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剧种简介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关中秧歌




1、2关中秧歌剧照;3正在家中乡锦罗《坠金扇》[旦]唱段;4十对花唱段;5小两口打架唱段;


  关中秧歌是盛行于关中东府韩城、渭南、华县等地区的小型地方戏曲剧种,在西安以及西安以西各县也有流行。因流行的地域不同,各地均习惯在剧种前冠以自己的地名,如流行在渭南地区的秧歌有韩城秧歌戏、渭华(渭南、华县)秧歌戏,流行在西安一带的秧歌戏则称西安秧歌戏,流行在宝鸡一带的秧歌戏称西府秧歌戏等。最能体现和代表关中秧歌戏风格的要数韩城秧歌戏和渭华秧歌戏。当地曾有“铁王的芯子阎村的跷,崇凝的秧歌水上漂”之说。
  早期秧歌戏的形式、内容都较简单,多由二人集说、唱、歌舞于一体的广场表演形式,也有剧场表演,因之也称跳秧歌或扭秧歌,后由广场表演形式(地摊子)搬上舞台,逐渐发展为二人或多人演出的小戏。由于秧歌在表演上贴近于歌舞、幅度较大,故民间也有歌舞戏曲剧种之称。
  (一)关中秧歌的形成与发展
  关中秧歌起于何时,无文字记载,据韩城秧歌艺人卫百福口述,清咸丰年间(1851—1861),已有演出活动。1916年,他十六岁时学演秧歌,师傅茂娃和二旺,均生于同治初年,上传师祖亦为秧歌高手。清代末年,为逃年馑,部分秧歌艺人曾组班到宝鸡、兰州演出,以卖艺为生。
  韩城刘锦轩(1881—1928)留有《韩城秧歌简史》的遗稿(见韩城市文化体育局编印的《刘锦轩诗文钩沉》徐谦夫、刘维雅主编),其中记载了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韩城知县吉冠英为钦差张启华举办秧歌会演的盛况。当时,韩城秧歌“八大名旦”“名丑十二家”均参加了演出,演了十天十夜,演出节目100多个。刘自幼学艺,喜爱秧歌,是受其祖父刘百顺、父亲刘成禄的影响。道光五年(1825)刘百顺拜姚庄刘俊山(艺名“盖秦川”)为师习秧歌,演红了八百里秦川。而刘成禄则是“名丑十二家”之首的“红破天”,参加了光绪二十五年(1899)的这次会演。
  清道光、光绪年间以后,秧歌在关中一带广为流传,尤其是在韩城、渭南最为突出,不断涌现出一代一代的秧歌戏艺人。韩城老艺人卫百福在1962年说,据长辈回忆,百余年前薛庄的二旺、西庄的茂娃耍秧歌曾红极一时,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自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是韩城秧歌的鼎盛时期。由于秧歌演得很红,群众给老艺人都起了形象生动的艺名。有一首顺口溜说:“‘一盆血’‘盆半血’‘人参苗子’‘云遮月’,还有一个‘世上缺’。‘一斗金’‘二斗银’,‘满山铃’出来美死人……”
  关中秧歌戏,一般都无职业班社。艺人皆为农忙时务农,闲时从艺。每逢新春正月,是唱秧歌的“红季”。有的村与村之间,高筑赛台,以此比高低,有时这种活动竟达月余。
  “民国”十五年(1926)春节期间,薛峰川的丑角名艺人建德和天保,系两家秧歌班领头,为竞技艺,约好对台赛唱。昼不尽兴,继之彻夜,赛唱得难分高低。为夺魁,各自奔波争抢全县的名把式,并邀外地名手参与,场面宏阔,争逐激烈,吸引了方圆百里的群众赶来观赛,一直唱到收麦方休。至此秧歌风靡韩原。1937年抗战爆发,由于举国上下同赴国难,秧歌活动暂告停息。
  从现在所能搜集到的曲辞看,关中秧歌最初是一些民歌小调,如《五点红》《十字歌》《十对花》等,并未形成完整的戏剧艺术。后来,逢年过节,群众为了丰富活跃自己的文化生活。才逐渐用秧歌表演一些较为简单的生活小故事,这便是现在的秧歌戏。其道具简单,生角拿把扇子,旦角捡块手帕。这些道具依据剧情代表各种实物,或作笛子,或作兵器,或作马鞭,或作碗筷,用以传情达意。其表演步法很多,如“圆场步”“十字步”“侧摆步”等,行走、奔跑的动作多用“圆场步”,这是最基本的步法。跑圆场步要如仙女平步水面,游离飘荡,平稳如滑。所以崇凝一带的艺人有“水上漂”之称。
  秧歌的表演可用八个字,六句话概括:即:“闪、扭、转、跑、摇、摆、蹬、跳”与“慢放快收,大中套小,巧始刚归,下震上绕、相于急中,态于喝道”。韩城地区秧歌的旦角台步很有创造。常用的有“豆角步”“蟹步”“三角步”等,还有表现幽静的“侧摆步”,抒情的“风摆柳步”,慷慨激昂的“摆花花步”,游离飘荡的“圆场步”等。“三千六”创造的“豆角步”“三进三退步”“跑场踩鼓点”,使他所扮演的丑婆,风格独特,自成一家。“满山铃”的“上楼台步”,人称一绝。他的“鹁鸽子旋窝”的动作如同水上漂,越旋越快,越转越小。特别是旋转中突然停顿亮相,嫣然一笑,扬长而去,其情态传神夺魄。韩城城南村清乾隆生员徐其通曾赋诗赞道:“当年梨园羽衣曲,今降韩原舞犹新。娇眼秋波眉黛翠,疑是烟火化女神”。
  关中秧歌所用的道具是扇子和手帕,借以传神表意。1959年,陕西省剧目工作室派人从卫百福、程鹏华等44名老艺人口述中,抄录了传统剧目124折,目前保留的有93折。从现存的秧歌剧本看,取材多以民间生活为主,亦有部分源于民间传说或戏曲故事。都是单折戏,一个故事一个曲调,反复演唱,情节简单,每出秧歌先上男(丑角),后上女(包头)只是丑角表白说干嘴,包头唱曲儿的对对戏。有女的独唱,有男女对唱,也有二人联唱。
  1957年,陕西省群众艺术馆和渭南县文化馆曾重点加工了秧歌传统剧目《偷荷包》,配备了文武乐队伴奏,创造了比较完整的舞台表演形式,参加了省调演,获得了奖励。1958年,省歌舞剧院运用关中秧歌的音乐、舞蹈,创作了《背矿员》《扁担歌》《女社员》等节目。同年,韩城剧院曾从老艺人口述中记录了30首秧歌曲。1962年,中国民歌集成陕西卷编选工作组,又发掘了曲调54首。1979年由张祯祥编导的《丰收乐》,参加了陕西省群众文艺会演,获剧本甲等奖。1980年,省民间音乐征集办公室又发掘了117首。1981年,韩城剧团用秧歌戏演出了创作剧目《钱的风波》,参加了地区会演。1983年,秧歌剧《果农乐》参加渭南地区民间艺术调演。1984年,华县剧团排演了秧歌剧《卖杂货》《办年货》《石榴娃烧火》,参加了渭南地区民间艺术调演,获得了奖励。
  20世纪20至30年代,关中秧歌名角层出不穷,有韩城郑崖村的白广才,雷许庄的雷三娃、雷进录,高许庄村的高小红,张村的卫百福,竹园村的吴保盈,漫凹沟的韦生华,沟北村的高锁堂、高赛福,吴堡寨的殷子云,颜家沟的李建章,姚庄的王鸿宾,石家沟的赵喜儿,咎村的李东虎,赵村的刘喜康、王彦明,渭南的李彦英、王寿仁、张志学、张恒敬、田资发,华县的梁化龙、范志英、蒋忠明等。当时韩城盛传一首赞誉秧歌名角的民谣:“一盆血、盆半血,白菜心、云遮月。人参苗子世上缺。一斗金、二斗银,满山铃、美死人。汾州梨、玻璃翠、万人迷、真入味。”“一盆血”,指白广才,意思是他把秧歌唱红啦。高小红唱的比一盆血更好,所以称为“盆半血”。雷三娃出类拔萃、人才出众,被誉为“人参苗子”。吴保盈技艺超群,被誉为“云遮月”。卫生华舞的风流,扭的矫健,被誉为“满山铃”。卫百福能歌善舞,扮相俊美,倘若身为女子来出嫁的话,其身价也当值彩礼3600元,故被誉为“三千六”。
  1926年春节,丑角艺人建德和天保,分别率领秧歌班唱对台戏,竞赛技艺,唱了一天还不尽兴,接唱夜戏,越唱越红,难分胜负,吸引了方圆百里观众。对台戏一直赛到麦收时节才告结束。
  20世纪30年代后期,受战乱影响,秧歌活动日渐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关中秧歌又开始恢复民间演出活动。新文艺工作者对秧歌戏的剧目、音乐、表演也进行了革新,改变了秧歌戏只用武场不用文场的习惯,使秧歌戏这一地方剧种得以更加完善。
  (二)关中秧歌音乐
  关中秧歌的音乐从最早年的民歌小调、曲牌联缀到后来的戏曲板式的出现,经历了从演艺实践到音乐定型的过程。
  1.民歌调
  是指双重性曲调,保留了民歌形态的曲调,如韩城秧歌〔冻冰〕〔织手巾〕〔张先生拜年〕和渭华秧歌〔五点红〕〔十二月花〕〔十二古人〕,既是秧歌戏表演的内容,又可作单独的民歌演唱。一曲到底,用分节歌形式,表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2.专曲调
  专曲调指的是丑角、旦角所唱的专用曲牌。如韩城秧歌戏中丑唱的〔四六曲〕〔四六带把〕〔拉花调〕和旦唱的〔开门调〕等。〔开门调〕用于旦角出场,〔四六曲〕用于丑角出场和戏的结尾。以往演唱〔四六曲〕,内容多不涉及剧情,起招徕观众和前后衔接的作用,近些年从表演程式上逐渐摆脱与剧情无关的说唱段子,而直接进入角色,为剧情所用。
  在渭华秧歌戏中也有旦角唱的〔开门调〕和类似〔拉花调〕的丑角唱段,均以专用曲牌直接融人。
  3.曲牌连缀
  由几个不同的曲调互相衔接演唱一出戏。如韩城秧歌戏《货郎算账》由〔十绣〕〔开门调〕〔诉板〕(十绣尾)等曲调组成。《上楼台》由〔四六曲〕〔四六带把〕〔开门调〕〔五圆〕等开场,再进入正剧演唱的〔茉莉花〕〔剪边绸〕〔闹昆阳〕等。
  渭华秧歌戏《偷荷包》《小喜接妹》《打补丁》《卖杂货》等,都是由数个曲牌连缀而成。如《卖杂货》由〔货郎调〕〔十绣〕〔开门调〕〔上下句〕等相互联缀。曲调风格统一,人物个性鲜明,紧扣剧情,显示其唱腔的特点。渭华秧歌戏有平调与花调之分。平调叙事性强,花调明快风趣。
  (三)唱词结构
  关中秧歌戏的唱词通俗易懂,语言淳朴,形象贴切,风趣幽默,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其句式结构,有常见的上下两句式,四句式。这种对偶式的句子是秧歌戏的常用句式。韩城秧歌戏唱词句式中还有奇句式的使用。常用的有三句式、五句式以及自由体的长短句,由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自由组成,无一定格式,短的有六七句一段,长的有十多句以至数十句一段的。西府秧歌戏的唱词多为五言、七言、十言句,经各种组合,构成多种句式。
  (四)器乐
  关中秧歌早期是没有文场只有武场的,后来才加入了文场伴奏乐器。锣鼓经也非常的简单,没有曲牌。
  1.文场乐器
  关中秧歌的文场乐器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加入的,有板胡、二胡、笛子、琵琶、扬琴、大提琴等。
  2.武场乐器及锣鼓经
  最早的关中秧歌武场打击乐仅有马锣、大锣、大镲三种。20世纪20年代后又扩充了板鼓、铙钹、小锣和小镲等。
  关中秧歌的锣鼓经非常简单,比如[三滴水][二折],既可用在唱句之间,也可以用在唱段后面;[走场锣鼓]既可以用在段落之间,也可以作为演员表演时的动作锣鼓。关中秧歌戏没有固定名称的开场锣鼓,一般是由艺人们将本剧种中仅有的锣鼓经组合在一起,即兴演奏,用来招揽观众,被称为“敲轰儿”。
  (五)关中秧歌的代表剧目及有影响的演员
  关中秧歌戏的传统剧目很丰富,其中韩城秧歌戏剧目90多个。代表性剧目有《望江楼》《自本熬活》《上楼台》《货郎算账》《石榴娃烧火》《坠金扇》《择饭》《二姐娃害病》《李亚仙刺目》《挑菜》等。渭华秧歌有60余个剧目,有《卖花线》《卖杂货》《打补丁》《偷荷包》《小喜接妹》《办年货》《看女》《二姐娃害病》《回河南》《麻缠算卦》《送京娘》《杨八姐闹馆》等。西府秧歌戏剧目也不少,有《磨炒面》《张三赶驴》《吊庄务农》《冯爷讨小》《走宁夏》《碎妹捎书》《下四川》《八郎捎书》《平贵回窑》等。
  关中秧歌的有影响的演员有韩城郑崖村的白广才,雷许庄的雷三娃、雷进录,高许庄村的高小红,张村的卫百福,竹园村的吴保盈,漫凹沟的韦生华,沟北村的高锁堂、高赛福,吴堡寨的殷子云,颜家沟的李建章,姚庄的王鸿宾,石家沟的赵喜儿,咎村的李东虎,赵村的刘喜康、王彦明,渭南的李彦英、王寿仁、张志学、张恒敬、田资发,华县的梁化龙、范志英、蒋忠明、刘俊山(艺名“盖秦川”)、刘百顺、刘成禄(艺名“红破天”)、卫百福,薛庄的二旺、西庄的茂娃等。
  出 处:陕西地方剧种/屈曌洁.—西安: 太白文艺出版社, 201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