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中国是发明丝绸最早的国家

作者:武伯纶




  中国在汉、唐时期,形成了一条从当时的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一直通往中亚、南亚、西南亚以至欧洲的交通大道。它对于建立各国人民的友谊和沟通商业贸易,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由于当时的输出物中,大量的是中国独有的丝绸,后来欧洲人便把这条道路称为“丝绸之路”。
  恩格斯曾经说过:“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痕,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①养蚕、缫丝、织绸,就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在改变自然过程中的一项伟大发明。
  据传说,黄帝的后妃嫘祖发现桑树上蚕吐的丝柔软细长,可以用来编成织物遮体御寒,于是,她便教导人民把蚕养起来,缫丝织绸,以制衣裳。传说中的嫘祖无疑是当时劳动妇女的集中代表。在中国,丝绸的出现比棉布要早得多。用丝织衣服代替兽皮、树叶等遮蔽身体,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个飞跃。传说本身表明,这个飞跃发生在原始公社时期的母系氏族公社时代,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尚书·禹贡》中记载:“禹别九州……任土作贡。”意思是在大禹时期,就按各地土地的出产,定其贡赋。在当时的兖州、青州、徐州、豫州,东至山东半岛,南到江淮流域,都产丝出帛②。《周易》中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③,“贲于丘园,束帛戋戋”④的记载。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关于蚕桑事业和生产活动的记载就更多了。《鄘风·桑中》反复吟诵着:“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魏风·十亩之间》中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曹风·鸤鸠》、《秦风·黄鸟》、《秦风·东邻》中有“鸤鸠在桑”,“交交黄鸟,止于桑”,“阪有桑,隰有杨”等句子。《郑风·将仲子》中叙述一个热恋中的女子告诫她的情人:“将仲子兮,无*(左?右兪)我墙,无折我树桑。”《小雅》的《黄鸟》和《小弁》篇中,也分别有“黄鸟黄鸟,无集于桑”和“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等话语。由于桑树和梓树的普遍种植,“桑梓”后来成了故乡的同义词。这些都表明当时人们对桑树的重视,也表明了养蚕事业的发展和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豳风·七月》则叙说了养蚕织帛的过程:
  春日载阳,
  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
  遵彼微行,
  爰求柔桑。
  ……
  蚕月条桑,
  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
  猗彼女桑。
  七月鸣鶪,
  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
  我朱孔阳,
  为公子裳。
  迎着春日的阳光,黄鹂在枝头歌唱,姑娘们拿着深深的竹筐,走在田间小路上,去采那柔嫩的桑叶。蚕月到了,桑叶长得更繁茂了,于是,用斧头砍下那些攀不上的枝条,把那些嫩桑叶全采下来。七月伯劳鸟儿叫,八月便绩麻。把麻和丝染成黑的和黄的,我有朱红色的最漂亮,做成公子们的衣裳。这是一幅采桑、养蚕、纺织图,形象地表现了丝绸生产的整个过程。此外如“硕人其颀,衣锦褧衣(丝制单衣)”⑤,“丝衣其紑(鲜洁的丝绸衣服)”⑥;“素衣朱绣”⑦,“素丝组之,良马五之”⑧;“其钓维何?维丝伊缗”⑨,“羔羊之缝,素丝五总”⑩等这些《诗经》中的诗句,反映了当时用丝绸缝制衣服或作其它用途的情况。至于《卫风·氓》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则说明丝绸生产已有了剩余,进入了交易市场。
  从《诗经》中的唐、秦、豳、卫、魏、鄘、郑、曹、召这些地方的民歌看,东起今山东省,西达今陕西省的整个黄河流域,当时已普遍发展着养蚕业。正因为这样,古代统治者对这项事业特别重视。《大雅·瞻卬》中说:“妇无公事,休其蚕织。”把养蚕织丝作为妇女的主要家庭事业。《礼记·月令》规定得更为具体:“季春之月,……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到了夏初,“蚕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内则》则规定:“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吕氏春秋·上农》说:“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是以春秋冬夏皆有麻枲丝茧之功。”这是皇帝的妻妾在养蚕季节,作些象征性的活动,以促使所有的妇女都努力从事这一工作。养蚕织丝是当时妇女必须学习的业务,她们从小就学会了有关的操作技术。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也从客观上推动了蚕桑事业的发展。
  这些古代文献的记载,从已经出土的文物中得到了充分证明。一九二六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曾发现一个被刀子切过的蚕茧。在江苏吴江县的梅堰,还发现了印有蚕纹的黑陶(11)。一九六〇年,在浙江吴兴钱三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第二次发掘中,出土了不少新石器时代的丝麻织品(12)。其中的绢片、丝带、丝线等,大部分都保存在一个竹筐里。在奴隶社会的商代,丝织就更发展了。一九五〇年,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发掘中,就发现粘附于青铜器上的织造精美的丝织物(13)。在甲骨文中也有蚕、桑、丝、帛等字,还记载了用三头牛祭蚕神的活动。这些资料都说明商代的蚕桑丝织事业已相当发展。出土的西周曶鼎上,也有“匹马束丝”等铭文。《说文解字》中的丝字写作*,说是“蚕所吐也”,写法同甲骨文中的“丝”字一样。由于丝绸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蚕被人们所普遍珍视,因而出现了蚕形的装饰品。在山东益都等地的商代奴隶主的墓葬中就发现过玉蚕。一九七五年,从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的一个叫*(左弓右鱼)伯的墓室中,也发掘出了数量很多的玉蚕,最大的长四厘米,最小的不到一厘米(14),都是仿照真蚕摹刻的雕工精细的工艺品。在*(左弓右鱼)伯及其妻并姬、妾倪的墓室中,还有丝织物和刺绣的印痕,有石黄、朱红、棕色等颜色。一九七六年,从秦都咸阳宫殿建筑遗址中,发掘出的质地细致的丝绸有锦、绮、绢等(15)。丝绸在汉代有了更大的发展。许慎的《说文解字》把*叫细丝,把*叫生丝,还把丝织品分成缯、帛、绮、绫等,说明了各类丝织品已有专门名称。这是丝绸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明证。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丝织物就有绢、罗、纱、锦、绣等品种(16),有的薄如蝉翼,反映了当时丝绸工艺的高度水平。河北满城西郊陵山的汉代墓中,同样发掘出高级的织锦和刺绣极为细密的绢(每平方厘米经线二百,纬线九十)(17)。新疆吐鲁番出土的晋唐丝织物,色彩斑烂,花样繁杂,工艺水平更高(18)。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古代蚕桑事业历史的悠久,和在数千年的生产过程中技术不断发展提高,花色品种日益丰富多彩的情况。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第19页。
  ②尹世积:《禹贡集解》第1页、第126页。
  ③《周易》卷二。
  ④《周易》卷三。
  ⑤《诗经·卫风·硕人》。
  ⑥《诗经·周颂·丝衣》。
  ⑦《诗经·唐风·扬之水》。
  ⑧《诗经·鄘风·干旄》。
  ⑨《诗经·召南·何彼秾矣》。
  ⑩《诗经·召南·羔羊》。
  (11)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石器时代遗址》,载《考古》1963年第6期。
  (12)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三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13)据《考古学报》1951年第5期报导:1950年发掘河南安阳殷墓出土的铜钱上,附着有细绢。
  (14)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发掘队:《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及李也贞等《有关西周丝绸和刺绣的重要发现》,载《文物》1976年第4期。
  (15)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载《文物》1976年第11期。
  (16)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见《文物》1974年第7期。
  (1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写作组:《满城汉墓的发掘经过》,载1971年8月17日《光明日报》。
  (18)新学:《新疆吐鲁番晋唐墓中发现的主要文物》,载1972年2月23日《光明日报》。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武伯纶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