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

第六章 东方雕塑艺术博物馆——麦积山石窟

作者:花平宁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千米处的麦积山,因其形如农家积麦之垛而得名。这里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异常优美,被誉为“秦地林泉之冠”。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公元5世纪初,历经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不断地开凿与修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现遗存窟龛194个、泥塑石雕七千二百余尊、壁画1000平方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麦积山石窟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发展、演变、兴衰的全过程,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佛教艺术在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由于地域的关系,麦积山石窟的雕塑、壁画艺术自北魏后期始就反映出中国化、民族化、世俗化倾向。第76、115、121、127、133、135、142等北魏窟龛中的佛、菩萨、供养人、飞天伎乐、人物、动物以及经变画、佛本生故事画的表现手法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其人物造型修长俊美,线条简练流畅,色彩清新明快,显示出这一时期雕塑、壁画艺术的日渐成熟和内容题材呈多样性发展的趋向,表现出典型的魏晋“秀骨清像”风格。
  在北魏诸窟中惟第127、133两窟规模较大,雕塑、壁画保存较完整。第133窟第3龛的小沙弥,天真烂漫、委婉可亲。第127窟的供养菩萨则潇洒飘逸,修长俊美。“西方净土变”、“维摩诘变”壁画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是目前我国石窟寺中保存最早的大型经变画。北魏的雕塑、壁画艺术之高超,反映出这一时期佛教艺术的发展与变化和表现手法日趋完美精湛,达到了魏晋以来雕塑、壁画艺术的高峰。
  西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第44、123窟中的主佛、文殊、维摩、菩萨、弟子以及童男、童女等,其造像风格在沿袭北魏时期贵族士大夫所崇尚的瘦削清癯、超脱潇洒的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人物造型逐渐向健康丰腴的方向发展,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创造。
  北周时期的麦积山雕塑、壁画艺术上承“两魏”精华,下启隋唐新风,开创了时代新风格。第4、12、26、27、62诸窟中“薄肉塑飞天”、“出行图”、“赴会图”、“涅槃变”、“释迦多宝说法图”等壁画及诸多婀娜多姿、装饰华丽的雕塑造像,无一不在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开创了时代先河,造型简练、形体饱满、面形丰腴、神情生动,一洗“两魏”的清秀俏健、潇洒飘逸的审美意趣。第4窟的“薄肉塑飞天”共5组,每组4或2身,分别绘供养飞天、伎乐飞天、散花飞天。所谓“薄肉塑飞天”即飞天裸露的面、手、足施以浮雕,衣衫裙带绘以色彩,使人物突出醒目,达到传神表意之功效。这种绘塑结合的表现形式之独特为世罕见。
  隋唐以后,麦积山石窟保留下来的雕塑、壁画数量虽少,却不乏精湛之作。第14窟的隋代菩萨与力士,第5窟的唐代佛与菩萨,第165窟的宋代菩萨与供养人,第90窟的迦叶、阿难,第35窟的元代主佛,无不体现出隋、唐、宋、元各时期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而至明清,造像与壁画的表现形式趋向雷同,呆板、缺乏生气,逐渐失去了麦积山石窟“满龛皆是佛,无壁不飞天”的昔日辉煌。
  麦积山石窟在历史上虽遭受自然与人为的破坏,但遗存下来的雕塑和壁画却弥足珍贵,在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上均有自己的独创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审美特征和强烈的中国化、民族化、世俗化倾向。其历史、艺术价值极高,是研究石窟艺术的珍贵资料。
  

丝绸之路——从西安至帕米尔/谷维恒,潘笑竹主编.-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