在两年后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王朝——秦。
  为什么中国古人因为战争的需要而修建的水利工程经历了二千多年,至今仍然能被现代人使用,工程中的设计有着何样的奥秘呢?李冰当时把都江堰工程的修建选择在岷江河流的弯道处,依据弯道的水流规律,把江水引入都江堰工程的主体。都江堰工程又分为三大部分对水进行处理: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鱼嘴分水堤尾部的飞沙堰。面对滚滚而下的江水,首先由鱼嘴分水堤把江水分为内外两江,平时六成江水分入内江,以保证成都平原的航运灌溉,夏季洪水到来时则利用弯道动力学的自然规律,将六成以上的江水,汇入外江主流,而后汇入长江,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涝之灾。同时内江最终入口宝瓶口,如同约束狂野江水的瓶颈,控制着多余的江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转由飞沙堰溢入外江,做到二次分洪。不仅如此,今天全世界水利工程都为之困扰的泥沙排放问题,已在都江堰工程中得到了最为精妙的处理。在鱼嘴分流的地方,内江处于凹地,外江处于凸地,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流向凹地,底层水流流向凸地。因此,随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流流向外江。分沙之后,仍然有部分泥沙流向内江。这时,河道又利用江水直冲水底崖壁而产生的旋流冲力,再度将泥沙从河道侧面的飞沙堰排走。洪水越大,沙石的排除率越高,最高竟可达到98%。
  都江堰建成后,李冰还定下了每年维修河道的制度。政府组织民工,每年利用枯水季节清理河床。清淤时必须要挖够深度,以什么深度为标准呢?李冰当时在宝瓶口前的河床底埋下了石马,每年掏滩只要看见石马,深度就够标准了。过深,内江进水量大,灌区会受到洪水威胁,过浅,内江进水量少,灌区会遭受旱灾。
  到了明代石马又改成了更加坚固的卧铁。同时在岁修时还要调整飞沙堰的高度,确保飞沙堰即能排沙又能泄洪,这条“深掏滩低作堰”的治水经验历经千年至今还被奉为治水经典为人们所使用。千年沧桑之后,都江堰不仅没有衰退成为历史遗迹,发挥的效益还与日俱增。控灌的农田从秦汉时代的一百多万亩,增加到了今天的一千多万亩。由于它崇尚自然的治水思路,浓厚的东方哲学色彩,使它在漫长的时代里,已经与自然融为了一体,浑然天成,所以才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都江堰2000多年后在成都平原上依然发挥着它的效力,而同样始建于先秦时期的另一个世界遗产——长城却稍有不同。长城原始的军事防御功能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历史尘埃,而它绵亘万里横贯东西的雄姿,却成为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
  

丝绸之路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CCTV《教科文行动》编写组编.-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