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的起源

4.2 欧亚草原游牧民族的迁徙与斯基泰贸易之路

作者:石云涛

    
  从世界范围看,商周以来欧亚大草原上形成了一波又一波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许倬云据草原文化考古学资料指出,欧亚大陆间游牧的草原文化,在公元前2000年开始有扩散的现象。其原因一是由于以畜牧为生的牧群人口增加,二是牧人们知道了骑马,三是草原上气候干燥,生活环境恶劣。同时牧人们知道了饮乳和制作乳制品,比单纯食肉增加了新的生存条件。中亚游牧民族的大迁徙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公元前2000年,第二个阶段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第三个阶段始于公元前700年左右。商周时期中国北部和西北部都承受了来自草原游牧民族扩散的压力,那时在北部和西北部与戎狄的长期战事就是这种压力的表现。中亚游牧民族扩散的第三次浪潮应当与草原气候有关系。据竺可桢研究,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地区曾有一段寒冷时期,至春秋时逐渐变暖,严寒迫使游牧民迁移,温暖的气候适宜草原民族的生活和繁衍,草原人口畜群的增加必然造成对水草的争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向周之领地的侵扰。〔1〕当周王朝衰落,不能有效抵制其进犯时,西北地区不免受其蚕食,幽王之死与平王东迁皆与此相关。
  春秋时兴起的强大的“尊王攘夷”运动,特别是齐、晋、秦等国向北和西北两方面的进攻,阻止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迫使居住在河西地区的戎人和部分大夏人西迁至伊犁河流域与楚河流域。齐桓公称霸中原时,曾“逾太行与卑身之貉,拘泰夏,西服流沙西虞”〔2〕,所谓“泰夏”,一般认为即大夏。秦穆公时征服了西戎八国,向西北开疆拓土,迫使活动在河西走廊的允姓之戎和部分大夏人西迁。有人考证,河西地区西迁的允姓之戎即塞人。当时在中国北方草原还崛起了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即月氏。当月氏扩张时,也驱迫允姓之戎和大夏人向西迁徙,史载:“塞种,本允姓之戎,世居敦煌,为月氏迫逐,遂往葱岭南奔。”〔3〕由于他们的西迁,造成欧亚草原民族迁徙的连锁反应。居住在伊犁河流域与楚河流域的斯基泰人被迫离开西迁,斯基泰人向西挺进,又迫使黑海之滨的西米里安人西迁。斯墓泰人至黑海北岸,又南下入侵西亚,促使西亚的亚述帝国迅速衰亡。在公元前2000年以来欧亚草原民族迁徙的背景下,随着斯基泰人西迁,一条沟通欧亚大陆之间的草原之路形成了。
  关于欧亚大陆间草原游牧民族活动的情况,公元前7世纪后期希腊诗人阿里斯提士在他的长诗《阿里麻斯比》中有所记载。阿里斯提士曾旅行至中亚地区,他所谓“阿里麻斯比”意谓“独目人”,是居住在里海与中亚草原间的游牧的塞人部落。据他的记载,阿里麻斯比以东还居住着希帕波里亚人。曾有人以为希帕波里亚人是黄河流域的汉人,其实是月氏人。记述更为丰富的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前484?—前425)的名著《历史》。在公元前450年至前440年间,希罗多德游历了黑海北岸的奥勒比亚(今克尔赤),访问了当地的斯基泰人和希腊人。根据其《历史》卷4关于早期欧亚草原民族迁徙及其分布的记载和后世学者的研究,当时欧亚草原存在一条东西方交通路线。不少学者根据其记载描述了这条路线的大致走向。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时,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从西向东首先是斯基泰人(Scythians),他们居住在黑海以北,西邻多瑙河(伊斯特河),东迄顿河(塔娜伊斯河);顿河向东有撒乌罗玛泰伊人(Sauromathae),其上方是布迪诺伊人(Budinoi);布迪诺伊人往北是一片荒漠,从这片荒漠折东是图萨格泰人(Tyssagetae)。邻近有玉尔凯人(Iurkai,有人认为即中国文献中的奄蔡人),他们在里海东北,分布在吉尔吉斯草原锡尔河下游之间。图萨格泰人以东是背叛了王族的斯基泰人别部。再向东是粗糙的多岩石地带,居住着阿尔吉帕人(Argippaei,意谓“秃头人”),阿尔吉帕人东边有高不可越的山脉,山脉以东居住着伊赛顿人(Issedon),这就到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以东。有人认为伊塞顿人就是允姓之戎,有人则以为伊塞顿人就是塞人。据伊塞顿人说,以北有阿里玛斯庇亚人(Arimaspea),即阿里斯提士诗中说到的阿里麻斯比人,还有看守黄金的格律芬斯(Griffins)。在这些人里有希帕波利亚人(Hyperbore-ans),希帕波里亚人居地直至大海。〔4〕欧亚大草原是游牧人的天堂。上述活跃在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被希腊人统称为斯基泰人,现代学者则称之为广义斯基泰人,波斯人称其为塞迦人(Saka),中国古代文献称之为“塞人”“塞种”。斯基泰人过的是“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其生活特点就是流动性,他们的迁徙和游牧造成了欧亚大陆间的交通和交流。当时斯基泰人习惯于使用马和车,或驾车,或单骑,凭借这种交通工具进行商品交换。
  狭义的斯基泰人(Scythians)是公元前7至前3世纪生活在北高加索、黑海北岸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中文中亦译作西徐亚人、斯奇提亚人。公元前3世纪,受新兴的萨尔马泰人的逼迫而西移,至公元3世纪后半叶被哥特人灭亡,斯基泰文化被认为是欧亚草原游牧文化的代表。根据最新的研究,西迁的斯基泰人原先分布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以西至锡尔河以东地区,公元前8世纪以前应当生活在锡尔河以东至伊犁地区,主要是哈萨克斯坦草原的某个区域。西迁的可能主要是统治集团和上层阶级,一些下层的人可能留下来并同新来的马萨革泰人和伊塞顿人融为一体。斯基泰人西迁后,欧亚草原进入以游牧为主要经济方式的时代。由于游牧经济的普及,东西方草原地区的交流更为频繁,欧亚草原文化逐渐趋同。〔5〕
  在公元前6至前3世纪,中国和希腊两个文明国家之间的交流,就是靠中国农耕文化首先与西北游牧文化进行接触和交流,然后又通过草原游牧民族继续向西传递而实现的。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充当了中国丝绸和西域文明的中介商及丝绸的贩运者。因此这条由游牧民族的活动形成的欧亚草原之路被称为“斯基泰贸易之路”。希罗多德笔下的斯基泰人即中国文献通常所谓塞人。德国语言学家吕德斯认为,塞人是雅利安人的一支,他们使用的语言属于中古伊朗语东部方言。这支讲塞语的雅利安游牧民后来分化,入居塔里木盆地的塞人逐渐走向定居,并产生出若干支系。中国文献中只把天山北麓保持游牧传统的雅利安人称为塞人。
  中国古代文献中有有关西北草原民族“秃头人”“独目人”和塞人的记载。《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海外自西北陬至东北陬”之国,有“一目国”,在钟山东,其国人“一目中其面而居”。〔6〕《庄子·逍遥游》提到遥远的北方有一个“穷发”国。〔7〕穷发意即秃头。塞人就是西王母之邦。《汉书·西域传》则称天山北麓的伊塞顿人为塞人、塞种,〔8〕即中国传说中西王母的部族。这个民族在公元前2世纪以前,本分布在今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一带。前2世纪前期,由于中国北部的匈奴强盛,势力向西扩展,原来居住在敦煌一带的大月氏人西迁,侵入其地,导致了塞族的分散。一部分南下征服罽宾等地,一部分留居故地。后来由于匈奴的逼迫,乌孙人西迁,又侵入这一地区,大月氏人则继续西迁。留下的这一部分塞人则与新侵入的乌孙人混合。我国史籍中所称的塞人,大约与西方和印度记载中所称塞西安人、萨尔马西安人、释迦人同族。周穆王西征,见西王母,并赠之以丝绸。那时中国中原地区生产的丝绸已经传至欧亚草原上活动的斯基泰人中,这种质地精美而又轻便易于长途转运的丝绸便自然地向更为遥远的地方传送。
  〔1〕〔美〕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68页。
  〔2〕《管子》卷8《小匡》,收于《二十二子》,第123页。
  〔3〕〔南朝·梁〕荀济《论佛教表》引《汉书·西域传》,见《广弘明集》卷7《辨惑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8册《子部·释家类》,台湾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06页。按:今本《汉书·西域传》无此语,《汉书》卷96上《西域传》“罽宾”条记载:“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而塞王南君罽宾。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可能为荀济所据。
  〔4〕〔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卷4,王嘉隽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31-510页;参黄时鉴:《希罗多德笔下的欧亚草原居民与草原之路的开辟》,见氏著《东西交流史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又参余太山:《希罗多德<历史>关于草原之路的记载》,见氏著《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123页。
  〔5〕郭物:《欧亚草原东部的考古发现与斯基泰的早期历史文化》,载《考古》2012年第4期,第56-66页。
  〔6〕袁轲校译:《山海经校译》卷8《海外北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00页。
  〔7〕《庄子》卷1《逍遥游》,收于《二十二子》,第13页。
  〔8〕《汉书》卷96《西域传》上,第3884页。

丝绸之路的起源/石云涛著.--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