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图书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全文图书 > 圣地风云录
第五单元 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模范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经国共两党协商,1937年9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华苏维埃政府西北办事处改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从9月20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告成立,一直到1950年1月19日撤销,共历时12年又4个月。德高望重的林伯渠连选连任政府主席。张国焘、高自立、李鼎铭、刘景范、杨明轩曾任副主席。政府机关设在延安南关。组织机构有:办公厅、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高等法院、保安处等。
    边区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参议会,议员依据选举法由各级群众代表民主选举产生。从1939年2月到1946年4月,边区参议会共召开过三届四次会议。高岗为议长,张邦英、谢觉哉、安文钦曾任副议长。历届参议会选举产生边区政府。1941年10月,在边区政府北侧建起了一座可容一千多人的大礼堂。议员们在此参政议政,研究决定边区建设的大政方针。因此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民主之宫”。
    为了增强抗战力量,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纲领》,提出在各级政权机关中贯彻“三三制”政策。即在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左派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毛泽东在第二届参议会上发表演说,指出共产党员必须倾听党外民主人士的意见,克服自己的关门主义与宗派主义。边区政府发出了《为充实三三制给各县的指示信》,要求在政府选举中严格执行三三制政策,多选的共产党员应立即退出。
    人民群众十分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候选人名单公布后争相观看,在酝酿讨论的基础上,用投票、投豆等多种形式选举出自己称心如意的代表。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政务人员公约》,处处以人民的重托为已任,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如朱德总司令所说:“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政府主席林伯渠,以身作则,被群众誉为“老黄牛”。
    为了厉行廉洁政治,边区政府制定了《惩治贪污条例》,明令:“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动,禁止任何假公济私行为,共产党员有违犯者从重治罪”,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为了克服机构臃肿,入不敷出的矛盾,边区政府采纳了党外民主人士李鼎铭先生关于“精兵简政”的提案,毛泽东还专门为《解放日报》写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的社论。经实施,使政府工作达到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官僚主义五个目的。
    八路军主力出师抗日后,为了加强边区的军事防御力量,组成了留守兵团司令部,肖劲光任司令员。留守兵团召开了党代会,制定了“建设正规化部队,提高战斗力,加强战斗准备,积蓄与培养干部”的方针。部队经严格的军事训练,增强了军事素质。1942年,留守兵团改组为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贺龙任司令员。兵力出最初的9千人发展到数万人。留守兵团成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一支劲旅。
    为了配合正规部队执行保卫河防、反顽剿匪、维护地方治安的任务,各地普遍组建了保安队、自卫军、儿童团等地方武装。县设大队、区设营、乡设连,定期统一整训。
    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边区政府制定了拥军优属公约。林伯渠主席亲带慰问团去南泥湾劳军。留守兵团制定了拥政爱民公约,主动为群众做好事。双拥活动的开展、大大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为人民军队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抗战前,边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识字率仅占1%左右。为了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政府拨出整个经费的20%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在毛泽东“为教育新后代而努力”的号召下,小学由1937年前的120所,迅速发展到1945年的1395所,中等学校也由1所发展到7所,学生人数成倍增加。
    烈士遗孤与抗日将士的子女在延安儿童保育院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孩子们享受着中央委员的待遇,成长为建设新中国的主人。转战陕北途中,毛泽东曾为延安中学学生任远志写了“光明在前”的题词。
    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以扫盲为中心的社会教育也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识字班、夜校、冬学、读报组遍及乡村。到处出现了孩子教妈妈识字、夫妻互教互学的动人场面。
    抗战以来,边区先后成立了中央医院、边区医院、留守兵团野战医院、八路军后方医院、中医研究所、八路军总卫生部门诊部、枣园医务所等医疗单位。毛泽东、王稼祥等领导同志,经常去医院检查工作。美籍医生马海德、苏联医生米勒、阿洛夫、印度援华医疗队柯棣华等、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等先后来延,支援抗战。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白求恩为榜样,精心治疗病人,而且下乡为群众送医送药,使边区的卫生事业与人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抗战后,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汇集于延安,成为活跃在陕甘宁边区的一支文艺大军。其中有丁玲、艾思奇、茅盾、肖三、周立波等。延安成立了许多文艺团体,建起了抗日剧社、延安平剧院、民众剧团、青年艺术剧院、延安电影团等机构。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发展抗战文艺,振奋军民,争取最后胜利”为宗旨,深入实际,“为大众文艺的创作而努力”,创作、演出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与剧目。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秦腔剧“血泪仇”、“穷人恨”、歌剧“白毛女”、话剧“雷雨”、“日出”、“带枪的人”以及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等相继上演,使延安舞台呈现一派群星灿烂的繁荣景象。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群众性的文艺活动如火如荼。秧歌队遍及城乡,秧歌剧“兄妹开荒”轰动了延安街头。陕北翻身农民李有源创作的“东方红”歌曲,响彻陕北高原。韩起祥的陕北说书深受群众欢迎。
    位于延安城东北方向的清凉山,不仅是名胜古迹的荟萃之地,也是延安时期新闻出版机构的集中地。以博古为社长的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中央印刷厂、新华广播电台均设在这里。
    为了适应抗战需要,在条件简陋、纸张缺乏、技术落后的条件下,编辑出版了大量的书报杂志,发行了大批马列著作与刊物。党中央的声音通过报纸、电台迅速传遍各抗日根据地。为了向全世界人民宣传中国抗战,在英国教授林迈可的指导下,成立了英语广播部。清凉山在延安与各根据地及世界各国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陈毅曾赋诗说:
    百年积弱叹华夏,  八载干戈仗延安。
    试问九州谁作主,  万众瞩目清凉山。

圣地风云录/刘煜主编.—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2