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数据库首页 文物古迹篇 文化科技篇 地理环境篇 道路交通篇 经贸文化篇 民族宗教篇 方言习俗篇 丝路人物篇 研究文献库
数据库介绍 丝路概说 一带一路 在线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丝路概说>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

古代的丝织工艺和印染技术

作者:武伯纶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技术,使丝织工艺和印染技术逐步发展。通过缫丝、练丝、染丝、织丝等工序,制成各式各样绚丽的丝织品。它的工艺发展,大致经历了手工编织到机械织丝的过程。从出土的文物和有关的文献记载中,我们约略地可以看出它的脉络。
  江苏吴兴钱三漾遗址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细丝丝带,其结构与现在编的草帽辫一样,有着两条平行的人字形织纹,体扁,靠近尾端呈圆形①。到商、周以后,已开始采用简单的机织,发明了提花装置。《诗经·小雅·大东》中说:“小东大东,杼柚其空。”朱熹注:“杼,持纬者也;柚,受经者也。”到了西汉,织机有了更大改进。相传西汉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人陈宝光妻能织葡萄锦、散花绫,大将军霍光妻将她召至长安织作。她用的织机有一百二十个镊子,六十天可织绫一匹②。这种能织图案花纹的技术,无疑是纺织业的新工艺。从山东、江苏、成都保存的汉画像石和浮雕石上的织机图看,当时已经采用脚踏板,表明这种织机已相当进步。而这一点在欧洲到公元六世纪才出现,十三世纪才广泛采用。汉代陈宝光妻的织机虽然能织出上好的锦、绫,但由于用镊太多,费时费工,虽经改进,后来的织机也有五、六十镊,仍然非常复杂。所以三国时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县)的发明家马钧,将旧绫机改进成十二镊,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工效,而且“奇文异变”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是用这种织机,织出了更加华美的闻名世界的丝绸。这些丝织物,直到今天还在放射着奇光异彩,不断地引起人们的赞叹。如前边提到的从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葬*(左弓右鱼)伯之妾倪墓室中发现有很鲜艳的朱红和石黄两种颜色的刺绣④,编织的针法,是辫子股绣法。这种针法,今天还被采用。*(左弓右鱼)伯墓的丝织品,都是平纹织法,倪墓室游泥印痕第一层的丝织物,花纹则是提花的简单菱形图案⑤,说明了丝织技术已相当发达。秦都成阳出土的丝绸,质地细致,大多为平纹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物更是惊人,其中具有强烈质感和立体效应的绒圈锦,薄如蝉翼的素纱,明暗两重花纹的菱纹罗,用阳板套印彩色花卉的印花织物⑦,都代表了当时纺织工艺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丝绸的印染,在我国古代一开始用的是植物染料。《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齐鲁千亩桑麻,……千亩巵茜。”注解中说:“茜,音倩,一名红兰花,其花染缯赤黄也。”茜就是茜草,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可以做红色染料。上引《诗经》中说“载玄载黄,我朱孔阳”,大约就是这类颜料染出的。染织的过程,《史记·夏本纪》郑玄注中说:“凡织者先染其丝,织之即成文矣。”《吕氏春秋·当染》记载:“墨子见染素丝者,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入者变,其色亦变。”应该都用的是茜草和其它植物原料。这些引文也表明,当时染织的工序,是先染好丝,再织成绸绢的。在织物上加刺绣,是纺织业的进一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刺绣似乎已成为一个重要行业。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虽然批评的是“末业”寝盛,但把刺绣与农、工、商并举,正说明刺绣成了人民生产事业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汉书·食货志下》记载:武帝“北至朔方,东封泰山,巡海上,旁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万余匹。”每匹幅宽是二尺二寸,长四丈。汉代皇帝在出巡中,能拿出大量丝绸来作赏赐,也可见全国丝织业是非常发达的。
  由于丝织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历代政府都设有管理组织。如汉代就曾在丝织业特别发达,有“齐纨”、“鲁缟”之称的山东地方,设置了专门机构,即《汉书·元帝纪》中说的“齐三服官”。李斐注说:“齐国旧有三服之官。春献冠帻縰为首服,纨素为冬服,轻绢为夏服,凡三。”另外,汉时设东织室、西织室,各置令丞,“主织作缯帛”,专门为政府纺织丝绸。到了唐代,机构更为严密。唐朝在少府监下设织染署,分工非常细致。《唐六典·少府监》说:织纴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四曰纱,五曰绫,六曰罗,七曰锦,八曰绮,九曰*(左纟右间),十曰褐。组绶之作有五:一曰组,二曰绶,三曰绦,四曰绳,五曰缨。*(左糸右由)线之作有四:一曰*(左糸右由),二曰线,三曰弦,四曰网。练染之作有六:一曰青,二曰绛,三曰黄,四曰白,五曰皂,六曰紫。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同书《太府寺》中说:“凡绢布出有方土,类有精粗,绢分为八等,布分为九等。”在官府的管理、示范和提倡下,全国各地的丝织产品,竞放异彩,各有特色。《新唐书·地理志》说,仅江南东道(今浙江、江苏一带)各州所产就有水纹绫、方纹绫、鱼口绫、绣叶绫、花纹绫、乌眼绫、绯绫、白编绫、文绫、交梭绫、十样花纹绫、吴绫、绸绢、八蚕丝、轻容、生*、花纱、吴绢、衫罗、宝花罗、花纹罗等花色品种。特别名贵的丝绸花纹有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辟邪、孔雀、仙鹤、兰草、万字、双胜、透背等。
  丝绸的花纹,隋唐以前主要是织花和绣花。到唐时发展了一种新的印染工艺,叫彩缬。缬在六朝时已经出现,到唐时,有了更显著的发展⑧。《唐语林·贤媛》:“玄宗柳婕妤有才学,上甚重之。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惠,因使工镂板为染花象之,而为夹缬。因婕妤生日,献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天下,乃为至贱所服。”这里,柳婕妤的妹妹,吸收了民间的技巧,加以改造,制出了新的产品。经过皇帝的提倡,虽然秘不示人,但终于普及到了全国,不唯富贵的人可以穿,连“至贱”的人也能穿了。这既反映了这种夹缬的印染技术的产生、发展和迅速普及的过程,也表明了这种新的生产工艺所具有的巨大生命力。
  彩缬的方法,《资治通鉴》德宗贞元三年(公元七八七年)“请发左藏恶缯染为彩缬”条下注说:“恶缯积于库藏,年深以致脆恶者,撮彩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无色,余则入染色矣。其色斑烂,谓之缬。”彩缬之方法,有绞缬、夹缬、蜡缬三种。绞缬是把要染的布,用针线缝成不同花纹,染色后解去线结,即出现保留底色的花纹。夹缬是把要染的布,分段折叠,夹上好看的植物叶子,用木棒捶打,凡有叶的地方即不着色,或着不同的颜色。蜡缬是以刻花木板放在布上,以熔化的蜡或豆面粉涂在板花空隙的布上,染色后,凡有蜡或豆面的地方,即不着色,而现出各种花纹。这种印染方法,简单易行,是古代中国民间发明的,俗名“印花”,至今农村中仍然保留着这种方法。
  丝织业的发达,引起了诗人们很大的兴趣,他们反复吟咏,或颂扬织丝刺绣的精美无比,或赞叹印染花纹的艳丽天成。杜甫在《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一诗中说这条缎褥:“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自居易在《缭绫》一诗中,歌颂了江南一种水色般的丝织物:“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可见其花色之清丽,质地之优越。在《红线毯》一诗中,诗人咏叹了宣州所产用丝线作成巨大而精美的红线毯:“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拣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胡令能的《咏绣障》诗说:“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刺绣的花纹,栩栩如生,同真花真假莫辨,连黄莺也被引动了。鲍溶的《采葛行》:“春溪几回葛花黄,黄麝引子山山香。蛮女不惜手足损,钩刀一一牵柔长。葛丝茸茸春雪体,深涧择泉清处洗。殷勤十指蚕吐丝,当窗**声高机。织成一尺无一两,进供天子五月衣。水精夏殿开凉户,冰山绕座犹难御。衣亲玉体又何如?杳然独对秋风曙。镜湖女儿嫁鲛人,鲛绡逼肖也不分。吴中角簟泛清水,摇曳胜被三素云。自兹贡荐无人惜,那敢更争龙手迹。蛮女将来海市头,卖与岭南贫估客。”细葛织成布,一尺长还不到一两重,质地已经很好了,但还比不上更加出色的鲛绡。
  这些诗歌并未过分夸张,应该都是写实之笔,近年出土的唐代织物,就是最好的证明。新疆吐鲁番唐墓中出土的公元八世纪的不少彩条纹锦,底色多样,有绿、黄,也有白、蓝,其中一件施晕*(左纟右间)彩,上面还以金黄色纬线浮起四瓣小花。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块提花晕*(左纟右间)锦⑨。与彩条纹锦同时出土的还有黄、赭黄、绿和白色纱蜡染,其中一条暗绿纱饰以粉条绿色狩猎纹,另一件娇黄纱饰以金黄色对鸟花束,形象很生动。还有一双用变体宝相花纹锦缝制的云头锦鞋,鞋的尖端夹缀了一条红地花鸟纹锦。鞋的里衬,是六色线纹花鸟流云纹织锦,其中蓝、绿、浅红三色用晕*(左纟右间)彩,而且是现在所知最绚丽的一件晕*(左纟右间)彩⑩。这些都说明,丝绸印染技术在我国唐代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
  周、秦、汉时代,黄河流域的蚕业比较发达。到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养蚕织绸事业逐步在江南盛行起来。《三国志·吴书·华覈传》记载,华覈给孙皓的上疏中,已有“宜暂息众役,专心农桑”这样的话。到了隋、唐两朝,南方的养蚕织绸业已有很大的发展。《唐国史补》里有一个故事,说明了这种发展趋向:“薛兼训为江南节制,乃募军中未有室者,厚给货币,密令北地娶妇以归,岁得数百人。由是越俗大化,竞添花样,绫纱妙称江左矣。”
  当时南方的丝织业总的来说较为落后,但也有例外,如成都平原就是我国蚕桑事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这里所生产的巴缎蜀锦,在秦、汉时期已驰名全国,因而很早之前,成都便被称为“锦城”,成都城外的一段岷江,被称为“锦江”。这里发达的丝织业,后来又传到了云南等地。据《新唐书·南蛮传》说,太和三年(公元八二九年)南诏陷成都,“乃掠子女工技数万,引而南。……自是工女织。”《蛮书》卷六说,这次“虏巧儿及女工非少,如今悉解织罗也”。养蚕织丝事业在全国的普遍发展,使丝织品大量积聚。白居易《重赋》一诗说,官府中“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虽说的是官府中的横征暴敛,也反映了丝绸生产的繁荣。
  丝绸生产从数量、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就给丝绸的输出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汉代打通了的丝绸之路,到唐代达到全盛阶段,这不是偶然的现象。
  ①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吴兴钱三漾遗址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载《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
  ②《西京杂记》卷一。
  ③《三国志·杜夔传》注。
  ④⑤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发掘队:《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墓发掘简报》及李也贞等《有关西周丝绸和刺绣的重要发现》,载《文物》1976年第4期。
  ⑥秦都咸阳考古工作站:《秦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简报》,载《文物》1976年第11期。
  ⑦湖南省博物馆:《三十年来湖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载文物出版社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
  ⑧《东瀛珠光》第一册,转引自李浴《中国美术史纲》第125页。
  ⑨⑩新学:《新疆吐鲁番晋唐墓中发现的主要文物》,载1972年2月23日《光明日报》。
  

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武伯纶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