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第一节 阿尔泰语系民族的原始故乡

作者:林海村








  阿尔泰语系民族属于蒙古人种,公元前1800—前1700年在南西伯利亚形成独特文化,通称“奥库涅夫文化”,属于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分布地域从俄罗斯叶尼塞河中游米努辛斯克盆地至阿尔泰山。奥库涅夫人以畜牧经济为基础,墓中常见绵羊距骨,并在石板上刻牛图,渔猎仍起辅助作用。随葬品有骨制鱼镖、红铜鱼钩、结网用的匕首形骨器、鸟骨制品和石镞等渔猎工具。金属加工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红铜或青铜器相当常见,器形有锻造鱼钩、刀、锥、针筒、鬓环。〔1〕
  奥库涅夫文化的冶金技术比阿凡纳羡沃文化(南西伯利亚金石并用时代的文化)更为先进,奥库涅夫人采用先进的锡青铜铸造技术,红铜斧也采用铸造工艺。这个文化有两种典型的青铜器:单钩矛头和空首铜斧。单钩红铜或锡青铜矛头广布欧亚东部草原,乌拉尔山塞伊马—图宾诺墓地发现四件,在阿尔泰山发现一件,在中国西北马厂文化(前2350—前2050)遗存中发现两件。无论制作技术还是艺术风格,这种铜矛都与奥库涅夫式单钩铜矛大同小异。马厂文化分布范围与半山文化大体相当,只是东界和南界有所收缩,东界至兰州附近,不过西界可达哈密盆地。〔2〕
  空首铜斧是奥库涅夫文化另一典型铜器,在河西走廊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遗址或墓葬屡有发现。这两个文化还有奥库涅夫的典型铜器——木柄铜锥。尽管齐家文化(前2200—前1800)和四坝文化(前1950—前1550)起始年代早于奥库涅夫文化(前1800—前1600),但是出土铜器文化层或古墓却属于晚期阶段,与奥库涅夫文化年代基本相当。
  青铜器还不能完全取代石器,所以奥库涅夫时代仍大量使用石器,包括斧、杵、臼等。陶器主要为平底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小不一的筒形器,纹饰较简单,有押印窝纹、杉针纹、纵列蓖纹等;另一类是罐形器,纹饰多样,有棋盘纹、波浪纹、弦纹等。此外,还有香炉形器、多棱形器和圈足器。和阿凡纳羡沃文化不同是,奥库涅夫古墓开始随葬小石俑、骨雕人像、鸟禽像等颇具巫术含义的艺术品,一般采用写实的圆雕和线刻。
  奥库涅夫墓地大多靠近河流,并在墓前立石。坟墓表面用石板砌筑方形围垣,高度一般为30—50厘米,面积最大者达400平方米;石垣内西部或西南部有石棺墓,一般为单座墓或少数几座墓,最多达23座,同时也有无石垣的单个石棺墓。每个墓穴埋葬死者1—3人,常见男女或妇幼合葬墓,葬式采用仰身屈膝葬,头多向西,头下一般垫以石“枕”,脚下墓底略倾斜。人骨或见身首分离现象。随葬品不多,没有明显财产分化迹象,一般随葬陶罐和生产工具,女性骨架旁常见青铜或骨制针筒及骨针、红铜丝鬓环等物。
  公元前2000年前后,欧亚大陆各民族不约而同地在各地树起大型永久纪念性建筑,似乎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征。英国索尔兹伯里城以北约11公里的巨石建筑遗址——斯通亨奇环状列石(Stonehenge)就属于这个时代,始建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后经青铜时代陆续增建和改筑。
  奥库涅夫人也在墓前、居址或祭祀地建造大型石雕,一般利用天然碑形大石,高0.5—2米,上面用简单线刻雕琢出面目狰狞的鬼神或怪兽,个别采用圆雕技术。有的石雕在下半部刻兽角兽耳的人面像,少数系人面浮雕。一般为男性形象,个别表现女性特征,有学者以为是神或祖先像,可能和南西伯利亚古代萨满巫术有关。类似的神怪石刻在奥库涅夫遗址或墓地附近古代岩画上亦有发现,有些被归人奥库涅夫文化。
  注释
  〔1〕马克西缅科夫(G.A.Msksimenkov)著,林沄译:《关于米努辛斯克青铜时代分
  期问题的现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参考资料》6,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页81—103(原载《西伯利亚原始时代考古》,列宁格勒,1975年)。
  〔2〕H.Parzinger,“Sejma-Turbino und die Anfange des sibirischen Tierstils,”Eurasia Antiqua,Bd.3,1997,pp.223—247.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林海村编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