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第二节 唐蕃古道的开辟

作者:林海村




  从长安,经甘肃、青海、西藏到印度之路可能很早就存在。西汉使臣张骞从大夏返回长安“并南山,欲自羌中归”,经过这条古道的东段。北凉僧人昙无竭、刘宋僧人法献、北魏僧人宋云、惠生途经此路东段到塔里木盆地南缘鄯善和于阗王国,然后再去中亚和印度。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于贞观八年 (634)派出第一批使臣出访长安,受到唐太宗的隆重招待,并于同年遣唐使回访。639年尼泊尔的赤负公主(白利古蒂)下嫁松赞干布;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进藏,与弃隶缩赞完婚;显庆二年至龙朔元年(657—661)唐朝使臣王玄策先后四次出使吐蕃和北印度。唐贞观年间,玄照、道生等僧人从西藏去印度取经使这条古道空前繁荣起来。有唐一代,唐蕃双方使者往来多达200余次,所以这条中外交通孔道被称作“唐蕃古道”。
  尽管自古以来就有从青海或塔里木盆地入藏的道路,但是从逻些到长安或从长安取道西藏去印度始见于唐代文献。据《释迦方志·遗迹篇》记载,“自汉至唐往印度者,其道众多,未可言尽,如后所纪,且依大唐往年使者,则有三道。依道所经,且都遗迹,即所序之。”《释迦方志》把长安通往印度之路分为东道、中道和北道。前人对中道和北道均有记述,唯有东道,即从吐蕃,经尼婆罗到印度之路不见前人著作,甚至不见《大唐西域记》、《旧唐书》和《新唐书》等同时代著作。虽然义净《大唐求法高僧传》介绍玄照等六位僧人从吐蕃到印度,但是书中没这条路的具体行程,所以《释迦方志》对这条古道的记录十分重要。
  据《新唐书·地理志》鄯州鄯城县下注,长安与逻些之间唐蕃古道具体行程是:东起长安(陕西西安),历秦州(甘肃天水)、狄道(甘肃临洮)、河州(甘肃临夏)进入今青海境内,经龙支(青海民和)、鄯州(青海乐都)、鄯城(青海西宁)、赤岭(日月山)等地,至悉诺罗驿,出今青海境,过阁川驿(藏北那曲),农歌驿(藏北羊八井北),然后到逻些(西藏拉萨),全长3000公里。
  关于青海至尼泊尔之间唐蕃古道的具体行程,《释迦方志·遗迹篇》说:“其东道者,从河州西北度大河,上漫天岭,减四百里至鄯州。又西减百里至鄯城镇,古州地也。又西南减百里至故承风戍,是隋互市地也。又西减二百里至清海,海中有小山,海周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衙帐。又西南至国界,名白兰羌,北界至积鱼城,西北至多弥国。又西南至苏毗国,由西南至敢国。由南少东至吐蕃国,又西南至小羊同国。又西南度坦仓法关,吐蕃南界也。又东少南度末上加三鼻关,东南入谷,经十三飞梯、十九栈道。又东南或西南,缘葛攀藤,野行四十余日,至北印度尼波罗国(此国去吐蕃约为九千里)。”《释迦方志》为唐代僧人道宣所撰,成书于650年,那么唐蕃古道的开辟大约在公元7世纪中叶。
  《新唐书·地理志》和道宣的记述失于简略,而且夹杂许多陌生的藏汉古地名,仅凭这段文字仍无法确切知道唐蕃古道的具体旅程。我们今天能知道这条古道的具体路线,归功于现代考古学的兴起。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至十九年(730—731),吐蕃使臣名悉腊和唐使者皇甫惟明、崔琳等在长安和逻些进行外交活动,为开元二十二年(734)赤岭(青海日月山)划界树碑和设市贸易铺平了道路。1963年,北大教授阎文儒带研究生在甘肃炳灵寺实习,他们在第148窟发现开元十九年和蕃副使魏季随出使吐蕃时刻写的《灵岩寺记》。自和蕃大使御史大夫崔琳以下题名者凡七十一人,皆各部、台、寺与内侍省官员及诸道将吏。灵岩寺即唐人对炳灵寺之称谓。后来吐蕃僧人入居此寺,故更名为“炳灵寺”。其名来自藏语bum Rgyal-ba(亿万佛)。〔1〕炳灵寺所在地唐代属河州,即《释迦方志》所说唐蕃古道第一站“河州”。凡从长安去吐蕃都要在这里渡黄河,有渡口晋称“风林津”,唐称“风林关”。〔2〕炳灵寺石窟相对的黄河南岸桥滩有筑桥遗址,河边巨石上刻有“天下第一桥”五个大字,现为刘家峡水库淹没。或以为风林津当在此处。〔3〕
  唐蕃古道甘青段的另一重要考古发现在青海境内。1983年,青海文物普查队在青海湖东岸日月山大牙豁的草丛中发现了一唐碑,碑文因久经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而剥落无存,但其碑额、碑座均为唐代石碑形制。
  日月山,就是《释迦方志》说的唐蕃古道上的赤岭。《旧唐书·李蒿传》记载:开元二十一年(734),“金城公主上言,请以九月一日树碑于赤岭,定蕃汉界。树碑之日,诏张守硅、李行炜与吐蕃莽布支同往观焉”。另据《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入蕃会盟的唐使臣刘元鼎于长庆二年(822)使蕃经赤岭时,见到“信安王玮、张守硅所定封石皆仆,独虏所立犹存”。这个在日月山发现的唐碑便是开元中唐蕃分界碑。〔4〕
  注释
  〔1〕神亮三郎:《梵藏汉和四译对照翻译名义大集》(京都帝国大学丛书第三),页514—825。
  〔2〕《太平寰宇记》。
  〔3〕陈小平:《唐蕃古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页50—51。
  〔4〕陈小平:《唐蕃古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年,页66—68。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林海村编著.-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